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476节
一个裹着黑色斗篷的人影,袅袅娜娜,独自一人走了进来。
“萧夫人寻的倒是个好地方,不过既是邀约,却反倒要客人先等,该不会是东湖的待客之道吧。”
赵都安眼皮都懒得抬,双手依旧操持着铁叉,饶有兴致地烤着橘子。
斗篷人走到近前,那张空着的椅子旁。
从袖中弹出保养极好的细腻双手,将斗篷摘下,露出妇人光洁的额头与脸颊。
萧冬儿内里依旧是那身暗色马面裙,但换了花纹,更为正式。
此刻出现,却与昨日那副贵人花瓶,操琴女子的面貌迥异。
欠身垂首,歉意道:
“孀妇多有失礼,冒昧烦请大人亲临,实难抽身,还请大人见谅。”
赵都安收回铁叉,将烤的外表热腾腾的橘瓣塞入口中,缓缓咀嚼,闭目品味了下唇齿滋味,才随口道:
“坐吧,本官不喜欢仰着头说话。”
萧夫人圆臀扭动,缓缓落座,那张国泰民安的脸盘上,眸子炯炯有神。
伸手拎起煮沸的茶壶,给他斟茶,歉意道:
“孀妇不敢奢望大人当真肯赴约,昨日初见,多有得罪,实在……”
赵都安将温热的铁叉朝火炉上一丢,抬起眼皮,终于看向这位东湖女家主,似笑非笑:
“孀妇这个词,本官听着刺耳,自古有云,寡妇门前是非多,本官是个不愿惹是非的,换个称呼吧。”
第352章 给您一张投名状
萧夫人愣了下,似乎没想到是这个开场,但她只怔神瞬间,便极自然地展颜一笑:
“大人叫我冬儿就好。”
冬儿……你当自己还是少女啊,恩,虽然保养的确实可以……赵都安端详这位女家主之际,心中默默吐槽。
再一次遇见,观感的确大为不同。
若说昨日其更近乎大人物的附庸,光华内敛,那今日内里的独特气质才外露出来。
在这个年头,能凭寡妇的身份,撑起一个大家族的门面,总得有点绝活。
“冬儿……”赵都安咀嚼了下这个称呼,不置可否,主动将烤好的半个橘子递给她,“萧夫人外出,都这么鬼祟么?”
萧夫人受宠若惊,捧起橘子,苦笑道:
“京中人多眼杂,冬儿也是借着在前头铺子裁衣的空子,才过来一趟。”
赵都安才想起,过来时瞥见,这个私宅前头的临街,有不少铺面。
所以,妇人是从铺面后门溜过来的?
这私宅,怕也与萧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赵都安“哦”了声,似并不意外,轻声问道:
“徐祖狄没跟着?还是认为没必要?你这般大费周章,寻本官过来密会,是为了避开恒王世子的眼?本官还真有点好奇,你们两个到底是什么关系了。”
萧夫人沉默了下,没有立即回应。
赵都安双手张开,烤着火,目光深邃地盯着美妇人:
“我原本听旁人说起过,东湖女家主一力撑起家族的故事,原本是颇有些钦佩的,但昨日所见,着实令人叹惋。所以,萧夫人可否说的明白些,你今日是以什么身份来见我?”
他目光锐利。
没有浪费时间寒暄,粗暴地直入主题。
萧夫人苦涩道:“大人一直这样直接的吗?”
赵都安摇头道:
“我嘛,惯会看人下菜碟,萧夫人眼下还不值得本官绕弯子,今日肯过来,也是你的确勾起了本官的好奇心。
但本官的时间有限,便直接些吧,相信萧夫人也是这般想法,毕竟裁衣服太久了,也惹人怀疑。”
萧冬儿沉默。
她抬手轻轻捋了下云鬓,手腕上碧翠的玉镯沉甸甸滑落,显出几分妩媚。
下意识的动作,似乎在调整心绪。
她微微坐直,正色道:
“冬儿今日来,与恒王世子无关,仅代表萧家拜会。我知道大人因昨日的事,或是有所误会,不只是大人,许多人都对我如何能坐稳家主的位置,颇有许多非议。
我也承认,其中的确有恒王府的因素,但却并非大人想的那般,而是恒王府对于我这个未亡人坐家主,本就是乐见其成的。”
这番话颇为流利。
说话的神态语气也终于显出几分家主的干练来。
似乎,此刻才是这位大虞第一寡妇真实的模样
——哪怕竭力弱化,但依旧难掩棱角锋芒。
“哦?”
