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诸位,可还有异议?”
  一统慷慨激昂的话语,透着毋庸置疑,在配上如今的威慑,他们哪里还敢说半句不是。
  而且许轻舟说的,确实也挑不出理来,即便不愿意承认。
  但是许轻舟所说,无论是赌,还是黄,二者这本就是滋生罪恶之源。
  更是富人敛财之地。
  许轻舟虽是为了民,但是何尝又不是在针对那些敛财的富甲豪商。
  群臣听后哗然,纷纷起身,于堂中齐拜。
  “我等无异议,一切全听国师安排。”
  许轻舟满意点头,平复心中愤愤,恢复往日平和。
  在他来时的世界里,黄赌可是排在四害首位和第二位的。
  二者的危害,远远不是明面上能看到的那般简单。
  虽然调侃,与赌毒不共戴天,只字不提黄,可是大家心里谁不清楚呢。
  不可否认它们在古代确实合法存在,可是许轻舟说了,存在不一定合理。
  既然不合理,那就抹了。
  虽然无法彻底杜绝,但是需以抑制。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至少在能看到的地方,这样的事情不该明目张胆。
  这个时代,本就重男轻女,青楼女子谁不是被家中贩卖的,而情色场所滋生贪敛,利益熏心。
  可是许轻舟也知道,用他的认知去说服这些人,太难,索性不如来一场诡辩。
  他只要结果。
  认为对的事情便去做,只求一个问心无愧。
  至于对错与否,自有时间来检验交由世人评断。
  他取过身前新律,握于手中。
  “这新律,共五百四十三条,五万八千三十六个字。”
  “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我要看到新律在江南三省定义公平正义,你等可有问题?”
  虽然面露难色,但是刑部尚书还是上前恭敬接过新律,保证道:
  “臣等定竭尽全力,不负圣上,不负国师,不负天下百姓。”
  许轻舟欣慰点头,眉梢微舒。
  “中书省的留下,刑部的散了吧。”
  “我等告退。”
  刑部一众官员,先后退去,踏着正午的烈日,匆匆出了国师府,一路浩浩荡荡,却又不敢停留,直奔刑部。
  三个月的时间,要推行一套新法,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可不敢耽搁啊。
  “太吓人了,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如坐针毡了。”
  “如芒在背啊。”
  “禁赌,禁色,老夫是万万没想到啊,玩的太大了。”
  “王家和西门家,这次怕是惨了,哭都没地方哭了。”
  “可不是,三省赌坊妓院,哪一个和王家西门家没有关系呢?”
  “看不出来吗?国师这是明着要搞世家大族呢。”
  “行了,赶紧的吧,这下有得忙了。”
  国师府内。
  安排好刑部的事宜,许轻舟饮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
  才道:“去把礼部的人,给叫来吧。”
  片刻后,礼部一众臣子大步入了屋中。
  “礼部尚书王林,携礼部46位官员,拜见国师。”
  许轻舟是指扣桌面,和颜悦色道:
  “都起来吧,说正事....”
  第202章 户部事宜。
  国有六部,分别是吏部,刑部,礼部,户部,兵部和工部。
  六部结合中书省,便是整个苍月的中央政府机构。
  若说刑部执掌的是全国刑罚以及刑名审核,审定朝廷律法,乃是立法机构。
  那么礼部便是负责整个国家的吉,嘉,军,兵,凶五礼,同时管理全国教育事务及科举考试,以及外交等。
  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宣传部门,文化部门等的一个综合体。
  对于苍月古有的礼制,许轻舟自然是不会去插足的,毕竟整个苍月也没有违背天罡人伦之事。
  例如,活人殉葬制度,祭祀之礼等皆没有。
  存在即合理,理应尊重。
  所以对于礼部,许轻舟变革的点仅仅只是教育一环罢了。
  但是他也很清楚,教育之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至少在变法步入正轨之前,不宜大动干戈。
  他仅仅只是提了一个要求,让礼部通告天下,召天下读书人,有志之士进京,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举。
  选拔人才,为国所用。
  “我只强调一点,此次科举,不设状元,榜眼,探花,亦不设名额上限,而是设立一条线,凡是通过考核者,一律录用,报效国家。”
  “天下学子,尽可来考,无论出生,取贤良而用之。”
  “有没有问题?”
