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可许轻舟生不逢时,偏偏开在了纪元之末。
  即便开的灿烂,芳华无限,可是花期实在是太短了。
  偏偏赶路少年还一点不着急,还在慢慢的,慢慢的走。
  仙在心中轻叹,仰望明月,柔声问道:
  “许轻舟。”
  “嗯。”
  “我总是会问你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你会不会觉得我很烦人?”
  许轻舟不答反问,微笑道:“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仙压眉,试探道:“假话是?”
  许轻舟撇嘴道:“是挺烦的。”
  仙挑眉,期待道:“那真话呢?”
  许轻舟耸肩道:“真的是挺烦的。”
  仙翻起眼白。
  书生爽朗一笑。
  “许轻舟...”
  “又咋啦?”
  “没事,就想喊喊你。”
  这下轮到书生有些无语了,揉了揉鼻尖,举坛大饮一口,仰望明月星辰,感慨道:
  “醉后不知天上水,满床清梦压星河。”
  “好久没看到这么美的星空了。”
  姑娘眯着双眼,恬静微醺的面容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亦捧着酒坛,也看着星空。
  小声呢喃。
  “生不逢时而已,没时间就争取时间,我试试好了...”
  那就化做一江春水,载着轻舟,让这一年的春久一些。
  许轻舟问:“你说什么?”
  仙否认道:“什么都没说。”
  许轻舟说:“对了,仙竹叶,仙竹节,你要不,要便给你?”
  仙眉如远山,眯着眼,坏坏笑道:
  “为什么没有仙竹笋?”
  许轻舟嗤鼻道:“你长得很美了,就别想的太美了。”
  仙笑眯眯道:
  “油嘴滑舌,你自己留着吧,这些东西,对我也没用。”
  第678章 浩然有一个先生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
  星河一夜长辞,醒来已是清晨。
  秋风依旧萧瑟瑟,回望身后,云舟一夜,已过万重山。
  许轻舟做一个梦,一个美梦。
  梦里。
  他看见了重逢,百万忘忧军齐聚一堂,那片人潮里,还看到了两只小家伙,比手画脚,嚷嚷不停。
  许轻舟早就不记得了,自己有多久没做过梦了,也早就不记得了,在境界如常的情况下,能睡的如此深沉。
  并非不是酒醉了人,想来只是那百年酣睡的习惯延续至今,让自己一时还未适应吧。
  醉时明月,醒来清风。
  耳畔嘈杂喧闹阵阵,眼前却已不见了姑娘,轻轻捏了捏眼角,书生气爽神清。
  他并没有去寻那仙的踪迹。
  仙向来都是来无影去无踪,这次想来亦不例外。
  而是趁着那梦还在脑海中回旋,书生取出了一卷山河图。
  满怀期待,匆匆写下一笔,百万行善值便付了秋风中。
  山河千里,一界沉沦。
  却终究空空无痕。
  深吸一口气,收起山河卷,许轻舟站起身来,遥望云卷云舒处,轻声道:
  “五百年了,你到底去了哪里啊....”
  五百年。
  如黄粱一梦,一瞬而已,可对于书生来讲,五百年,却是整整十八万个日日夜夜,二百万个时辰。
  真的已经很久很久了。
  甩了甩头,书生身体向后仰去,便自桅杆之上笔直坠落。
  入云舟中。
  昨夜星辰已逝,满眼青山渐远,这条归家的路,对于书生来讲,终究只是寻常...
