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冥帝脑海里,似是嗡的响了一声,茫然无措,眼眸紧缩,彻底失了神。
其余四人亦是如此,虽面容依旧,可是心中,早已大浪翻腾。
少年一语道破众人心结,他们自此心绪不宁。
是啊。
他们所纠结的本就不是对错,更不是值不值得,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深处,他们一直坚定的认为这么做是对的。
在他们的价值观中,也认定了这么做是值得的。
不然何至于十几万年来,他们都未曾停手呢。
他们所纠结的不是对错,也不是值不值得,而是心怀愧疚,在漫长时间里的自我否定。
不是因为他们让很多人死了,只是因为,死的那些人中没有自己罢了。
所以心生愧疚,所以自我否定,所以自我质疑。
归根结底。
就是他们太爱干净。
不是那种表面的干净,而是他们想做这件染血的事情,却又自诩着以拯救苍生的名号而去做这件事情。
说难听点,就是既想当裱子,又想立牌坊。
说好听些。
名声,长生,道义,他们都想要,唯独不想脏了自己的德行。
本是负责砍人头颅的刽子手,非说自己怕血,本是勾魂的无常,非嚷嚷着自己怕鬼。
用别人的一条命,换十个人,或者百个人,千个,万个人的命,却还希望死去的人能说自己大义,说自己是对的。
本身就很可笑。
君子应先天下之生而生,后天下之死而死。
他们觉得用一条命换一万个人的命是对的,值得。
可是前提是被牺牲的那个人,不能是自己。
这就是他们自我质疑的根,亦是他们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心魔。
有私心固然不可怕,可怕的是非得将其藏起来,不让别人看。
久而久之,便不敢在面对真实的自己。
而许轻舟却用寥寥数语,拆穿了他们,撕下了他们那一层连自己都骗到了自己的伪装。
故而恍然大悟。
故此一念通达。
方道仰望天际,尽收潦草,呢喃自语,感慨道:
“躲天意,避因果,诸般枷锁困真我,顺天意,应因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目光下垂,再落少年身,方道沉声道:
“我等心中所惑,竟是被你一个小辈一语道破,老夫今日,受教了。”
儒圣亦深吸一口气,感慨道:
“小先生胸藏文墨怀若谷,敦兮其若仆,旷兮其若谷,老朽我自叹不如。”
大胖子的佛祖对着少年行一佛礼。
“许施主慧眼识人。”
空帝却不语,弄眉锁千愁。
冥帝轻挽发,其笑尽苦楚。
“没想到,知我者,忘忧先生,识我者,也是忘忧先生,素未谋面,初见就把我们看了个遍,你当真了不起啊。”
许轻舟微微颔首道:
“前辈说笑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只是恰巧在局外,见了局中的你们而已。”
少年谦逊,冥帝不闻,自说自话道:
“当年知晓劫起劫落之事时,我等六人整整争论了三个月,最后一致决定如此,我们当时算了一笔账,我想用一个人的短命去换一千个人,乃至一万个的寿终正寝,怎么会不值呢?”
“所以我们干了,苍生万物总归是要死的,不是吗?修士也一样啊。”
“死在剑气长城下的那些妖和人,短则活了百年,长的千年,甚至更久,他们不亏,夺了天命,抢了天机,得了气运,就该承受相应的因果啊.....”
冥帝话音突然停下来,渴望的看向少年,满怀期待的问道:
“先生,我想知道,若是有一个十岁的凡人和一个千岁的修士站在你面前,必须有一个人要死,您会选谁?”
第941章 所以我来了。
纵观五人,目中与冥帝相差不大,皆有期待。
是啊。
少年会如何选?
是和他们一样,还是会有不同的答案?
许轻舟微微垂目,面色一凝,好大一会,方才抬眉,叹了一声气道:
“前辈这是何苦呢,该说的晚辈不是都已经说了吗,就非得晚辈讲出一个对错来吗?”
冥帝眉心现川字纹络。
“小先生,是不敢选吗?”
