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众人不知如何言说,终是欲言又止。
  书生话音继续,柔声道:“山水一程,三生有幸。”
  “长乐未央,长毋相忘。”
  “我帮了你们,你们何曾没有帮我。”
  “不要觉得你们欠了我的,我也不需要你们报答我,若是真觉得心里过意不去,非想着回赠于我,那不妨答应我一件事如何?”
  书生话至此停歇。
  众人神色肃穆,静听。
  “先生请讲。”
  许轻舟深吸一口气,舒展双眉,视线自众人身上挪开,看向远方。
  目光延伸,看过平原,看向仙竹,看向那来时的路,直到看到了那座天下。
  轻轻蹙眉,意味深长道:
  “生于这座天下,我等皆是浮萍,命不由己,大多时候,皆是无可奈何。”
  “我是说如果....”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们得了仙竹一叶后,若是来日真成了圣人,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能做个好人。”
  “渡人,渡己。”
  “当然,即便做不成那圣人,希望你们至少能做个君子吧。”
  话音一顿,书生收回目光,看向人海,语气加重,多了些深沉,继续道: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君子可内敛不可懦弱,面不公可起而论之……”
  诸君沉默,眉梢低垂。
  先生的话,他们明白,先生的用意,他们了然。
  那是先生于他们的期许。
  若成了圣,便是不可福泽苍生,亦做一个君子,不欺天下。
  他们想。
  他们没什么理由拒绝先生这个要求。
  先生一直奉行,行善积德,随性而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不是先生自己说的。
  而是他们看到的。
  一百年,整整一百年,先生用行动告诉了他们这个道理,即便是到了此时此刻,先生还在做。
  先生一直如此。
  道理从不止是说说而已。
  这也是他们对这位先生心悦诚服的原因之一。
  舒小儒欠身一拜,发自肺腑的说道:
  “先生教诲,学生谨记。”
  百万忘忧军。
  无论是上四州的人,还是蛮荒的妖,天骄还是寻常,姑娘又或少年。
  纷纷于此间拱手对先生一拜。
  行弟子规。
  “先生教诲,我等绝不敢忘!!”
  许轻舟满目柔情,甚为欣慰,挥一挥衣袖,没留下一许浮云。
  “去吧!”
  他们没有欢呼,也没有高喝,只有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稀稀疏疏,叽叽喳喳,抬头看一眼先生,回头又看一眼身后。
  他们知道。
  真的该走了。
  人海中,泰山咬牙,低喝道:
  “走!”
  众人转身,步步回首,向着那棵遮天的仙竹而去。
  回望身后,是敬畏与不舍。
  在看身前,是期待与希望。
  他们走在天幕下,漫步清风中,迎着那骄阳,渐渐靠近那片竹荫。
  目送着众人离去,城头上的先生笑意更浓。
  与他们不同。
  忘忧军的原班人马还立在原地,小白等人也没有要动的意思。
  他们当然是在等许轻舟了。
  而且。
  此刻,他们的眼中写满了骄傲。
  总归他们和那些离去的人不一样,他们这十万人本就认识先生,也是跟着先生来的。
  在进入仙竹秘境之前,先生就已经是他们的榜样了。
  而且,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跟着先生,追随先生,做和先生一样的人。
  现在是这样。
  未来,也会一直如此。
  与先生同行,为先生披荆斩棘。
  他们谈笑风生,沐浴春风,说着先生,畅想远方。
  许轻舟看向小白,又说道:
  “你们也去吧。”
  无忧问:“师傅,你不去吗?”
