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周大哥千万别这么说,周爷爷很好,是他一直在照顾着我,还教我一手的医术。”俞晓晓连忙侧身避开了他的军礼!
“行啦,都别客气了,今儿个过年。坐下吃饭,梁子能回来也算他口福好,今天有红烧肉吃,快坐下继续吃饭。”这老爷子拉着人坐下。
周国梁一看桌子上面有酒,有菜,有肉,这下他是彻底放心了。肚子也不争气的叫了起来,他也是很久时间没有正经吃过一顿饭了,更何况还是这么丰盛的饭菜。
也没客气,拿起筷子开动!周老爷子还给他倒了一杯酒。没多久所有的盘子都空了,俞晓晓还在感叹,幸亏今天过年。准备的饭菜量都比较多。不然这当兵的大胃王,不一定能填饱他肚子。
吃完饭,周国梁在他的行李包掏了掏,拿出一个盒子递给她!“妹子,拿着,这是大哥给你的见面礼。”俞晓晓挑眉,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很好看的女士手表。
看样子周国梁虽然没有相信老爷子的话,但还是有准备礼物。
俞晓晓朝周老爷子看了下,周老爷子也朝她点头,想了想还是收下了。“那我不客气了,谢谢周大哥。只是我不知道你今天回家,所以没有准备见面礼哦。”
“嗨,妹子你不用准备。给你见面礼,这是大哥应该做的。”周国梁不在意的挥挥手。
周老爷子也给了两人一人一个压岁钱大红包,两人也都笑呵呵的接受了。
收拾妥当后就开始包饺子,俞晓晓想今天早点包完,早点回去,不打扰他们爷俩叙旧。
三人开始包饺子,饺子馅是早就调好的,足足有一盆。周国梁也没闲着,力气大和面擀皮的活交给他,三人齐心合力,整整包了400多个饺子。
俞晓晓吃了几个饺子之后就告辞回家,这老爷子还想留她坐一会儿,但是被俞晓晓拒绝了。这老爷子没法,只能让他孙子送她回去。
回来的路上,周国梁递给她一大叠钱票!“妹子,这几年辛苦你了,爷爷全靠你在照顾,吃的用的,无一不精,你把爷爷照顾的很好,大哥谢谢你!但是这时候准备那么多东西也是需要花大价钱的。就算把你当成亲妹子,大哥不能让你一个人出钱又出力。”
俞晓晓连忙推辞,“周大哥,不用了, 爷爷给了我生活费,何况爷爷把我当亲生女一样的对待,我对周爷爷好也是应该的。你再给这些就有些见外了。”
两人相互推辞了好一阵,周国梁看她实在不想要,也发现她不怎么在意这些,才没有继续,只是以后在心里想以后要加倍对这个妹子好。
周国梁原来回来时是想带爷爷跟他一起去的,好就近照顾。但他级别还没那么高,不能随军分配房子,只能和他住一个宿舍。
但是回来之后看到这种情况就没有再提了,他知道爷爷跟他过去肯定会住不习惯,没有在家里住的这么自在,在家里还能给左右邻居看病赚些生活费,而且在家里的生活被晓晓妹子照顾得很好!
就算是她自己亲自照顾也不一定能照顾的这么好,而且他经常要出任务也不能时时陪在爷爷身边,还不如让他在家里面。
周国梁在家待了十天就走了,这十天俞晓晓都没怎么过去打扰他们爷孙相处,只是偶尔去送个煮熟的菜什么的!
周老爷子很不高兴,俞晓晓这阵子都不过来,但是也能理解她这么做的意思!
周国梁归队之后,俞晓晓和周老爷子恢复了日常生活。俞晓晓都开始跟周老爷子学习妇产科正胎位,如何调理产妇了!
现在来周老爷子这里看病的,都是由俞晓晓来接诊。这老爷子全程在边上看着。有不对的地方立马指出来。
周老爷子是真想把自己所有医术,毫无保留的全部都塞给俞晓晓,主打把她打造成一个全能大夫。他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也暗暗希望俞晓晓以后能把中医医术传下去。
俞晓晓看着老天爷三四月份了,还是没有解冻的意思。不会吧?灾荒年不是只有三年吗?怎么还没结束?
难道年代久远,她记错啦?还是这个平行世界不一样!这天灾一直这样下去,难道因为她来了就变成一个末世了吗?俞晓晓有些怀疑人生。
俞晓晓就回忆原主的记忆,原主只知道在家不停的干活,都不怎么出门,粮食难买。其他的也就没有什么了,但是感觉后面跟历史上也没多大差别啊。
原定的过完年之后开学的也没开成。俞晓晓没办法只能继续种红薯,土豆!小菜也开始继续种!
