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53节

  做梦比较好。
  他借机正儿八经地给众人澄清,“诸位若是听见有人乱传,一定帮忙澄清一二。”
  张老板笑道:“裴二郎你放心吧,有你这话,我们肯定帮忙澄清的。”
  说实在的,裴二郎专情他们也松口气。
  若是裴二郎花花,他们还担心着急呢,豆腐娘子知道不得伤心生气啊?
  万一闹起来不做生意咋整?
  不过曹二爷是个促狭又鲁莽的,跟随从说什么“裴二郎要是花花也好,豆腐娘子对他寒心,直接给他踹了,咱们请她去成安县岂不是更好?哼,保不齐杨家那丫头就是杨老板安排来故意坏他们夫妻感情呢。听说杨老板想把豆腐娘子接到县城合作,她拒绝了,以杨老板那狭隘心性,指定记恨。”
  曹二爷这会儿看裴长青行事做派,就知道自己小人之心了。
  人家夫妻感情和睦得很。
  他起身特意敬了裴长青一杯酒。
  其他老板之前也把这事儿当香艳故事讲讲,现在跟裴长青一打照面儿了解了人家品性,各人便也正经起来。
  毕竟裴长青不止生得英俊,自有一股凛然之气,还有读书人才有的儒雅气质。
  他不说不笑的时候,让人觉得清冷疏离,和你说笑的时候又让你觉得如沐春风。
  大家的感觉就是,这人有着不怒而威的气势,更像读书人。
  自然想办法与他交好。
  酒过三巡,气氛就更融洽。
  就在此时,小伙计疾步进来,小声跟靳老板汇报:“老板,陆典史来了。”
  靳老板一怔,这时候来干啥?
  他忙起身迎出去。
  掌柜已经陪着两人到了雅间门口。
  靳老板快步上前作揖,“陆三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陆三爷就是裴长青进城时遇到的守门官,成阳县陆典史。
  成阳县没有县丞,知县下面只有主簿一名、典史一名。
  主簿主要辅助知县处理赋税钱粮等工作,典史却文武一把抓,既负责知县出行,还负责县内治安、缉捕、牢狱等问题,所以地位相当重要。
  在当地商户眼里,典史的重要程度超过知县。
  知县三年一轮,主簿和典史只要不犯错却是长期当值的。
  而陆典史面白无须,相貌英俊,看起来二十五六的样子,在这年代也确实年轻有为。
  陆裕笑声朗朗,一副平易近人的架势,“诸位莫要客气,我路过酒楼,听人说靳老板正在招待会盘火炕的裴二郎,特意上来瞧瞧。”
  裴长青几人都起身跟陆典史行礼。
  掌柜的趁着老板等人和陆典史寒暄的时候迅速让人上新菜,今儿为了试菜做了不少呢。
  陆裕摆手,“诶,不要客气嘛,大家都坐。”
  他大步走到裴长青身边,笑着拍了拍裴长青的胳膊,顺势坐在靳老板给他腾出来的空位上,亲切道:“那日在城门口我就看你不俗。”
  之后他特意打听了一下,豆腐村、豆腐娘子、裴二郎火炕、宋家以及谢小公子的信息就都清楚了。
  对陆典史来说,宋家没什么,谢家才值当重视。
  裴长青自然也知道其中门道,不会托大,谦恭有礼却又不谄媚不自贬,进退有度。
  陆裕看得暗暗点头,怪不得萧先生看中他家小儿,这爹娘也不是俗物嘛。
  喝了两杯酒之后,陆裕笑着对裴长青道:“二郎最近有空没?我们县衙也想盘几个火炕。冬天来了,兄弟们在空屋子里办公着实遭罪,点火盆又怕走水引燃文书。”
  这话问的,即便没空也得说有空,即便后面还有好些家排队也得先给县衙盘。
  霍三少也不好意思排在县衙前面不是?
  众人害怕裴长青不懂,纷纷给他使眼色。
  裴长青就顺水推舟表示先给县衙安排。
  陆裕笑道:“那就说定了,明儿你直接带人来县衙。”
  裴长青:“三爷,草民有个建议。”
  陆裕微微挑眉,这人确实有胆色,不但不怕还有建议,他笑道:“你说。”
  裴长青:“三爷人脉广,手底下肯定有合用的瓦匠,不知道能否推荐几位熟手,草民手下那几个瓦匠没见过什么世面,进城就慌,要是去县衙只怕要丢丑。”
  他说得轻松随意,众人也笑起来,“确实,有些庄户人没进过城,进城门的时候都吓得要尿裤子。”
  陆裕哂笑,“瞎说,我们兄弟哪有那般吓人?”