少年只是笑笑,未曾在开口,亦不打算在解释。
儒圣出言道:“好了,冥,你就莫要在为难小先生了,既然先生不愿评断,你又何苦强人所难。”
道理冥帝自然都懂,只是答案她依旧想知道。
“我问你了吗?你这老头怎么那么多话~”
儒圣怔了怔,面容尴尬,讪讪一笑。
一旁的道祖白了冥帝一眼,开口道:“得了,小友不愿回答,本身不就是答案吗,明知故问。”
几人若有所思,就连冥帝亦未曾反驳,似乎默认了道祖的话,也认同了他的说法。
不愿回答,本身就是答案,确实没毛病。
倒是许轻舟有些莫名其妙了,自己不愿回答,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去权衡罢了。
毕竟世间事,不是所有的事,都有答案啊。
怎么到了他们这里,反倒是被直接处决了呢,无奈至极,反问道:
“我的看法,对前辈们就真这么重要吗?”
几人互相对视,眼中神色交流,似是达成了某种默契,由学问最大的读书人代为回答。
他说:
“原本是不重要的,不过听了先生一席话,我等倍感触动,所以,先生的答案,就变得重要了。”
许轻舟若有所思,目光扫过余下几人,再问:“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众人不语,答案却已在眼中。
少年书生,指尖轻轻敲击膝盖,深吸一口气,眉梢舒缓,慢慢道:
“晚辈今日来,不是和前辈们论对错的,同样的,晚辈也不是来和前辈们讲道理的。”
“五位前辈,是三教祖师,是两方妖帝,活的比我久,见过的事,走过的路比我多,道理自然也是比我要懂的多的。”
“往事种种,诸位前辈若是非得问晚辈一个对错,那晚辈说了便是,至少在晚辈看来,于几位前辈而言,那么做,是最合适的选择,也是前辈们能做到最佳的选择,如此作答,不止几位前辈,满意否?”
少年的答案依旧模棱两可,不过却比方才又要清晰许多。
言外之意便是,身处浩然此般境地,他们的做法和选择是他们所能做到的最合适的。
注意不是对的,也不是错的,而是最合适,最佳的选择。
答案虽不是对,但是于他们几人而言,这个答案,却要比对来的更实在一些。
众人会心一笑,也算是得偿所愿,颇为满意。
只要不是错的,他们便就知足了。
至少冥帝是这么想的,整个人慢慢释然,收起了刀,也松开了拳头。
在看少年,不止有敬佩,也有欣赏,觉得还不错,不止是长得帅气。
方道乐呵道:
“看来,咱们这位忘忧先生,还真是爱惜自己的羽毛啊,便是这样,还是不愿落人口实,哈哈哈!”
许轻舟一耸肩头,双手一摊,打趣道:
“前辈若非这么想,晚辈便受着,我确实和前辈们一样,甚至比前辈们更爱干净~”
少年话中有话,几人自是听得明白,少年坦然承认,不由让几人自叹不如。
纷纷大笑一声。
“哈哈哈!”
儒圣抚着白须,又问少年小先生道:
“小先生说,今日不是来讲道理的,也不是来争对错的,想来小先生也不止是受邀而来,说一句抱歉的话吧,刚刚你说,于我们而言,我们的选择是最合适的,最佳的...”
“言外之意,于小友而言,想来是还有别的看法,不烦与我等讲一讲,如何?”
道祖附和道:“老舒说的对,即是掀了这盘棋,总得在摆上一盘不是,你虽年幼,可我看你也绝非是那种一时冲动,便不计较后果之人。”
话音一顿,道祖抬手,将手中酒壶重重的放在了身前的那副简易画上,指着浩然天下,继续问道:
“说说吧,对于这片天下,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我等愿闻其详~”
空帝坐正,难得一本正经,“呵呵,这次看来是真要说正事了。”
佛祖,冥帝,目光灼灼。
许轻舟目光扫过众人,又入身前山河中,眉宇轻挑,眸含笑意,娓娓说道:
“好!我讲一讲。”
“书中云,天地生君子,君子理万物。”
“浩然劫难将起,苍生蒙难,大道将倾,我辈生浩然,注定难逃因果清算,何不起身,挽狂澜之即倒,扶大厦之将倾。”
“浩然就像是一个病人,即是有病,自然是该治病。”
微微抿唇,话音继续。
“刚刚冥帝前辈问我,若是有一个十岁的凡人和一个千岁的修士站在我面前,必须有一个人要死,我会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