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56节

  沈宁他们一路去往城北院儿。
  高里正也在这里。
  陶启明、高三郎等人早就能独立拉货,高里正就轻松许多。
  这两天他没回村,一直在这边人跟张氏理账。
  原本他想雇个账房先生,但是最便宜也得一个月二两银,他合计一下又舍不得。
  以前自己绊绊磕磕也能记账,就算有点错误回头阿宁也能帮忙对过来。
  反正只要发货收钱没错,记错的话问题不大,对账就能对出来。
  也得亏他们几天一理账,不会攒上几个月,否则可就麻烦呢。
  现在他直接让二丫虎头给算账,如果回到沈宁那里没有什么错误,那他就奖励一人十文钱。
  加上买点心糖果的,一个月两百文搞定。
  而张氏的账本是她带着香蒲、大丫、铁头几个算的,等她和高里正对账没有错误,也奖励孩子们。
  二丫还要负责给米粉作坊的哥哥叔叔们上课,让他们学拼音识字、数字算术等,一天天的也都有很大进步。
  如今拼音都熟练的,数字算术也入门了。
  至少算工钱不用缠着大丫二丫帮忙了。
  小珍珠跳下马车,哒哒地就往院子里跑,“大伯娘、大丫二丫姐姐……”等跑进二院,小珍珠也把这里的人喊了一遍。
  众人赶紧出屋,接着沈宁和小鹤年,高兴地打招呼。
  沈宁笑道:“你们在这里冷不?”
  高进升和裴金子、裴铁梁几个纷纷笑着说不冷,有火炕,比在家里暖和多了。
  现在他们揉面、捶粉、压粉、煮粉都在屋里,天天都热火朝天的,一点都不冷。
  张氏挽着沈宁的胳膊,“是过来看看还是有事儿?”
  高里正神色紧张,“阿宁,家里发生啥事儿了?”
  作坊那么忙,要是没事儿阿宁不会随便过来。
  沈宁笑道:“没啥大事,进屋说。”
  小珍珠很懂事地招呼大丫等女孩子去厢房说悄悄话,小鹤年则和虎头铁头等男孩子去他们屋参观。
  沈宁让虎头去隔壁请蔺家留下的管事儿过来。
  蔺承君之前留了四个人在这里,后来俩大厨学会做牛油火锅底料和油炸面以后就回淮州了。
  如今这里还有俩人,之前负责和淮安接洽,帮他往府城送东西送信什么的,也从高里正这里进货往府城发,诸如麻酱鸡蛋、变蛋等,现在米粉也从这里发,委托曹二爷的船给送到淮州府去。
  她有事去淮州,必须跟蔺承君的人联系,这是他之前再三强调的。
  他说不管他和沈老板的关系,还是他和阿年珍珠的关系,她家有事儿去府城,都得住他家。
  听说沈老板有请,方管事立刻赶过来。
  他去过豆腐村两次,沈宁认识他。
  简单招呼过,沈宁请他落座,把家里发生的事儿跟他们说了一下。
  她说得简单,高里正、张氏却听得很是紧张。
  方管事是见过世面的,忍不住佩服沈宁,“沈老板不愧女中豪杰,遇事不慌,有担当。”
  沈宁笑道:“你们可别捧我,不是我不慌,是族人和村里人都护着我,我有底气。”
  她把裴大柱几个好一顿夸,让张氏倍有面子。
  她听说裴大柱冲在前头,也没受伤,松口气的同时也挺骄傲,还得谦虚两句,“撇开童生不说,他和二郎就是最亲的堂兄弟,他不冲谁冲呢?”
  沈宁笑道:“一会儿他们就来了,大嫂你替我好好谢谢大哥。”
  张氏哈哈笑道:“那可美的他了。”
  天天在家瞅着男人嫌烦,有日子不见又挺想。
  方管事:“沈老板,明儿我就回府城,亲自跟我们大掌柜汇报此事。”
  沈宁:“不急,等二郎回来问问他们哪天去府城,咱们一起去。”
  方管事便回去收拾。
  锁头娘和蒜头奶在外面问:“沈娘子,要不要烫脚呀?我给你们打水。”
  沈宁道了谢,“劳烦你们烧水了,放锅里,一会儿我们自己拎就行。”
  这里好几口锅,烧的水足够用的。
  少年们不那么讲究,直接用煮粉的水洗脚洗头洗澡。
  也许跟淘米水有一样的功效,倒是给他们洗得滑溜溜、白净净的。
  没一会儿裴长青几个就回来了。
  沈宁问道:“你们吃饭没?”
