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舍不得了?”刘邦拍了怕刘元的肩膀,递给她一碗送行酒,“那就把仗打赢,凡是在魏国缴获的,都给你。”
刘元眼眶微红,她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点了点头。
吕雉上前递给她一个沉甸甸的包袱:“路上注意安全。”
“让我跟着去吧,我浑身都是力气,我能杀进魏国都城!”樊哙又一次看向刘邦。
自打从军,樊哙次次都作为前锋,第一个冲进城中,立下了一次又一次的“先登之功”。
他是刘邦和吕泽的亲妹夫,二人都不舍得让樊哙这么去打绝命仗,想让他指挥作战。
可樊哙并不乐意,他一次又一次冲在最前面,这次他也想去,但被吕雉制止了。
“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里更需要你。”吕雉面容冷肃,淡定地拒绝了樊哙的请求。他腿伤未愈,若是渡河导致复发,只怕性命难保。
吕雉站在高处,脚边就是一块嶙峋巨石。她向下方远眺看去,隐约可见一队人马远行。
她知道,自己的女儿不在这些人里,但她还是想多看一会儿。
韩信“兵分两路”,这队容易被发现的些的,是灌婴带队,他们要去临晋,摆出姿态,佯装渡河。
按照道理来说,刘元是不在这队中的,她很想跟着韩信一起奇袭,但又有什么用呢?她的骑兵在此处,她便在此处。
而且若是同韩信那队一起,她不仅要掩藏踪迹,还需要在深夜行军,哪有跟灌婴一起在正面挑衅来得痛快?
*
黄河岸边,临晋津口。
刘元定睛一看,河对岸“魏”字旌旗飘扬。
不出所料,魏军早有准备,早就在岸边扎营,只等他们前来。
灌婴挥挥手,照着韩信的安排开始了计划——士兵们去砍树,又拿出大量瓮罂。
将士们早就练过手艺,他们麻利极了,有几个人抬着大树,将大树的枝干排在外部,还有人将准备好的细一些的枝干放在里面,然后众人合力,将这些枝干用绳索捆紧。
四五人一组,数千人分工明确,照着方才的方法,将树干缚成长方形的木排。
有人挥着斧头砍树,有人热火朝天捆绳子,让魏军一看,便知道是在制作木排渡河。
他们这边只有不到一万人,除去外围防御的人手,几乎所有人都在造船。
这确实是冒着极大的风险,但也有极大的收益。若非如此,怎会一下子就骗到了魏豹——他可是行伍出身。
若是仅仅派一千人造船,魏豹定不会轻信,反而会怀疑他们有所图谋。可如今嘛,看着对面不断集结的魏军,刘元笑了起来。
“女公子果然足智多谋,属下佩服。”灌婴毫不吝啬地夸赞了刘元,他心里也清楚,汉王已经许诺这队骑兵是刘元的,大将军更是默许了她来指挥,自己这主将不过是个背锅的。
好在,这长公主名副其实,不过半日,便让魏豹这老将入了局——韩信叮嘱这边要让至少一千人造船,余下的人做好准备。
大将军叮嘱过,造船之人越多,迷惑的效果便越好。
灌婴觉得,便是两千三千,也就够了。
而女公子却是直接豁了出去,让五六千人都去造船、伐木。
哪怕是灌婴自己看见,都险些以为,他们是当真要渡河的。
而刘元要得便是这样的效果。
“对面魏军人越来越多,若是魏豹先渡河攻打我们,该如何是好?”灌婴有些担心,毕竟伐木和造船都是极其消耗体力之事,会影响士兵的战斗力。
“不怕他们人多,就怕他们人不多。”对岸的风打在刘元脸上,黄河之水滔滔而去,“我只盼着他们人再多些。”
谁说是非成败转头空,她要赢得漂亮、胜得光荣。
而此时,魏豹也在对岸,看着滚滚黄河水,生出了万丈豪情。
他也是一员老将,虽然养尊处优了几年,但一身本事尚在。他看着地图,神情严肃,分析着局势:北有赵代为后盾,西据黄河渡口,只要加派人手,汉军便绝无可能从此处渡河。
“汉军原来曾由临晋渡河至河东,如今又想故技重施,”魏豹远眺了一番,终于露出了笑容,“快些增派人手,寡人要牢牢守在此处,我倒想知道,这些人要怎么渡河!”
柏直点了点头,他显然也是这样以为的。但他觉得此事或许并非这么简单,试探着说:“汉军狡诈,万一他们从别处渡河呢?”
