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便是在八荒之地,非八大王族血脉的妖,想修行入大乘之境,亦是难如登天,细数又能有几人尔。
  修行修行,本就是逆天而行,一境即一劫,十进一,百进一,千进一,都在正常不过了。
  按理。
  哪怕整座浩然天下,大乘境之上者,满打满算,能凑出个数万之数,那已经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
  可是。
  这一万年总归是有些不一样的。
  而这一切,便不得不旧事重提,那年南海之行了。
  以往。
  南海开启,修士人妖入其中百万数,可百年之后,能活着出来的,不过几万人,其中有收获的,更是寥寥无几。
  可这一次的南海开启,整整回来了一百余万人。
  得仙竹之叶者,便有近万之数。
  这些人得了仙竹之叶的。
  在逝去的这两千多年里,除开忘忧山,入圣者三十余,其余之人,更是早早入了渡劫境。
  至于剩余百万中。
  因为得了仙竹之树赐福,吸收庞大的灵气,无不破境。
  在过去的这两千年中,有的兴许不幸死了。
  但是活下来的,几乎都破开了十境。
  其中大乘者。
  早已经是一个惊人之数,不然何至于仙封下仙湖,却才堪堪为浩然多续了两千年的流年。
  原因便在其中。
  南海秘境,于浩然的修仙者来讲,本就是一份天大的机缘,凡入南海而归天下者,无不如那竹子一般,百年蓄力,一朝破土,便是节节高升。
  往后修炼一途,便畅通无阻。
  所以。
  当前浩然天下,拥有大乘境之上的修士数量,是极其庞大的,庞大到超出大多数的人想象。
  即便是那日灵江两岸,少年书生止戈,响应者芸芸,可那也只是一部分。
  还有更大的一部分,自南海归来之后,便就隐居于人间山野,不问世事。
  淡泊名利者,归隐田园者比比皆是。
  这些人。
  大多都是受了先生的影响,回到这座天下时,便就选择如同忘忧山一样,避世不出。
  许轻舟三个字,于这座天下的影响,其实早在南海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他们记得先生的每一句话。
  特别是那句离别之时,先生特意叮嘱的那段话,更是萦绕耳边,不敢忘怀。
  那日先生说:
  如果可以,来日回那天下,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能做个好人,渡人,渡己....
  那日先生还说:
  即便不能做好人,也希望你们能做个君子。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君子可内敛不可懦弱,面不公起而论之。
  很多人都听进去了。
  当他们回到这片天下后,他们深知无法像先生一样,改变天下,左右天下。
  亦无法平息人与人之间的争端,人与妖之间的宿命。
  但是他们可以决定,自己该如何做。
  他们听了少年先生的话,做了一个将自己置身纷争之外的好人。
  不问世间事,不予纷争,一直至今。
  他们默默无闻,就似人间蒸发了一般。
  听闻人妖之争,也只是一笑置之,如此者两座天下,绝对不在少数。
  而今日。
  少年先生止戈浩然,许天下安澜,已然传遍十州八荒。
  他们中自是都知晓了。
  毕竟事关先生,他们都会刻意关注。
  现如今。
  一篇檄文问世,亦是天下尽知。
  天道崩塌,忘忧先生,西征伐道,奋起战天。
  这些隐世之人听闻,便一个个在无人看见的角落站起了身来。
  那句君子可内敛而不可懦弱,面不公起而论之再次回响耳畔。
  他们的眼中再次明亮,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毅然而然辞别当下,走出深山,密林,人海,闹事,山野,匆匆赶往剑城之外。
  从现在起。
  他们要做君子,先生口中的君子。
  既然是天道不公,那便奋起,与这天道讲一讲道理。
  不是用嘴巴讲,而是如先生昔日南海一样,用拳头讲。
  那时候。
  先生护他们周全,今日先生出山,他们亦愿随这位先生,护天下周全。
  总归怎么着都会死。
  与其窝囊的等死,何不如就陪先生,为天下大义而死。
  死得其所。
  他们勇敢,坚定,且兴奋。
  也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其实一直都在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等着先生出山,一如南海一般,带领他们,酣畅淋漓的在战一场。
  跟着先生,干天大的事,为了自己,为了别人,为了芸芸苍生。
  这便是他们,最想去做的事情,迫切的想。
  只是。
  昔日南海。
  而今日是西海。
  昔日先生带领他们,夺的是天地造化。
  而今日远赴西海,他们伐的是天道无情。
  可能会死。
  可谁在乎呢,他们说过的,愿为先生,披荆斩棘,陷阵冲锋。
  这些话。
  从不止是说说而已。
  那日檄文横空出世,两座天下,无数的强者自人间而来,或是留下一封书信予红尘,又或者是留下一声告别给情人。
  而后毅然决然,远赴剑城。
  道州一隅,有一座山中小院。
  一个中年男子收拾行囊。
  身侧的女子柔声问道:“真的非走不可吗?”
