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各位,我和许总稍后要出席市发展规划洽谈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由公司新闻发言人主持。”
随后,他目光如隼般扫过提问的记者,“刚刚听到有媒体朋友问我,会不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答案。您可以顺便问问,先失陪了。”
话音一落,沈骥就与许炀转身离开。
媒体记者们来不及反应,又如潮水般涌向一楼宴会厅——新闻发布会现场。
一眨眼的功夫,猩红色的波斯地毯上已经挤满了争抢机位的人群。十五米宽的主席台前,三脚架林立如森严的仪仗队,摄像机红灯接连亮起,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同战场。
主视觉以深邃的蓝色为基调,右上角并列着天骥集团和沧廪水务的鎏金logo,正中央“沧廪建设揭牌新闻发布会”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发言台一侧,邱千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胸腔里加速的心跳,目光扫过四周,最后落在那支深红色的话筒上。
过去十个昼夜,她啃完三本行业白皮书,分析过217个危机公关案例,对着浴室镜子调整过上千次微表情。
每个音节的重音、每次抬眉的幅度、每处停顿的节奏,都经过反复打磨。
今天,就是她破茧成蝶的时刻。
缓步走上发言台,邱千优雅地展开手稿,手指稳稳握住话筒,“各位媒体朋友好,我是沧廪建设新闻发言人邱千。”
抬眼的瞬间,台下无数双眼睛齐刷刷投来目光,记者们早已按捺不住,纷纷高举手臂。
“邱小姐,”一位戴金丝眼镜的男记者抢先发难,“请问沧廪在政府发包前火速成立,是不是天骥临时抱佛脚?”问题尖锐见血,仿佛瞬间在场上扔下一枚炸弹。
邱千后背渗出一层薄汗。
她不动声色地调整呼吸,想起那些深夜反复研习的危机公关案例——越是锋芒毕露的问题,越要以柔克刚。
她将话筒稍稍拉近,微微扬起唇角,“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您的提问里。临时抱佛脚的下一句是——来不及。但您也说了,这是在政府发包之前……”
她故意停顿半秒,眼波流转,“所以,又何谈来不及呢?”
这个四两拨千斤的回应让现场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
邱千紧绷的肩线也舒展了几分——首战,告捷。
但更棘手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据我们调查,许氏近期有不少工人上访讨薪,请问拖欠工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如果许氏目前资金短缺,又如何确保与天骥共同投资的沧廪建设正常运转?”
记者连珠炮般抛出问题后,立即举起相机对准邱千,镜头后的眼睛闪烁着捕猎般的兴奋,似乎笃定能抓拍到她措手不及的窘态。
邱千不动声色地松开攥紧的手指——这些围绕许氏债务的刁难,早在她预料之中。连日来的模拟演练,让她对这类问题早已胸有成竹。
从容地侧身,她做了个优雅的引导手势,“请各位媒体朋友将目光转向主屏幕。”
会场灯光随之调暗,大屏幕上“沧廪建设揭牌新闻发布会”的标题格外醒目。
“正如各位所见,”她的声音干脆有力,“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明确而聚焦。关于许氏集团的相关问题,恐怕要请各位另行咨询许氏的新闻发言人。毕竟在座各位都是专业人士,应该很清楚——”
她脸上扬起职业化的微笑,“沧廪建设的新闻发言人,无权代答关联企业的经营问题。”
话音刚落,台下那个眼镜记者又迫不及待地举手,好像今天非要和她较个高低,厚厚的镜片折射出不依不饶的光芒。
“据我所知,沈总高中没毕业就出国了,而连总可是国内top1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材生。”
他推了推眼镜,语带讥诮,“沧廪作为行业新兵,凭什么与连氏这样的老牌劲旅竞争?沈总一个连国内高考都没参加的人,拿什么与学霸连总一较高下?若最终落败,沈总在连总面前岂不是矮一头?”
“矮一头?”
邱千微微扬眉,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随后,指尖在话筒上轻轻一敲,“沈总身高184公分,连总181公分——”
她故意拖长音调,“这道小学生都会的算术题,难道——还需要我帮您按计算器吗?”
