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769节
赵都安摇了摇头,表示并无大碍,询问了下情况,得知整个宋家庄盘踞的叛军都被击杀。
霁月也幽幽飘了回来,表示庄子内的火焰已经熄灭,只可惜经过这一轮灭族,整个宋家庄还活着的人,也就剩下十几个了,大多是躲藏在各处幸存下来的。
恩,还没算上之前逃掉的那一群少年少女。
“族长!”
少年小五不知何时,竟跑了回来,扑在祠堂废墟中一具尸体旁痛哭。
赵都安沉默,走过去,揉了揉少年的头,对他道:
“带上其他人,去府城吧。”
少年哽咽点头。
赵都安深深吐出口气,望着一片废墟的庄子:“肃清周边,而后……回城!”
他得去见见薛神策了。
……
……
太仓府城。
“呜呜——”
攻城的叛军后头,突然传出鸣金收兵的号角,所有叛军如归巢的工蚁,开始有序撤退。
城头上,已是疲惫不堪的朝廷士兵们心头涌上劫后余生的喜悦,纷纷跌倒在地,疲倦如潮水冲刷躯体。
“这就退兵了?”知府孙孝准愣了下,“为什么突然撤了?”
薛神策伫立城头,眉头也拧成麻花。
这时候,一名斥候疾速奔上城墙:
“报!赵都督所率京营援兵已抵达府城以北十里外!”
什么?援兵到了?!
城头上所有人都愣住了,继而心头涌起强烈的喜悦。
“原来如此,必是叛军侦查到援军赶到,所以才慌忙撤离!”孙孝准恍然大悟。
一名军官激动道:“枢密使大人,是否开城门,反攻追杀?”
薛神策是唯一没有被喜讯冲晕头脑的人,他冷静地观察着城下叛军撤离的阵型,摇头叹息道:
“不必追击。敌人并非仓促撤离,而是明显早有完善筹备,不急不缓,撤中有序,以城中疲惫军力,若此刻出城追杀,只会被吃掉。
至于援军虽强,可还在十里外,等抵达,叛军也已有足够时间撤走……苏澹这个‘举人将军’着实令人另眼相看,是个难缠的对手。”
掐灭追击的心思,薛神策转身,看向众人:
“传令下去,东、西、南城门继续戒严,以防意外。孙知府,劳烦你命人安民,告知敌人撤走,援军抵达的消息,其余人随我一同去北城,迎接赵督军。”
“是!”
……
俄顷,太仓府城北门。
以薛神策、孙孝准为首的一群当地官员、将领等到了乌泱泱抵达的援军队伍。
“哈哈,枢密使大人,听闻府城遇袭,我等快马加鞭赶来,可还算及时?”
身材魁梧如沙场猛将,却心思缜密的神机营指挥使石猛大笑着走来,身旁跟着不苟言笑的五军营指挥使袁锋。
看到二人,薛神策脸上终于浮现出如释重负的笑容:“来的很及时,再晚一会,敌军已把我剿灭了。”
二人一愣。
孙孝准笑道:“枢密使与你等说笑呢。”
石猛和袁锋这才哭笑不得,却也是心头一松:枢密使还有心情开玩笑,说明局势还在掌控中。
薛神策看了二人一眼,好奇道:“赵都督何在?”
二人正要回答,忽然后头一道身影走来,莫愁迈莲步走近,面色严肃地朝众人点了点头:
“薛大人,孙知府,听闻贼子攻城,损失如何?”
“见过莫昭容。”二人忙见礼,不是给莫愁的礼,而是给她代表的女帝。
赵都安和莫愁,乃阵前一明一暗两位督军,这是情报中早提及的。
而提起损失,知府孙孝准脸上的笑容一点点消失,眉间阴云重新笼罩。
他张了张嘴,突然摘下乌纱帽,深深作揖,双手捧起乌纱,举向莫愁,在众人愕然的目光中哀声道:
“此番叛军袭城,将我等拖在城中,另调兵入境,捣毁太仓银矿,朝廷蒙受重大损失,此罪,皆乃本府保境安民不利,责无旁贷,孝准……愿领受一切责罚!”
薛神策闻言也沉默下来,援军抵达的喜悦荡然无存!
