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33节
宫嬷嬷站在俩人身后,轻轻咳嗽一声,手里的细棍子不轻不重地敲在卢锦的手腕上,声音冷津津的,“谁要是打了碗,明儿一天不用吃饭。”
卢锦下意识捏紧了手里的白瓷碗,刚才他正想装手滑,不小心失手打个碗,没想到就被老虔婆给识破了!
饿肚子是不可能饿肚子的。
刚才他和张顺忍了两口唾沫的功夫,就大快朵颐了。
煎饼就咸菜也吃得肚子溜圆。
宫嬷嬷声音无波无澜,没有什么感情,“谁要是让我知道对东家、对作坊里的帮工、对村民、对大鹅、白菜豆腐什么的无礼,谁给我掂量掂量。你能来这里,就说明你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得势有脸,就说明你需要调理。我老婆子调理的人无数,还没有一个不合格的呢,你们甭想出去丢我的脸,不合格五年十年都不能回去的。”
卢锦:“!!”
你个死老婆子!
人就罢了,怎么大鹅也比老子高贵?
白菜豆腐什么鬼?老子还不许对它们翻白眼?
张顺:“……”
你个没人要、嫁不出去的老虔婆!
活该你没男人要!
在宫嬷嬷的“耐心”教导下,新结伴儿的小德子小顺子把碗筷、锅、灶台擦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
临睡前又把饭桌、供桌擦得干干净净。
再搭木板,铺被褥,这是他们晚上的床铺。
被褥就是前任小德子们留下的。
卢锦和张顺在东宫铺的是蚕丝被,盖的是锦缎蚕丝被,和太子殿下待遇不相上下的!
毕竟他们就睡在殿下旁边或者外间的床榻上。
高大轩丽、温暖柔软又喷香的东宫和乡下简陋的土坯屋子、冷冰冰的堂屋、临时木板子,那对比,相当惨烈。
大家睡前要用热水泡泡脚的,裴长青打水和沈宁一起泡,谭秀打水和俩孩子一起,裴父打水和裴母一起,水嬷嬷和宫嬷嬷一起。
卢锦和张顺在宫里伺候太子,但是回头也有人伺候他们,在这里自然没有。
他们倒是想让小全子和小才子伺候,可惜,俩嬷嬷不给机会。
宫嬷嬷给他们分组,小全子和小才子一组,卢锦和张顺一组。
他们要么一起做,要么轮流做,谁也别想别人伺候自己。
洗脚睡觉,水嬷嬷还在炕上翻身,喟叹:“大冷天儿的,睡热乎乎的炕头,真舒坦。”
卢锦和张顺只能做梦殿下当了皇帝,给他们撑腰把俩婆子贬成他俩的使唤婆子,任他俩指使。
正做美梦呢,隐约听得什么勾勾喽的声音,随即小棍子点在脑门上,有个老婆子用冷冰冰的声音勾魂索命一般:“该起了,等东家伺候你们铺床叠被做饭吃呢?都给我手脚轻快些。”
小全子小才子麻溜起身,穿衣叠被,把被褥送到东间柜子上叠放整齐,然后赶紧生火烧水。
天冷了,大家洗漱要用热水。
宫嬷嬷:“小德子小顺子负责做饭、烧水这些活儿,小全子小才子负责外面事务。”
卢锦和张顺咬着牙,胡乱穿衣起身,把被褥送到东间,赶紧出来生火。
乡下普通火镰不好用,他俩挨个擦半天没擦着。
宫嬷嬷也不催促,非常有耐心,见他们实在打不着,这才蹲下手把手教一遍。
“我这样教,再学不会你们可以去东院儿找块豆腐撞死了。”
好不容易生上火,又发现锅里没添水,卢锦赶紧去水缸拎水。
宫嬷嬷的声音如影随形:“手脚麻利点,别跟七老八十似的,大冬天你把水洒地上,是想摔断我的胯骨吗?”
卢锦动作慢了,她又讥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今年八十八了呢。”
卢锦今年十五岁,生得唇红齿白,机灵利索,哄得太子很亲他,自然是有手段和心机的。
只要他舍得下脸皮,他可以哄任何人开心。
可在这里,在两位嬷嬷手里,他硬是没了用武之地。
他瞬间明白若是不能收起一身脾气,只怕不能好好离开这里。
他忍。
陈琦站在东间门内,借着灶膛的火光打量了张顺和卢锦一眼。
他方才似乎听见卢锦和张顺互相叫了名字,有些不确定,又仔细听一下,确实是这俩名字。
再看他们那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骄矜,还有两位嬷嬷的气度,加上昨夜的顾千里,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虽然这两人现在非常年轻,跟记忆里飞扬跋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太监不太一样,可名字一模一样,模样也有五六成相似。
几年后元丰帝驾崩,少年太子即位。
这位新帝如同一个顽童,顽劣不羁,全无一点先帝勤政仁君的影子,不重用贤臣,反而亲近太监,导致太监们一个个弄权专横,搞得朝堂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而新帝年幼时的玩伴就有卢锦、张顺、王永、冯彬等人。
王永专权跋扈,抢占民田,甚至乱改田制,加征赋税,搞得当地民不聊生,甚至激起民变、藩王造反。
冯彬则在朝中弄权,结党营私,残害忠良,大肆扩张太监特务机构。
因为他们的暴行,无数人受害,无数人被连累,包括他以及很多很多人,也包括珍珠、阿年。
而卢锦和张顺虽然嚣张跋扈,但是没坏过王永冯彬等人,反而在太监争斗中死于非命。
虽然从现在看是十年以后的事儿,可他脑海中那些惨烈的经历却仿佛就在昨日,让他这些天恍恍惚惚,彷如做梦。
他有些分不清现实和梦境。
他现在是死了还是做梦还是像话本里说的还魂?
