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32节

  结果几个男人依然是大娘一讲他们立刻就会,一副自己比大娘还能讲的架势,然后一点一个不对。
  这下他们连大娘也赖上了,咬死自己不可能不对,就算他不对,那其他人咋也这样?
  就是她们教的不好!
  “得让豆腐娘子教!”男人们理直气壮,“你们教不好。”
  他们看不上自己婆娘、老娘、左邻右舍的婆娘们,觉得指定没有自己厉害。
  只有第一个教点豆腐的二郎媳妇才能让人信服!
  沈宁家盖房子呢,她有自己的事儿要忙,没空搭理他们。
  但是看男人们倒打一耙,女人们义愤填膺的样子,沈宁觉得可以做文章。
  她就让裴母带着俩崽儿去。
  裴母是她婆母,有辈分在,可以压人。
  小鹤年是男孩子,且读书识字,以后还要去学堂,也有身份。
  她想让阿年从小就在村里树立权威,让村里男人们信服他、服从他。
  这样以后说话才好使。
  结果这一去不要紧,给小鹤年气到了。
  这几个男人可真……又笨、又蠢、又犟,还自以为是。
  而且他们摆明听不懂人话的,你跟他说这样,他非说那样,回头错了又赖你说的就是那样。
  他们居然连裴母都不信,质疑裴母故意帮女人们让他们丢丑。
  小鹤年觉得不能忍。
  他挤进去,一跺脚,喝道:“都闭嘴!”
  原本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各执一词的男人女人瞬间闭嘴,都惊讶地低头看着他。
  小鹤年个子并不高,但是他显然和村里其他孩子不一样。
  他的衣服非常合身,不像麻袋,他的头发梳得整洁板正,不披头散发,他腰板儿挺直,目光凛然,让他们不敢对视。
  眼前的小鹤年仿佛那些读书人,对,那日去裴二郎家的三个人,里面有个小少爷。
  小鹤年虽然不是小少爷,可他的气势不输给人家。
  小珍珠哼了一声,给小鹤年助阵,“你们识字吗?那天来的萧先生都夸阿年识字多,说他以后肯定是秀才公!”
  众人瞬间神情恭恭敬敬。
  那天的贵人,显然比高里正还有身份呢。
  男人们原本还扯脖子抡胳膊跟自家婆娘理论,这会儿也规规矩矩地站好,缩脖塌肩,不敢顶嘴了。
  他们只能对家里的女人耍横,跟左邻右舍耍横,面对里正以及读书识字的男人立刻就蔫了。
  哪怕那个识字的男人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
  小鹤年爬到一旁的粮食缸上站定,挤过来看热闹的二蛋立刻把一块薄石板和能画出白印子的石头递给他。
  小鹤年冷冷道:“都看过来,把耳朵竖起来,我只说一遍,你们都给我记住了!”
  他用简笔画的方式把点豆腐的步骤重新过了一遍。
  最后他板着小俊脸,声音冷酷道:“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一个个回答贼拉响亮。
  小鹤年:“就按这个来,没点好就是你时间或者温度不对,重来!都给我回去用小砂锅练,必须练会!别一天到晚的转圈丢人!”
  别一出错就推卸责任,叽歪人家教的不好。
  人家教的不好人家点出来了?
  还人家故意教你错的,你当你什么不世天才啊,打压你人家能飞升?
  这下,几个犟头都老实了,乖乖回家琢磨点豆腐去。
  围观的老人孩子们哈哈大笑,精彩。
  比看戏精彩!
  “阿年阿年,我也教会我娘了。”二蛋等小鹤年从缸上爬下来,立刻体贴地帮他拍打衣服上的尘土,摘上面的蜘蛛丝。
  小鹤年笑道:“二蛋你顶聪明,一学就会!回头我教你识字!”
  二蛋眼睛亮亮的,“阿年,真的吗?我配识字吗?”
  小鹤年:“为嘛不配?识字得眼睛上镶金子吗?”
  二蛋就哈哈大笑,“阿年你真好,等你考上秀才我就给你当随从。”
  那天来的贵人就带了随从,里正爷出门都得带个随从呢,虽然有时候就是他儿子。
  小鹤年勾着二蛋的肩膀,“咱俩是兄弟,你不能给我当随从。”
  二蛋被小鹤年一声兄弟感动得眼泪都稀里哗啦的。
  小珍珠嫌弃得很,“噫,大鼻涕都出来了,脏不脏啊!”
