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陈嘉煦看着眼前的周向西,看着他俊气的眉眼轮廓,在那一瞬,似乎有个穿着校服的少年和他重合了,少年的眉眼一样俊气,但更青涩,他好像真的是来买花的。
那一刻,陈嘉煦恍惚了,他的脑海里闪过两个词,“京市”、“绿皮火车”,但这两个词转瞬即逝,甚至等他要再去想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了。
所以最后的最后,陈嘉煦看着周向西,只动了动唇,问了一句:“……是这样吗?”
不等周向西说话,他就紧紧闭上眼,按着自己太阳穴道:“我头好疼……”
……
“亲爱的陈嘉煦:
今天是疗程开始的第一天,效果很好,你似乎已经忘了我们小时候是怎么认得的。你相信了我说的话,相信了我们是十六岁相遇的,相信了我是在去买花的时候和你认得的。
后来在车上,你还问了我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答案,所以我回答你的时候很机械,比如说你问我,你以前在哪里卖花,家里人怎么样,我告诉了你花店地址,也告诉你从前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只是后来父亲患病,母亲不得不带着你开了一家花店维持生计,你的童年很幸福,没有人欺负你,你都相信了。
你是不是觉得我每次对你的回答都太过冷漠,其实我不是故意要这样,只是我怕如果我不够冷漠,会让你想起从前的事情。医生说了,我不能在你面前做原本的周向西了,我是周向西,但是另一个故事里的周向西,这个周向西没有那么爱你,也没有那么好。
看见治疗有效,我很高兴。今天买花给你,顺便给你写一封信,因为很多话都没法再当面跟你说,只能写下来,当然以后也不会给你看到。
失去记忆的过程很痛苦,但是不用怕,我会替你记着这一切。”
在信的左下角,一行字迹隽秀的小字写着:
“2005年的冬天,陈嘉煦一个人坐绿皮火车来到京市,在97号胡同周家大院的门口遇到了周向西。
七岁的周向西告诉五岁的陈嘉煦,我叫周向西,月向西沉的向西。”
第30章 老旧照片·第二封回信
深夜的旺角和白天完全不一样。
作为港岛最繁华的地带,旺角的白天可谓是人潮涌动,车辆行人来往不停。但到了深夜,那种喧闹就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渐渐寂静的街道和寸寸黯淡的霓虹招牌。
现在的旺角好像睡着了。
陈嘉煦独自一人走在旺角的街头,穿过很多已经熄了灯上了锁的店铺,最后停在了一家花店的门口。
白天周向西带他来过这个地方。
今天下午,庞云说有个饭局,准备带陈嘉煦去和电影的那些制片以及导演付青云碰个面、吃个饭,那些制片和付青云都是老朋友了,不仅和付青云是老朋友,和林鳯晓的关系也不浅,所以听说她的儿子准备演电影了,他们都想见一见,也算是一个私人的聚会。
所以陈嘉煦跟周向西说,等饭局结束了,会有人送他回来,让他在家里等着他就好了。
饭局上,陈嘉煦第一次见付青云。
当年大名鼎鼎的电影圈才子如今也变成了个不修边幅的小老头,说是小老头,其实也才五十几岁,只是打扮得太粗糙,他叼着烟,穿着最朴素的衣服,戴着个墨镜,眯着眼睛打量陈嘉煦。
付青云说:“真跟你妈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连神情都那么相似。”
制片都是男的,庞云也没打算参加这场饭局,她把陈嘉煦送到包间以后就走了,不知道为什么,面对着一群中年男人,陈嘉煦没由来地感觉到紧张。
他不是怕生,也不是怕他们,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看着眼前这群喝着酒谈笑风生的中年男人,手心就会出汗,甚至当有位制片人走到他身边想跟他喝一杯酒的时候,对方只是无意把手搭在他肩上,他都会浑身一僵,反应很大,像是很抗拒被这些人触碰似的。
陈嘉煦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觉得自己就像个遭遇过侵害的人事后的应激反应一样,可他从来不记得自己有过这种不好的经历,因此最后把这种反应归为自己太敏感、把别人想得太不堪、太龌龊了。
这些制片人从头到尾也没对陈嘉煦怎么样,饭局结束后他们邀请陈嘉煦继续去下一个地点喝酒,但陈嘉煦以不胜酒力拒绝了,其中一位制片又提出要送陈嘉煦回去。
陈嘉煦看着对方的眼睛,脑海中莫名闪过一双在黑暗中极其猥琐又阴暗的眼睛,他下意识摆手拒绝了,露出个很温柔、也很礼貌的笑容说:“我男朋友会来接我。”
他们走了,留下付青云和陈嘉煦两人站在港岛秋夜的街头。
付青云也没打算继续跟他们喝酒,而是准备自己叫车回家,在等车的时候,他用那双敏锐的眼睛在墨镜后一直看着陈嘉煦。
陈嘉煦感觉到了付青云的视线,也毫不避讳地回视。
触到陈嘉煦视线的那一刻,付青云的眼神竟有些躲闪,但也只是那一瞬,何况隔着墨镜,其中的神情快得连陈嘉煦都没能完全捕捉。
“您好像第一次见我一样,”陈嘉煦的眼眸微微弯起,声音也温柔,“总盯着我瞧。”
按理说,付青云不应该是第一次当面见陈嘉煦。
在白天的旺角,在那家花店里,陈嘉煦就问过周向西,他的妈妈不是电影明星吗?为什么后来会跑去开花店?
