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92节
因为谢恒等人的介绍,皇帝对沈宁一家的印象就是务实、朴素,所以赏赐也是务实的。
这一次赏赐了十几匹各色松江棉布,不是高调耀眼的贡缎,改成能穿的松江棉布。
再赏赐裴长青和小鹤年几套书、诸多纸张、墨锭,免得裴长青和小鹤年舍不得写字。
等赏赐颁下去,谢恒和太子他们的预算书、设计图也彻底完工,同时太子也学完数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
太子把预算书和设计图亲自呈给皇帝,请父皇和萧先生过目。
主要是为了显摆,这是他完成的第一个项目。
姑且算项目吧。
即便皇帝对此也不了解,以前也没兴趣,但因为是自己好大儿第一次参与的项目,也看得津津有味。
待太子领着谢恒等人去工部,皇帝还小声跟张公公炫耀,“太子可教呀,以前方法不对。”
张公公笑道:“陛下,孩子与孩子不同,是该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
皇帝点头,“孩子教孩子这一招儿,哈哈,也就不因循守旧的乡下人能想出来。”
学堂的先生、翰林院的侍讲、文渊阁学士等等,都不会做如此想法。
张公公:“陛下,裴二郎和沈娘子虽然只是乡下人,却有大智慧。”
大智慧并非大学问。
有些有学问的未必有大智慧,反而心胸狭窄,与人斗学问斗气而死呢。
皇帝感慨道:“民间自有智者,人才不能单论科举。”
单纯的八股取士确实是遗漏不少人才。
皇帝又记挂好大儿去工部的事儿,但是又知道自己不能出面,就打发小太监去看看。
工部营缮司,今儿祁郎中在司里,知道太子带人过来他正襟危坐,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
不能总避而不见,否则就是故意的。
当然,也不能随便满足小太子,得让他知道前朝不是后宫,不是你玩耍的场合。
等太子自信满满地带着人进了营缮司的时候,祁郎中恭敬地见礼。
太子随手一摆,“免礼。祁郎中,孤为了孝敬父皇母后,要在乾清宫和慈庆宫修建两处小膳房,前阵子你不在,孤就带人做了个估算。”
他一摆手,卢锦和张顺立刻把预算书和设计图送上。
谢恒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嘴角抽了抽,努力压下去。
即便贵为太子,本身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嚣张,可一旦他有了来自于己方实力的底气,他就会越发自豪,大有瞪起你的狗眼,这是孤亲自做的感觉。
祁郎中接过来快速看了一眼,眉头微挑,有些不敢置信。
这是殿下做的?
是哪个主事儿献媚了?
他快速瞥了一眼屋内众人,几位主事各司其职,谁也不与之目光接触。
冤枉,他们躲太子躲得什么似的。
祁郎中再看,不禁有些惊艳,若不是某位主事,那这人……堪为主事啊。
哪里遗漏的人才,先破格录取来营缮司做书吏!
做个三四年,保管升主事!
他没把小太子当回事,却惦记上做核算的好手了。
这人懂营造、测绘、核算,全能人才啊!
太子扬了扬下巴:“祁郎中,盖章吧,孤去找人安排工匠马上施工。”
可不能再耽误下去,再耽误下去他和父皇母后就要多吃一天冷汤饭。
再者如果厨房不安排好,萧先生也不肯正式给他们训练上课。
他偷偷看过萧先生的训练书,那上面的训练内容琳琅满目,非常丰富,全都是他感兴趣的!
他看祁郎中犹犹豫豫的,以为对方要挑刺,立刻挑眉,语气不善,“祁郎中,这个预算非常全面,你难道要推辞?”
祁郎中忙施礼,“不敢,殿下这个核算书确实非常准确,请问殿下,是哪位帮忙做的?”
太子扬下巴,得意地指了指自己,“当然是孤……的伴读谢恒做的咯!”
祁郎中惊讶地看着谢恒,同样不敢置信,只听说谢相爷家这个小孙子桀骜不驯,小小年纪便十分叛逆,可没听说有读书和测算天分啊?
谢恒施礼,谦逊道:“祁大人,我在乡下跟裴二郎学过此类学问,设计尺寸没问题,核算我们多次计算都是没问题的,祁郎中只管批复。”
祁郎中忍不住试试他,“小公子,设计是简单的,具体营造施工却有麻烦。庑廊没有烟道和烟囱,砌锅灶是有难度的,更何况乾清宫和慈庆宫不适见明火,要提防走水。”
太子不服气:“不是有茶水房么,那不是明火?冬天生地龙,那不是明火?”
祁郎中:“……”
谢恒不慌不忙,“殿下,祁大人是为陛下和殿下安全考虑,再者庑廊加烟囱确实不美观,所以我们也设计了地下烟道。”
无烟柴火灶他听裴长青说过。
祁郎中越发惊异,此子……竟有营造天赋么?
