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25节

  裴大伯原本还想劝劝,人家都是上梁上供,你刚打个地基有啥好上供的?
  别再让人说显摆。
  裴长青却说得在理,“大伯,我家这个地基比房梁还重要呢,这也关系着大家学点豆腐,日子不一般,咱必须得供一供做个纪念。”
  裴大伯一想也是,为了这地基可费了老鼻子劲呢,真得供一供。
  沈宁和裴母也把供品准备好了。
  满满三大盆!
  从地里回来的村民,在家里没下地的老人孩子,都纷纷跑来参观。
  “什么供品!”
  “怎么这么香!”
  “肯定有肉。”
  村里那些拜豆腐娘娘的馋孩子们都跟上了弦的箭一样蓄势待发,只等裴二郎说分供品的时候就抢过去递碗。
  一大盆,豆腐碎炒肉末,翻炒得金黄,跟鸡蛋碎似的。
  虽然看不见肉末,但是油汪汪的啊,被晌午的日头一照,这个油润光亮啊。
  一大盆,就是煎饼啦,烙得金黄泛红的煎饼,看着就特别喜庆。
  一大盆,半指头宽的细条条,是面条?有金黄色的,呀,是蛋卷啊!虽然大部分都是豆腐皮和油皮切条,但是里面混着蛋卷!
  大伯娘一眼就认出来了,笑眯眯地和陶氏说呢。
  因为高里正这几天押送秋粮去了,所以陶氏代替他过来瞅裴二郎家房子
  原本想随礼的,结果裴长青不要,说只是和大家一起庆祝,不为了收礼,随礼等暖房正式请客再说吧。
  想着老头子得懊恼没看到这一幕,陶氏就笑得欢畅。
  这裴二郎真会弄景儿呀。
  裴长青拍拍手,示意大家安静。
  现场瞬间鸦雀无声,都盯着他,实在是太好奇了,还从来没人地基这天上供品的呢。
  裴长青学着人家奠基上梁仪式,也像模像样说一套吉祥话儿。
  这种话一般需要有身份有文化的人讲,村里以前都是请高里正或者裴端的。
  请他们是体面,他们还不一定愿意呢。
  像裴端就不屑。
  今儿的是裴长青和沈宁自己编的,他哪里还用请别人?
  说完吉祥话,裴长青朗声道:“我们家这房子盖得着实不容易,材料是乡亲们凑的,地基也是乡亲们帮忙夯的,今儿地基终于完工,值得一起庆贺!”
  大家就噼里啪啦鼓掌。
  裴长青:“今儿就是感谢大家,以后还请大家伙儿继续团结互助。”
  “裴二郎,你放心吧,你家有事儿只管朝村里喊一声,俺们都愿意帮忙儿。”
  “对!”
  裴长青:“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今儿供品是豆腐,大家都有福气,还有圆饼,大家都圆圆满满,还有福气三卷,大家都多福多财。现在咱们把供品分着吃掉,一起热闹热闹。”
  众人纷纷叫好。
  馋孩子们嗷嗷地拍手跺脚,“香……好香好福气,我要吃!”
  有自家大人看到,赶紧伸手去拍皮孩子,别给自己丢人。
  此时南边官道上停着一马三驴。
  几人显然已经在此有一会儿了。
  萧先生翻身下马,对小少爷道:“阿恒,走吧,先生再请你吃一次农家饭。”
  小少爷瞪圆了他漂亮的眸子,今儿先生说要请他外面吃饭,他寻思不去府城也是去县城酒楼吧,谁知道是路上……如此简陋之地?
  他以为先生单纯好奇乡下人扎堆干什么才停下看热闹的呢。
  他已经忘记上次在这里吃煎饼的事儿了。
  萧先生朝他伸手,“阿恒。”
  小少爷委委屈屈地下了驴,明明他可以骑马,先生非让他骑驴,还让高高大大的阿鹏也骑驴。
  可怜的驴子。
  他们把缰绳交给随从,由他去附近放马喂驴,萧先生则领着小少爷往裴家去。
  护卫阿鹏就不紧不慢跟在后面。
  【作者有话说】
  存文都造光了。
  后面继续日更。
  造作一时爽。
  第54章 互相影响 见个文化人不容易,使劲薅羊毛
  来晚了没挤到前面只在后面看热闹的村里人发现了过来的三个人。
  这三人一看就非同一般。
  他们穿着有颜色的布料做的非常柔滑的长袍,头上束着发冠,脚上穿着皂靴,腰上还系着腰带,腰带上挂着一些他们不认识的物件。
  这是贵人啊!
