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07节
不过汉子不敢给他们碰,“回头让你们大人一起来拿。”
小珍珠坚持要先看看。
汉子拗不过她,如果是大人他可能就不耐烦地呵斥了,但是这么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他甭管怎么努力板脸都不自觉地扬起嘴角。
于是三小只在汉子的监督下,认真且近距离观摩了三种价格的铁刀。
小珍珠:“60的感觉更快,50的笨笨的,80的切东西好用。”
小少爷于做饭一窍不通。
小鹤年:“我感觉可以给娘买一把切菜的,再买一把厚一点的斩骨刀。”
他看书肆后厨的墙壁上就插着好几把刀把,有片刀,有斩骨刀,有剔骨刀,还有小刀,锤子,斧子什么的。
小珍珠很认真地带入沈宁模拟了一下,“娘会先肉疼一番,好贵啊,一把刀就够了,不需要两把,然后又说确实好用哈,家里确实需要一把这样的大刀,毕竟以后咱家有钱了,也要经常切肉剁肉的嘛。行,买了!”
小少爷惊讶地看着小珍珠,“珍珠你模仿人挺厉害呀。”
不但神情模仿得惟妙惟肖,连想法都能模仿。
小珍珠得意急了。
她就是人家夸她什么,她就越要把那方面做得更好,让人家更惊讶。
特别好强一孩子。
她果断给沈宁定了一把八十文的好刀,又定了一把斩骨刀。
她先付了鏊子的钱,让阿鹏扛着。
付其他定金的时候小珍珠不死心地大声问:“大叔,我一下子买这老些呢,是不是打个折啊?”
汉子不懂:“打什么?”
小珍珠:“就是便宜点。我娘说,她在你家买过大小铁锅和铁铲子,你给她便宜,还送了小刀片。今儿我们来买更多,是不是得更便宜?”
汉子:“……”
看出来你们是母女了。
汉子还没想好有什么能送的呢,小鹤年道:“师傅,你送我们一把锥子和几根针吧。”
他其实想给爹要一把新的刮胡刀,结果人家卖三十多文呢。
现在奶要给他们做棉鞋,正好需要锥子和大针。
汉子:“……”
你们知道针和锥子多难做吗?那也是需要钱的好吧?
小珍珠被小鹤年启发了,“大叔大叔,你再送我们几个小铁片片,我爷带人编席呢,要刮秫秸皮,还要刮秫秸瓤。”
把铁片一边磨锋利,然后包上厚厚的把手,拿着刮叶子。
刮瓤好像得用小刀?
那不如再要把小刀?
这要是大人,汉子保管给对方丢出去。
可这只是三个小孩子,又俊又乖又讨喜的孩子,哪里舍得啊。
汉子向来硬邦邦的心这会儿都软了,寻思有啥能送的,能送的就都送她吧。
于是三小只从铁匠铺出来就拎了一串叮叮当当的小铁片、小刀、锥子、针什么的小物件。
小珍珠乐得合不拢嘴,“哈哈,发了发了,娘指定乐开花。”
之前娘要了一个小刀片就高兴好久呢,现在看到这么多东西,还不得乐到过年?
买完铁家什儿他们又去肉铺买两斤肥肉,再买几个大猪蹄子。
沈宁觉得猪蹄肉少,价格却不便宜,不如直接买五花儿,但是小珍珠记着她说的腐乳猪蹄,宁愿不吃红烧肉也不吃水饺。
她说“娘,我长这么大,吃了五花肉和饺子,还没吃过腐乳猪蹄呐”。
沈宁哪里扛得住闺女撒娇?
安排!
五花肉可以不吃,饺子可以不包,腐乳猪蹄必须烧!
毕竟搬到新屋睡了嘛,得做顿肉菜庆祝庆祝。
普通人家不爱买猪蹄、排骨这种肉少价高的,但是有钱人喜欢吃,所以肉铺里好的肋排、猪蹄并不常有。
他们来的不巧,猪蹄被人预订了。
小珍珠漂亮的大眼里写满了失望,“哈?没有了?这么多猪肉没卖掉呢,怎么单单猪蹄被买走了?”