  裴长青:“没呢,陆典史要请我们吃饭,我寻思明儿要去府城,就不耽误他回家了。”
  蒜头奶听见立刻问吃米粉还是煎饼。
  他们在这里以粗粮和米粉为主,粗粮不加麦粉的话不好发酵,基本不做发面馒头,都是吃煎饼的。
  裴长青:“米粉吧,省事些。”
  米粉是现成的,煎饼还得弄浆子。
  锁头娘用猪油给炒了个虾酱鸡蛋做浇头。
  这里一群半大小子和女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沈宁和高里正说让他们吃饱,隔几天也吃次肉。
  张氏觉得一顿把肉吃完不划算,不如把肥肉熬成猪油,瘦肉炒成肉丁。
  大冷天也不会坏,吃饭每人分一勺。
  一天分两次,比吃一顿之后就清汤咸菜好。
  吃过饭,裴长青和高里正又去和裴金子高进升等人聊一会儿,关心一下他们,也解答一下他们的问题。
  这些少年很好地遵守了裴长青和瓦匠队的卫生规矩,勤洗澡洗头,不随地小便,屋内整洁,没有跳蚤虱子。
  小鹤年对虎头铁头道:“哥,我晚上和你们一起睡。”
  裴金子笑道:“阿年,跟小叔我一起睡吧。”
  虎头立刻附耳对小鹤年道:“别答应,小叔喜欢在被窝放屁。”
  小鹤年:“……”
  小珍珠也要跟大丫二丫姐她们睡,可以说悄悄话。
  她很激动,原本娘说要等爹考举人才能去府城,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
  嘿嘿。
  第二日吃过早饭,他们去和陆典史等人会合。
  顾千里全程不发表任何意见,却又很自然地跟上,仿佛真是沈宁和俩孩子的保镖。
  陆典史一眼就注意到人群中的顾千里,不是因为长得俊,而是那股凌厉的气势。
  让他一眼看到同类,此人绝对比他杀人多。
  他笑道:“二郎,这就是一招制服俩差役的顾壮士吧?”
  报案的时候裴长青只说顾千里是萧先生派来的护卫,并没有提其他的。
  如果顾千里想说,自己可以说。
  顾千里却什么也没说,真当自己是护卫,只是朝陆典史拱手。
  陆典史虽然不知道顾千里这号人物,但是断定对方不俗,自然不敢托大,对顾千里很是客气。
  他还特意认识了一下小珍珠和小鹤年,夸道:“小小年纪,就能陪着爹娘办大事,长大必定有出息。”
  俩孩子也规规矩矩地给他行礼问好,叫陆伯伯。
  陆典史很高兴,“我家也有几个孩子,回头给你们介绍,一起玩儿。”
  小珍珠笑道:“好呀。”
  小鹤年玩的兴趣不大,更要读书,如果只是谢肃那种贪玩的孩子,他是不感冒的。
  不过他也很场面儿地说了一句“好的。”
  小小年纪很会掩藏自己的心思。
  众人一起出发去城南渡口。
  陆典史早就打发差役来说过,虽然曹二爷不在,管事也给单独安排了一条船。
  今儿是个大晴天,水面上金光粼粼,货船分来去两条航道有条不紊地行驶。
  他们由北往南顺流而下,夜里也没在成安县靠岸歇息,直接驶往淮洲府。
  成阳县距离淮州不到180里,坐船一天一夜第二日便抵达淮州渡口。
  陆典史原本想邀请裴长青和沈宁一行人去他大哥家暂住,不过沈宁早就跟他说去蔺家借住,他就同意。
  两拨人分开,陆典史带人去府衙,先跟通判推官们沟通一下,再求见知府或者同知,有需要会传裴长青几个过去问话。
  沈宁裴长青跟着方管事去蔺承君的宅子。
  蔺承君未婚,嫌大家庭烦的时候就会去自己的宅子住。
  他的宅子三进带跨院,君高升的大掌柜二掌柜也住在这里,另外有厨娘、婆子和小厮等人。
  他们一到,小厮立马跑去给大掌柜送信。
  大掌柜是孤儿,八岁开始给六岁的蔺承君当书童,小蔺承君给他起名叫蔺杰。
  他和另外一名书童陪着蔺承君一起长大。
  在蔺承君决定弃文从商以后他就成了君高升的大掌柜,这一当十年过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