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71节

  两旁手执水火棍的皂班立刻威武地呼和起来,吓得小媳妇浑身颤抖,俩孩子更是哭起来。
  陆裕立刻告诉曾知县,来人是杨大的遗孀和俩儿女。
  同时杨太太也呵斥儿媳妇,让她不要乱出头说话,又让她兄弟赶紧把俩孩子抱回来。
  杨妻哭得整张脸都浮肿着,一双眼更是烂桃子一般,她声音嘶哑,“大人,求大人做主,求大人劝说麦掌柜继续做我杨家的大掌柜,继续掌管我们家的生意……”
  不等她说完,赵舅兄几个立刻哗然,纷纷喝止她,杨四爷几个也不同意,纷纷说如此杨家产业就要变成麦家的了。
  麦掌柜也立刻请辞。
  其他围观的老板们却被杨妻的请求给惊到,也是低声议论起来。
  有人觉得杨妻聪慧,快刀斩乱麻,知道怎么才能对自己和儿女好。
  若是杨家由赵舅兄把持,那以后杨家如何还真说不好,多少孤儿寡母请人掌管生意,结果最后人家肥了家私,自家却日益没落。
  而请麦掌柜就不会有此顾虑,麦掌柜是大家认证的讲诚信,不会贪她一文钱。
  赵舅兄看向杨太太,沉声道:“大妹,你可不能跟着犯糊涂。”
  杨太太嘴角下沉,心思复杂,可她不是多聪明有决断的人,她想的是女人要靠父兄、男人、儿子。
  她这个年纪能指望孙子?
  现在父亲和男人、儿子都没了,她只能依仗兄弟。
  老二个逆子,真是气死她了,竟然和杨四个混账一心。
  这会儿杨二倒是愿意回归,可她心寒得很,又不想对他寄予厚望。
  杨妻见赵舅兄等人呵斥她,她哭着哀求曾知县和沈宁等人,她流着泪道:“我夫君的生意也都交给麦掌柜打理,我们愿意给双倍的工钱,我们给分红,大人和商会做主白纸黑字写下来,绝不反悔。”
  她受丈夫影响,知道婆婆一直偏心娘家兄弟侄子,总拿钱帮扶他们,早年闹着公爹把生意给赵家兄弟管。
  公爹为了辖制赵家兄弟才又重用了杨四叔的。
  丈夫说爹没了,娘肯定会彻底倒向舅舅家,所以他即便身体不利索也必须回家,既要回家主持父亲的丧礼还得快速掌控局面,掌握家里的产业。
  谁知道……
  老天不开眼啊,怎么就让好人短命了呢?
  她哭得伤心欲绝,几欲昏厥。
  即便她再可怜,聂氏也不肯丈夫再跟杨家沾边。
  她甚至都不稀罕要杨家给的赔偿,只求别再来粘包赖了!
  麦小妹恨杨家,但是又觉得杨妻可怜,也没说什么。
  麦小弟却冲动又敢说,借着杨妻的请求又给杨家奚落一顿,给杨太太和赵舅兄都气够呛。
  麦掌柜拱手,对曾知县和杨妻、杨太太等人道:“大人,小民才能有限,又上了年纪,实在无力管理杨家如此大的产业。”
  杨妻带着孩子们一个劲儿地哀求,求他怜悯,求他施以援手。
  杨太太忍不住了,虽然她也心有犹疑,可儿媳妇这般作态,分明就是直接打她的脸,直接否定她兄弟啊。
  她斥责儿媳妇。
  杨妻搂着俩孩子哭得肝肠寸断,“老天爷,怎么不给我们母子活路啊——”
  赵舅兄几个脸更黑了。
  这时候沈宁出声道:“小杨太太,我倒是有个建议。”
  杨妻一听沈宁愿意出主意,立刻朝着她叩拜。
  沈宁让开她的叩拜,古代重名节,尤其大门大户的女眷为了脸面极少见外男,更是决不能见官到堂上。
  这对她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抛头露面,是一种非常沉重的精神打击和心理压力。
  更遑论当众对人跪求。
  曾知县顺水推舟,让杨妻起身回话,看她摇摇欲坠的还让人给她搬了个矮凳坐着说话。
  众人都看向沈宁,想听她有什么好的建议。
  沈宁朝着杨太太等人拱手,继续道:“若是生意太大自家不善经营,又管理不过来,可以考虑高价聘请一位大掌柜,这位大掌柜不但要人脉广,善经营,还要讲诚信,届时由他继续聘用其他掌柜。他可以直接对东家负责,东家为了鼓励他,也可以考虑给分红。重赏之下,必有能者嘛。”
  杨妻都知道杨家目前的掌柜没有人能胜任大掌柜一职,麦掌柜一朝被蛇咬不肯再给杨家打工,那就只能另请高明。
  赵舅兄率先发难,“我们凭什么相信他?万一他做假账糊弄我们呢?”