  男子淡淡答:“嗯。”
  女子挽留。
  “你走了我怎么办,就不能为了我留下来吗?”
  男子仰头望着天,叹一声气。
  “照顾好自己~”
  他还是离开了,没有答案,没有理由,只剩一个女子独自站在山巅目送。
  很久很久。
  剑州一个小山村里。
  一位老人家与一个稚童坐在一片小山坡上,看着夕阳日落。
  稚童说:“爷爷,父亲说你要走了,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
  “嗯。”
  “你什么时候去啊?”
  “明天就走。”
  “那什么时候回来?”
  “爷爷事情办完了就回来~”
  亦有一对祖孙于月下辞别。
  “老祖,非去不可吗?”
  “对,我答应过那位先生的,他若需要,我一定会在。”
  “那位先生到底要去干嘛啊?”
  “先生啊,要去做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多大啊?”
  “很大很大。”
  “那有这天大吗?”
  “有,和天一样的大事。”
  “这样啊,那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去。”
  “好!”
  第959章 集结。
  “......有大家,方有小家,我该去的。”
  “......我等这一天,许久了,我就知道,先生终有一天,会问世的。”
  “......徒儿,我们走后,宗门就交给你了,受累了。”
  “......吾等兵家修士,何曾惧怕过战争,即便对手是天,也是一样的,传本尊命,凡大乘境之上的弟子,速速归宗,与我共赴西海。”
  “......谁言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执笔可论世间是非,自可提剑安天下。”
  “......匡扶大道,我道门人人有责。”
  “......生而为妖,宁愿战死,不做懦夫。”
  “......愿随老祖宗赴死!”
  忘忧山。
  当那檄文自无忧口中念出时,山中弟子,群情激奋。
  他们从不犹豫,愿做此战先锋。
  舟平安于众人之前说道:
  “先生教过我一首诗,我想念于诸位听。”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昔年,若无先生引路,我舟平安岂有今日之成就,今先生欲挽天倾,我自当舍命报先生知遇之恩,先生所愿,天下安澜,先生所求,舟载众生,我愿化溪河江海,哪怕只是一滴水,我也要撑着先生,唯死而已。”
  声落,忘忧山众人,无不神色激动,双目炯炯。
  忘忧山的弟子们,都是自下州而来。
  山中大乘境者。
  五千余人中有九成皆是。
  他们来自下州,他们心里很清楚。
  若无先生识人,若无先生恩泽。
  赐下仙竹之叶,许下神仙术法,他们这一生,又怎么会有今日之成就。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寥寥数语,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说的好!”
  “兄弟们,是时候,该我们为先生做点什么了。”
  “愿陪先生,共赴西海,镇魔也好,诛鬼也罢,哪怕是伐天征道,无惧呼~”
  “战!”
  “对,跟这老天拼了,我忘忧山,首当其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