他还没有弄清楚。
因为眼前这一切和他记忆的小时候完全不一样。
虽然时隔很多年,小时候有些记忆都模糊了,可他九岁死了爹,娘被老太太找借口休掉,姐姐被送去府城当了冲喜娘子,而他被二哥三哥带去北方“走失”了。
实际陈三将他卖掉了。
也是他幸运,买主是宫里一位张公公,想物色一个给自己养老送终的儿子。
那时候他还小,又惊又怕又恨,恨老太太大哥二哥三哥,想把娘和姐姐救回来,又不知道要讨好张公公,反而被其他养子欺负。
后来他学会讨好张公公,过了两年终于取得他的信任,张公公却在宫中失利,被其他太监合伙扳倒,赶出宫里。
张公公带着他南下,打算回江南养老,特意绕路他老家成阳县,在那里给他买了一个小媳妇儿。
那个小媳妇儿就是12岁的珍珍。
那时候她不叫珍珠,大伯娘说她不配叫珍珠,只能算一半儿。
而且珍珍说她七岁就没了爹娘,跟着爷奶大伯和大伯娘过活,后来爷奶相继病死,她和弟弟在家里就很多余。
她说大伯以前一直想把小姑嫁给人家当妾换前程,可惜没成功,现在他们打算拿她换。
她当然不肯配合!
挨打挨饿也不肯配合。
她大伯娘就发狠给她卖掉了。
她说张公公很和善,给他儿子做媳妇儿应该不差,不过她还有个弟弟,她得偷偷带着弟弟走,还让他帮忙。
她不想让弟弟留在家里被大伯他们当下人使唤,万一也给卖掉当小厮呢?
可惜造化弄人,张公公被对头派人追杀,他和小媳妇儿被再度发卖。
他们如没有自由的草芥,在命运的洪流里苦苦挣扎,直到最后一刻。
时隔多年,这些记忆却无比清晰,清晰得他想起来都有些头晕。
清晰得他不敢相信自己还活着,娘和姐姐还在身边,珍珠还活着,她爹娘弟弟爷奶都在身边。
他真的好怕这只是一个梦。
仔细想想他和娘、姐姐没有什么变化,变化的是……珍珠的爹娘没死。
他们没死,还变得这么厉害,不但改变了自家的命运,也间接地改变了很多别人的命运,包括他和娘、姐姐。
但,这不是他知道的过去,所以,他怕这是梦。
是自己不甘心,于临死前做的梦。
可哪怕在梦里,他也想再挣扎一次,像珍珍说的那样“我是不服气的,我就要清清白白地活着,哪怕身不由己,我的灵魂也是自由而清白的”。
清清白白地活着,哪怕粉身碎骨。
沈宁洗漱之后先和裴长青去东院儿跟苏婆子打个招呼,再去米粉作坊看看。
米粉作坊这边儿多了三盘石磨,男人们早饭之前先过来推一气米浆子。
转一圈两人回来准备吃早饭,却见陈琦蹲在西院儿影壁那边儿的墙角不知道干嘛。
沈宁:“陈琦,吃饭了。”
陈琦用力搓搓脸,擦掉睫毛上沾的泪珠,站起来应了一声。
沈宁:“眼睛怎么红了?”
陈琦笑道:“刚才墙上有只喜鹊,我想逗它,它扇起一蓬雪,给我迷了眼睛。”
沈宁歪头看看,“雪没事儿的,只要不是沙子就行,吃饭了。”
在宫嬷嬷的指导下,卢锦和张顺好歹做出一顿早饭,摊了几个卖相不佳的煎饼,煮了一盆卖相还行的米线,一人一个的水潽蛋,另外准备了几碟子下饭的小咸菜。
卢锦白净的脸上都是锅底灰,头发上还沾着草屑,张顺手上烫起两个燎泡,两人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裴父裴母落座,沈宁和裴长青也落座吃饭。
看宫嬷嬷还想教训那俩,沈宁寻思到了配合俩老太太施恩的阶段了。
黑脸红脸要一起唱嘛。
四个小厮也不是一直住她家,人家就来学几天厨艺,兴许学会拼音就走,没必要闹太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