  众人说笑几句。
  陆裕:“我确实认识几个,明儿介绍给你。不过我也不知道他们手艺如何,二郎你自己考核考核,堪用就留下不堪用让他们回家去。”
  又说了一会儿话,陆裕也没提让属下去豆腐村订货的事儿,便起身告辞,让众人自便。
  众人也顺势说酒饱饭足,跟陆三爷一起回了。
  等陆典史两人离去后,裴长青和高里正也告辞。
  霍三少却很想和裴长青多聊会儿,他发现裴二郎谈吐不俗,而且言谈间总能说出发人深省的话,似乎对经商也有独到见解。
  不过今儿时候不早,他可以改日再邀请岳父和裴二郎喝酒。
  他骑马来的,却也牵着马带着小厮送高里正和裴长青回去。
  高里正摆摆手,“我近便,你甭送我,送送二郎,他今晚多喝了两杯。”
  一开始靳老板常老板等人特意敬他,陆裕来了又只单独跟他喝。
  霍三少笑道:“岳父,那我让大曲送你。”
  大曲是他的随从。
  高里正:“不用,几步路的事儿。我得回去盯着你大舅兄,我让他跟着二丫学识字呢。”
  应该不叫识字,而是叫学拼音?
  学会拼音再读豆腐娘子给的那个员工手册。
  他看了,写得相当好!
  必须得背会。
  霍三少笑起来,以前他就觉得岳父有意思,现在是越发有趣了。
  他和裴长青顺路,一起往西走。
  裴长青:“霍少爷,明儿有俩人按约定继续去你家盘炕。”
  霍三少真佩服裴长青了,“裴二郎,你真有种,敢跟陆典史要人。”
  其实就是委婉地拒绝陆典史的安排,但是又不生硬,还给了陆典史人情。
  陆典史派人跟着裴长青盘炕,那不是跟着赚钱么?
  他们给衙门干活儿也是要工钱的,就是可能有点小动作,比如五两银子说十两,另外五两给中间人回扣。
  裴长青:“我看陆典史非常和气,想必是大度人。”
  霍三少听他语气虽然真诚,但是从他敢跟陆典史有来有回地聊天可知并不是单纯之人。
  那这句就是场面话儿了。
  他只叮嘱道:“裴二郎,去了衙门一切小心行事,不多看不多话。”
  陆典史如果是非常和气的人,就不能年轻轻当上典史了。
  再者成阳县境内治安不错,是因为陆典史手段强硬,该狠的时候毫不手软,最初当街斩杀地痞的事儿也时有发生。
  裴长青听懂了,跟他道谢,又道:“霍少爷,我离同福巷就一点路程,你只管骑马先行一步。”
  霍三少却又不肯,非要送他到门口。
  不等到宋家小院儿呢,就见童二狗和一人在路边张望。
  霍三少笑道:“二郎带的人不错。”
  裴长青也笑:“胆子小,手艺是很不错的。”
  所以你放心,活儿会给你做到位的,也不会去你家乱看乱听的。
  裴长青回家,裴云正领着俩婆子在纳鞋底呢。
  她已经教会俩婆子,打算让她俩在这里继续做鞋子,她明儿搭高里正的车回家。
  宋管事儿只在这里住了两晚就回去了。
  临走前帮着把这边儿宅子事宜安排好,给订了砖和土坯板、石灰等盘炕的材料。
  宋大爷一直忙,没过来,也可能要避嫌。
  不过他打发俩婆子送来一些过日子的东西,又说要装潢的话只管去铺子找大掌柜。
  铺子暂时还没装修,不过火炕盘好了。
  盘炕的材料一到,裴长青就领着几个汉子早上出工前晚上收工后忙活个时辰。
  四天不用就把西厢和东间西间的三盘炕给盘好了。
  今儿童二狗他们几个还用剩下的青砖给后院儿砌了俩小花坛和一个菜池,秋冬的可以种点菠菜韭菜塌菜啥的,盖上麦糠稻草的可以保暖越冬。
  这样过年时候也有绿色鲜菜吃。
  裴云想宝儿和宋福瑞了,便决定先回去,还得找沈宁帮忙设计铺子呢。
  她明知道沈宁没有开铺子的经验,可不知道为啥,就是迷之相信,因为二哥说二嫂会,她就下意识相信。
  “二哥,我明儿跟高里正车回去,你用不用给二嫂捎信啊?”
  裴长青倒是想给阿宁写信,又怕太肉麻被人看了去阿宁不好意思。
  她给他写信可简单了,就说爹编席很成功,娘和孩子们忙啥等等,他最想看的话她是一句不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