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02节

  地基怎么也得准备俩月,后面盖房子会快一些,一边处理地基盖房子一边儿做木匠活儿,两不耽误。
  裴长青:“可以的,县里的要晚两天,镇上的今晚就给他们安排。”
  县里的他打算留两支小队配合谢炜等人,到时候可以和县衙合作。
  虽然钱会少点,但是能联络感情,还能及时掌握县衙情况,对他和瓦匠们也是体面事儿。
  至于木匠他家有三个熟练工,陶族长可以找俩,王木匠也能再找俩。
  这样他的家具生意和盖房子的木匠活儿也两不耽误。
  商量完,陶族长老妻亲自来请他们留饭,“之前县里走亲戚给的好酒,你们今儿正好喝。”
  小鹤年:“谢谢奶奶,我娘晌午烤了陶爷爷带去的两只鸭子,等我们回去吃烤鸭呢。”
  现在家里不缺吃喝,小鹤年更在乎他爹的时间。
  留在陶家吃酒,不到天黑不会回家的,爹喝上几杯回家就得休息,哪里还能看书?
  回家就不一样了,碍于娘和奶,陶爷爷和高爷爷也不会喝酒,爹也就没得喝,吃完烤鸭下午还能读书,晚上就能继续给他上物理化学课。
  再说了,娘说过读书人最好别喝酒,伤脑子。
  他爹最好也别喝。
  陶老太太笑道:“阿年咋这么懂礼呢,没事儿的,奶奶也给你们炖了老鸭煲。”
  好说歹说,裴长青和小鹤年也没留下,陶族长反而也跟着高里正回豆腐村,去吃沈宁做的烤鸭了。
  刚才挖坑探水忘了,这会儿一说烤鸭,口水都流出来了!
  阿宁用秘制酱料烤的烤鸭,还有裴母擀的小面饼,抹上秘制酱料,铺上玉白的葱丝,再铺上片下来的烤鸭皮和肉,一咬又甜又脆,喷香流油!
  吸溜!
  陶族长厚着脸皮去了。
  陶老太太都不好意思,喊着大儿子赶紧把她炖的老鸭煲让老头子带过去。
  确如小鹤年所料,如果在陶家吃饭,众人推杯换盏绝对吃到天黑去,在自家就不会。
  陶族长和高里正都矜持,主要品尝烤鸭来的,吃着小面饼卷葱丝烤鸭,都顾不得喝酒。
  吃得饱饱的,心满意足,跟裴母裴父聊聊,俩老头儿就去溜达寻摸摔砖、烧窑的地方。
  自己烧砖不是一天一个月的事儿,那是按年算的。
  现在开始摔土坯、晒土坯,农闲时候挖窑洞,等秋天开始封窑烧窑,一窑差不多两万块砖,洇水三四天,烧窑半个月。
  反正干啥都急不来,不是一天做成的,但是都得提前计划,哪天该干什么都要有数。
  高里正对陶族长道:“我负责准备砖瓦,来年二郎安排人盖房子。”
  陶族长:“烧砖是不是太麻烦点?虽说买砖贵,可作坊也不少赚钱,你说买阿宁肯定不会反对的。”
  高里正四下里张望一圈,小声道:“单纯花钱盖房子和自己一块砖一块砖摔出来的能一样吗?我带着村里人打砖坯,他们也跟着赚钱,对这作坊更有感情。阿宁和二郎看在眼里,瞅着一块砖一块砖摔出来的,对这作坊也更有感情,是不是?”
  陶族长打了个饱嗝,回味着喷香的烤鸭,“是这个理儿。”
  高里正颇为自豪道:“这是他们的家业他们的根儿呀,甭管他们以后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家乡的。”
  陶族长扭头看了他一会儿,猛点头,拍拍高里正的肩膀,“弟呀,还是你有成算,放心,回头我指定来给你搭把手儿。”
  小鹤年虽然小,却是个行动派,吃过烤鸭看日头还高着就让爷爷陪他去镇上铁匠铺。
  他把裴长青画的图样给铁匠看。
  四月里天儿还冷着,大家都穿着棉衣呢,打铁的汉子却光着膀子穿马甲,大臂隆起的肱二头肌油亮亮的,十分粗壮。
  他看着俊俏的小鹤年,一下子就想起去年冬天的螳螂精,这俩孩子专干出格的事儿。
  螳螂精前阵子还来让他打带血槽的三棱锥,说要多打几把。
  今儿你又来打洛阳铲和蝴蝶锥?
  你说这东西是你能打的吗?
  最近传言有个王爷的坟被人盗了,你这会儿来做这东西是想干啥?
  你说我上不上报?