是了,叛军虽然撤军,但从时间算,太仓银矿此刻只怕早已被炸毁了。
这么大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这场仗,终归是他们打输了。
薛神策忽然上前一步,沉声道:
“此地主将是我,太仓银矿被毁,与孙知府无关,我一人担之!战后,我将上奏陛下,恳请责罚!”
话音落下,太仓一方一名名将领、官员纷纷齐声道:
“此罪乃我等失职,我等上下当一同担责!”
莫愁、石猛、袁锋等援军队伍中的将领看到这一幕,面面相觑。
莫愁表情怪异道:“其实……太仓银矿应该没事。”
第519章 三日之后,烈焰焚城(元宵节快乐)
什么?没事?
听到这句话,薛神策与孙孝准表情愕然,生出浓厚的不解:“莫昭容此话何解?”
二人身后,因两名“主将”主动领罪,而或主动,或被动请罪的地方将领、官员们也都面色茫然。
莫愁环视一张张脸孔,笑了笑,卖关子道:“二位就不想询问,我等为何知道府城正遭遇敌袭么?”
略一停顿,她才予以解答:
“在半路上,我们意外救下一名影卫,得知叛军主力攻城,又额外派遣骑兵突破防线的消息。
赵都督做出判断,猜测贼子朝太仓银矿赶去,故而已提早单独率领一队轻骑前往平叛。”
竟是这般?赵都安已去驰援了?
薛神策与孙孝准先是一怔,继而心头涌起惊喜的情绪:
以赵都安的能力,又提早出发,的确很可能阻拦下贼人毁矿场的行动。
其余人更是脸上不可遏制地涌上“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惊讶。
若银矿出事,总要有人背锅,而正值用人之际,若真上报朝廷,薛神策与孙孝准未必有事,底下办事的人被拽出去定罪的可能性反而会更大。
那位赵阎王,人尚未抵达,就已如一只巨伞,替他们挡下一场灾劫了。
当然,眼下一切都只是猜测,尚未证实。不过哪怕银矿还是毁了,可赵都安主动前往,就意味着这位“督军”主动揽过去了一大份责任。
机缘巧合地,他们都默默对赵都安生出感激来。
“孙知府,劳烦你安排两营援军入城休憩,我前往西门等赵都督凯旋。”薛神策说道。
孙孝准应声,朝石猛、袁锋等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莫愁说道:“既如此,我与薛枢密使同往。”
太仓银矿在西,赵都安若回返,必从西城门归来。
赵都安骑马来到城门外时,远远地就望见城门大开,一群人影等待,等靠近了,看清面孔,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吐了口气,露出笑容:
“薛枢密使,京城一别,好久不见!”
薛神策一身戎装,与在京城时穿胸口绣狮子的武官袍不同,战甲胸口护心镜位置,雕成一头异兽头颅。
四五十岁的样貌,肤色白皙,颌下蓄短须,虽相较当初憔悴了不少,但依稀可见“大虞军神”睥睨姿态。
“数月不见,都督更胜从前!”薛神策不擅长吹嘘客套,这一句赞叹已是极限,视线仔细打量赵都安,神情唏嘘感慨:
“听闻都督千里护送陛下回京,更大破恒王,此等功绩,我不如也。”
以后谁说你老薛不会溜须拍马我跟他急……赵都安笑了笑,将马缰丢给下属,走过来,又朝莫愁点了点头,收敛笑容,直入主题:
“看来府城无虞,我也就放心了,欲炸毁银矿的叛军已被我扫除,如今留下汤平等人留在那边,以防再有意外。
此外,那群叛军灭了宋家庄,试图烧毁农田,我抵达时已晚了一步,只来得及将其剿灭,孙孝准何在?这事的善后事宜,得须他这个知府操心。”
屠戮庄户,烧毁农田?
薛神策、莫愁等人眉头紧皱,不过战争期间,这类事总无法避免,他们更关心的还是银矿安危。
“孙知府在城内安置援军,之前分散派往周遭粮仓的将领也陆续返回,”薛神策说道:
“请都督与我等一同入府衙,商讨后续破贼大计。”
赵都安点了点头:
“薛大人叫我使君就好,你我同朝为官,倒也不必生分。”
薛神策却摇头,认真道:
“军中无戏言,既是督军,便该如此称呼。”
这家伙在公开表达自己并无二心,表现对朝廷的忠诚……赵都安眼神波动,点了点头:
“薛大人叫的顺口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