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953节

  那狸猫“喵呜”一声,一个跃起,跳上棋盘,将黑白棋子扫的满地都是。
  “啊呀,”陈王妃故作遗憾,嗔怪地去打猫头,叹道:
  “本还想赢夫君一次,却是不成了。”
  “你呀……”陈王哑然失笑,摇摇头,又是一声叹息。
  王妃眨眨眼:“王爷还在忧愁那赵都安的事?”
  陈王愁眉不展:
  “之前那徐闻自青山回返,要见我,我便躲之不及。
  结果这赵都安又带兵来势汹汹,我陈王府虽有擅水战之师,固守这滨海一地,倒也不怕。
  可却少有修行高人,之前耗费不少心思拉拢了许多江湖人,可这群江湖武人却哪里是服管的?
  最近更是连王府召唤都不理会,不知聚集起来做什么。那大青山又站在徐闻那边,而赵都安手下更是高手如云……我们夹在中间,如何不愁?”
  陈王妃轻描淡写捡着棋子,眼中掠过精明之色:
  “王爷何必焦虑?我滨海本无争霸天下的底蕴,如今两条过江龙齐聚,便大可虚与委蛇,让双方斗一斗,大不了,等分出胜负,我们再学淮安王投效。
  如今西域那边不安稳,无论是朝廷胜了,还是靖王胜了,都要面对西域那边的麻烦。
  这个时候,都会倾向于平稳接收滨海道,不会非要打生打死。”
  陈王点了点头,牵着女人的手,感慨道:
  “夫人所言不错。只是如何让这两条龙打起来?而不是双方同时向我们施压?这一点,为夫连续想了几日,都全无头绪。”
  陈王妃笑而不语。
  这时候,忽然,院子外头传来脚步声,然后是院门外下属的声音:
  “王爷,前方急报!”
  “进!”陈王一下站起身,脸色凝重。
  院门打开,一名官员走了进来,急匆匆的样子,脸上还带着慌张:
  “王爷,刚收到消息,酒剑仙人左棠带着上百名江湖人一起去拦截赵都安,并扬言乃是得到了王爷的授意,要求赵都安带兵离开滨海道。”
  “什么?!”陈王大吃一惊,脸上露出恼火之色:
  “岂有此理,左棠如何敢假传本王的命令?本王何事要他们去拦截那赵都安?这岂不是……”
  说着,他忙道:
  “快!派人赶紧去前线,拦截左棠,告知赵都安……”
  那名官员喘了口气,道:
  “晚了!我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双方已经打完了。”
  “……”陈王懵了下,怔怔地问:“谁赢了?”
  官员说道:
  “左棠大败,重伤离开。其余上百名武人或死或伤,折损了近三分之一,其余的都逃了回来,如今已四散溃逃,纷纷躲藏,不见了踪影。”
  陈王再懵,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有些六神无主地下意识看向身旁抱着狸奴的美艳王妃,露出惨笑:
  “夫人……怕什么来什么,那姓赵的睚眦必报,只怕要来先找本王的麻烦了。”
  然而陈王妃却神色淡然,仍旧平静地捡着棋子,抱着猫笑着道:
  “王爷何必着急。以那赵都安的智慧,只怕反而会认为,是徐闻授意青山假传王手令呢?”
  陈王怔了怔,忽然仿佛明白了什么,深吸口气:
  “夫人,左棠他们是……”
  陈王妃乖巧地“恩”了声,笑容温婉:“是妾身授意他们去的。”
  第622章 再一次与女帝逛街(月底求月票)
  “哗啦啦……”
  风帆猎猎抖动。战船劈波斩浪。
  距那一日酒剑仙人被女帝逼退后,再没有任何阻拦,赵都安所在的船队一路畅通无阻。
  这一日,终于抵达大罗岛地界。
  船舱内。
  赵都安轻轻用手背敲击隔间的门,见里头没有动静,便就用手将推拉式的舱门打开,显出里头的一个小房间。
  房间内。一袭白裙,腰间系着红绸丝带的女帝盘膝正襟危坐,脸上的面具严丝合缝。仿佛对他的进入没有知觉。
  “陛下?”赵都安轻声呼唤。
  确认没动静后,他鬼鬼祟祟走上前去,面对着女帝的肉身,沉吟片刻,缓缓伸出手去。
  片刻后。
  灵魂出窍的徐贞观眸子撑开,有了短暂的晃神。
  显然,她的神魂刚从京城回归本体。
  赵都安堆起笑容,恭恭敬敬:“恭迎陛下驾临!”