  秋去东来。
  换了人间,大雪白头,洗净铅华,昔日扬帆起航的勇士们,今日归来。
  回到了曾经的故土。
  一百年后的相逢,于匆匆之中。
  那一日,整个黄州举天同庆。
  世人皆知,先生已经回来了。
  落仙剑院热闹最甚,好一场喧嚣的庆功宴,从日落黄昏,狂欢到了隔日清晨。
  那一年。
  南海之行,黄州的修士们,满载而归,那一夜的狂欢,归来的人将南海里的故事讲给了别人听。
  他们说。
  这个世界很大,十州,八荒,四海。
  他们还说。
  这个世界很小,一位先生,一座高城,一支忘忧队,百万袍泽弟兄。
  他们讲了上州的人,也讲了八荒的妖。
  最后讲到了先生,说是先生走时,百万天骄躬身一拜。
  那场面当真骇人。
  眼中是前所未有的骄傲,而听者眼中是前所未有的炙热。
  他们依旧崇拜着先生,也开始向往上州,向往北荒,也同样向往那片南海。
  他们想。
  他们得认真修炼了,当下一次南海开启,他们也一定动身,跋涉千里。
  去看看。
  前辈们口中那座城,那座先生为整个天下建起来的城,到底是怎么样的雄伟。
  后来。
  狂欢结束,先生又消失在了山中,依旧没有和任何人说,甚至这一次,他没有带王重明,也没带任何人。
  是孤身走的。
  不过。
  却是无人追问,他们知道,先生定是又去了那人间,济世渡人去了。
  十万修士归来。
  休养几日。
  便开始闭关修炼,一百年了,现在梦醒了,他们的生活也该继续了。
  得了仙竹一叶的人们开始炼化竹叶,悟那天人之意。
  欲要引下雷劫。
  他们也该想想,入那渡劫境了,然后冲击圣人。
  至于其他那些得了仙竹灵蕴的,境界都得到了增长,他们想趁着这股势头,一鼓作气,再上一层楼。
  日子一如往常,恢复了百年前的平平淡淡。
  闭关,修炼。
  日升,日落。
  春去秋来。
  一梦十年,匆匆百年,恍恍惚惚又是数百年。
  逝去的是岁月,收获的是修为,还有沉淀出的岁月流年。
  -----
  人生南北多歧路,君向潇湘我向秦。
  上州的天骄们,回了上州,八荒的妖们渡过了那条大江,各自回到了来时的地方。
  那座剑气长城上再次升起了战旗。
  百年的休战期结束,剑气长城上,再次剑拔弩张。
  他们回去了。
  亦上演了属于他们的欢呼,他们同样将那南海的故事说与了世人听。
  讲的是。
  人间出了一个先生,他叫忘忧,那是一艘轻舟,却又是一艘能载下天下人的大舟。
  人间的天地里。
  自此多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忘忧先生。
  他被书写在了文人的墨笔下,绘在丹青尺牍间,谱一曲杨柳东风,折一梦烟雨江南。
  开卷时,他在。
  掩卷时,他仍然在。
  人间山河多锦绣,浩然遍地是英才。
  他的故事跨过了那条灵江,在两岸如春风一般传扬。
  荡漾了浩然。
  他说过的话。
  渐渐于百万人口中讲出,慢慢的流传,而后千古流芳。
  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事了拂衣,身藏功名。
  欲如沟壑,厚土难填。
  福祸相依,善恶同存。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
  还有那首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看惯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皆负笑谈中...
  正如彼时之黄州。
  许轻舟讲过的话,被那些后世的文人们,整理成了一本册子。
  书名亦叫忘忧语录,供后世之人品读。
  在接下来很久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那蛮荒,还是在书院,总能听到有人讲着属于书生的故事。
  但听稚童松下问。
  “忘忧先生是诗人吗?”
  “不是。”
  “忘忧先生是剑仙吗?”
  “不是。”
  “那忘忧先生,到底是什么?”
  “是先生啊。”
  “什么是先生?”
  “济世渡人,兼济天下,教化众生,传道授业解惑也。”
  “是那人间谪仙人....这就是先生,忘忧先生!”
  许轻舟的故事不止流传于人间,亦落入了圣人们的耳中。
  圣人们大多半是没见过这个少年的。
  只是听回来的人讲。
  南海一行,百万人归,得竹六千,皆因其一人。
  他们想这应该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年轻人吧。
  至少。
  没有反感,因为那先生之大义,便是圣人,只是听闻,却亦被深深折服。
  后来听闻这先生在那下四州的黄州。
  动身跋涉千里,欲往观之。
  可黄河之上,那苏圣昔日一语,却早已不准通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