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又从临凡者的记忆里,知晓了许轻舟在上界的一些事情。
百年光阴,一段传奇。
问罪帝族。
名誉万仙。
百年登帝。
得名忘忧。
忘忧大帝,现在是许轻舟在上苍之上的称号。
对此。
他们表示很震惊,特别是帝苔和鲲鹏,那日一别,少年由且只是圣人,百年一晃,成了大帝?
简直离谱。
即便在他们的认知里,大帝也好,哪怕是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可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达成如此成就。
足以惊艳苍生。
他们自问,换做自己肯定不行。
他们不知道内情。
毕竟知道许轻舟与神明而战者,整个浩然仙境,寥寥无几。
并且,都只是源自于信中的提示和来自苏凉凉的猜测。
真实情况,没人知道。
只清楚。
只要那条黑狗不死,许轻舟就还活着,仅此而已。
匆匆赶回。
既有好奇,亦有求知,他们想弄清楚,许轻舟现状如何,同样也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何上苍之上,一个自诩天道的使者,会因浩然,而布下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杀劫。
同样的也想知道,接下来,浩然天下,将要何去何从,是会有一批新的临凡者到来,战争继续,还是就此作罢,又或者,直接杀到天上去,撕开天门,登临上苍,与少年先生并肩作战。
他们比较倾向于后者。
可是。
无论是帝苔,还是两只竹灵,都是先天生灵,他们终究无法离开这片浩然天下,染指别的位面。
因为。
他们的母亲遵守规矩,所以他们体内便就存在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那几日。
人还没有全部到齐,可总能看到,主岛上有一黑一白两个竹笋怪,到处乱窜,也能看到,一只大白蛙,头戴荷叶帽,腰跨小花包,整日游手好闲,神神哉哉,四处溜达……
至于帝苔…
也是逛来逛去,跟这人聊几句,跟那妖吼两声。
整个浩然仙境,因忘忧军战死百万,山河破碎大半,终日沉浸在悲伤中,气氛始终压抑,肃穆,唯有他们四个,毫无所谓,面无波澜。
淡定的可怕。
完全不像刚经历过一场大战。
三灵也好,鲲鹏也罢,他们会因苍生泯灭,而感到惋惜,却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悲伤。
可能。
在他们的认知里,和那些临凡者是一样的,浩然的苍生和他们,本就不是同一个物种,凡世间的生灵,死亡本就是在所难免的。
他们潜意识里觉得,这并没有什么,这就和他们不会拉屎一样,天经地义的事情。
只要死的不是许轻舟就行。
他们入局,也只是因为许轻舟而已。
特别是两只小竹灵,黑与白,是为了许轻舟而来的,只是来了以后,发现许轻舟不在,索性就打了一架。
现在不打了。
可不就得抽空好好看看人间不是。
小黑还好,性格稳重。
大白就不安分了,整日游荡,四处偷酒,喝的烂醉。
索性没人管。
也就随它去了。
冲它在这一战中的表现,喝点酒什么的,本不足为过。
苏弑之和李太白也来了,他们就住在仙的仙缘阁里,终日不现人前。
而随着最后一位追杀者仙回到阁中,无忧立刻传音四方,将众人召集在了一起,于山巅仙树之下,商讨将行之事。
整个浩然仙境。
凡仙境之上的修士大底都来了,圣人境的一些担任着重要职务的也参与了此次会议。
人数足足数百。
这些人都是昔日忘忧山的老人,也大多都是远征西海的幸存者。
当年三十万忘忧军,远征西海,一战过后,余者不足数万,今夕再战一场,活下的更是寥寥无几,该来的,都来了。
众人到后。
会议并未开始,而是等待几名未知强者的到来。
薬和梦魇是最先到的。
刚一现身,就吸引了在场之人大半数的目光。
接着是两只小竹灵,来时,是黑色的那小只拽着白色那小只来的,而白色那小只,则是抱着个酒坛,怎么着都不撒手。
两只竹灵的一举一动,于在场的众人而言,莫名的平添喜感,惹得大家哄笑连连。
有趣。
格外有趣。
而最后到的,则是帝苔和白蛙,帝苔一如既往,笑面如花,热情的打着招呼,落落大方的找人聊天,一点都不拘谨,就像是回到自己家一样,有说不完的话,至于白蛙,小小的个子,怪异的造型,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
眼睛长在脑门上。
很是狂妄和张扬。
眼见人到齐了,舟平安问无忧,“可以开始了吗?”
