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52节

  靳老板不爽,却也窃喜,他要压过杨老板了不是?
  他跟沈宁说了自己的意思,“沈老板,你可得用咱自己家的厨子呀,新菜我照旧给你分成。”
  沈宁笑起来,“这一次没有什么新菜,全用家常菜即可,当然,酒席还得贵楼承办。”
  除了主桌个别新菜需要她自己做,其他的就请酒楼大厨代劳。
  说厨艺,大厨自然比她强不知道多少,她的优势不在厨艺,而在利用现代知识做出目前没有的食材。
  靳老板很高兴,“沈老板放心,我保管安排得妥妥的。”
  沈宁:“这一次靳老板可不能再跟我客气,我们要明算账。”
  以往靳老板去豆腐村摆美食摊儿或者帮沈宁做席面招待贵客死活不肯收钱,非说他跟着沈宁赚了钱和名儿,还得贵人夸赞,不能收她一文钱。
  靳老板立刻道:“好说好说,这个咱们年底对账的时候再说啦。”
  他才不和沈宁计较这点呢,能帮沈老板做席面那可是他的荣幸。
  不说别的,就说他跟沈宁学的那些新菜,跟沈宁合作的牛油锅方便面以及酱料生意,还有各种食材,他都不少赚。
  沈老板又不是天天办酒席,只有重大场合才会办,他能费几个钱?
  坚决出钱出力出人!
  沈宁没见着麦掌柜,忍不住问靳老板,她有点事儿想跟麦掌柜谈。
  靳老板扭头瞅瞅那边儿和人高谈阔论的杨四叔,小声道:“杨老板飘啦,有些昏啦,老麦被杨家人排挤啦。”
  沈宁瞅着他不算大的眼睛露出兴奋的光芒,麦掌柜被排挤,你兴奋个啥劲儿哟?
  麦掌柜这情况沈宁也能理解,老板和ceo、皇帝与丞相,那关系是差不多的,此消彼长嘛。
  都是又要倚重又怕对方势大,尤其自己年长需要培养接班人的时候就更复杂。
  既如此她私下里给麦掌柜送个帖子,若是不方便不来赴宴也没关系,反正他们是合作商,也不在这一时。
  靳老板看沈宁对麦掌柜如此上心,心里颇酸溜溜的,感觉麦掌柜受到了重视。
  他一点时间都没耽误,立刻喊酒楼掌柜过来和沈宁对菜单,提前准备各项食材。
  沈宁拿出提前预备的单子,笑道:“劳烦掌柜了,不用铺张,家常菜就好。”
  很多酒席上的肥鸡大鸭子最后都没人吃,浪费在那里,沈宁必是不肯的。
  她家现在吃饭也是有鱼有肉有菜就好,并不追求多稀罕的食材。
  摆酒自然也按照她的规矩来。
  笑话她寒酸?
  皇帝都觉得家常菜不错呢。
  谢相爷和萧先生都说吃饭就吃个原汁原味,不要过度追求花哨的厨艺呢。
  本朝建国初期,太祖皇帝也是讲究朴素的,可立国百年,勋贵大族、豪富世家们自然越来越讲排场、追求奢侈享受,那些以他们为榜样的官宦、商户自然也皆如此。
  即便成阳县的老板们摆酒也喜欢讲究个排场、面子,食材必须丰盛,最好有别家没有的,必得吃不完剩下许多等等。
  沈宁可不管这一套。
  多少百姓还吃不饱饭呢,别人“朱门酒肉臭”她管不着,自家是不行的。
  靳老板还是觉得菜单过于朴素,寻思自己给添上诸多山珍海味,帮沈老板撑场面。
  沈宁一秒识破他,似笑非笑,“靳老板,咱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己作坊卖什么就上什么,四海府的海鲜便宜也可以上,其他的就算了。”
  什么虫草燕窝雪蛤鹿茸的,她可不感冒。
  不过海货还是可以的,毕竟四海府离着近,酒楼定期进货也有优惠价。
  靳老板哈哈笑起来,“沈老板说的是,就得这样。”
  他可不明着否定沈老板,这是他的财神娘!
