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477节
但想到还未远去的“前朝旧事”,大家也就能理解了。
新帝的心思很好猜:先帝没给你的,朕给你。
朕不仅给,还要多多的给,大大的给,不仅给你,还给你的至亲家人。
你叔父务尔登原本是降等袭爵,现在也不降等了,恢复祖宗阿拜原爵镇国公,出孝后,老公府也不用改将军府了,维持原状,仍旧是国公府。
你满意吗?
养心殿,君臣正在议事。
因为议的多是家事,所以,在场的臣子就是改换新身份的兄弟和儿子们。
雍正帝面色不是很好看:“太后还不是不肯移居慈宁宫吗?”
允禄点头,道:“因为允禵降爵、守灵一事,太后不愉,拒绝移居慈宁宫,也拒绝见皇后。”
雍正帝坚持先帝突然驾崩,是因允禵结党聚哮朝堂,谋逆大位之故,此为大不孝。
所以,一即位,就将允禵的爵位从靖郡王降为贝子,命其每日在先帝灵前跪满六个时辰,赎罪。
参与谋逆的宗室、八旗王公们也被治罪,降爵、削爵都是轻的,很有不少一批人,被剔除黄带子,沦为旁支红带子,他们的佐领、庄园、田宅等自然也都归公。
太后的意思很简单,放过允禵。
但这是不可能的,允禵不逊,不管是从哪个方面,雍正帝要想安生,都不能将允禵放出来。
雍正帝去看十三弟怡亲王允祥。
允祥从沉寂了十几年的小透明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辅政王大臣,并没有飘。
相反,他为人更加沉着冷静了。
允祥道:“先帝驾崩还不到一个月,尚未走远,太后思念先帝,不愿移宫也是有的。”
雍正帝悲戚点头,道:“太后与先帝鹣鲽情深,罢了,移宫之事,暂且…搁置吧。”
允禄点头,开始说第二项:“坤宁宫乃祭祀之所,实在不宜居住……皇后的意思是,皇上不住乾清宫,她作为皇后,也不应居住坤宁宫,愿长住长春宫,请皇上允准。”
长春宫为西六宫之中心,算是在养心殿正后方,和乾清宫、坤宁宫的格局相符。
雍正帝面色和缓些,道:“皇后向来贤良,就依她愿吧。”
允禄点头,开始说第三项:“庄亲王病笃,但未有男嗣承爵,请皇上裁夺。”
庄亲王乃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庄亲王博果铎是皇太极的孙子,他自己没有儿子,但他有兄弟、有侄子,按说,应该从他兄弟支中挑选一个出来,继承王爵。
允禄也是这样打算的,所以,他示意总理先帝丧仪、刚从内务府总管卸任的宗正允祹详说硕塞这一支的子嗣情况。
雍正帝半合着眼,数着念珠听允祹列数有资格承爵的子弟,允祹说完,允禄等着雍正帝做决定。
雍正帝:“硕塞这一支,实无出众人物,如何能承世袭罔替之王爵?”
所有人心中齐齐一突,皇上这是…要收回庄亲王王爵?
允祥迟疑道:“庄亲王王爵乃是祖宗留下来的世袭罔替之爵,确实不能等闲视之,若论人才,宗室之中也有几个上进之人……皇上可有主意了吗?”
您直接说您什么意思吧,不过,这是祖宗传下来的铁帽子,撤是绝对不能撤的。
雍正帝:“若论人才,朕还未发现有出我兄弟之右者……”
一直沉默的允禩面部肌肉控制不住的跳动了一下,跟看怪物一样看着雍正帝,雍正帝瞥了他一眼,继续道:“朕兄弟众多,欲从中选出一人承继庄亲王爵,尔等可有人选吗?”顿了下,又加了句:“自荐也可。”
啊这!
不愧是你啊老四,肥水不流外人田,你这是有多恨你的兄弟们啊!
允祥深吸一口气,道:“臣弟……”
“十三,你渴不渴?弘晖,给你十三叔奉茶。”雍正帝关心道。
其他人:……
弘晖给允祥捧了一杯茶,忍笑道:“十三叔,请喝茶。”
允祥半起身,双手接过弘晖的茶,识趣的喝茶不说话了。
允祹道:“皇上,您看臣弟可行?”
雍正帝道:“定母妃只你一子,如何能出继?世人要怪朕不容兄弟了。”
呵呵。
只一子?
允禄和允祄异口同声道:“臣弟……”
哥儿两个对视一眼,允祄先道:“哥,这个机会就给弟弟吧。”
铁帽子王,听着好听,出继之后,父母兄弟亲人就都不是自己的了,和皇室嫡枝也远了,是什么好事吗?
