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480节

  但据陶犇自己所说,他想给自己找个“贤内助”。
  既能在他不在的时候,上的厅堂替他主持大局,也能在他在的时候,下的厨房给他洗手作羹汤。
  两人闲暇时,妻子能抚琴作画和他对弈练剑相互进益。
  生了孩子之后,他也不用多操心孩子教养,妻子知道怎么教孩子,寻不到合适的先生,妻子可以自己上,耽误不了孩子。
  而这样全能的女子,只有德亨身边有。
  德亨听了大大无语,这不就是锦绣和小福的结合版嘛。
  真是没想到啊,不声不响的,陶犇居然还有这心思。
  芳糜愿意吗?
  据芳糜自己所说,她早就看上陶犇了,要不是陶犇死心眼,非要守礼,总是以“主子自有安排”来推脱,两人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要是再晚一些,她芳糜就要考虑找下家了,如今陶犇愿意了,她自也是愿意的。
  德亨:……
  芳糜曾给锦绣打过下手,芳糜的心思锦绣看出来了。
  她曾经跟芳糜征求过意见,给两人拉郎配,被芳糜拒绝了。
  看弘晖和钮祜禄氏就知道了,两口子过日子,不说两情相悦,总得心甘情愿吧?
  陶犇要是不愿意,最后碍着锦绣的面子同意了,她也不会痛快的。
  如此,锦绣在德亨面前都不敢提一句,就怕好心办坏了事。
  但是,德亨身边几个女将的嫁妆锦绣是一直在准备的,也没有特意,就是看到了,觉着合适就收着,如此,这么多年下来,竟是收了不少。
  所以,两人办婚事,一应俱全,因为要赶着上任时间紧,所以,挑了最近的吉日,完婚,三天回门后,两口子就带着人手出发了。
  知根知底就是这样,谁都不用挑谁的理儿,心气儿顺,就能一顺百顺。
  正月十五之前,德隆就回京了,快的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德隆那叫一个委屈:“牛牛可比我熟,他去那叫萝卜插坑,落地生根,我去了,那是倭瓜上藤,提心吊胆的,总担心哪天藤叫我给拽断了。我什么都不懂,难得你们能放心将那么一大摊子交给我!”
  按说陶犇到任后,他要和陶犇做好交接后,再启程回京的。但德亨弄的那一大摊子,陶犇可比他熟多了,去了直接上手,他什么交接都不用做,坐上船就回京了。
  这不,刚从宫中复命出来,简王府他都没回,先来找德亨“兴师问罪”来了。
  德亨给好兄弟端茶:“这不一空手,就将你给召回来了嘛。”
  德隆可不受他糊弄,接过茶捧在手里,生气道:“我给那么多人写了那么多信。你自己数数,光给你,我一天三封信的写,你得攒了十匣子了吧?你怎么就能当看不见?!到最后,就十三叔想着我了!要不是他,我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回来呢。”
  德亨色厉内荏:“那不是,除了好兄弟你,我也不放心交给谁嘛,那是什么地方,你现在也知道了。”
  听了这话,还欲喷火的德隆就哑口了。
  那是什么地方?
  看着只是一个岛,只是几艘船,只是别人不愿意去的苦寒之地,但被德亨治理的,自立自强,自给自足,完全可以建国了。
  隔壁不就是日本国?
  尤其是岛上深山老林里的火器营,那是火器营吗?
  是什么,德隆不知道,但反正就不是火器营!
  也就德亨没那个野心,他要是有裂土而封的野心,就算他在岛上建国,大清这边也拿他无能为力。
  德隆嘟嘟囔囔:“行吧,哥哥原谅你了。”
  德亨嘿嘿笑起来,探手“梆梆”拍着他的肩膀道:“好哥哥,辛苦你了哦”
  看面前的德亨仍旧是少年模样少年心性,德隆突然就心酸了一下,也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气道:“你的事我都听说了,受委屈了吧?没事儿,人生在世,谁能不受个把委屈的,我以前也受过,过去就行了。”
  德亨:“……是,都过去了。”
  见德亨面上似有落寞之色,忙改口问道:“大妹妹呢?我还没跟她道喜呢?”
  德亨忙提醒道:“在我额娘面前,千万别提‘恭喜’的事儿,就当她还是以前的萨萨,一切如常就行了。”
  德隆纳闷:“怎么了?夫人不高兴吗?”不该啊。
  德亨叹气:“我额娘……病了一场,性情跟以前有些大不一样了……”
  听德亨说了纳喇氏的病情后,德隆气的脸稍都白了,提剑就要暴走。
  “你干嘛去?”德亨拉住他。
  德隆怒道:“我去宰了岳兴阿,大妹妹就跟他没关系了。”
  德亨将他按坐在椅子上,没好气道:“你这次回来,皇上肯定要给你封爵的,这个时候裹什么乱。”
  德隆冷笑道:“有没有爵位与我无甚关系,先为大妹妹出口气要紧。”
  德亨老神在在:“你以为我会让自己妹妹吃亏?”
  德隆愣了一下,镇定下来,做回椅子上,也不多问,只道:“你什么打算,带我一个。”
  德亨笑笑:“自然。”
  德隆看着这个笑,突然道:“德亨,我瞧着……你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这些年他跟德亨很少见面,算起来,除了德亨入京、他出京那次,他们兄弟已经有七年未坐在一起好好说回话了。
  虽然月月都有通信,但等真的面对面,坐下说话喝茶,那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多年再见,德隆恍然发觉,兄弟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少年人了。
  德亨随口问道:“哪里不一样了?”
