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502节

  “奸佞当道,请皇上清君侧!”
  “请皇上清君侧!”
  “请皇上清君侧!”
  “请皇上清君侧!”
  乱哄哄,闹哄哄,雍正帝只觉天地倒悬,头晕目眩,气怒攻心,恨不能喷出一口老血,让这群无法无天的人看看,他的血是红的,不是黑的!
  张廷玉站出来,道:“皇上,容臣去劝两句。”
  雍正帝:“……就拜托卿了。”
  张廷玉走出步兵包围圈,走进血泊,合上那位惨死的老书生双目,叹口气,起身,高声道:“众位,请安静,听老夫一言……”
  德亨看着前方的乱象,中间隔着步兵、禁卫和雍正帝、允址等诸王,他站在人群后面,听不清张廷玉在说些什么,大抵就是一些安抚的话。
  只是,已经见血了,真的能轻易安抚住吗?
  整个送葬队伍已经戒严,每一个人都要乖乖待在原地,乱动乱蹿者,格杀勿论。
  德亨和弘晖、弘昀等阿哥们站在一起,弘昼吓的抱住弘旦,弘旦一手一个护住永华和永璋,几个小少年跟鹌鹑一样挨在一起,相互安慰取暖,一旁的弘历不住翻白眼,暗暗骂没出息,哼!
  德亨的视线在不远处跪着的文官群体里逡巡,弘晖见状,低声问道:“你怀疑谁?”
  德亨摇头,道:“没有头绪。”
  他的视线平平略过徐元正,收回视线的时候,目光一凝,落在了跟在梓宫之后的太监群体上。
  弘晖的视线随他而走,最终落在了魏珠和李玉,以及特许来为先帝发引的梁九功身上。
  弘晖和德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怀疑。
  但怀疑也只是怀疑,这个时候,还是安静为要。
  雍正帝开始说话,说了什么,这会子无人传送,得等过后才能知道了。
  梓宫很快重新启程,德亨被队伍裹挟着,踩过被众人踩过已经变淡的血泥,在不知道有多少的学生、士子目光注视下,走向前方。
  ……
  梓宫已经入景陵与先帝四位皇后和静敏皇贵妃合葬,夜晚,德亨在享殿留护。
  雍正帝白日在享殿行礼,入夜就带着太后皇后妃嫔诸王阿哥文武百官去了行宫,夜晚的享殿静谧又阴森。
  好在已经入夏,草木生发,虫啼蛙鸣,也算热闹。
  如果忽略时不时哀嚎出声的乌鸦老鸹的话,其实景陵这边的夏夜还是很怡人的。
  允禵拎着一个酒坛子走进来,用樽爵倒了三樽酒,一樽撒给先帝,一樽塞德亨手里,一樽自己饮了。
  德亨看着手里金黄的酒液,允禵道:“雄黄酒,喝点没事。”
  德亨没喝,抬手将酒樽放在了供桌上。
  允禵看了眼那樽酒,道:“怎么,怕我下毒?”
  德亨摇摇头,道:“这酒樽一看就没人用过,还不知道干净不干净呢”。
  一口闷的允禵:……
  允禵干呕两声,没好气道:“你不早说,娘……”
  “十四爷,祖宗面前,注意您的教养。”德亨慢吞吞道。
  允禵“啧”了一声,抬手就要将酒樽扔了,德亨眼光轻飘飘一扫,酒樽在半空转了个弧度,最后落在供桌上。
  允禵一屁股坐下,道:“梁九功、魏珠、李玉三人分开审,很快就能出结果了。”
  德亨:……
  允禵:“你说,就算审出来了又如何?就算是他三人做的又能如何?就算他三人背后有人又又能如何!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们死了也就死了,活人的问题,还得要活人来解决,你说是不是?”
  “今上当真有先见之名,勒令禁止太监私投诸王阿哥府上,这太监要是闹起来,是真的要人命,还能成事。你说,他们是怎么说动那群书呆子拼死的?或者是蛊惑?许了什么好处?”
  德亨幽幽开口道:“十四爷,您听我一句劝,您这幸灾乐祸的势头,还是要收一收为好。”
  “哼!”允禵不屑。
  德亨道:“或许,您希望留在这里,为先帝守陵。”
  允禵猛然坐直了身子,厉喝道:“你说什么?!”
  德亨:“我没说什么,您就当听听算了。”
  允禵:……
  “皇额娘不会允许的。”
  德亨感叹道:“噫吁嘻您以前是怎么得先帝爱重的,真是让人疑惑。”顿了一下,又平平加了一句:“蠢的令人发指。”
  允禵拔刀而起,拔了个寂寞,他身上的兵刀都被收走了。
  德亨哧声道:“色厉内荏,当真可笑!”
  允禵:“你在故意激怒我。”
  德亨:“你说是,就是吧。”
  允禵:……
  德亨给康熙帝烧纸,允禵就这么两只眼睛沉默的盯着德亨看。
  好一会,允禵问德亨道:“你猜猜看,幕后主使会是谁?”
