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61节

  他前世第一次去学校卖零食和文具都九岁了,比他们大。
  对上俩崽儿期盼的眼神儿,他又加了一句,“你俩是很会卖东西。”
  小珍珠高兴地围着小鹤年跑了一圈,小鹤年则笑得大眼弯弯。
  裴母端来饭菜,他们围桌而坐。
  小鹤年跟爹娘说桃源县什么商会的事儿,“里正爷说的,娘,这几天我们要天天去摆摊儿。”
  小珍珠:“对,明天也卖小米煎饼!这个煎饼好吃!”
  小鹤年颇为遗憾道:“要是咱们去商会那边卖,肯定生意好。”
  沈宁安慰他,“也不一定的,那边儿当地商贩很多,竞争激烈。”
  小珍珠对那个什么商会秋收会的很好奇,“要是来咱们家附近赶商会就好了,这样就可以挣钱咯。”
  沈宁逗他们,“要是将来你们当县令,就在这里开个市场,让大家都来这里赶集。”
  好嘛,他们又开始问什么是市场、赶集。
  沈宁就把东西市之类的概念说给他们听,实际她说的是小时候农村赶大集的场面。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山人海,五花八门。
  那叫一个热闹。
  俩孩子和裴母听得津津有味。
  裴长青的视线则黏在了媳妇儿身上。
  初见他觉得阿宁笑容灿烂,身上有一种吸引人的光芒。
  婚后他觉得已经拥有了最美的她。
  现在他觉得她比以往更美。
  虽然日子清贫,活儿很累,可她却依然笑得温润灿烂。
  仿佛有光,自内而外的流淌。
  让他心神激荡,沉迷不已。
  她怎么能这么好。
  再看看俩孩子,嗯,他们也很好,古代娘也很好。
  他也要努力,要给这么好的他们更好的未来。
  【作者有话说】
  存稿没了。
  后面日更,写多少更多少啦。
  第34章 不许教! 你算老几?
  正吃饭的时候裴大柱来送第一车稻子。
  一家子又跑过去帮忙把稻子卸下来,摊在院子里晾晒。
  沈宁拿来三个小米煎饼给他垫吧一下。
  裴大柱不肯要,“你嫂子给送了饭的。”
  沈宁硬塞给他了。
  裴大柱顶不好意思,说好了不管饭给21文的,要是管饭就20文了。
  可看二郎媳妇儿这样就是白给他吃的。
  以后还要教他们点豆腐。
  他实在是不好意思。
  原本还想晌午歇歇,算了,继续拉稻子过来。
  上午下午割稻子,晌午傍晚往家拉。
  一天半就能收拾完一亩地。
  他转身拉车去地里了。
  裴长青把裴父送来的打谷桶拖到院子里,清扫干净晾着。
  他又拿了镰刀出来。
  沈宁:“吃饭呢,干嘛去?”
  裴长青:“再去割点香蒲,回来编个席子。”
  打谷桶虽然够大,但是不够深,摔稻谷的时候谷粒容易飞溅出去。
  地面没有硬化全是泥地,谷粒掉进去就捡不起来了。
  他编个蒲苇席子把打谷桶围起来,尽可能防止谷粒飞溅。
  沈宁又赶紧给他拿了两个小米煎饼。
  农忙的时候经常顾不上吃饭,但是也不能饿着肚子以免得肠胃病。
  裴母也拿了柴刀去帮忙。
  她做饭的时候就边做边尝小豆腐,又吃了一个小米煎饼也饱了。
  小珍珠见状也闲不住,叼着自己的小米煎饼就往外跑,“奶,我……”
  沈宁:“珍珠,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再跑。”
  要是说嘴里有东西不要跑,那孩子保不齐跑得更快,让她先咽下去,她反而会执行。
  当然小珍珠也不是那么听话的,她把煎饼拿在手里跑,追上奶以后再边走边吃。
  沈宁摇头,这小丫头。
  小鹤年站在她旁边,叹口气,哎,真是不省心。
  他俩也吃完了,沈宁就带着小鹤年收拾粮食。
  把晒干的谷子堆到一边去,空地方晒稻子。
  等他们扒拉完,裴长青和裴母也扛着一捆捆菖蒲回来。
  河边长满了这东西,谁家用就去砍,砍了老的长新的,常年不断。
  他们也不用晾晒,直接扔在地上开始编菖蒲席子。
  沈宁也拿了小板凳过去帮忙。
  用菖蒲编的席子就是临时对付一下,所以也不需要破篾子,直接一根根编起来。
  裴母编这个手更巧,编得又快又密。
  没一会儿他们编出三张碧绿的菖蒲席子。
  裴长青把席子放在打谷桶里面,围上大半圈,拿起一小捆稻谷摔打试试,再调整一下角度,直到顺手不碍事为止。
  “一会儿就给你们摔几斤焖大米饭吃。”
  当然不是摔出来就能吃,还得用砻谷车把颖壳磨掉,然后再舂米把麸皮磨掉,这才是大米。
  稻子不能用石磨和石碾子去壳,会压碎的,要用木制的砻谷车来磨。
  裴母听见儿子要吃大米,又开始心疼,这小米饼、大豆腐就够好吃的了,还要吃大米饭呢?
  沈宁小声道:“第一顿大米饭一定要配红烧肉,先摔出来过两天再焖,到时候我去镇上买两斤五花肉回来炖。”
  大米饭配红烧肉?
  裴母直接惊了。
  二郎媳妇儿现在真是……不一般。
  俩崽儿又激动了,小珍珠是馋的,“娘,红烧肉是啥味儿?宝珠姐姐说是甜的,是吗?油汪汪的抿到嘴里就化了,是不是?”
  裴端给闺女带回来两块红烧肉,裴宝珠特意跑到小珍珠和小鹤年跟前吃,就想馋哭他俩。
  他俩当时没哭,后来跟裴母睡觉的时候悄悄哭了。
  裴母也跟着哭了一场。
  想起来裴母就心酸。
  原本还想劝二郎媳妇儿别那么铺张,免得让人眼红说闲话,回头再嫉妒使坏啥的。
  可想起俩孩子七岁了还没吃过红烧肉,裴母就不想劝了。
  吃吧。
  分家了,二郎和媳妇儿高兴,俩孩子也快活。
  那就再快活一点呗。
  小鹤年却有点犹豫了,“娘,要不……还是先盖房子吧。”
  现在家里处处要花钱,收庄稼要花钱请人,盖房子要花钱买材料,而且赚钱多不容易啊。
  小珍珠是乐天派,虽然等好半天才赚了14文,还是没去本钱的,可她觉得赚钱就开心,一文都开心。
  小鹤年却觉得不够,要是赚再多点就好了。
  沈宁摸摸俩孩子的脑袋,笑道:“我们不只是活着还要好好生活,赚钱是为了在不饿肚子的情况下适当改善生活,享受生活。”
  小珍珠:“对,娘,咱要享受红烧肉配大米饭!”
  小鹤年扶额,好吧,他也想享受。
  红烧肉啊,加糖焖的呀,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又香又甜。
  谁能不爱!
  如此想着小鹤年又浑身来劲,“走,我们继续去摆摊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