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910节

  徐贞观高居龙椅,俯瞰下方,视线透过珠帘扫视过来,平静道:
  “准。”
  “多谢陛下,”冯先生优雅地行了一礼,才从袖中取出一封信,信封已经撕开,他从中抽出一张纸,展开,于众目睽睽中念道:
  “王爷亲启,西域佛门祖庭生变,神龙寺住持玄印携辩机入祖庭,疑似与法王结盟,颁布法旨,秘密传阅西域诸国,打出为天狩灭佛复仇旗号,将大举入关……”
  轰!
  冯先生轻飘飘的话如同惊雷,滚过大殿。
  几乎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玄印时隔数十年,再入西域?竟与法王结盟了?怎么做到的?
  一山如何容的下二虎?
  不……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佛门祖庭的态度。
  在此之前,朝廷虽然也收到了西域不安分的消息,但并不确定西域想做到哪一步。
  最大的猜测,仍只是西域将趁乱捞取一些好处,占据一些边关地盘。
  盖印西域诸国一盘散沙,不足以与虞国为敌。
  但若佛门祖庭下法旨,且明确打出了为六百年前“天狩灭佛”复仇的旗号,那将意味着,西域不只是小打小闹地打秋风,抢占地盘,而将会是一场正式的入侵!
  而一场大规模的入侵,极可能彻底压垮朝廷,因腹背受敌而败亡。
  甚至,更令人细思极恐的一点在于:
  若玄印与法王结盟,佛门的力量将空前强大,届时,女帝哪怕有天人修为,也未必能守住京师。
  几乎下意识地,有人质疑这情报的真伪,但旋即意识到这种事无法作假。
  河间王在西平道经营多年,在西域的眼线众多,率先得到情报不意外。
  但若真发生这等大事,再晚一些,朝廷也该能知晓。
  “这……”
  “西域全面开战……”
  “佛门东西合流了……么?”
  这一刻,饶是最强硬的主战派都不禁动摇了。
  “陛下,”这时,代表燕山王府和谈的那名老人也站了出来,平静道:
  “佛门东西合流,西域诸国将被拧成一股绳,既已打出复仇旗号,便不会是小打小闹。而一旦其大举入侵,我大虞朝只怕当真危如累卵……如此境况下,若解除我等兵权,如何对抗?”
  和你们燕山王府有啥关系……你说的分明是我的词……冯先生腹诽,迈步上前,微笑道:
  “正是此理。若我等解除兵权,无异于束手就缚。而既陛下与诸王皆皇室宗亲,面对外敌,理应同仇敌忾。若陛下在这个关口,仍坚持同室操戈,只怕……”
  徐温言与徐雪莲对视一眼,知道时候到了,也都齐声开口:
  “请陛下决断。”
  逼宫!
  明晃晃的逼宫!
  任何人都能看出,这一刻,使团就是在借助西域佛门逼宫。
  若女帝坚持不同意,那内斗下去,明年的局势将会异常恶劣。
  若女帝点头同意,固然可以迅速令西平、燕山两地安稳下来,令西域佛门难以攻入。
  但……却也无异于分封。
  这也是他们之所以敢一直咬死不松口的真正底气。
  你不是女子帝王吗?你不是想效仿太祖皇帝,建功立业吗?
  那若在你手中,王朝为外敌所侵占该如何?
  君子可欺之以方。
  身为藩王,他们不需要为“大局”着想,但女帝必须如此。
  徐温言和徐雪莲嘴角上扬,看着已然骚乱起来的金銮殿,看着龙椅上沉默不发一语的女帝,两人几乎要笑出来。
  在他们看来,已经吃定了女帝。
  接下来,只要给个台阶,甚至不给,女帝就会自己下来,答应他们的要求。
  胜利终究是属于他们的。
  然而在一片骚乱中,徐贞观却依旧没有开口,她的目光甚至离开了群臣,而是微微抬高,望向了紧闭的殿门方向。
  似在走神。
  女帝会在这个时候走神吗?