  第144章 卷王 拉车古董回来
  小鹤年看铁匠汉子脸色一阵红一阵黑的,赶紧解释道:“铁匠伯伯,我爹是建筑师,专门带人盖房子,得提前勘察地形,判断地基下面地下水多不多,这俩就是勘察工具。”
  铁匠:建筑师?什么建筑师?
  瓦匠就说瓦匠,别整得比我们好像高一等似的。
  小鹤年:“铁匠伯伯,这个可以用来探查地基情况,也能用来种地,和锄头铲子一样,种地很好用。”
  不能精耕细作的话,用洛阳铲一铲一个洞,然后直接撒种子盖土即可,都不需要耕地。
  这是他爹说的!
  铁匠汉子挑眉,你再编,除了你就没人说这是农具!
  不过他还是答应给小鹤年订做,至于上报?
  算了,他爹是裴二郎,他娘是御赐的福气娘子,全县给立牌坊的名人,他岂会不知?
  他们是正经庄户人,自然不是盗墓的。
  可能是那只小螳螂精又想弄什么幺蛾子,怕他不给做,就让她兄弟来订。
  裴二郎和福气娘子真惯孩子啊!
  怕他不答应把老爷子都派来了。
  见他同意,小鹤年笑道:“谢谢铁匠伯伯,你在咱镇上打铁真的屈才,我爹娘都说你手艺可好呢。”
  铁匠汉子坚毅的面庞微微一热,不过他常年被炉火烤得红润的脸看不出变化。
  裴父虽然是陪着孙子来的,但是全程没用他出面交涉,小鹤年沟通得很好。
  裴父非常骄傲。
  小鹤年算了算,家里有几支建筑队,要预订三套。
  两套木柄,一套铁柄,铁柄的专门用来探查深处地矿,铁柄可以接第二根手柄,如此可以直接用铲子探查一丈半的深度,足够了。
  付了定钱,裴父笑道:“阿年不光读书好,还能办大事儿呢,咱老裴家祖坟冒青烟儿了。”
  小鹤年谦虚道:“爷,我爹娘才是,我不是。”
  裴父骄傲道:“咋不是呢?咱祖坟又不只冒一股青烟儿。”
  爷孙俩说笑着走了。
  身后铁匠汉子眼神儿露出羡慕,可不咋滴,谁家有裴二郎、豆腐娘子这样的儿子媳妇也会觉得祖坟冒青烟儿。
  还有这俩孩子也顶好,又聪明又懂事又俊俏。
  天黑时分小鹤年和裴父回到家,唐钜已经带着小珍珠和宝儿回来。
  他们竟然拉了一车战利品回来!
  一箱锈迹斑斑的铜钱,一箱形状各异的刀币,还有大大小小不少罐子!
  裴长青和沈宁都惊呆了,你们咋那么能啊!
  出去探险就把人家的陪葬品给拉回来了?
  你们不是真盗墓去了吧?
  他俩是现代人,总觉得这种事儿非常遥远。
  裴长青前世承包工程的时候偶尔也会挖出古墓,然后就上缴国家,由专门的组织前来封锁考古,轮不到他们什么事儿。
  怎么他闺女、外甥加一个师父出去溜达看看就把人家陪葬品拉回来了?
  过了吧?
  小珍珠笑得特别开心,捧着一个汉代几何纹样的陶罐对沈宁道:“娘,这个给你插花,怪好看的呢。”
  沈宁:“……”
  闺女,娘可不敢用。
  宝儿抱起一个大口陶罐:“奶,这个给你当尿罐儿。”
  裴母连连摆手,“奶可不敢用,可不敢。”
  晦气,晦气!
  宝儿放下,抱起另外一个小口的笑道:“这个给我当尿壶正好。”
  一家子就看向唐钜。
  唐钜咳嗽一声,笑道:“没什么,是个空土包子,假的,这些东西不算冥器,可以用的。”
  沈宁和裴长青眼睛瞬间亮了:那就是古董啊!
  可惜现在没人收藏这些老旧的古董吧,要留到现代……那也没他们什么事儿啊。
  小鹤年:“师父,珍珠,这些东西你们哪里来的?你们不会钻进去了吧?”
  小珍珠还想天马行空一通编,唐钜却怕她乱说吓到家里人,笑道:“没的,我们就在外围转了转。”
  小鹤年:“那这些东西?”
  小珍珠:“我们捡的!”
  宝儿:“对,我眼神儿好使,我立大功!”
  众人更纳闷了,怎么的你们出去溜达一圈就能捡一车古董回来?
  小珍珠就和宝儿给大家一顿讲。
  这个某王冢其实离龙庙镇不远,就在西南方十几里的位置。
  据说是汉代某王,具体西汉东汉她也不知道,就一座像小山似的大圆土丘子,上面长满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