  许轻舟踩了踩脚下的城,轻声道:
  “我想自己在待一会,你们先去,我一会就来。”
  小白“哦!”了一声,说道:“那我带他们先去。”
  “嗯。”书生点头。
  小白大手一挥,十万下四州的修士,也在许轻舟的授意下向着那颗仙竹走去。
  不大一会。
  昔日城墙下的热闹,只剩下了今时一片空荡荡的木屋。
  地上,桌上,小道上,随处散落着早已喝空的酒坛。
  有些荒凉。
  许轻舟慢慢坐了下来,看看脚下昔日的城,看看远处远行的人。
  吹着迎面清凉的风,喝着手中那醇香的酒。
  慷慨颇深。
  他在想,一万年后,自己还会不会活着,一万年的风霜雪雨,眼下这木头搭建起的百里之城是否还会在。
  自己脚下的这座城关又是否会淹没在桑海桑田中。
  答案。
  他不晓得。
  因为一万年真的很久,至少自己才活了六百年而已。
  若是一万年后还真的活着。
  那时候的自己又会是怎么样的自己呢?
  还会不会是先生。
  又还会不会在人间。
  仰望天幕,温和的阳光,洒了满脸,书生深深吸一口风,又长长吐出。
  小声道:“这样,也挺好的!”
  第655章 仙竹落叶了。
  那一日。
  是仙竹秘境的最后一日。
  记得一百多万生灵同时聚集在了那棵仙竹之下。
  站在了竹荫里。
  那仙竹真的很大很大,远看很大,近看,更大。
  仰头。
  似是一片翠绿色的天。
  他们取出了竹牌,往长空轻轻一送,无数的竹牌泛着淡淡的浅蓝,便就自己朝着那仙竹飞去。
  密密麻麻。
  宛若下了一场雪。
  只是雪不是雪,也不是白色的,更不是向下落的。
  而是竹牌,绿色的,随着风向上而去,在人们的期待中没入了那片遮天的仙竹竹冠之中。
  接着。
  偌大的仙竹泛起了淡淡的白光,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密。
  到后来甚至遮掩了满天翠绿。
  整棵仙竹也像是沉浸在了那朦胧的雾霭中。
  风轻轻的吹。
  竟是真的吹落了竹叶,一片,两片,三片.....百片,千片,很多很多片……
  它们似那断线的风筝,摇摇晃晃的落下,也似那雪花一般飘摇。
  慢慢的,轻轻的。
  伴着的还有无数的白色光柱,细如丝线,密密麻麻垂落。
  如雨幕倾湓,绵延不绝。
  却又连接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与妖。
  仰头。
  看到的那一抹风景,于此间的众生来讲,应是今生见过最美的壮阔。
  漫天竹叶。
  伴着混沌白芒,是那般醒目耀眼。
  他们伸手,接住了竹叶。
  他们抬头,沐浴着灵能。
  那一日的仙竹秘境。
  仙竹落下六千叶,许下灵泽百万余。
  那一日。
  忘忧军沉浸其中,感受着收获的喜悦。
  那一刻。
  他们想说,逝去的一切努力,都很值得。
  随着赐福结束,每一个人的身前,都出现一道门,虚空之门。
  透过门缝,他们能看到另一边是一片蔚蓝。
  他们很清楚,那里是南海,他们来时的地方。
  跨过去,就能回家,却也要告别此间,告别这一百年。
  紧紧的握着仙竹一叶,方太初回望身后,大大的眼眸中,波光浮动。
  再回头。
  便毅然决然,一步踏入了那虚空之门中,随后风起,无影无踪。
  天地间,再也寻不到姑娘的半点痕迹。
  接着,一个接一个的人踏进了那扇专属于自己的门,离开了仙竹秘境。
  不曾停留。
  因为那道门不会停留太久,而这里也没什么可在留念的了。
  记得先生说过。
  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放......
  …………
  浩然天下。
  南海。
  时值深秋。
  满山树叶泛黄,落了大半,风一荡,便能扬起满山金彩……
  此刻日已偏西,黄昏渐近。
  像是在说,这一日,已经所剩不多了。
  南海的雾不知何时又起了,一片白茫茫,很浓,任凭风大,也吹不散半点。
  那海岸线的另一端。
  停靠着好多的大船,悬浮在长空,整齐却分散,其上却是空无一人。
  不过。
  长空碧野间,悬崖秋色下,还是来了许多圣人,若是细细数来,不下十人。
  基本上。
  上四州叫的上号的宗门,和蛮荒的八荒都来了一位圣人,他们此刻就望着那片浓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