  先是袁立、董玄、马阎等人心中一动,察觉不对。
  然后……
  徐温言、徐雪莲等人也莫名生出一股不安来。
  开始有人将视线,也投向了紧闭的殿门,然后站的近的人惊讶地隐约听到外头传来一些杂音。
  似夹杂着喊杀声……?
  不,如今的皇宫在陛下掌控下,岂会出现喊杀声?
  突然。
  毫无征兆的,紧闭的殿门猛地被推开!
  一股寒风席卷进来!
  “吱呀——”
  这意外的一幕骤然压下了殿内的骚乱,无数道目光都同时望过去。
  然后怔住。
  只见,一片骤然涌进来的惨白天光中,一个披着漆黑大氅,戴着白色面具的人影缓缓走了进来。
  他右手中竟握着一把出鞘的剑,剑刃上正有新鲜的鲜血沿着血槽流淌下来,一滴滴砸在地板上。
  连成一串。
  谁人胆敢持剑入殿?!
  “是你!?”
  有人惊呼一声,认出了梨花堂的那个新任缉司,也是近几个月京师中声名鹊起的人物。
  可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震惊与疑惑。
  一个区区缉司、供奉,如何敢持剑上殿?谁给了他这样的胆气?他疯了吗?以及……剑上的鲜血是何人留下?
  一片惊愕中。
  赵都安冷眼扫过众人,视线最终定格在徐温言、徐雪莲二人脸上。
  他微微一笑,声音却比隆冬腊月更冷:
  “逼宫?问过我没有?”
  ——
  ps:我的错,卡文了,这段写的特别艰难……
  第597章 揭面!臣请军令状!(月初求双倍月票)
  “问过我没有?”
  赵都安的声音混在殿外透进来的惨白天光里,清晰地回荡于殿内百官耳中。
  仿佛石子投入湖面,荡开一圈圈涟漪。
  死寂的气氛骤然被打破了,金銮殿上因这一幕太过突兀而短暂陷入呆滞的人们终于回过神。
  继而,那一张张脸孔上涌现出不同的神情。
  首当其冲的徐温言、徐雪莲等使团诸人心头升起惊悸,下意识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个白脸缉司的出现乃是女帝的安排。
  因为只有这样才最符合逻辑,一个小小的缉司才能提剑顺利地杀到他们面前,如此大放厥词。
  况且无论是燕山郡主,还是河间世子都在前些日子,遭遇过赵都安的跟踪、试探……而这些行为,自然被他们解读为乃是女帝的意思。
  可等听到“问过我没有”这一句,使团众人的惊悸又转为了疑惑。
  因为这话怎么听,都不像是奉命来此的模样,而更像是遵循其自己的想法。
  堂内百官同样意识到了这点,有人转身扭头,看向高居龙椅上的女帝。
  有人皱紧眉头,心生疑惑。
  有人茫然,不知所以。
  有人露出惊怒的神情,死死盯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小缉司。
  而如袁立、马阎、孙莲英等少数知晓赵都安真正身份的人,则眼神深邃,沉默着没有发表看法。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终于,冯先生恼怒的声音打破了沉寂,这位代表河间王府的大客卿没有理会赵都安,只愤怒转身,昂首盯着御座上的女子皇帝,沉声道:
  “还是说,陛下已决意放弃和谈,与我等开战?因此再也不顾脸面?”
  徐雪莲身旁那位燕山王府的老臣也是一副怡然不惧姿态,面向女帝,冷笑道:
  “陛下若下定决心,为手中权柄,坐视天下混乱,蛮人入关,也不妨将话说明白,何必派一区区军卒来此发声?岂不教天下人耻笑?”
  使团众人也都回过神来,虽心中紧张、恐惧,但脸上却都流露愤怒决裂的神态。
  一副“你若要战,那便战”的架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