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罢了,我和你说这些做什么,已经没有意义了,过去的总归过去了,现在这样也挺好的,人嘛,怎么样活着不是活着,改变不了的事情,那就顺其自然吧。”
  话音一顿,由衷感谢道:“不过还是要谢谢你,谢谢你能认可,认可我们这群失败者,哈哈,终究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许轻舟突然回想起了昔日的寒风岭,想起了江云畔,想起了剑仙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
  望着眼前的老婆婆,慢悠悠的说道:
  “就当真改变不了吗?”
  老婆婆恍惚,本欲饮下的酒,停滞在了碗中。
  惊疑问道:“你说什么?”
  许轻舟想了想,眉梢一展,摆了摆手,淡淡道:“没事,随口一提罢了~”
  老婆婆将信将疑,又满饮了一碗,低语道:
  ‘你刚说那句话,让我想起了她。’
  少年不语。
  老婆婆微笑道:‘当初,她也这么问过我们,问过那两座天下。’
  少年笑笑,无声回应。
  老婆婆感慨道:
  “在后来,剑仙和白王为了护下这座小镇,离开了,留下了我们守护在这里,这一晃都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了~”
  少年若有所思,见老人家悲从心生,红了眼眶,便试探的问道:
  “我自外面那座天下而来,前辈就不想问问我,这二位的近况吗?也许我知道一些,刚好能告诉前辈....”
  老婆婆淡然一笑,打算给自己再倒一碗酒,犹豫了一下,又没倒,索性就拿着坛子直接喝了起来。
  反正少年又不陪自己喝,这样也方便。
  本就提旧事,悲伤春秋,喝点这用故乡桃花酿的酒,倒是能好受一些。
  只是可惜。
  终究是借酒消愁更愁,徐徐道:“你刚来时,便提过仙音阁中,我的长明灯,那你可知这长明灯是如何来的?”
  少年挑眉,答道:
  “知道,十二境渡劫境者,取自身一滴本源精血,置于明盏中,在以自身灵气为引,将化其为灯芯,在放于鲸油中点燃,魂不散,则灯不灭,人若死,灯自熄~”
  老婆婆眯起那双满是褶皱的眼,笑道:
  “对,是这样的,剑仙和白王走时,也留下了两盏长明灯,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这灯就灭了。”
  “人死灯灭,问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总归答案都是一样的,不是吗?”
  老婆婆叹息一声,继续说道:“死了就是死了,什么也没有了。”
  许轻舟垂下眉梢,并未反驳,顺着老人家的话说道:“你说的没错,是没意义了,那便不提。”
  转而话锋一转,又问道:
  “那前辈,就没想过要离开吗?去外边看看~”
  老婆婆摇头道:“不想。”
  “嗯?”
  老婆婆继续说:“我答应过他们的,如果他们的灯灭了,我们就永远不出去~”
  伸出枯黄的手掌,指向院子的北侧一座小山坡上,那里桃林稀,桃树巨,是一片小空地,每一棵树下,都有着一个小土堆。
  老婆婆笑眯眯问道:“你看到哪些土堆了没?”
  少年书生下意识的点头。
  老婆婆解释道:“一开始啊,不止老婆婆我一个人,还有一些十境的修士,十一境的,不过,他们原本就比我年纪大,境界又比我低,所以都死了,也算是寿终正寝吧。”
  “如今就剩我这老婆子一个人了,等我死了,所有的秘密也会一并埋入土中,这座小镇就再也没有记得那段过往了,我们刻意没有教这些后生修行,这样,他们就能世世代代的做个普通的凡人,安稳的过完一生,这是剑仙和白王走时的意愿,我也觉得极好,人活的久,并没什么好的,徒增烦恼罢了。”
  老人家总归是年纪大了,说起话来,难免絮叨一些。
  许轻舟不明白,她为何突然说这个,但是他却始终都安静的做一个倾听者。
  “....实不相瞒,老身的日子,所剩无几了,你若是晚来个几日,可能也就见不到我了。”
  少年心头猛然一紧,低沉开口。
  “前辈身体硬朗,莫要说这等不吉利的话。”
  老婆婆却是摇头笑笑,云淡风轻道:“生老病死,天命使然,这有什么吉利不吉利的,老身活了这么久,这点事情还是能看透的,临入土前,还能听到故乡的消息,也算是这上苍厚爱,待我不薄了。”
  少年沉默。
  老婆婆突然望着少年书生,眼中带着些祈求的意味,请求道:
  “许轻舟,你我虽是初见,可却是同乡,说不定你祖上的哪位先人,与老身还有些渊源呢,老身脸皮厚一些,便算你是我半个后辈。”
  “按这世俗的道理,只有小辈求长辈办事的道理,可今日老身想破个例,求你一件事,你权当我是长辈也好,或者是为了报答我今日的知无不言的回应也罢,又或者是可怜我这将死之人,务必答应于我。”
  突然的肃穆,让少年多少有些措不及防,她似是在交代遗言,这种感觉,少年很不喜欢。
  低声道:“前辈请讲?”