  相比于刑部,礼部接到的任务,简直可以用小儿科来形容,只是准备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罢了。
  选址通知,简简单单,历年秋时,本就有科举不是。
  “回国师的话,没有任何问题,我一定代诸位臣公尽心完成,给您一份满意的答卷。”
  许轻舟欣慰点头。
  “很好。”
  礼部一老者问:“国师,敢问此次科举试题该如何定义?”
  许轻舟想都没想就道:
  “这就不用你们礼部操心了,届时,我自会将考题送至考场,你们只管准备就是了。”
  自己选的是人才,可用之才,可不是选那迂腐的儒生,考题自然是要有所变动的。
  为此许轻舟亲自设计了一份考卷,到时候以此考卷为基准。
  “国师,此次科举既是与以往科举不同,是否要重新提名?”
  闻声,许轻舟摸了摸下巴,认真思索。
  “就叫高考如何?”
  “高考?”
  群臣彷徨,心中茫然,一个新的词汇诞生,自是好奇,也是新奇。
  许轻舟也懒得解释,随意编造了一个理由,便搪塞了过去。
  “高中之考,是曰高考。”
  虽然简单,毫无深意,可是许轻舟是国师啊,这些礼部的儒生自是纷纷拍起了马屁,且拍的异常文雅。
  “妙妙妙,高考二字,立意清晰,言简意赅,甚好,甚好。”
  “下臣附议!!”
  许轻舟又岂听不出这牵强的恭维,挥手示意。
  “行了,既然如此,礼部的诸位大人,也先散了。”
  “臣等告退!!”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解决了礼部之事,让中书省的诸位高官不由松了一口。
  他们还真怕如刑部一般也来个数个时辰,那这六部结束,起步也该天亮了。
  现在看来,倒是他们多虑了。
  看到礼部之人先后离去,剩余四部之大臣踮脚探头,交头接耳。
  “快看出来了,出来了。”
  “礼部事情这般简单吗?竟是这么快”
  "凡俗礼节,自当不可与刑部相比,刑部律法想必变动较大吧,"
  “有理。”
  一侍卫匆匆而来,高声宣。
  “国师令,请户部诸臣进殿议事。”
  “走了走了,到我们户部。”
  “快些,都动起来。”
  “你们一会都机灵些,可别捅娄子,不然别怪本尚书翻脸不认人。”
  户部职责:掌管户籍,及田地,赋税,官员俸禄等一切财政,说白了便是财政部和民政部的组合体。
  对于户部,许轻舟主要的改革在于内部构成,类似于重组部门,将其分为专管财政的财政部门与专管户籍的户籍科。
  并且在二者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个单独管理天下田亩的土地局。
  三者合一,为户部,又一分为三。
  “财政部门的官员,从今以后只负责国库支出和收入的工作,核定税率....”
  事关户部之事,乃民生,经济之命脉,许轻舟自是不敢草率,事无巨细,如同刑部一般,一一交代。
  他将自己修订的全新税收草案仔细讲解,并要求于秋收之前落地江南三省,对于工商之税亦做了重新的调整。
  简而言之,农业之税,百姓之赋减少了,但是工商之税却是明显增长了。
  摆明就是要对贵族,士族,世家下手。
  不仅如此,他还让户部土地部门负责重新丈量三省良田,尤其是王侯士族,富甲豪商之家的田亩。
  并重新修订户籍,登记天下之民。
  一条条一件件,听的那户部尚书的汗水从进门便在未曾止住,袖口早已湿透。
  许轻舟薄唇一碰,说出的这些事,户部干起来,那可都是天大的工程啊,岂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登记户口,三万万民啊,江南三省本就是沃野,田亩万万尽是良田。
  丈量也就罢了,可是氏族之家的良田,岂是他们想量就能量的。
  还有,新增工商税目,那些东西干起了,可是要得罪不少的人啊,而且还是有权有势之人。
  岂有那般容易。
  这不是在让他干活,这是将他往绝路上逼啊。
  其余户部官员亦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坐立难安,如芒在背,比之刑部好不了一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