  二蛋本来没鼻涕,结果一笑,“噗嗤”,好大一个鼻涕泡出现在鼻子上。
  “哈哈哈哈哈。”大家狂笑。
  有小鹤年现场画画教学,自然更助长了裴庄人学点豆腐的决心。
  包括全部男人。
  原本大家觉得只要女人学会点豆腐就行,反正他们不做豆腐生意,只是为了自己家吃,女人做饭女人点豆腐呗。
  可是,到了今儿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点豆腐,而是为了自己的尊严。
  不蒸馒头争口气!
  会点豆腐是裴庄人的体面,是标配,不会就拿不出手。
  你可以不做,但是你不能不会!
  因为外村都说裴庄是豆腐庄,说你们裴庄是不是人人都会点豆腐?
  你要是不会,丢不丢人?
  给不给俺们全村拖后腿?
  所以必须会,不容许有一个不会的。
  无论男女老少!
  裴庄立庄之初从未如此团结过,现在为了这份豆腐庄的荣誉,必须得团结。
  最高兴的是高里正。
  他送税粮回来听闻此事,高兴得手足舞蹈。
  团结好呀,以后好收税,宣传新政令也容易,
  团结了,村里人就不容易吵嘴打架,不容易盗窃犯事儿,大家和和气气多好。
  团结了,外村也不敢随便欺负他们。
  他是里正,除了想自家好,也想裴庄好,希望本村也像人家荷花沟儿一样富裕啊。
  这一次去县衙交税粮,他还出了大风头呢。
  户房负责收税粮的几个书吏打赌,猜今年哪几个村垫底儿,龙庙镇这里就有人说是裴庄。
  结果他押送税粮过去,一家不差,一斤不少,给书吏们惊呆了。
  他们很是不信,特意仔仔细细地抽查了一遍,发现是实打实的足额税粮,他们才不得不服。
  他们看他的眼神都不对劲儿了,这个拉着他问自己出了多少血帮人补税粮,那个问是不是直接卖了人家闺女凑的税粮。
  高里正回答得理直气壮:“回各位爷,没用我小老儿出血,也没卖谁家闺女,就是大家伙儿拥护朝廷和县老爷的指令,主动交税粮。”
  他要说这是因为俺们村都会做豆腐了,以后家家户户能吃豆腐、豆渣熬过青黄不接的日子,他们指定不信。
  说起来,这都是豆腐娘子的功劳。
  豆腐娘子仁义啊,虽然是女子,却比很多男人都厉害!
  他得去看看豆腐娘子家的房子盖如何了,正好带俩儿子把青砖给送过去。
  裴长青这边房子盖得很顺利,已经开始搭脚手架了。
  高里正惊讶道:“二郎,你这进度好快啊,比我家当初可快多了。”
  不说那些几天盖一栋土坯房子的,毕竟人家不需要什么地基,直接夯土起屋子,自然快。
  但凡需要这样填地基的,没有三个月根本盖不起来。
  可看裴二郎家这个进度一个半月就好了吧?
  刨去地基部分,单说砌墙,看这样子七八天就行,再加上上梁、结顶也不用半月。
  裴长青起身跟高里正说话,引着把青砖卸到一边去码好。
  “里正伯,我家进度快多亏帮忙的人多,地基没费多少时间,你家那地基当初就得花费一个月吧?”
  高里正点头,“谁说不是呢?足足耗费了一个半月,中间又是下雨又是干啥的,给我愁得呀,都觉得这屋子盖不起来了。”
  聊了几句,高里正问道:“二郎,这青砖你是要砌上面?”
  裴长青笑道:“对,做挑檐儿。”
  青砖做挑檐儿,一是好看,二是整洁,三最重要是结实。
  高里正听他说了说规划,频频点头,“真是不错。二郎呀,回头等你房子盖好了,我大舅兄来年也要盖瓦房,你去给他当大工匠啊。”
  大工匠就是总工,纵览全局,安排全部的活儿。
  这是裴长青的本职啊,当然行。
  但是裴长青没立刻答应,因为这时候的人流行谦逊,否则会给人留下孟浪轻浮不稳重的感觉。
  没看那些被推上位的皇帝都得来个三辞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