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82节
叫他来,其实他也没话说,就是个礼节,也看看闺女。
看一眼知道闺女好就行了。
裴云让他吃点心,瞅着他黑瘦的脸,再瞅瞅娘,气色倒是比以前好,身上也见长肉。
咋一分家,娘变好了,爹变差了?
这……代表什么,她不用猜也知道。
“爹,你吃点心,这个是红枣糕,这个是鸡蛋糕,这个是麻饼,这个是……”
她一个接一个往爹手里塞。
裴父舍不得吃,“哎呀,行啦,我吃不了这么多。我牙不好,不爱吃甜的。”
裴云就不知道怎么着了。
女儿和父亲总是隔一层的,就是害臊,不好意思,而且父亲甭管是不是忠厚善良的,对女儿总是没什么话的。
她想对爹好,却总觉得隔着什么,说话都费劲。
好像力道和感情都被什么隔着,传不过去。
小珍珠和小鹤年才不管那一套呢,上手就往爷爷嘴里塞。
娘说了,没人不爱吃甜的点心,说不爱吃那就是舍不得,你只管往他嘴里塞。
果然,裴父一边笑一边躲,也没辙儿,只得拿着吃起来。
裴母也笑,嗔怪老头子,“就你能拿捏,闺女给你你就吃,再这样,以后不给你。”
裴父就笑,朝裴云道:“闺女自小就孝顺,你多管自己和孩子,还有女婿。”
裴云心里舒服一些,又把点心盒子都推给沈宁,“二嫂,你吃。”
若是从前,原主要生气,觉得小姑子多事,怕她把点心藏着不给爹娘吃,非得当他们面儿吃掉。
沈宁自然不会,她笑着捏起一块桃酥,先喂给一边的裴长青,“好吃的,你尝尝。”
家里有好东西,大人孩子都尝尝。
这年头人人都缺营养,好东西也不能只给孩子吃。
裴长青原本还想说不吃的,但是被塞进嘴里也只得接了。
沈宁又让裴云夫妻也吃,“一起吃得更香。”
她自己捏了块桃酥慢慢品。
桃酥重油重糖,在现代是保持身材的大忌,在这里却是穷人家的热量圣品。
这一块的油和糖,顶他们吃几天的。
不过这点心师傅的手艺一般,桃酥有点糊,略带一点焦糖苦味儿,不如她做的好吃。
这肯定是点心铺子里最普通的那种,反正打发儿媳妇的穷娘家么,不必用心。
当然,对于咱们来说,人家不入眼的东西也是好东西,咱得了实惠自然高兴的。
也感激,以后记得回礼。
这不是给宋家回礼,是给孩子小姑做脸。
吃着吃着小珍珠就说起了豌豆黄,“娘做的,可好吃呢。”
小鹤年补了一句,“可惜太少了,娘要送人情,就没给小姑送。”
宋福瑞挺好奇,“豌豆黄?二嫂会做?咱这里的师傅都不会做呢,要北边的师傅才会。”
沈宁笑道:“我也不记得哪回听人说的了,回家试了试,不麻烦,你们要是想学……”
“不。”宋福瑞摆手,“二嫂,我们不学,我们家也不做点心,想吃就去街上买。我就是觉得二嫂厉害。”
裴云看了二嫂一眼,眼中有惊异。
吃了两块点心,时候不早了。
沈宁:“我去做饭,你们去大哥大嫂家说说话,一会儿回来吃饭,我给你们做炸酱面吧。”
宋福瑞不挑,连声道谢,扶着裴云起身,一起去大房那边儿。
已经傍晚,裴端和儿子也该回家了。
裴父看向裴母,示意她去不去。
裴母想到要回大儿媳那边,下意识瑟缩了一下,“我……就不去了吧,你们说说话,早点回来吃饭。”
裴父就没再说什么,就陪着闺女和女婿过去。
裴长青也没去。
宅基地那边一会儿还有人来干活儿呢。
裴父带着闺女和女婿回家,路上遇到村里人都纷纷打招呼。
“哎呀,阿云带着男人回来了。”
“是镇上宋家的少爷,长得真气派啊!”
“真是有钱人呀,瞅瞅人家穿的衣服,滑溜溜的发光呢。”
“他腰上还戴着个环环,是玉佩?”
裴父骄傲得很,裴云略有点尴尬,宋福瑞却坦然处之,还示意娘子不用难受,他一点都不生气。
裴云朝他笑了笑。
到了大房,裴端正在家里生气,训儿子,“这篇文章先生给你讲过吗?”
