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原来是这样啊,所以凡州贫瘠,并非是因为凡州真的就不如别的州,只是凡州离灵江太远,灵溪到了这里,就断流了。”小无忧分析道。
小白插话,“嗯,真神奇,你说我要是跳到灵江里修炼,修为是不是会噌噌的涨啊。”
清衍很认同的点头。
“对,有道理,可以试试。”
许轻舟听闻,不由扯了扯嘴角。
听听,这都是些什么虎狼之词,一个干涸的河床都能尚且如此诡异,真要是灵江水在其中流,人下去,还有命吗?
他深吸一口气,寒意在晚冬蒸蒸日上。
但是他能感受到,站在这干涸的河床畔,天地间的灵气似乎真的浓郁了些。
清爽了些......
苍月心吟所说,出自史册,而他所知道的和她说的,自也大差不差,也是来自一些流传至今的古籍。
如此看来,此事可能真并非谣言。
毕竟在很久很久以前,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也是曾经诞生过圣人的。
灵江自东海而来,入归墟,横贯整个浩然大陆。
将浩然大陆一分为二,划出了两个天下。
灵江以南,人族十州并立,灵江以北,八荒妖兽聚集。
两大阵营就此对立。
沿途有八条支流,南北各四条,八条支流,又各分三道,为溪。
地下,亦有无数灵泉交错,完美的形成了一个生态内循环。
这么一想,灵水带来天地万物修行的灵气,这样的说法,确实不无道理。
至于真理,等以后看了,也就知道了。
收起思绪,收回目光。
“走吧!”
他唤上几人,转身朝着山下走去。
这山是他最先爬上来的,也是他最先走下去的。
几人自是没有多想,赶忙跟上。
只是三娃依旧有意无意的扭过头,恋恋不舍的看着那干涸的河床。
“师傅,我们这么走下去,有一天,会看到灵江吗?”
许轻舟不假思索道:
“会的,水往下流,人往上走。”
无忧弯着眉,欢呼道:“那太好了,到时候我一定要好好看看,心吟姐姐口中的江面千里,浩瀚如海会是一番怎么样的场景啊,”
小白接话,“别说了,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许轻舟只是笑笑,未再说话。
苍月心吟跟在身侧,也没有出声,不过眼神中却满是复杂。
一半是羡慕,羡慕他们自由自在,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一半是难过,难过自己画地为牢,想去哪里都去不了。
........
一行又踏上了归路。
马车内,三娃捧着那本被许轻舟翻烂的《浩然异闻录》认真的看了起来。
“看这里,灵江篇....”
“对,就是这个,还有灵溪呢。”
“心吟姐姐果然没骗我们,这书里还真写了呢。”
“.......”
又行三日,进入了京州地界。
队伍也不再是原来那个小小的队伍了,而是千骑开道。
也不再绕道慢行,而是顺着大道,直奔京州而去。
皇城之中,自然也知晓了苍月心吟这位公主回来的消息。
一时之间,人心浮躁,扰乱纷纷。
这位公主,世人知道的甚少。
不过冀州城一事,却已然名扬天下。
其手段之果决,狠辣,就算是男儿身,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听说了吧,那心吟公主,就要回京了。”
“是吗?”
“当然,听说还带回来了个先生,叫忘忧先生。”
"忘忧先生?谁啊,未曾听闻,文坛之上,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位大家?"
“这你就不知道了,忘忧先生,可不简单,我听人说,云城事变,就是他在背后谋划的。”
“嘶....不是说是秋山一众匪徒吗?”
“你傻啊,一群土匪能有那本事,一月覆一城,背后定然是有高人指点啊。”
“若是真如你所说,这忘忧先生,不简单啊,公主将其亲自请回来,看来陛下是打算要用此人了。”
“嗯,等着看吧,等陛下闭关结束,京城就要唱大戏咯。”
“咳咳,二位大人,还想看戏呢,小心自己先入了戏中.....”
“大人......”