  德隆:“就你刚才笑的那一下,就……怎么说呢?高深莫测?老狐狸?胸有成竹?智珠在握?……唉呀反正就是跟以前不一样了。”
  “你干脆说我老谋深算,奸猾狡诈吧。”德亨笑眯眯道。
  “对,就是老谋深算。不过,我兄弟可跟奸猾狡诈不沾边。”德隆哈哈大笑道。
  第343章
  德隆自己说他什么都不懂, 但在福山待的那一年半,他也并不只是闲着,毫无作为。
  造船啊、练水师啊、做买卖啊、治理城邦啊什么的他是不懂, 但他从众多事务当中,给自己挑了一个自己能做的。
  就是种地。
  当然不是自己种,是看着别人种,他在旁边瞎。
  他身份在那里, 就算是瞎,也有人听,不仅有人听,还得好好听着,然后落实下去。
  德隆拿出自己的种植笔记,跟德亨炫耀道:“你不是让人在黑龙江种粮食吗,土豆、大豆、玉米勉强做到了年年丰收,小麦、水稻就稀稀拉拉、瘦骨嶙峋看着就磕碜, 你道是什么原因?”
  德亨是真的好奇了:“什么原因?”
  “种子呗!哈哈哈哈……”说到这个, 德隆就忍不住的得意大笑起来。
  德亨皱眉:“我都是叫人从各地挑的良种,种子怎么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南方的稻种,你拿到北方去种,能种出来才怪呢。”德隆摇头道。
  德亨还是皱眉,他怎么记得,黑龙江产的五常大米一米难求呢?
  还是南方的良种需要经过经年累月驯化才能在黑龙江成活,然后变成北大仓的?
  德隆还在继续道:“……你还记得我那年曾去朝鲜办案吧?朝鲜也种水稻, 我吃着别有风味, 从那我就年年让人从朝鲜采买稻米。等去了福山, 采买就更方便了, 有一次吃稻米时候,我突然就想到,朝鲜的水稻应该是北方水稻,江南的水稻应是南方水稻,它们从南到北不是跨越了好多个经纬度嘛,气候更是截然不同。
  就跟人一样,北方人去南洋容易得热病,那谁谁…佟佳氏的法海,去广州任巡抚,得了热病回京没几天就死了,南方人也一样,他们来北方受不了咱们这边寒冷、干旱的气候,一层一层的脱皮。
  你让人种的良种水稻是南方水稻,这南北方地气不同,孕育的作物肯定也不同啊,南方的水稻怎么会适应北方的地气呢?我就试着让人种朝鲜水稻,朝鲜和黑龙江离得近嘛,嘿嘿”
  “你猜怎么着!活了!!”
  “小麦也是一样,冬小麦肯定是种不了的,黑龙江那地儿,冬天能冻掉耳朵,冬小麦过不了冬,只能种春小麦。但春小麦的产量只有冬小麦的一半都算是好的。去年朝鲜水稻种活了之后,我就打算今年让人试着在黑龙江种福山岛和朝鲜岛的原产小麦,指不定产量能再提升一些?……”
  德亨听德隆絮絮叨叨说他在黑龙江的种田经历,听的目瞪口呆。
  地气?
  南方水稻?
  北方水稻?
  德亨只知道在黑龙江开荒需要用拖拉机,他宁愿停止造大船大炮也要先将拖拉机搞出来。黑龙江多山多水,但也有地势平坦的平原,造出来的拖拉机不怕粗糙不怕原始,春耕时一马平川的犁过去,省时省力,开荒利器。
  黑龙江土地肥沃,盛产大豆、玉米、水稻……
  至于怎么种?
  就那么种呗,春天撒上种子,秋天就收割啊!
  至于产量低,这不是正常的吗,才开的荒,和熟地总是不一样的,而且,现在所谓的良种,也是相对的良种,还需要进一步的优中选优。
  德亨都想到了利用杂交改良粮种,就是没有想到南方的种子或许并不适应黑龙江那里的土地和气候。
  “德隆,你太厉害了!”德亨由衷的佩服道。
  德隆乐不可支。真的,从小到大,文治武功,他就没有一样出彩的,更是从来没有赢过德亨,这一次,他是真的赢了
  他种活了德亨没种活的水稻!
  德亨急忙问道:“你种的水稻呢?这次可带来了?”
  德隆:“当然!这可是我亲手种的,自然要全留着,带来给你们尝尝。我分了好几个袋子,你跟弘晖那里各有一袋,皇上皇后那里也有,头晌去宫里复命的时候就放养心殿前御厨房了。”
  德亨点头,道:“等弘晖下衙回来,咱们好好合计合计。我先看看你的种植笔记。”
  德隆疑惑:“合计什么?”
  德亨:“合计怎么在黑龙江推广种植朝鲜水稻。”
  德隆摆手笑道:“不用合计,我去年就已经再去朝鲜采买良种了,回京之前也吩咐下去了,等今春一化冻,继续在你让人开的那几亩地上种朝鲜水稻,今年肯定比去年强。”
  德亨:“这不一样。我那才开了几亩地,黑龙江一直少人烟,就算开了再多地,没人也白搭,种不过来。
  这事儿,需要朝廷出面,让整个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全都试着种植朝鲜水稻,如果真能种成,荒草甸子能成大粮仓也说不定。若果真有这么一日,德隆,你可是大功,更是首功,我跟弘晖自然要将这个功劳给你占劳了。”
  德隆惊喜:“这么厉害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