  第884章 我有一个名号很响亮
  老婆婆一如方才的严肃道:
  “这座小镇,你走之后,全当不曾见过。”
  话音一顿,老人家强调道:“这是老婆子我唯一的遗愿,也是对昔日剑仙的承诺,人无信而不立,死不安宁。”
  许轻舟垂眸,悠悠叹息道:
  “我刚坐下的时候,就已经答应前辈了,不是吗前辈又何须多此一举呢?”
  老婆婆半眯着眼道:
  “这总归是不一样的。”
  少年不解,轻声问道:“有何不同?”
  老婆婆慈眉善目道:
  “老身说话直,可能不太好听,你说此话时,是有求于我,是承诺,却也有交换意思,听起来像一场交易,讲起来不好听,等我死后,这交易似乎也没了意义。”
  “而现在,是我在求你,你答应了,便是你对我的承诺,这不是交易,不管是同情老身也好,还是其它也罢,总归是有感情在里边的,我虽不识你生平,不知你过往,却观你眉明目朗,两袖清风,眼中一点浩然气,可掀起千里长风。”
  “老话讲,相由心生,观你这面相,应是君子,君子重情重义,这情既然排在义前面,总归是有道理的。”
  听闻,许轻舟顿首道:
  “这样的说辞,晚辈倒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老婆婆笑笑道:
  “这个世界上开不出两朵一模一样的桃花,这世界上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看法总归是不同的,这不稀奇,我认为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不对,你认为的不一定错,也不一定不错,总之,自己认可的,能让自己心安。”
  “说到底,老身也只是求一个心安,让自己能走的平静一些罢了。”
  许轻舟听明白了,桃花仙子要的是自己的一句承诺,一句她自己求来的承诺。
  这样她比较安心一些。
  至于其它,无非就是一些说辞罢了。
  他沉默一会,慢慢站起身来,负手而立,背对着老人家,望着满山桃花,望着山下小镇。
  沉声道:
  “我来过,我记得,我走以后,只字不提。”
  声音不大,却是铿锵有力,入了耳中,激起千堆风雪。
  山风突起,桃花飞扬,洒落满院,满桌,满身。
  老婆婆神情肃穆,站起身来,对着许轻舟拱手一揖。
  “如此,那老身就先行谢过了。”
  许轻舟匆匆回身,亦回一礼,其身压的比老婆婆的还要低一些。
  “婆婆言重了。”
  他没有再叫她前辈,也没有叫她老人家,而是叫婆婆。
  许轻舟想,这样总归轻切一些。
  对于眼前这位老人家,他不止于长幼尊卑的礼节,也不止是俗世客套的礼节。
  心中也多了几丝敬重和仰慕。
  为了昔日一诺,枯守此地一生,这样的人,值得许轻舟发自心底的敬仰。
  他是重承诺的人。
  昔日对剑仙一诺,护清衍至今,所以,他遇见这种承诺的人,难免惺惺相惜。
  二人一辑之后,彼此落坐树下石桌。
  老婆婆说,要给许轻舟泡杯好茶,招待一番。
  少年说不必麻烦,想和老婆婆喝上一杯。
  老婆婆讪讪笑道,那就借花献佛了。
  二人便就在这桃花小院,伴着满山落花风,共饮。
  许轻舟喜欢喝酒,也和很多人喝过酒。
  寻常的农夫,深不可测的高人,意气风发的少年,风华绝代的佳人。
  可细想下来,与一位老婆婆这般对饮,倒还真是生平第一次。
  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酒过三盏,话过五旬,二人畅谈,眉开眼笑,早已没了方才的厚重和压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