许轻舟的忘忧先生名号,是从天霜城流传出的,而天霜离此地亦有数千里,消息流传自然没那么通达。
再加上,许轻舟在名声鹊起之时,选择了远行,离开了天霜一去不回。
后在云城,也只停留了数月。
随后一走便是四年,期间隐姓埋名,销声匿迹。
所以这京都之地,知道忘忧先生的屈指可数。
百姓自不用说,哪里曾听闻。
就是这朝堂之上,除了六位国公,十二王,三大士族,和六部尚书,左右丞相以外,还知道的人,怕是不过五指之数。
所以此时听人提及,对于忘忧先生众臣自是好奇的。
特别此人,可是苍月心吟这位公主亲自去接回来的,这样的礼遇,在苍月可不多见。
...........
“先生,快看,那就是圣人的雕像,凡州曾经唯一的圣人,书圣苏弑之。”
苍月心吟指着远处一座高耸的石像激动道,眼中满是崇拜。
许轻舟亦远眺,小声重复。
“苏弑?”
“先生错了,不是苏轼,是苏轼之……”
第155章 负重前行。
那雕像高曰十丈,临近之时,需以仰望。
雕刻的是一老仙人的模样,手握半卷书,单手拂长须,抬眸凝长空。
雕工精湛,篆刻的栩栩如生,特别是那双眼睛,细看饱经沧桑,透着无尽的睿智,让整尊石像,宛如活过来了一般。
单是瞻仰,便感其一身正气,凌冽非常。
天地十四境,这圣人便是十三境,也是浩然大陆,已知人能修炼到的最高境界。
“书圣,你说的此人,可是十三境圣人?”
苍月心吟点头,依旧透过车窗瞻仰着那尊石像,精致的脸蛋上满是崇拜,确定的说道:
“对,就是十三境圣人。”
“凡州唯一的圣人。”
听闻此言,小无忧等人也下意识的再次看向了那尊石像,眼中的神色,同样有了明显的变化。
“十三境的大圣人,人间的老仙人,听说能活万年岁月呢,好厉害的。”
“嗯,一万年,那这书圣还活着不?”
苍月心吟摇了摇头,慢慢道:
“书圣苏弑之,属于他的传奇,早已是几万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的凡州还不是现在的凡州,也没有三国鼎力的格局,听说那个时候,凡州的人都是一个个部落,靠打猎为生,彼此之间互不往来,却也时常争斗杀伐,与兽同行,游荡山野。”
“那时候,书圣来到了凡州,他用了百年的时间走遍了凡州每一个地方,用书中的道理教化世人,我们的祖先才走出了山野密林,建立最初的王朝。”
“后来书圣走了,离开了凡州,人们为了纪念他,便雕刻了这一尊石像,立在了这里。”
“数万年来,王朝更替,沧海桑田,可是他的雕像却一直屹立于此,供天下天下人祭拜,瞻仰。”
说着苍月心吟单手拄着下巴,眼中闪过一丝茫然,继续道:
“至于书圣去了哪里,没人知道,有人说他成了仙,飞升天界了,也有人说他仙逝了。”
话音一顿,她的眼里迷茫被驱散,又闪动着光,那是崇拜的模样。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他老人家,就像这尊雕像一样,一直伫立在我们的心中,万古流芳,即便是在过几万年,我相信,属于他的传说依旧还在,他会一直活在人们心中,即便身死,其魂不灭。”
三娃点头,似懂非懂。
许轻舟感受到苍月心吟眼中的崇拜如此浓烈,笑问:
“你好像很崇拜他,你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吗?”
苍月心吟收回目光,看向许轻舟,斩钉截铁的说道:
“当然,书圣本就是我的榜样,谁不想如他一般,青史留名,万古流芳呢?”
许轻舟笑笑,不置可否,也不再说话。
苍月心吟自是被勾起了兴趣,连忙追问。
“难道先生不想吗?”
“想什么?”许轻舟明知故问。
苍月心吟凑近了些,“不想让世人都记住你吗?不想名扬天下,不想万古流芳?”
面对苍月心吟的询问,许轻舟合上了手中书,深吸一口气,舒缓眉梢。
侧目望向窗外,凝视了那尊石像一眼,随之又慢慢收回,看向苍月心吟,意味深长道:
“在我看来,所谓的千秋霸业也好,万古流芳也罢,与一件事相比,其实都算不了什么?”
“什么事情?”
许轻舟直视苍月心吟,平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