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61节

  她又对陆昭道:“这是你娘,她又不会伤害你,你怕什么呀。堂堂一个男子汉,不要动不动就哭嘛。”
  还不如宝儿呢。
  被小珍珠这么一打岔,那边又急又气的康氏冷静下来,害怕哭闹的陆昭也看向她。
  小珍珠上前牵住陆昭的手,“你有话要和爹娘讲的,爹娘是你最亲的人,难不成你觉得别人和你关系更好?”
  陆昭眨眨眼,从来没人这样强横地跟他说话,他一时间有点不适应。
  小珍珠班长上身,继续批评他,“好孩子不要对娘撒谎,好了,你赶紧交代怎么回事。”
  康氏愣愣地看着小珍珠训儿子,而自己那个从小娇生惯养,都得哄着宠着的宝贝儿子竟然乖乖听话,老老实实回答问题。
  长喜和阿财求他。
  有婆子丫头小厮背后嘀咕大娘子狠毒,他无意中听见,既难受又羞愧。
  哥哥姐姐弟弟们和他玩的时候也会因为生气说类似的话,之后又哀求他别告诉大娘,免得他们挨打。
  康氏听完,气得浑身发抖。
  她和丈夫成亲后一直没有孩子,看大夫说身体没大碍,为了要孩子她吃了不少偏方,结果不但没怀上反而把身体吃坏了。
  婚后第六年她压力太大,主动给丈夫纳了妾。
  她之前侥幸也许是丈夫不能生,结果妾进门就开怀,当年生了大儿子,第二年又生了闺女,之后又生了俩儿子。
  她自己已经放弃生孩子的打算,没想到竟然怀上了。
  因为身体弱,这个孩子怀得艰难,她没有精力管家、照顾丈夫,就让妾代理。
  生了儿子后,儿子身体也弱,她难免就紧张些,生怕儿子有什么闪失,看得很牢。
  若是儿子感冒了、发烧了、吐了、拉肚子等她都会焦躁不安,一边自责一边责骂下人伺候得不尽心。
  儿子五岁前一直被她养在院子里,不出大门不去亲朋家,就怕生病夭折。
  待儿子五岁上身体变得结实起来,她的心情和身体随之好转,脾气也有所收敛。
  今年开始她才允许儿子出大门,还和丈夫带他去了一趟儿成阳县老家。
  哪里知道,她精心呵护的儿子,在她不知道的时候竟然听了这些诋毁她的话!
  第一次出远门竟然就差点被人弄丢,他居然还不告诉自己!
  她怕他出去生病,让他呆在院子里,也被有心人说成狠毒,像关押犯人一样关着他。
  而他还小,不会分辨是非,人家说什么他就信什么,不知不觉竟然和她生分了。
  康氏心痛如绞。
  小珍珠继续批评陆昭,“你都六岁了,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傻乎乎的?谁要是跟我说我娘的坏话,我打得他满地找牙!”
  陆昭低着头一副知道错了的样子。
  康氏一阵头晕目眩,再也没有力气,一屁股坐在地上。
  陆昭立刻用小手捧着康氏的脸,急切道:“娘、娘不要生气,生气不好,昭儿不想你生气,不想人家背后骂你。”
  人家那么说娘,他也很难过很生气,他听见娘骂下人了,但是娘没打过他们。
  他不告诉娘,是怕娘生气会更凶地骂人,那些人就更记恨娘,更说娘的坏话。
  小珍珠对康氏道:“康阿姨,你看陆昭也不傻的嘛,他是心疼你的,你也别生气啦。”
  康氏抱住儿子,替他擦掉眼泪,又擦掉自己的泪水,先跟珍珠道谢,又对儿子道:“对不起,娘脾气不好,吓到你了,娘以后改。”
  小珍珠:“那可难改呢,书上都说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
  小鹤年:“……”
  康氏也有些尴尬,毕竟快四十的人了,被孩子这么不留情面地戳破,着实难为情。
  她讪讪道:“会的,我会努力克制自己的,我只求昭儿好,其他别无所求。”
  小珍珠:“那也不是啦,他身体不好的时候你只求他身体好,他身体好了,你又求他学习好,长大了还求他娶个好媳妇儿……”
  小珍珠混在老太太堆里,整天听裴母大奶奶、宫嬷嬷水嬷嬷等人话家常,老人经、育儿经的听了满耳朵。
  小鹤年:“……”
  他想给珍珠拖走。
  康氏不但没恼怒,反而心情变好一些,诚心诚意道:“珍珠你批评得是,我引以为戒,不求那么多。”
  小珍珠:“那也不能一点不求,孩子还是得教育的,不能溺爱,惯子如杀子嘛,书还是要读的。”
  她不爱读书,不爱背书,知道读书的枯燥和辛苦,就很爱看别人读书。
  小鹤年想转过身去,没眼看。
  康氏:“对,珍珠说得对。”
  小珍珠:“我们家开了学堂的,阿年是先生,我是班长,你们要是想读书……”
  小鹤年及时提醒她,“珍珠,咱家住不开了。”
  陆昭爹疼娘爱的,身体还没那么结实,去干啥?
  有事儿赖着自家怎么办?