  德亨:“不管是谁,都和我无关。”
  允禵哈哈笑两声,道:“我第一个猜,是你!”
  德亨说话的声音都没波动一下,玩笑般道:“滚犊子,信不信我打你。”
  允禵:“真没意思。不过,我刚才那句可不是玩笑话,是真的有人会怀疑是你背后策划的。听说赵昌死在了慎刑司,你向来重情,要是想替他报仇也不是不可能。”
  德亨:“我要是报仇,会找隆科多,不会找皇上,更不会让先帝的梓宫在中途停滞。不管赵昌是怎么死的,都没有先帝顺利入陵重要。怀疑我的人,一定是个连这点都想不明白的糊涂人。”
  允禵:“……你说的对,你和先帝的感情,不是一个赵昌能撼动的,若是我想报仇,也不会耽误先帝的梓宫入陵。”
  享殿里又寂静下来,只有偶尔一两声烛火燃烧的噼啪响,听在耳边尤其的大声。
  烧了一沓纸,这回换德亨问允禵道:“你不在行宫养着,来这里做什么?”
  允禵:“你管我。”
  德亨:“不会是来找我的?”
  允禵:“自作多情。”
  德亨:“让我猜猜,皇上已经答应满京城读书人的请愿,要按照先帝遗愿,建图书馆了,你是为着这事儿来的?你想领这个差事?”
  朝阳门外那一闹,有两种处置方式。
  一种是暴力镇压,杀几个、打几个、抓几个,差不多就能解决。但是,人太多了,当日闹事的,虚虚数一下,超过三百之数,不乏满洲旗人和汉军旗人。这是露面的,暗地里肯定还有没露面的。
  这些人现身的目的就是闹事,不是打杀几个人就能恫吓住的,相反,你杀的越多,事情会越严重,越一发不可收拾,除非你把京城所有读书人都搜罗一遍,然后将所有可疑之人都杀了,直接结束大清朝的文运。
  这就是年羹尧为什么跟雍正帝说“务必要谨慎处置”,因为这群穿长衫的,真不是普通的小民,他们是真的会让你遗臭万年的。
  第二种,就是好言相劝,这需要有个名望有学识的泰斗出面,这样这群打了鸡血的读书人才会安静下来听你说话,张廷玉的威望算一个,所以他主动站出来说话,意图平息事端。
  但还是那句话,这是有预谋有扇动的起事,不是真的只是为了建一座图书馆,人家要的是清君侧。
  所以,需要皇帝出来说话。
  雍正帝可以采用拖字诀,但大行皇帝梓宫不能拖。
  所以,雍正帝站出来说明,他身边没有佞臣,他身边辅佐的都是肱骨之臣,暂且搁置建图书馆是他这个皇帝自己的意思,是为了多层考量,但是,他承诺一定会实现先帝遗愿,有生之年必将图书馆建成!
  有生!之年!!
  要不说皇帝最会春秋笔法呢。
  雍正帝一出现,那群读书人就已经矮了三分,等雍正帝一说话,那群读书人只顾着激动了,哪里还能思考雍正帝说了什么,只激动跪地嚎哭:“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皇帝跟我说话了耶,好激动
  皇帝采用了我们的谏言了耶,好激动好激动
  他们自以为创造了一场可以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然后就这么散了。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呵。
  不少人都看出来雍正帝许了一张空头支票,为的就是先应付眼下,等先帝入陵,空出手来,他一定会“血洗”这群书生。
  允禵也看出来了,但是,只要四哥你不痛快的,弟弟就痛快了哈哈。
  经过先帝立太子、先帝驾崩、先帝入陵这一年多,允禵已经学会不跟德亨对上了,德亨嘲讽他,那就嘲讽吧,他现在首要的是保全自己。
  艹,经过德亨一提醒,允禵突然发觉,老四是真的有可能将自己圈禁在皇陵,为先帝守陵的。
  所以,允禵向前凑了凑身子,商议道:“你也想建图书馆吧,教给我,怎么样?”
  德亨叹息:“都说了多少遍了,我不想建了,你们一个个的,怎么就听不到我说的话呢?”
  允禵:“嘁,谁信呢?”
  德亨:……
  “就因为无人相信,死了多少人了,何必呢。”
  允禵:“那算什么,死几个人而已,做事哪有不死人的。”
  德亨:……
  话不投机半句多,德亨将一沓纸一下子都扔火盆里,起身,离开。
  允禵愠怒的目送德亨的背影离开,奶奶个熊的,这小子脾气越来越大了,一言不合就走人!
  在享殿门口,德亨遇到了允祥。
  德亨打招呼:“十三叔,您来了?”
  允祥:“啊,来看看先帝。”
  静敏皇贵妃是唯一以非皇后之身陪葬景陵的妃嫔,配享奉先殿香火,想也知道是谁的手笔。
  允祥未必是来看先帝的,但一定是来看静敏皇贵妃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