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7节

  她抬头指指头顶,“这里的也一样。”
  她对此不太懂,但是知道木头里有虫子,并不当回事儿。
  沈宁见她如此坦然也就没多说。
  她把木匣子捧起来放到小炕桌上,笑道:“婶儿,家里豌豆熟了,我做了盒豌豆糕给你们尝尝。”
  谭秀微微挑眉,豌豆糕?
  她吃过豌豆黄,可没吃过豌豆糕。
  谭婆子却想,这媳妇儿到底是精明还是不精明呢?
  一般人来感谢都会背半袋子豌豆啥的,她送盒子豌豆糕。
  乡下人会做啥糕点?
  别是焖豆饭那样焖一盒子吧?
  那我可不稀罕。
  随着沈宁打开木匣子,揭开上面包的包袱皮,她们就看到了底下露出来的豌豆黄。
  嫩嫩的黄色,细腻的质地,不透明却给人一种晶莹润泽的感觉。
  谭秀给陈老爷做小以后也跟着见识了好东西,吃穿用度自然不同以往,为了不被陈老爷厌倦,不被家里其他姨娘笑话村,她也刻意学了点东西的。
  她一眼就觉得这豌豆黄做的好。
  虽然路上有点磕碰,但是看得出手艺不错,像点心铺子那些手艺老道的大师傅做的。
  这妇人……有这个本事?
  她看向沈宁的目光就带上几分探究和审视。
  沈宁浑不在意,只笑着让她们尝尝。
  谭秀还犹豫,她虽然想吃,但是如今学的不轻易入口外人的东西,也是为了保命。
  谭婆子却没那个担心,粗糙的手指拿起一块小巧的豌豆黄就塞嘴里。
  她连连点头,又往嘴里塞了两块,对闺女道:“花儿,别拿捏,吃,真好吃!”
  谭秀想想贱人们不可能找到沈氏给自己下毒,看老娘吃得香甜她也翘着兰花指,捏起一块喂进嘴里。
  刚一入口,嘴唇一抿,舌尖一压,那绵软细密的口感就传入大脑,口腔仿佛得到了一次舒爽的按摩,随即又有清甜的味道透过味蕾传达大脑。
  真是好吃!
  口感好,味道好!
  能同时满足口腹之欲和味道的需求。
  她没忍住又接连吃了两块。
  为了维持身材,她日常很注意饮食,这会儿却没忍住。
  吃完三块过了瘾,她拿丝帕擦了擦手,笑容多了几分真心。
  她夸道:“这是你做的?怪好吃的,不比县城点心铺子的差呢。”
  要是有模子磕出花样,不照点心铺子的差什么。
  点心铺子这么一匣子点心就得一钱二分银子了。
  她忍不住又打量沈宁,觉得这妇人好好拾掇一下当个厨娘也挺带劲的。
  谭婆子好不容易住了嘴,擦擦手,把剩下几块点心留给老头子和儿子一家尝尝。
  主要是老头子,大儿子一家不缺吃喝,不差她这点儿。
  她瞅瞅沈宁,心里盘算给点什么回礼。
  多了贵了她舍不得,少了便宜了不能显得她现在富裕。
  她就笑着问沈宁,“天儿要冷了,糊窗户了没?”
  沈宁笑着说没呢,现在挂草帘子,回头天冷了再说。
  谭婆子:“正好,我那里有买多的大白纸,给你拿几张回去封窗。”
  沈宁忙婉拒,“婶子,您借房子给我家住就够大方了,我们也没为您家做点什么,可不好意思要东西。您今儿忙,我先回去了,收完庄稼有空再来找您说话。”
  她起身告辞。
  谭婆子却非要送她大白纸,其实是毛边纸,老大一张跟窗户差不多大。
  当然不是她买的,是他儿子从粮店拿回来的,糊完窗户那纸就没用了,放着占地方,给这小媳妇拿回去用。
  沈宁却从原主记忆里知道这纸也不便宜,这时候的笔墨纸砚就没有便宜的,即便是毛边纸那也是一样的工艺,顶多造纸的原料不是宣纸那么讲究罢了。
  不是白色的,而是淡黄发灰的颜色,能看出里面一些纤维的痕迹,很像粗糙的无纺布。
  谭秀笑道:“嫂子,你就拿着吧,我娘说这纸除了糊窗户也没别的用。”
  谭婆子说的是擦屁股还怕漏呢。
  很快使唤婆子就把一卷麻皮纸拿来送给沈宁。
  沈宁推辞不掉,只得收了,又再三致谢,心里想着少不得回头再送些吃的来回礼。
  表示了谢意,她就不多待,不耽误人家娘俩说体己话。
  谭婆子好心情地下地穿鞋,亲自送送沈宁,“我溜达溜达也松散松散。”
  等沈宁走了,谭婆子对扶着她胳膊的闺女道:“你甭管她说什么干啥,你必得好好教川哥儿,让他读书识字,别只顾耍。”
  谭秀:“娘,我记住了。”
  谭婆子:“我和你说老头子靠不住,你就得指望孩儿,孩儿要是没出息、败家,你指望谁去?你就得给他教好了,他能读书识字,管到啥时候你都有个依靠。”
  谭秀都应了。
  谭婆子又道:“你看刚才那个小媳妇,她一个庄户人家里没钱都想儿子读书,那纸给她才不白瞎呢。”
  谭秀:“她与娘说的?”