  沈宁和靳老板商量好菜式,又亲自去了一趟县衙,给曾知县和知县太太几个送了请帖。
  曾知县当即表示会携太太赴宴,跟成阳县商户们话话家常什么的。
  至于三班六房的熟人,不用单独下帖子,喊一声就行。
  他们大多要值班,也不可能尽去。
  给成家的帖子由小珍珠几个带去。
  沈宁也给高里正写了信,让他和裴父裴母一起过来。
  封建社会么,摆酒请客也是要分身份地位的。
  到时候知县会在堂屋由丁教谕、裴长青、成三爷几个作陪,知县太太就有教谕太太、成老太太、以及裴母等人在东间作陪。
  高里正去东厢招待陆裕等县衙书吏差役,众老板们就在西厢由宋福瑞几个作陪。
  各种身份泾渭分明,绝不混淆,避免客人不适。
  沈宁请的人并不多,不过防着他们带人来,还得多预备几桌。
  她也没忘记让二蛋去给麦掌柜送信,约他得空一叙。
  一大早高三郎带着书信和运输队回村,沈宁和裴长青又对了一遍要请的客人,他如今在县学读书,自然要请教谕教导诸人,若是有相熟的同学也可以请来。
  吃过早饭,沈宁送裴长青和孩子们出门。
  唐钜赶车,带着三个孩子去成家上课,顺路也接送裴长青。
  不过今儿小珍珠说要在成家住几日,到时候和成奶奶他们一起过来。
  成家堡毕竟有两三百年的积累,不管兵书武器的都不少,珍珠就跟小老鼠掉进米缸一样。
  阿年原本对习武没太大兴趣,这几天去成家读书却对兵书兵法产生了兴趣。
  这一学就觉得兵法很有用,便主动学,给成二爷和成三爷喜得不行,成三爷更是推了应酬专门教几个孩子,终于体会一把教到心仪学生的乐趣。
  成三爷是个会哄孩子的,勾得几个孩子很乐意住下。
  小珍珠摆手:“娘,我们就住几天,你别太想我们呀。”
  沈宁笑道:“行,我就小小地想,你们玩得开心一些呀,要是不开心就回家。”
  小珍珠:“那怎可能呢?成家堡可好玩儿了,对吧,阿年,宝儿?”
  小鹤年点头,除了三伯娘有点阴阳怪气。
  不过显然珍珠没注意。
  宝儿很响亮地回答:“可好玩儿啦!”
  必须无条件附和姐姐,否则姐姐不带他玩儿呢?
  裴长青一直牵着沈宁的手,见三个孩子跟她道完别这才松开上车。
  沈宁挥挥手,目送马车远去,视线收回来恰好看到麦掌柜过来。
  两人寒暄两句,沈宁:“有个小生意想跟麦掌柜说说。”
  麦掌柜又拱手为那日没去聚会道歉,听闻有小生意,笑道:“那麦某和老康又要跟着沈老板发财了。”
  沈宁请他进屋聊。
  两人刚进门,靳老板就从后面小跑过来。
  他跑得气喘吁吁的,“沈老板、老麦,早呀,吃了吗?”
  两人都说吃过了。
  麦掌柜揶揄道:“靳老板这是盯着我还是盯着沈老板呐?”
  可怕他俩单独说话有好事不带他了。
  靳老板装作不知麦掌柜的揶揄,笑嘻嘻道:“我来沈老板这边瞅瞅,看看怎么安排座位,安排几桌,额外预备几桌合适。”
  其实早就商量过的,他就是过来凑热闹的。
  沈宁请他们一起入内,前面铺子正在装潢,他们就去作坊院儿的正房说话,那里是作坊的会客室。
  沈宁让石榴上枸杞菊花茶来。
  靳老板跟石榴道谢,既然这是沈老板的小姑子,不是丫头,自然要尊重。
  他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一堆开口松子来,请他们一起磕。
  这开口松子还是沈宁给他出的主意呢,深受客人们欢迎。
  沈宁笑道:“回头等瓜子大面积铺开,靳老板就能随时嗑瓜子啦。”
  靳老板有幸尝过沈宁送的五香瓜子,“甚是期待呀。”
  沈宁和麦掌柜说羊毛生意也不避着靳老板。
  大家都熟悉了,感情不错,而且靳老板别看有些八卦,却懂分寸。
  麦掌柜跟康老板从沈宁这里进红席,在成阳县、四海府、平安县、桃源县等地的客栈、酒楼、杂货铺售卖,平时销量稳定,每到婚嫁旺季便销量暴增。
  他又说动康老板跟成家镖局合作将红席卖往北方,比当地更畅销,更是卖到北边草原去。
  麦掌柜跟着分了不少银钱,拿出一部分返利给裴父奖励编匠们,很受裴父好评,恨不得把所有红席都给他留着。
  麦掌柜虽然只是杨家的一个大掌柜,可他本身有异于常人的生意嗅觉和眼光,又不拘泥于蝇头小利,也舍得下本钱维护客户关系,对手下员工也极好。
  麦掌柜的人缘是顶不错的。
  沈宁和靳老板都非常欣赏他,靳老板私下里没少跟沈宁吐槽杨老板人不咋滴命却好,竟然能得麦掌柜这样忠心还能干的大掌柜。
  他就没这样的好命,嫉妒。
  沈宁也觉得有这样一个总经理,杨老板应该很省心。
  沈宁:“麦掌柜,能不能运些羊毛、毛毡回来?”
  北边的游牧民族日常牧马放羊,盛产羊毛,他们纺织技术一般,但是会压毛毡。
  毛毡可以当褥子铺在床上炕上或者地上,富有弹性,还能保暖,比棉花更适合做垫子,冬天是很好的御寒品。
  还有羊毛,运回来加工柔化以后纺成毛线,也能织毛毯、衣物、帽子手套什么的。
  羊毛织的毛衣毛裤更贴身保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