赵都安靠在竹子编织的座椅中,微微后仰,示意洗耳恭听。
萧冬儿熟稔地拿起叉子,烤着年糕,口中说道:
“自古一山难容二虎,放眼大虞朝,除了淮水道较为特殊,其余地界,凡是藩王势大,当地的世家宗族就总是要被压下去的,青州道也不例外,我萧家起于东湖,也算累积有百余个年头。
当年恒王入封地后,我萧家便已在示弱逢迎,起初倒也相安无事,但渐渐的,王府势大了,便也不希望我萧家依旧繁盛。
因此,在我与其余几房相争时,恒王更希望我这个女子做家主,也的确有所干预。
这个冬儿不否认,毕竟在王爷看来,一个女子当家的宗族,总是更软弱一些吧。”
她自嘲地一笑,眼中隐有悲哀:
“王府既已插手,冬儿那时孤儿寡母,守着夫君基业,偌大宗族的权柄,难免也有几分寄人篱下的滋味,多有忍让。
许是在大人眼中,昨日冬儿如侍女,供世子游玩,实在担不起女家主的名头,更像是个玩物,但请相信那非我本心,更非东湖萧家甘心为奴的证据,只是无奈之举。”
赵都安饶有兴趣听着。
这女人说了一通,意思无非是表明,萧家是被迫低头,不敢得罪恒王,所以才对世子百般顺从。
而不是真心实意,站在恒王阵营的附庸。
“所以呢?”
赵都安问道,他自然不会全然相信这套说辞。
萧冬儿正色道:
“所以,我今日私下请大人密会,既是解释昨日,更是想当面表明心迹,向大人求一个‘皇商’的资格。”
朝廷要开市,第一批会给一部分商贾特殊的身份,令其加入这场游戏。
当初尤金花的娘家,尤家人便奔着这个来。
如今,开市在即,东湖萧家这种大家族,也终于忍不住下场了。
“萧夫人这话有趣,想入市,该去户部或礼部衙门走动,怎么找到本官这里来了?”赵都安笑道。
主持新政开市事宜的,乃是女帝单独下旨组建的独立衙门,挂靠在两部。
一个负责财政账,一个负责市场框架规矩制定。
萧冬儿神色一黯,苦涩道:
“冬儿这几日也曾上门拜访,却都被拒之门外。也只好求到您这里,整个京城谁人不知,赵使君神通广大,新政都是出自于您……”
赵都安抬手打断她,平静道:
“这种吹捧的话,便收回去吧。我倒是更好奇,萧夫人这样做,不怕得罪恒王吗?恒王想来该是不愿看到萧家入皇商吧。”
他觉得很有趣。
是的。
很有趣!
对于新政开市,最不愿其成功的,除了匡扶社,就该是八王了,然后才是那些被触动利益的世家大族。
到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一旦朝廷开市成功,必然会有一群新贵涌现,同时缓解朝廷窘迫的财政。
所以,八王是竭力想阻拦的,但政令已经从朝堂颁布下来,在不起兵谋反的前提下,哪怕是势力最大的靖王,都没办法明面上阻碍开市。
因此,就只剩下两条路。
一种是八王自己也加入这场游戏中,与朝廷争利。
但一来,朝廷不可能允许八王加入这个市场。二来,在朝廷的游戏规则内,八王能摄取的利益,终归是小头。
第二种,就是暗中使绊子,想办法让这个市场运转不起来,或者运转低效。
赵都安当初制定开市的策略,就与修文馆内的学士们说过,想尽快将经济飞轮转动起来,就必须借助一些大商人,地方大族的力量。
恰好,很多商贾,士族,也眼馋这块肉。
因此,朝廷制定的策略,就是从想要加入的人中,筛选一部分有实力,有脑子的成为第一批皇商。
就相当于,进入这个游戏的入场券。
萧夫人想要加入,并不令他意外。
东湖萧家虽然在大虞朝也算一方势力,但其财富主要靠的就是商队,而不是老牌大地主依靠的土地。
而且,青州这个地方,本就有大量的物产适合贩卖。
但八王的立场,又决定他们必然会竭力使绊子,避免有实力的商贾和大族加入,为朝廷添砖加瓦。
所以,萧冬儿前脚还在当世子的奴仆,一扭头,就跑过来想加入朝廷,就显得格外有趣。
“恒王爷当然不希望,”萧夫人冷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