  谭婆子:“那没有,我猜的。要是不给儿子读书,她作甚闹着分家?大伯哥是童生,不分家她儿子多少的都能沾光,以后相亲娶媳妇也占便宜,都熬了七八年,这会儿分家不是傻子?你看她像个傻子?我寻摸着她是想让自己儿子读书,大伯哥不同意才闹腾的。”
  谭秀不解,“她大伯哥是童生,教她儿子读书不是更顺便,分家了还得拜师花钱,多不划算?”
  谭婆子哼了一声,“那个裴童生要是肯教侄子读书,她还用闹腾着分家?当然是他不厚道啦?老早我就觉得那小子不是个好鸟,眼珠子长头顶上。”
  谭秀就笑,“娘,你也没和裴童生打交道,咋就知道人家不是好鸟了。”
  谭婆子得意道:“花儿,娘就是有这个本事,看人就知道这人可不可交。甭管别人怎么笑话咱,你都不要往心里去。娘看准了,你那个老头子是个可交的。”
  谭秀噘嘴,“才刚你说他靠不住。”
  谭婆子叹口气,“他终归年纪大呀,又是富贵人家,小老婆一堆,不知道惜乎身子。”
  能长寿才怪呢。
  谭秀面色也沉郁下来,大太太表面大度,整天忙着给老爷子纳妾、抬人儿,又处处打压庶出的孩子。
  她以前觉得能吃饱饭不用累死累活就好,后来又想给弟弟找个谋生的差事才好,又想着要让爹娘享福才不亏。
  慢慢地也不满足,就想老爷多给些钱财傍身,多拉拔她弟弟,以后多分她儿子些家业。
  原本还想在娘这里多住两天,想着府里新进的俩妾,她又紧张了,当即就表示收拾东西回县里。
  沈宁自然不知道谭婆子是如此分析她的,她这会儿特意绕到书肆那边去。
  谭婶儿给的纸肯定舍不得糊窗户,还是用来写字吧。
  镇上没有单独的笔墨纸砚铺子,都集中在聚文书肆卖。
  估计这书肆老板后台硬,能把龙庙镇的书籍、文房四宝生意都垄断了。
  她没想到竟然遭了书肆掌柜的白眼儿。
  一个娘们儿来看什么书?
  你看得懂么?
  回家做你的饭去!
  沈宁感觉到他的冷眼,却不生气,没有碾压的实力没必要和人家冲突,免得吃亏。
  无视就好。
  等我大青子和崽儿考上秀才的,非得来你这里显摆两圈!
  沈宁专门往摆着的书上瞅,却也识趣儿地没上手摸。
  她盘算买哪本最划算,能让她和裴长青速学一下常用字,让小鹤年教猴年马月才能学全,而且那孩子也是识字多会写的少呢。
  买一本全家跟着学,丁点不浪费。
  她小心看了看,没看到价格,“掌柜的,三字经多少钱啊。”
  这个比千字文简单。
  书肆掌柜挑眉,也没过去服务,只扬声道:“这位大嫂,书本挺贵的,令郎在哪家开蒙?”
  今儿他心情不好,来书肆的路上被一个衣着寒酸的乡下婆娘泼了一身水,他上前理论反而被婆娘骂不长眼,还污蔑是不是想调戏他,给他气得大骂村妇不可理喻。
  他看沈宁和那婆娘衣着差不多,年纪差不多,就瞬间移情。
  实际他并非天性傲慢,对来书肆的学子们热情又谦逊,当然如果是衣着华贵的小姐妇人,他也不会态度傲慢,甚至如果是一个普通的男人进来,他也会彬彬有礼地招待。
  可对底层穷苦妇女,他就少了一份对人应有的尊重。
  他觉得眼前这女人衣衫非常寒酸,家境指定不宽裕,怎可能有条件读书?
  保不齐是那泼妇找人来使坏?
  沈宁继续无视他的态度,“正要去呢,先买本书自己看看。”
  书肆掌柜直接撇嘴了,还没启蒙你就买书?
  还自己看看,你看得懂吗?
  当下更怀疑了。
  这下沈宁看见了,你这嘴撇得也太秀儿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