允禄:“长幼有序,你做弟弟的且靠边站。”
允祄:“哥……”
雍正帝轻咳一声,兄弟两个都看向他,他道:“十六说的对,长幼有序,不好乱了尊卑,就十六弟吧。十六弟放心,就算出继了,你也是朕的亲弟,可以随时入宫看望太妃娘娘。”
允禄心下叹息,起身跪地恭敬谢恩:“谢皇上隆恩。”
一个铁帽子王爵到手了。
允祥后知后觉的发现,庄亲王爵本就是四哥留给十六弟的“奖赏”,对小十八而言,他若是出继了,那可能就真的出继了。
但十六弟是“四爷党”,他出继,只会得到重用。
小十八是弘晖和德亨那边的人,不能比的。
说完世袭罔替的王爵承继问题,仍旧为内务府总管大臣的允禄继续说第四件事:
“先帝宾天,后宫太妃众多,要如何安置,请皇上示下。”
先帝留下的庞大后宫如何安置问题,从先帝宾天开始就提上日程了,只是一直没有一个妥帖的处置方式商议出来而已。
那些无子无女的好安置,随便找个宫室一塞就行了,有儿子有女儿的那些呢?
一个弄不好,兄弟姊妹要有意见的。
弘晖轻咳一声,道:“汗阿玛,儿臣有一言,还请汗阿玛一听。”
雍正帝:“你说。”
弘晖:“儿女奉养父母天伦乃是天理至常,如何不能让众位叔叔们迎接母妃出宫奉养呢?”
此话一出,允禩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继而面色苍白的跌坐在椅子上。
允祥也面色煞白,隐约有泪光在闪烁。
总是一副无可无不可,我是来打酱油态度的允祹身子前倾,目光灼灼的盯着雍正帝。
才得了铁帽子王爵的允禄更是坐直了身体,整理衣冠,眼神殷切期待的看向雍正帝。允祄更是乖乖的坐在哥哥旁边,紧张的呼吸都不敢大声一下。
一直装哑巴扮隐形的允祺大声咳嗽,企图引起雍正帝的注意力:他想接宜妃出宫奉养。
老九是指望不上了。此次大封王爵就没他的份儿,允祺只希望老四此时千万别想起来老九,老九只要不给他拖后腿他就感天谢地了。
雍正帝:……
雍正帝看了眼儿子,一石激起千层浪,非常有某个人的风格。
雍正帝语气平平道:“太妃乃是先帝遗孀,出宫奉养岂是易事。”
允祺:“皇上,怎么样才能奉养太妃,您说,弟弟们勉力去做就是了。”
雍正帝:“至少要有合乎规制的堂室居住吧……”
妃子有妃子的规制,嫔有嫔的规制,答应有答应的规制……
总不能太妃们出宫后,妃享嫔的供奉,贵人享妃、嫔的供奉吧?
这不是乱套了。
众位兄弟们顿时心中有谱了,还是允祺道:“臣弟这就回府修建奉养母妃之所,还请皇上允许……”
雍正帝按了按手掌,叹道:“如今诸事繁忙,朕的后宫也少,一两个宫室足以安置,太妃们暂且在原先的宫室安心住着,至于出宫奉养之事,非小事,修建奉养太妃之所更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容后再议吧。”
允祺失望不已:“……是。”
允祹、允禄他们也失望,但是,都打起精神来,明显比之前更有表现欲望,态度也更恭敬了。
不是之前他们在新帝面前不恭敬,只是,被按住命脉的恭敬和表面上的恭敬,其中微妙的差别,还是大大不同的。
毕竟,您坐上那个位子还不足一个月,弟弟们还不适应嘛,是不是?
第341章
说完太妃安置问题, 允祹提出卸任宗正之职:
“臣弟任宗正经年,尸位素餐,无有作为。臣弟无能, 无力约束宗室子弟,至使他们屡生事端。臣弟惭愧,自请卸任宗正一职,请皇上择有贤有能者居之。”
宗正之职他早就想卸任了, 只是之前,他暗中投了新帝,要占着位子好做事,如今新帝已经顺利登基了,他就不想继续干了。
他想给新帝嘱意之人挪窝,万一新帝高兴了,许他接母妃出宫奉养呢?
雍正帝对宗室子弟不受约束也很厌烦,道:“这如何是你的错, 朕观你非懒惰之人, 以后加强监管就行了。”
允祥也叹道:“莫说宗室子弟,八旗子弟中也多无法无天蝇营狗苟之辈, 如何是监管就能管的过来的。”
雍正帝:“诸位臣弟可有良策?”
众人都摇头。
雍正帝去看对宗室最有办法的允禩。
允禩笑笑,去看弘晖,问道:“瑞亲王可有良策?”
弘晖起身,献策道:“建宗学,聚而管之。我宗室子嗣越发壮大,能让他们当差的官职就那么多, 他们除了斗鸡走狗, 还能做什么呢?”
“不如建宗学, 按八旗分, 二十四旗,暂定一旗一个宗学,选宗室中年长、有德、公正之人为学正,另配有笔贴式、管事等若干职位,凡宗室、八旗子弟,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之人都要入学,此后承爵、承业、当差考评,也从宗学学生中出,如此既能给宗室子弟定职定位,让他们有个差事当,又能为我大清培养人才,一举数得。”
允禄做惯了内务府总管,先问道:“饷银从何出?”
弘晖:“如今内务府有多项源流生财,不如就从内务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