周向西对此的回答是,陈嘉煦的母亲林鳯晓在拍完最后一部电影《再见,林小姐》以后就想着隐退了,从此退出大银幕,一开始她是靠着陈嘉煦的父亲过着富太太的生活,但后来公司破产、陈嘉煦的父亲也病倒,她不得不出来谋生,但又不愿意重回娱乐圈,所以才开了一家花店。
说这些的时候,周向西还拿出手机来,给陈嘉煦看了一些新闻截图。
什么“林鳯晓今日宣布退出大银幕”、“陈氏集团破产”一类的新闻,还有一些是从当日港岛新闻报上剪下来的。
周向西还说,当年拍《再见,林小姐》的导演还光顾过几次这家花店,想邀请林鳯晓重新出来拍电影,还说林鳯晓是他的缪斯,没有她,他就算有好剧本也不愿意拍,但林鳯晓拒绝了。
所以按理说,付青云如果去过花店几次,应该也见过陈嘉煦好几次。
虽然那时的陈嘉煦应该还小,也就十六七岁左右的模样。
如果见过好几次,那么今晚在饭局上,以及现在,付青云就不该是这样的表情,也不该总是盯着他看。
可是面对陈嘉煦看似不经意的询问,付青云却露出了老狐狸一样的笑容,回答道:“这样的你,确实是第一次见。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小煦,你以前留着短发,见了我还躲在你妈妈身后,腼腆极了……我没记错的话,我这里还有当时和你、还有你妈妈的合照。”
陈嘉煦一怔。
等付青云掏出手机,在墨镜后面的一双眼睛眯起来,在相册里翻翻找找,最后找到一张画质略显模糊、时间也略显久远的照片。
那张照片里,十六岁的陈嘉煦留着短发,站在一个极其漂亮的、穿着红裙子的女人身边,而在女人的身边,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付青云,一如既往戴着墨镜,穿着朴素的花衬衫,对着镜头露出笑容。
这张照片仿佛给了陈嘉煦当头一棒。
其实对今天早上周向西说的那些事情,陈嘉煦一直是保持怀疑态度的,与其说是怀疑,他甚至不太相信,可偏偏他又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大脑就像一张白纸,周向西说什么,那张白纸就下意识描绘出什么样的画面来,从而变成了他真实的记忆。
可陈嘉煦内心有个声音告诉他,不是这样的。
所以今晚见了付青云,陈嘉煦一直明里暗里寻找一些线索,因为他觉得周向西可以骗他,可别人不会骗他、也不能骗他,尤其是这种没什么交集的人。
可是当付青云拿出这张照片给陈嘉煦看的时候,陈嘉煦瞬间觉得自己头痛欲裂、几乎晕厥过去。
这一切都是真的。
如果不是真的,为什么会有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已经说明了一切。
陈嘉煦呆呆地望着那张照片里留着短发的自己,感觉很熟悉,那确实是他,可又觉得很陌生,因为身边站着的那两个人。
可有个声音告诉他,那就他的母亲,另一个也确实就是眼前的付青云,不信他大可以自己去搜。
后来怎么跟付青云分开的,陈嘉煦也不记得了。
等到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坐着出租车来到了旺角。
来到上午来过的那家花店,发现花店还没关门,但也只是留着一盏昏暗的灯,老板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个年轻的女孩在帮忙收拾。
陈嘉煦推门走了进去。
“不好意思,要打烊了哦,没有鲜花卖了。”女生头也不抬地说。
陈嘉煦站在原地,想开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