这波漂亮的反击,让资深记者直接涨红了脸,张着嘴却说不出话。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有人不满地皱眉,更多人则忍不住大笑出声。
趁着这个间隙,邱千微微侧首与身旁的礼仪小姐低语几句,而后从容地整了整面前的资料,“抱歉,刚刚只是和这位老师开一个小小的玩笑。”
她唇角拉起一个恰到好处的弧度,“现在正式回答您的问题。沈总高中就读于八十八中特培班,如果您不知道,我也很乐意为您科普,八十八中是国内最顶尖的高中,特培班是精英中的精英。所以,您认为这样的履历会为了躲避高考,去国外读一所野鸡大学吗?”
很快,礼仪去而复返,邱千从她手中接过一张支票。
“为了表示歉意,”她语气真挚,“这一万元支票,就当是我个人对您专业精神的致敬。”
邱千利落地捏着支票,见台下记者一脸错愕,似乎还在揣测她的用意。她也不急,只是手腕轻轻一抖,那张支票便如落叶般飘然坠地,整个动作行云流水。
“咝……”现场的人纷纷瞠目,不知道她在玩什么把戏。
邱千弯起嘴角,笑容逐渐扩大,带着说不明的意味。
“这张支票本来是送您的,现在掉在了地上,想必以您的傲骨,一定不会矮人一头去接受它。那么这张支票就送给其他人吧!谁捡到就送给谁。”
话音刚落,现场顿时炸开了锅。
骚乱中,最前方的一个晚报女记者捡起了那张支票。
邱千向她微微点头示意,“这张支票就作为您今天来参加发布会的酬劳,很抱歉,由您亲手捡起来。如果您介意,可以扔回地上,我再帮您捡起来,它依旧属于您。”
这番戏剧性的互动引得现场哗然四起。摄影记者们像嗅到血腥的鲨鱼般蜂拥而上,闪光灯此起彼伏,争相记录这出人意料的一幕。
邱千重新拿起话筒,定了定神,待骚动声渐渐停止,才缓缓开口。
“各位,犹太典籍《塔木德》中提到,金钱平等,因此人格平等。这正是我想表达的——在商业追逐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沧廪无论成败,都会保持谦逊进取之心。毕竟,商海沉浮,波云诡谲,瞬息万变。”
第44章
沧廪大厦八层会议室内,交通局局长正激情洋溢地讲解着北临环城路规划。投影幕布上,卫星地图被红笔勾勒出一个醒目的心形轮廓。
“我们计划将环城路打造成心形交通枢纽,建成后将设置双向六车道。其中两条专供货运车辆,两条作为观光专用道,另外……”
沈骥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卫星图上那些尚未开发的空白区域。
商业地产向基础设施转型——这个他三年前就提出的战略构想,当时正值商业地产最后的辉煌,连老爷子都持反对意见。
如今看来,转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些空白区域就像未开发的宝藏,正等待人去开掘。
这时,手机屏幕亮起,是助理发来的一段答记者问现场视频。
沈骥打开蓝牙,视频进入下一阶段,拿着支票的记者离开现场。此时与邱千对话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光头男。
“邱小姐,据我所知,政府200亿待发包工程需要水务一级资质,而沧廪建设并没有水务相关资质。贵司是否已经锁定并购目标?梧东的恒众水务……就是你们盯上的猎物吧?”
呵……沈骥勾了勾唇,看来连黑子下了不少功夫,把他的家底都摸透了。他手机平放在办公桌上,食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叩着实木桌面。
视频中的邱千一身奶白色西装,剪裁利落,衬得她格外干练沉稳。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她始终保持着从容不迫的微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控。
沈骥微微眯起眼,这几日在欧洲开会,竟让他错过了这么精彩的一幕——邱千居然不声不响地成了沧廪的新闻发言人。
画面中,她正不疾不徐地回应: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注,看起来您前期做足了功课,的确,我们有意向并购恒众,这几天也在初步接触。”
“但没什么进展吧!”终于抓到了邱千的话尾巴,记者得意地上前一步,“听说,许总到现在为止连恒众大门都没进去,请问,沧廪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沈骥眸色一沉,两根手指划过屏幕,将画面放大。连家的消息网倒是铺得够快,看来在恒众那边没少下功夫。
下一秒,镜头前的邱千却忽地轻笑出声,那笑容仿佛在说“你中计了”。
“这位朋友,”她微微偏头,“请问您会打牌吗?能开局就把底牌亮出来给对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