  小珍珠:“哎呀,阿年你别急嘛,让蔺伯伯送他拼音挂图和识字书,回头让他去蔺伯伯的学堂上课就行呀。”
  蔺承君让蔺大掌柜培养能读书识字的小厮、伙计,在府城这里开了一个学堂,让陆昭去呗。
  顺便把陆家那些小厮都送去培训培训,让他们学文化懂礼仪。
  小珍珠嘿嘿,我可敬业啦。
  小鹤年松口气,这样行。
  另外房间里,陆大哥审问了长喜和阿财,两人一个劲儿地磕头求饶,只说不小心把陆昭弄丢了,两人怕被处罚就求陆昭帮忙隐瞒。
  至于怎么丢的,长喜闹肚子,中途去找茅厕,阿财便背着小少爷逛街。
  小少爷第一次出来逛街,看什么都新奇,什么都想要,指挥着阿财买这个买那个。
  结果阿财放下小少爷付钱的时候一转身小少爷就不见了。
  长喜砰砰磕头,扇自己耳光,“大爷,都是老奴不中用,您罚我吧。”
  阿财也一个劲儿地求饶,任打任罚,就求大爷别发卖了他。
  陆大哥没再说什么,让人把他俩关起来,明儿让二爷再审审,看看有没有隐瞒。
  他想去找康氏,安抚她和孩子,结果她已经带着三个孩子回到席间。
  康氏先跟裴长青和沈宁致歉,又让家仆再上菜肴,陪着再吃些。
  陆大哥匆匆赶过来,进屋就抱拳,“惭愧,让客人见笑。”
  陆裕道:“大哥,二郎和弟妹不是外人,不会笑话什么的。”
  更不会出去乱说,让他大哥放心。
  康氏看了他一眼,“让人把院门后门都看死了,不要跑了一个。”
  她连审都懒得审,认定是孙姨娘捣鬼。
  她觉得自己身体不好的那些年让孙姨娘管家把孙姨娘的胃口养大了。
  孙姨娘肯定以为正室没孩子,这个家就是她儿子的,结果正室又生了儿子,她如何不急?
  背地里诋毁她这个正室,离间她和亲儿子的感情,再收买下人,威逼他们偷偷将昭儿丢掉。
  她身体不好,将昭儿视为命根子,若是昭儿有个意外,她肯定活不下去。
  等她垮了,这个家不又是孙姨娘和她儿子的?
  真是打的如意算盘!
  陆大哥却不信,或者不愿意相信孙姨娘会干这种事儿。
  毕竟孙姨娘向来老实本分,对康氏非常敬重,即便被康氏责骂也从不跟他告状抱怨,反而只跟他说康氏的好、康氏的不易,让他多关心康氏。
  他更相信是刁奴贪财,想绑票敲诈勒索。
  时间差不多了,裴长青和沈宁跟陆家告辞。
  陆裕和陆大哥、康氏都很抱歉。
  康氏有些自责自己着急控制不住脾气,应该先陪客人,等客人走后再处理家务事,好在这是二弟的客人,二弟全程陪同也不算失礼。
  陆裕将裴长青一家送回蔺宅,又火速赶回大哥家中连夜审家仆。
  以陆裕做典史养成的威压,自然不是几个家奴能扛住的,很快就交代自己被孙姨娘收买的事实。
  长喜的小儿子聪慧伶俐,读书不错,他想给儿子脱奴籍读书科举。
  陆家没有给奴才脱奴籍的先例,他试探过陆大爷和康氏也没那个意思,而孙姨娘却保证若是她当家会帮忙脱籍的。
  阿财则是看上了孙姨娘身边的丫头,孙姨娘用丫头吊着他,让他办事,许诺等她重新掌家就给他们成亲,以后还会让他当大管家。
  长喜和阿财招了,孙姨娘身边的丫头婆子自然也扛不住。
  孙姨娘起初嘴硬,不肯招供,只哭有人容不得她,怕她儿女多脚跟扎实故意陷害她,哭着求陆大爷看在孩子的份儿上帮帮她。
  在没有陆昭的时候陆大爷是顶心疼大儿子和大闺女的,即便有了陆昭,他对庶子庶女也非常疼爱。
  毕竟那是他的孩子。
  “二弟,夜深了,要不……明天再说?”陆大哥心乱如麻,脑子里嗡嗡直响。
  长喜和阿财交代的时候他非常震惊,想不到向来忠诚的家仆竟然会背主。
  随之而来的是愤怒,气家奴背主,气孙姨娘歹毒,竟然想把昭儿丢给拐子。
  气过以后他又有些茫然,因为他和孙姨娘有四个孩子,尤其大儿子是他和康氏多年未育之后的第一个孩子,既完成了他繁衍后代的责任,又满足了他当父亲的心愿,还洗清了他不能生的嫌疑。
  可想而知他有多疼爱这个儿子。
  如果坐实孙姨娘的罪名,不管休掉还是判刑,对孩子都是莫大的伤害。
  二弟雷霆手段,又向来公正严明,说不得会把孙氏交给官府,那样……家丑过于外扬,影响四个孩子的前程呀。
  倒不如、不如让孙氏自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