谢恒却不居功,“祁大人,这是我裴叔的设计。”
祁郎中对他裴叔越发好奇了。
虽然他们都知道皇帝表彰了一对乡下村妇村夫,可因为本朝皇后、妃嫔不出勋贵,很多都是出自平民之家,所以皇帝对平民格外优待,时常会听说哪里有个孝子、节妇之类的就表彰一番。
他以为无非就是这种。
谢恒继续道:“祁大人,如今算学司用的数字就是我裴叔和沈姨带着他家俩孩子琢磨出来的。”
祁郎中瞪圆了眼睛,压根儿不信,“这不是萧先生和谢相爷琢磨的吗?”
谢恒挑眉:“我先生必然没如此说过。”
祁郎中一回忆,啊,确实,人家萧先生说的是民间一对夫妇为了跟儿子学识字、算术,跟儿子及其师兄琢磨出了数字算术,还研究珠算。
萧先生也写了那对夫妇的姓名以及孩子们。
不过他们压根儿不信,下意识觉得这是萧先生和谢相爷琢磨的,为了托举子孙故意安在谢恒身上,只是不清楚为什么还要拉上几个乡下人。
他们连乡下人的名字都没兴趣知道,自然也不会记住。
虽然他们没记住乡下人的姓名,可祁郎中作为营缮司的郎中,当年也是同进士的,因为对算学颇感兴趣,所以才进了工部做书吏又做主事然后升到郎中的。
他对算学非常敏感。
这个新式数字算学在他看来不只是简单,还确定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数字:零0.
以往他们虽然有零的概念,但是算术的时候并不方便,多数会空写,甚至直接不写。
比如一百零八,他们会说百八、百又八。
现在直接用0表示,算账就非常非常方便!
简直解决了他们算术、账目的老大难题!
祁郎中曾经为这个特意请营缮司同僚吃酒,大夸特夸谢相爷和萧先生。
没想到今儿谢相爷的亲孙子,萧先生的亲弟子,亲口说不是他们而是乡下一对夫妇和俩孩子?
怎么那么……不可思议呢?
祁郎中有些石化的感觉。
谢恒笑道:“祁大人,能帮殿下签字批复么?”
祁郎中回过神来,立刻道:“立刻。”
他唰唰签字盖章,又喊来一个主事去安排工匠按照殿下吩咐行事。
太子得意地很,很想抬手拍拍祁郎中的肩膀夸一句“你很不错”,只是被谢恒瞥了一眼忍住了。
出门的时候太子揽住谢恒的肩膀,得意道:“阿恒~”
谢恒打了个哆嗦,当即抖开他的手,“殿下,注意礼仪,免得给事中们弹劾你。”
太子撇嘴,“一个言官就是五百只鸭子,叽叽呱呱净会聒噪,等孤……”
谢恒:“殿下,慎言。”
太子哼了一声,气鼓鼓大步走了,走着走着又很得意,便跟小时候那样一蹦一跳地回宫了。
恰好两位给事中听见太子骂他们叽叽呱呱五百只鸭子,气得小脸通红,当即就回去码人写折子弹劾殿下语出不逊。
说什么等你……,现在就让你体验体验我们六科给事中的威力!
叽叽呱呱套餐,全套奉上。
皇帝和太子被连续聒噪了七八天才消停。
叽呱得太子小脸通黄,想报复又拉不下脸,因为谢恒会说大人不记小人过,你是太子,你地位尊贵,你跟一个七品给事中计较?
太子憋屈了两天,把精力都投入到盖小厨房以及训练内容去才拉倒。
等乾清宫和慈庆宫小厨房正式竣工,又晒了几天,水嬷嬷和宫嬷嬷两位厨师长也走马上任。
一个小厨房占地三间庑廊,不算大,所以人员也不需要很多。
一位嬷嬷任厨师长,她可以从尚膳监选四名主厨,一个主厨配两名副厨,一个副厨配两名助手。
主厨和副厨是轮流上工的
另外一个厨房配备差夫八名,随时听令负责各项杂活儿。
炊具、餐具都从尚膳监调用。
食材则根据菜单提前一天向尚膳监下单,第二日开宫门的时候由差夫拉过来。
东西用多少拉多少,不至于囤过多影响环境,而且小厨房是朝墙外开门的,即便差夫出入也不会影响乾清宫和慈庆宫的氛围。
早晨与宫门一起开,夜间一起落锁,也不会留下安全隐患。
菜单由两位嬷嬷商量着的拟定,然后请皇帝、皇后、太子勾选,当然也可以点自己喜欢吃的菜。
小膳房以日常用膳为主,不置办大宴席,所以都是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