  女帝眼神幽幽地盯着他,面具遮住了面颊上的些许羞恼:
  “让你唤醒,没让你这样唤醒。”
  “啊?”赵都安故作茫然:
  “陛下不是说,只要触碰陛下肉身,陛下哪怕远在京城也可以有所感应,从而回来吗?”
  说完,他故作恍然大悟的模样,一拍脑袋:
  “明白了,下次捏脚总行了吧?”
  女帝:“……”
  盯着嬉皮笑脸的赵都安,她委实也不会真的生气,更多是要维持自己身为帝王的威严。
  这会撇过头去,扶额啐了一声:“随你。”
  而后站起身,活动了下腰肢,嗓音慵懒:
  “好在京中这会也没什么事。怎么?到地方了么?”
  赵都安点点头,也收起了不正经的姿态:
  “马上就要靠岸了。”
  ……
  不一会,赵都安与“女供奉”先后走出船舱,甫一踏上甲板,耳中便听到喧闹的声音。
  宽阔的江面上,原本还离得远的巨大岛屿沿线近在咫尺,居高临下,可看到一个略显清冷的码头。
  此刻,汤平正指挥着士兵缓缓降低风帆,朝船坞靠岸。
  有士兵放下船上的“舷梯”。
  继而,以赵都安的为首的一群人,便浩浩荡荡,从战船上走上码头。
  只见,码头上早已有了一群人在等候,却并非是陈王府的人,而是一群穿绸缎衣衫的本地人。
  为首一名瘦削中年人满身商贾铜臭,第一个迎接上来,躬身下拜:
  “草民郭准,奉淮王爷之命,为都督接风洗尘。”
  这个郭准,乃是大罗岛上的一名本地富商,也是淮安王府的人。
  因淮安王归顺朝廷的消息已经传开,因此也没有隐瞒的必要,这个叫郭准的商人竟携着家眷、伙计,浩浩荡荡近百人恭迎。
  赵都安满意颔首,吩咐汤平率领其余的神机营士兵继续留守在码头,以战船为营休憩,同时接应后面的神机营大部队。
  自己只带了一支几十人的精锐士兵,以及金简等人,在郭准的殷切引领下,乘坐马车,离开码头,朝着大罗岛中央,郭准背下的宅邸赶去。
  一路上,行走的不快,赵都安与女帝同乘一辆,掀开车帘欣赏外头的景色。
  进了大罗岛,气候明显湿润温暖,仿佛回到春夏。
  越朝着岛中心靠近,四周的建筑越繁华,个别街道商铺林立,更有许多百姓商贾往来穿梭。
  “如今天下纷乱,战火肆虐,竟还有这一派祥和之地。”赵都安惊奇感叹。
  他这几个月来,频繁行走各地,无论临封、淮水、云浮……乃是京城,皆笼罩在阴云下,气氛紧绷。
  可这大罗岛上,却是宁静祥和,仿佛外界的战火并不存在般。
  徐贞观眼神柔和道:
  “陈王虽反,却封锁滨海近一年,反而护佑了这一方百姓……倒的确是他的性子。”
  赵都安平静道:
  “陈王若识相,学淮安王归降,才是最好的结果。若冥顽不灵,我也只能亲手打破这里的宁静。”
  徐贞观没有反对,而是换了个话题,打趣道:
  “你可知此地为何叫大罗岛?”
  赵都安狐疑道:“这却不知。”
  徐贞观微笑解释道:
  “此地最有名的,自是‘玉头山’,玉头山下,有洞玄湖。
  而传说中,洞玄湖曾倒映出过神明居所大罗山,故而才有了大罗岛的名字。
  不过,朕也不曾来此见过,只听宫中教习讲过许多次,若说建成道第一山峰乃是‘洛山’,那滨海道内天地灵气充裕的,就该是‘玉头山’。”
  不该是青山吗?
  哦,那帮粗鄙武夫修炼不在乎什么地势风水,那没事了……赵都安腹诽,视线穿过车窗,终于望见了远处拔地而起的‘玉头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