“他们在别处渡河?若换做是你,你在别处渡河,会这样拼命地做船吗?”魏豹似乎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你啊,还是经验太少,多学着点。”
柏直恍然大悟,若只是迷惑敌人,确实不需要这么多人一起造船。这几千人手都在造船,只怕对面有数万汉军了。
何况,若是他们在别处有所企图,沿岸巡逻的将士也定会发现。
见柏直终于心服,魏豹露出了一抹自信的微笑:果然我才是天命之人,我夫人会生下天子,那我定然也是天子。
柏直看着自家大王这副模样,挠了挠头,又继续去练兵了。他向来是稳重有余、智计不足,哪怕是冒一点点风险,他心里都会不安稳。
关键是他的直觉一向有些准,他总觉得,对面的汉军似乎并非这么简单。但到底大王比他聪明,他能做得也只是遵守命令。
这边魏豹正得意,连续几日,喝着小酒庆祝,等待着打败汉军的机会。殊不知,在他半场开香槟的时候,他的对手还在努力。
刘元与韩信分头蛰伏了几日,一边留意着魏军的动静,一边又记录河流的状况,对这黄河两岸的地形特征,二人也算是了如指掌。
韩信与她还日日分遣探卒,擢了几个水性好的士卒,沿着黄河上下流仔细记录。
而这些情报也成功验证了韩信的方案。从蒲坂到临晋的魏军布防严密,无懈可击。哪怕有了刘元的床弩,也只有三分胜算。
而继续沿着黄河北上,有一处关键之地——距临晋渡口百余里的夏阳。
夏阳地势平坦,利于军队集结。但也极其容易暴露。毕竟此处并无太多的遮蔽。
黄河流出龙门至夏阳,河面开阔,岸低水缓,较易行船。韩信一开始便想在此处奇袭。
而正如他所料,魏军在对岸根本没有设防!
更何况,夏阳对面便是魏军的后方重镇,安邑。此处本就疏于戒备,若是能将魏豹的人手都引诱到临晋渡口。
汉军便能攻破夏阳,打进魏豹的老巢!
唯有两点,奇袭一定要快,此其一。
一旦发生战事,魏军一定会向赵代求援,临晋的驻军也会赶来,而韩信的人手并不足够抵抗这样庞大的军队。
韩信与刘元、灌婴的配合一定要好,此其二。
刘元与灌婴在明,韩信在暗,如此便更需要主将默契配合。
在数日的努力后,临晋一带早已集中了密密麻麻的船只,这些船只频繁活动着,灌婴更在加紧操练部队。
这些人便是这几日造船之人,他们身体疲惫,但训练之时却神采奕奕。刘元将吕雉给她带的肉干都分了下去,奖励给训练卖力之人。
他们几班倒,卖力地表演给对面的魏豹看。甚至晚上也有人在练兵,故意露了些痕迹给对面。
“都打起精神!看看对面的汉军,晚上还在训练,你们都是怎么睡得着的?”魏豹看见刘元安排的夜间武术表演,愈发笃定了,汉军这几日便有大动作。
“叔父可知,魏王究竟是为何与我阿翁闹掰?”刘元灵机一动,向灌婴请教着。
“是因为大王他……骂了几句魏豹。”灌婴脸色有些不自在,那些骂人的话,实在是不中听,他也不好同这位贤侄女讲。
刘元恍然大悟:“多谢叔父告知。”而后一蹦三尺高,寻了铁匠开始做东西。
只留下满头雾水的灌婴。他隐隐觉得,事情有些不对。
翌日清晨,天才蒙蒙亮,魏豹便被一阵喧哗声吵醒。他翻身下床准备去查看,却撞见了一脸猪肝色的柏直。
“你这是什么表情?遇上事情不要慌,要沉稳淡定。你稳得住,将士们才稳得住。”魏豹心情颇好,教育了柏直几句,便出门去看。
两岸距离不算太远,刘元正派人在近处的木筏上,拿着喇叭状的自制“扩音器”,一起大喊着。
待听清对面的人喊得什么,魏豹险些昏倒。他死死地攥住了自己的手,脖子通红像一只喷火龙——
“魏豹不过是背主的一条狗,你就是躲在对岸不敢出来的乌龟王八,我*******汝父***汝母***汝大父***”一群嗓门大的步兵叉着腰站着,齐声念着刘元亲自指导的台词。
他们平素是喜欢骂人,但这样一起朗诵,还是让他们羞耻极了。
“元将军啊,俺嗓门大,俺一个人去挑衅,也能气得魏王跳脚。”
“对啊对啊,俺们轮流去骂,这样实在是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