  沈宁淡笑,“你们可以引入第三方监督呀,你们可以定期请人查账。”
  赵舅兄还想问找谁。
  靳老板等人已经明白过来,笑道:“这个办法好,可以请我们成阳商会查账!”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他们对小鹤年那群孩子的对账能力记忆犹新,这辈子都不会忘了。
  他们恨不得立刻带着自家账房也来学习,以后也用这样简单快捷的方式记账对账。
  杨妻猛点头:“愿意,我们愿意的,至少在琏儿能主事儿钱我们都需要。”
  若是人家管的好,儿子以后也不是非得管生意,也可以读书,若是人家管得不行,那就让儿子管。
  有第三方帮忙监督查账,也不怕聘请来的大掌柜捣鬼。
  听说沈老板的人特别会查账,没人能骗过她,没看杨四叔的假账都被戳破了么?
  她看婆婆一直不表态,就哭求道:“婆母,琏儿是您的亲孙子,是长孙啊,儿媳妇和您以后都要入杨家祖坟和祠堂的啊,您想想以后谁来供奉我们呐?”
  赵家会供奉一个出嫁的姑姑?
  怎么可能?
  唐朝女皇都要把皇位传给她儿子呢,她传给侄子的话即便皇位还是武家的,可跟她有什么关系?
  皇帝姑姑?
  皇帝母亲?
  死后哪个有用?
  人家女皇都这样选,你一个商户太太难不成还要选个二样?
  你把家业给了赵家,等你死了,你侄子也不会给你祭祀的,因为你是杨家的太太了。
  还是得靠孙子祭祀。
  赵舅兄呵斥道:“胡说八道,我们是帮你们打理家业,又不是抢夺你们的家业。”
  可杨太太到底是被儿媳妇说动了。
  杨妻又道:“婆母,琏儿明儿还小,在家需要婆母悉心教导,也需要婆母帮他物色好先生教授学问呐。”
  她推了推,俩孩子就跑过去抱住杨太太的腿,奶声奶气地喊奶奶。
  杨太太搂着俩孩子,也哭了。
  她同意了。
  赵舅兄还想当大掌柜,反正你要高价聘请,那请我有什么不对?
  自己人更可靠。
  杨妻却不点头,之前公爹都不看好他,夫君也不看好他,他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做大掌柜只会更糟糕。
  保不齐还不如杨四呢。
  坚决不行。
  而杨二吃里扒外跟外人一伙儿争自家的产业,更不是个好东西。
  即便杨二是杨大一母同胞的兄弟,可她更想为自己和一双儿女考虑。
  可以分家,可以分给杨二应得的产业,可大头还是大房的。
  她加上一双儿女和婆母,自然占大头。
  她当即就跟杨太太商量,请沈老板和商会推荐好的大掌柜,请商会以后帮忙监督账目,他们愿意出钱。
  这时候靳老板走上前,对着曾知县、沈宁以及杨太太等人拱手,诚恳道:“既然好运来愿意出分红,那我八方酒楼倒是愿意帮衬。我做酒楼的时间比杨老板还长,做得咋样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我比外地人更懂咱们成阳县的风土人情,我觉得我有余力管着两家酒楼,若是杨太太和小杨太太乐意,咱们可以磋商进一步的细节。”
  闻言杨四爷、杨二还有赵舅兄等人纷纷呛声,指责他早就觊觎杨家酒楼。
  时辰已然不早,曾知县早就不耐烦了,虽然处理案子杨家和麦家都有谢银给,可他……饿了啊。
  喝了三杯奶茶上了几次茅厕,这会儿越发饿,他想去后院儿陪太太吃牛油火锅。
  冬天和火锅绝配。
  他不动声色地摁了摁干瘪的腹部,沉声道:“此事尔等退堂后再议论。”
  众人忙起身行礼,向曾知县致谢。
  曾知县原本想留沈宁和裴长青吃饭来着,不过因为杨妻的请求,估计得拉着沈宁拿主意,他暂且按捺住了。
  退堂后天色已晚,靳老板邀请众人去八方酒楼边吃边聊。
  他酒楼院子大,专门开辟了三间屋子待客用,很方便。
  杨二几个还嚷嚷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杨妻却示意俩孩子用力牵着奶奶的手,一起去看。
  原本她们作为杨家的女眷,轻易不会去男人跟前露脸,可现在连公堂都上了,似乎也没什么好更介意的。
  关键商会会长是沈宁,她带着一帮子女人,这给了她和杨太太很大的依仗,不害怕、不心虚,也敢直腰抬头站在人前。
  杨太太原本还有些犹豫,见沈宁身边的女人们一个个神态自若,谈笑风生,便也同意儿媳妇的意思,跟着一起过去。
  赵舅兄一看有些着急,若是妹子能随意出入男人堆,哪里还要他们这些兄弟出面办事儿?
  他立刻低声劝阻。
  杨太太:“大哥,我得去看看,杨家偌大的家业不能就败在我手里。”
  杨妻小声道:“娘,今儿不能让靳老板请客,该咱家请。”
  她跟着杨大在淮州,日常没有婆婆压制,也会出入一些场合,杨大也会给她讲一些经商的门道儿。
  杨二又反对,这是他的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