无忧望着远山下的仙缘阁,徐徐道:“在等一等。”
她想等李太白和苏弑之。
哪怕她不清楚,他们会不会来。
可来不来那是他们的事情,等不等是自己的态度。
直到一炷香后,见还是没有动静,无忧才站起身来,对着众人说道:
“诸位,安静下一,该来的都来了,我们说正事吧。”
第1258章 招降与登天。
听闻此言,诸君噤声。
白竹灵还在喝酒,黑竹林上去就是一拳头,打在脑袋上,双眼一瞪。
“噜咕!”
后者老老实实,不敢做声。
帝苔盘膝而坐,看着乖乖巧巧,白蛙斜靠着一个石头,抬手二指压了压头上的荷叶帽檐。
步入正题,众人静听。
无忧开门见山,没有半句废话,直奔主题,说明此次会议的核心,并且解答众人心中困惑,为何停止追杀。
对于临凡者的处置,无忧选择招降。
招降?
初听之时,台下难免一阵非议之声,各有所思,意见不同,本就众口难调。
无忧并未理会。
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和缘由娓娓道来,并且分析利弊,说服众人。
她总归不是先生。
不能像先生一样,一言便能定了天下事。
先生说一句话。
这些人都会无条件的执行,哪怕明知是死路,大多数人还是会去,并且不问缘由,就和自己一样。
然而她不一样,她可没那么大威信。
浩然仙境里的人还好。
总归大家相处久了,认识久了,有所顾忌,也会听自己的,这新加入的几位,那就另当别论了。
毕竟。
不熟。
所以,有些话,还是要讲清楚的,以免彼此之间,心存芥蒂,从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招降的理由,无非就是杀不过来,而且凭空树敌上界,恐会给先生造成麻烦,并且强调,这些人不过都是别人的棋子,还是弃子,并非浩然仙境真正的敌人,也非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淡化矛盾。
并借用了师傅的两句话,兵家中的上兵伐谋,穷寇莫追,还有一句老话,得饶人处且饶人。
接着是招降的可行性。
无忧再次提及,这些所谓的临凡者只是弃子,数日之后,他们口中持续一个月的杀戮试炼马上到日子了。
届时。
上苍无法兑现承诺,他们发现自己无法离开,便会意识到自己被骗,既然没有了所谓的杀戮试炼,更没了所谓的天赐天帝。
临凡者便没必要在和浩然仙境拼命。
那将变得毫无意义。
如果告知他们真相,他们只会把一切的仇恨转移至那背后的布局之人身上,如此一来,浩然仙境,和临凡者,便有了共通性,一个共同的敌人。
一个共同的敌人,可以将很多矛盾暂时搁置。
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而后。
便是为何招降,招降又是为了什么?
很简单。
将一切不确定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控制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之内。
将敌人为自己所用,此乃上策。
并举例,先生曾经如何如何,以便众人理解。
最后的最后,在众人懵懂如坠云雾,尚且未曾彻底明悟其中真意之时,无忧讲出了自己的这么做的真正原因。
一句话。
攘外必先安内。
听闻此言,众人心神一凛,内为浩然,外为何处?他们心知肚明。
一下子就打起了精神来。
帝苔不困了,竹灵不醉了,一个个聚精会神。
上天。
与那少年先生并肩而战,这才是他们最想听到的。
而无忧亦不负众望,话里话外,尽是此意。
无忧说:“只需一纸檄文昭告天下,十日之内,降者不杀,几日后,杀戮试炼结束,临凡者知晓真相,发现自己回不去天上,一定会动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