裴成业低着头,讲过,可他就是听不进去。
他满脑子都是裴鹤年比他聪明,比他出息,他本来读书就吃力,现在不想学,就瞬间大滑坡儿。
裴端还火上浇油,“你瞅瞅你什么样子?我辛辛苦苦地供你读书,从小亲自给你启蒙,你就学成这个样子?人家裴鹤年就在你窗外玩耍,都比你学的好!”
裴成业头低得厉害,眼中却是愤怒的火焰。
裴宝珠在东厢听见,也不敢出声。
吴月娥在灶房做饭,摔摔打打,也没个开心样子。
就在这时候裴父领着女儿女婿进来。
吴月娥没看到后面的小妹和妹夫,就看到裴父,不满道:“爹,你今儿咋空手回来的?家里柴火没了,你没往家挑谷秸啊?没柴火明儿我们要嚼生豆子了。”
裴父:“他小姑和小姑父来了。”
吴月娥啊了一声,这才看到后面俩人,如果只有裴云她无所谓,可还有宋福瑞呢,她瞬间满脸通红,又把公爹怨上了,这是故意带着妹婿回来下她脸的吧?
过来也不先说一声,让她出丑丢人!
她立刻笑起来,“他小姑父来了呀,快屋里请,你大哥正领着成业读书呢。”
她扬声喊道:“他爹,成业,宝珠,看谁来了。”
说着她就往裴云和宋福瑞手里看。
见他们拎着两匣子点心,那点心一看就是镇上点心铺子买的,可贵了呢。
她立刻高兴了,随口问道:“你们咋才来呢?都黑天了,留下吃饭吧,我焖了豆饭。”她又朝外看,“爹,马车卸了吗?马栓哪里了?快给喂上草料,我给抓把豆子。”
裴云听着撇撇嘴,如果只有自己,大嫂就摆架子,如果夫君也来,她就格外亲切热情。
她道:“大嫂,不用忙活,我们进村拐去二哥家坐了坐,马车放那边儿了。”
闻言,吴秀娥的笑容立刻僵硬了。
好呀,合着回娘家不先回大房,先去了二房,那带来的好东西是不是也都给了二房?
就带两盒子破点心来糊弄她?
如果只有裴云,她立刻就会掉脸子质问,但是有妹夫,她不敢。
怕给男人和娘家丢人,怕宋家说吴家没教养。
她不冷不热地往屋里请。
裴端已经收了教训儿子的嘴脸,但是也没脸上堆笑,反而有点高冷的样子。
这是他一贯的做派,觉得小妹夫是商户,没有他童生高贵。
士农工商,他现在是半个士,一脚踏进去了!
看他这熟悉的样子宋福瑞都有点萎了,笑容也不真诚了,裴云也没了回娘家的喜悦。
有点后悔过来了。
算了,走个过场,就是一个礼数。
要是不来,会被人说礼数不周到,回头传到婆婆耳朵里又要发作她。
裴端拿着架子,吴秀娥满怀怨念,裴父本来就没话,宋福瑞是典型的随环境发挥,环境舒服他就温和无害,环境不舒服他就缩成个海胆。
他从来不会逆境而上的。
因为大哥大嫂的表现,裴云也不像在二哥家那么轻松热情,只是看侄女眼巴巴地瞅着,还是主动打开点心匣子拿给她吃。
吴秀娥:“哎——”
她阻止的晚了点,眼瞅着小姑子把点心给了闺女。
原本她寻思这两匣子点心瞅着挺高档的,留着她中秋节带回娘家走礼,或者给男人中秋走礼用也行。
就这么直接吃了,多浪费呢。
随即她又想小姑子是不是送二房的礼物更多,点心更高档。
一旦心里有了这么一个怀疑,她就越发不高兴,不满意,看这点心也越来越差。
这肯定是镇上最差的点心,小姑子不会给自己送好点心的。
几人尬聊了几句,裴端拿着架子,吴秀娥带着怨气,裴云没忍住就说了二哥家的窘状。
“那屋子四面漏风的,哎。”
吴秀娥顿时翻了个白眼,“那是他们应得的。你二嫂作天作地非要分家,拿着刀去我娘家威胁,还要去柳家洼你大哥的学堂闹腾,我们不分家怎么办?看她抹脖子呢?我和你说他小姑,你二嫂二哥吃再多苦,那都是他们自己找的,别人同情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