天寒地冻的,一直到了五六月份,然后天气才慢慢正常!还没松口气,周边国家就开始了挑衅又开始干仗。战士们又得赶赴边疆,维护国土!
俞晓晓见此情况,又捐了几次粗粮!在黑市那边也出手了几次,黑市的粮食生意也一如既往的好。几次下来,她又收获了一小盒子钱和金条!
下半年的时候学校正式开始复课,俞晓晓和于慕庄俩溜子似的过了差不多两年。又要正式开始收心学习了,两人都特别不习惯。
第64章 年代文里的炮灰小姐33
到了62年年底,俞晓晓最后一次送粗粮。这一次几乎把空间里面的粗粮,蔬菜都清空了,除了地里面种着的。还有所有长大的兔子,几千个鸡蛋!
同样的方法去送信的时候,还多了一封告别信。就说他要走了,这是最后一次捐赠!并祝他们平安顺遂,一切安好。
部队领导们看到这封信也久久不语,感慨万千,他其实是有预感的!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终于尘埃落定了。
这位他们素不相识的大恩人,给他们捐了整整三年粮食。整整三年啊,在这灾荒年间,粮食是何等珍贵。
他却毫无怨言拿出数万吨的粮食,蔬菜,有时还有肉类。他们都不敢保证,如果没有这位爱国人士的粮食,他们的生活将会变成怎么样?
总感觉他在保护着这里的所有人,抓间谍,抓特务,抓贪污,抓人贩子,捐粮食,听说黑市绵绵不断的粮食也有他的插手……桩桩件件,都可以看得出来他深爱着这个国家,这个城市。
他才是把爱国人士这四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现在这位大恩人要离开了,他们的心里都万分不舍,心里也是空落落的!总感觉就算他不捐粮食,只要他在就有心安的感觉。
俞晓晓可没管他们的复杂心思。不用捐粮食了,她就不用天天种红薯土豆了。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新年一过,俞晓晓和于慕庄上高中,她除了偶尔去去黑市,就再也没有做什么幺蛾子事情了。老老实实的上学,放学就跟着老爷子学习讨论研究医术,日子过得如鱼得水。
又一年,俞晓晓拿到了高中毕业证书。并且考上了本省最好的大学,她选择的是西医,却中医西医双修!
而于慕庄却没有继续读书上学。高中毕业后就在家人的安排下,在她父亲的厂里当了会计。
也在俞晓晓上一年大学的时候,她家人安排相亲,不久就恋爱结婚了。
男方家庭条件也不错,有三个儿子都有工作,她对象是最小的儿子。而且他们结婚以后,就会分家了,男方长辈并不会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
喝喜酒时,俞晓晓大手笔给这唯一闺蜜送了她一床红花大棉被和床上四件套。把于慕庄感动的眼泪汪汪的。从此之后她开始属于她人生新的旅程!
六五年,周老大夫感觉到了形势不对。他是老了,但是眼睛没瞎,文革运动初见端倪。就以年纪大了为由,把小诊所给关了。并嘱咐俞晓晓在外面一定要小心。
66年周国梁升职了分房子了,想要把周老大夫接过去,被周老大夫拒绝了。到了下半年,他找到女朋友要结婚了。
周老大夫年纪越来越大。俞晓晓要上学,关了诊所在家里也无聊,周国梁实在不放心他。以要结婚了为由到时媳妇会怀孕无人照顾,把他接到部队一起生活了。
周老大夫虽然同意了去部队生活,并不代表他就会舍得这里! 这地方他生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离开。
他也非常舍不得俞晓晓这个像孙女似的小徒弟。这次离开他们以后还不知道会不会再见面了。
俞晓晓还安慰他说,马上就可以见到曾孙子了,说不定很快就会忘了她这个干孙女呀。俞晓晓还特意送了他两颗年份比较高的人参以及一坛子人参酒,以备不时之需。
离开之前,他把他师傅的笔记,各种医书孤本以及自己的医术心德,满满三大箱子。都留给了俞晓晓,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无声嘱托以及心愿。
俞晓晓非常慎重的接了过来,并且朝他点了点头。她一定会好好珍惜,如果有机会也会把这医术传下去。
周老爷子离开之后,俞晓晓有一段时间很不习惯,毕竟在周老爷子身边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两个也真是在当亲生祖孙似的生活!
周老爷子离开,俞晓晓又开始了孤狼式的生活。开始日夜不停的学习,争取早日学完所有课程,拿到毕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