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479节

  “本官知道了,呵呵,我还有事,便先走了。”
  “呃……不敢耽搁大人时间。”宋举人拱手,目送马车辘辘远去。
  ……
  等确定车马离开,他茫然地站在原地,拧紧眉头,总觉得古怪的很。
  是自己多想了?
  难道,人家就真的只是偶遇自己,闲聊几句?
  是了,自己一个地方上的小举人,又算的了什么,值得女帝宠臣专门针对?
  这样一想,他也眉头舒展,放下心来,迈步往回走,只是走了几十步,又再次拧紧了眉头: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这话……似乎……”
  初听时只以为是妄言,但此刻琢磨,却有如十年老茶,渐渐氤氲出滋味来。
  宋举人想着这句话,不知不觉,走回了下榻的客栈。
  正阳学派一百多名弟子入城,一座客栈自然住不下,故而,是分散成好几个客栈居住。
  宋举人没能与恩师住在一起,只与几位师兄弟,选了同一家住。
  他迷迷糊糊上了楼,忽然一侧房门打开,他不慎与之相撞。
  “啊,宋师弟,你可撞到了?伤了没有?”
  屋中走出的,赫然是一名气度神采不凡的中年人,约莫三四十岁,却叫更年长的宋举人师弟。
  此人名为陆成,乃是正阳先生得意门生之一,是一众弟子的“师兄”,也是正阳学派中,真正得到了“真传”的弟子。
  正所谓学无长幼,达者为师,故而这一声师弟并不突兀。
  “陆师兄,我没事,只是在想一些事。”宋举人回过神,摆手表示自己无碍。
  陆成笑道:“咦,你独自回来的?”
  “恩,”宋举人简略将自己这一队人,给国子监赶出来的事说了下。
  然后,他近乎鬼使神差地道:
  “师兄,我有一事不解,我回来时,遇到一……呃,相熟之人,与之攀谈,提到了正学,对方提出了一个观点,我想不明白。”
  陆成微笑道:“哦?且说来听听。”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这,倒是……有趣,且容我思量一二。”
  “好,我先回屋,晚些再来向师兄请教。”
  宋举人告辞,知道学问这种事,须得仔细思量。
  ……
  陆成回到房间,关上门,咀嚼着这几个词。
  起初还不很在意,但渐渐的,眉头也拧紧了起来。
  他坐了一阵,只觉口干舌燥,起身拎起茶壶,给自己倒水,只是倒水的功夫,脑海中突兀划过一道闪电。
  有如五雷轰顶!
  心即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陆成如遭雷击,大脑骤然被慑住,进入了深度思考状态,双眼无神,脑子里却已无数念头沉浮。
  “哗哗……”
  茶水从杯中溢出,他也没有察觉,任凭一壶水都流淌在桌上,又沿着桌面哗啦啦淌在地上。
  毫无所觉!
  “不对……不对啊……歪理邪说,岂有此理!?”
  “可……若当真如此,那格物致知何以解?恩师注释的岂非全错了?从一开始,根本方向就错了?怎么可能?”
  “但,倘若如此想,岂不是……”
  一个个念头如游鱼,在心海中跃起,又坠落,荡开一片片涟漪,以酿成风暴。
  不知过了多久。
  “师兄……我来请教那个问题……”
  突然,房门被推开,是宋举人去而复返。
  他口中说着话,可下一秒却愣住了,怔怔盯着房间中肆意流淌的茶水,被打湿的书籍,随意摔在桌上,几乎滚在桌沿边上的茶壶。
  以及仿佛入魔了般,正在房间中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的陆师兄。
  “师兄,你这是……”宋举人懵了下。
  却见往日里休养极好,极有君子风度,待人温和有礼的陆师兄表情有些扭曲,状态明显不对。
  听到动静,陆成转过头来,露出了有些泛红的双眼。
  “啊……”宋举人吓了一跳,“师兄,你这是……”
  陆成深深吸了口气,眼神中的迷惘与癫狂退去,恢复清明,他歉意地笑笑,揉了揉脸,道:
  “想到了一些事,有些失态。”
  陆成想了想,对犹自茫然的宋举人斟酌道:
  “你问我的事,我也有些想不通,这样吧,我出去一趟,请教恩师。”
  宋举人吃了一惊,他学问不够扎实,只觉得这几个字似有奥妙,却尚未完全品味出其深意。
  见学派中,学问只在恩师之下的师兄都答不出,不由有些震惊。
  “可是天色已经黑了……”他略有结巴道:“这个时辰……”
  陆成却压根没听,已经走了出去,蹬蹬传开他下楼的脚步声:
  “还早,来得及。”
  “陆师兄?你去哪?”
  这时,客栈门口,外出的那些正阳学派的弟子正巧回来,不禁问道。
  陆成却只摆摆手,没仔细解释,便奔出了客栈外,只留下一群人面面相觑。
  ……
  暮色已至,京城蒙上夜色。
  陆成马不停蹄,抵达另外一座更为气派的客栈时,发现这里楼外宾客渐散,都是闻讯来拜访正阳先生的。
  只是为了避免恩师被打扰,几乎所有宾客都给门口的弟子拦了出去。
  “陆师兄?你过来了?”一名弟子惊讶道。
  陆成点了点头,说道:“我有事找先生。”
  “先生在客栈房间里。”
  “好。”
  自家人,当然没有阻拦的道理。
  陆成穿过人群,抵达了客栈后院,专门给正阳居住的独门的房间。
  此刻,屋中已然掌灯。
  陆成叩开门后,进了屋子,就看到身穿儒袍,头戴方帽,颌下生着一蓬美髯的中年男子正端坐书桌后,翻阅典籍,为几日后的辩论准备。
  “陆成啊,”正阳先生抬起头,露出笑容,“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陆成恭敬地稽首,执弟子礼,旋即才道:
  “先生,我有一学问之事不解,故来请教。”
  第355章 让子弹飞一会
  “哦?坐吧。”
  宽大的书桌后,名满天下的当世大儒笑了笑,抬手指了指屋中空闲的座椅。
  对于这个他颇为器重的学生,正阳显然更有耐心。
  他笑着说道:“能让你大晚上跑过来询问,看来的确是个难题。说说吧,是什么问题?”
  陆成没有推辞,先行坐下,而后恭敬地朝着恩师道:
  “敢问先生,心即理何以解?”
  “致良知又可行?”
  “知行合一,该如何看待?”
  他没有废话,直接硬邦邦地抛出问题,没有做更多的解释。
  因为他明白,恩师不需要。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三个词,丢出来,若给市井百姓听了,完全是一头雾水,理解不能。
  若给寻常读书人得知,只能听懂皮毛,表层意思,无法将三者联系起来,依旧听不懂。
  到了宋举人这般人耳中,便能咂摸出玄妙来……
  可对于正阳而言,根本不需要长篇大论,阐述问题,三两个词,足矣。
  而伴随他吐出疑问,原本面带微笑的正阳缓缓收敛了笑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