小少爷看向屠户,“聚文书肆定猪蹄了吗?有的话拿出来。”
曾屠户立刻懂了,怪道这小公子瞧着顶气派,原来是谢家小公子。
他也不管书铺还是别家了,直接端了一盆出来。
小珍珠瞳孔地震:“哈,你还说没有呢!”
曾屠户笑道:“小姑娘,人家预订了。你们小公子面子大,你先挑。”
回头他跟人说一声,人家都会理解的。
小珍珠就欢喜地挑了五个最大的猪蹄子。
小少爷犹豫一下,提醒她:“珍珠,前蹄虽然略小,但是肉多骨头少,适合红烧卤煮。后蹄大,肉少骨头多,皮薄胶质多适合炖蹄花儿汤。”
小珍珠和小鹤年惊讶地看着他,你也不会做饭呀,怎么懂这么多?
小少爷微微一笑,“书上看的。”
吃多了就有经验了嘛。
曾屠户也点头,“小公子说得对。”
小珍珠想了想,他们要做腐乳猪蹄,那就是红烧,便都换成小蹄子。
她用纤细的食指戳了戳,“你这个小蹄子,怪有讲究的呢。”
众人沉默一瞬。
小珍珠又剽悍地跟人砍价了。
她跟沈宁学的,单价不高的东西不要人便宜,而是让人送点搭头。
我买这么多猪蹄,你再送我块猪皮!送块没肉的骨头!
曾屠户被小珍珠忽悠得晕头晕脑,送,统统送。
除了一斤猪皮,还送了一块筒骨外带一截猪尾巴稍儿。
毕竟五个猪蹄也不便宜嘛,要94文呢。
等看到一身草绿的小姑娘笑哈哈地跑出去,曾屠户就觉得这是一只大蚂蚱精!
专会忽悠人。
待三小只叮叮当当回书肆的时候,路边儿一行少年惊讶地看着他们。
“那是……小谢公子吗?”
“是阿恒。”
“他真的领着一个乡下小子读书呀?”
“对呀,上次去娘娘庙就见过了。”
当中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子面色愤愤,“他不和我玩,就是为了和一个泥腿子玩?过分!”
旁边少年听到他的抱怨,提醒道:“阿肃,不要如此说阿恒,他有自己的朋友,你也有自己的朋友,不是么?”
叫谢肃的孩子冷笑,“我倒是要看看他的朋友有什么好的!”
少年却约束他们,不许小孩子去捣乱,免得惹恼谢恒讨不到好。
这位小七公子现在瞅着一派云淡风轻,据说在家的时候很是跋扈,惹着他可没好果子吃。
谢肃却不以为然,他又不跟阿恒做对,他要教训那个小泥腿子!
禚家。
今儿虽然裴长青没来,但是宋福瑞带着王大、高木头、裴铁牛,外加宋福瑞,却也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
宋福瑞帮忙和泥,高木头和裴铁牛先配合王大开屋顶,处理干泥巴、椽子、砌烟囱。
大家配合有度,忙而不乱。
裴长青的要求是一个带一个,让他们尽快学会开屋顶砌烟囱。
王大和高木匠搭配也挺默契的。
俩男人都是话不多、踏实肯干的类型,因为专注学东西也快一些。
等高木匠学会,就可以再教裴铁牛,然后再带一个新人。
下午有点阴天,瞅着晚上可能下雨。
高木头提醒王大:“咱是不是得给盖一盖?”
王大:“对,二郎都说了,要是看到阴天,甭管下不下雨都得盖。”
他们还特意从禚家买了油布,能把烟囱整个包起来的那种。
不过禚家开着建材铺子呢,自然不需要用他们的,禚元杰一吩咐就有下人送来需要的油布。
傍晚差不多四点多他们就跟宋福瑞、禚元杰告辞。
如今他们也做熟了,又有四个人,三天时间很宽裕,自然没必要做到很晚。
禚元杰让人拎来两桶桐油,都是加工好了的。
一桶十二斤出头,两桶能有二十五斤。
他只收二十斤的钱。
零售一斤42-45文,批发卖36的,他这次给裴长青30文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