  根本不敢看他们的神情气势如何,众人便吓得纷纷后退,让开道路,躬身束手低头侧立道边儿。
  萧先生知道乡下就是这样,也不需要勉强他们不需多礼。
  因为你今儿让他们不需多礼,回头他们可能就因为没多礼被小肚鸡肠的贵人鞭打了。
  裴长青和沈宁正领着家里人给大家伙儿分供品吃呢,主要是来干活儿的汉子们。
  裴母和裴父招呼那些老人家,小珍珠和小鹤年帮忙招呼馋孩子们,二蛋也跑来给他们帮忙。
  虽然一大盆一大盆看着多,可真要是全村都来分,那自然不够一人一碗的。
  就是意思一下,主要老人孩子过来分吃的。
  关系熟的只来道喜并不吃供品,毕竟他们要等房子盖起来随礼暖房,那是正儿八经地请客。
  小珍珠把一个叫蒜头的馋孩子推开,“你刚才来过了,我记得。”
  蒜头:“好珍珠,你行行好,太香了,再给我吃一口。”
  小珍珠挥了挥拳头,“再给你吃一拳要不要?”
  蒜头:“你给我吃一口肉豆腐,给我两拳也行。”
  就主打一个耍赖,反正他爹娘下地去了。
  就在这时候他看到了漂亮得跟从画里走出来似的小少爷,吓得扑通就跪下了,“贵、贵人。”
  小珍珠哈哈大笑,“你这点出息吧。”
  小鹤年也看到了萧先生三人,拽拽小珍珠的衣袖。
  萧先生笑容温煦,声音也非常亲和,“路过贵宝地,特来叨扰,买份粗茶淡饭吃。”
  小珍珠认出来,主要是萧先生太特别,看过就不会忘记,再者乡下来来回回都是灰突突的人,看过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也不会忘掉。
  没看村里老头子老太太还能说清楚小时候见过的某个贵人样子么。
  “萧先生,你要吃煎饼还是什么,今儿我们没有豆浆和豆花儿。”
  萧先生笑道:“能果腹就行。”
  小珍珠不知道果腹是啥意思,小鹤年忙道:“几位这边请。”
  去租房那边。
  小珍珠立刻跑去告诉爹娘。
  裴长青正和大伯几个说话呢,一会儿大伯他们还要去下地,打算傍晚早点回来帮二郎搬石头。
  见有贵人来,其他看热闹的立刻躲远远的,下地的赶紧去下地,要么就回家练习点豆腐。
  村里人喜欢看左邻右舍的热闹,喜欢看邻村谁偷人谁偷东西被打的热闹,可不敢随便往贵人跟前凑。
  就俩书生在那里说话,他们也不会凑过去听热闹的。
  很快沈宁家就安静下来。
  裴长青和裴父裴母端着大瓦盆过来。
  裴父和裴母当即就躲一边儿刷盆子忙活去,让二郎和媳妇儿招待贵客。
  沈宁和裴长青上前跟萧先生打招呼。
  萧先生并不拿架子,跟他们招呼过,又介绍自己的学生谢恒,护卫阿鹏。
  裴长青原本以为他们就是路过看热闹的,不曾想对方正儿八经介绍学生和护卫,他便也将家人介绍给对方。
  沈宁笑道:“几位想吃什么?你们若是早点来,我们家还有块肉的,这会儿却没了。”
  因为家里刚吃过红烧肉和饺子,所以把那一斤多肉当供品给大家分了,他们也没很心疼。
  小少爷嘴角微微抿着,谁稀罕吃肉。
  我要吃煎饼。
  小珍珠跑到屋里端了一碗豆腐碎炒肉末和一碗黄金三卷出来,又抱了一笸箩煎饼,累得气喘吁吁,“吃吧!”
  沈宁都惊呆了,她以为都拿去那边儿了,这丫头怎么还藏私呢?
  小鹤年也惊讶地看着小珍珠,这是她背着爹娘偷偷留的,不舍的给别人吃掉,这会儿倒是大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