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469节
东风以强劲之势压倒了西风,有碍平衡。
好似康熙帝在帮胤禛说话,包括封爵胤祄,都是在为胤禛铺路,但阿灵阿要真顺着康熙帝开的这个势头说下去,就是在自取死路。
不仅是给自己,给钮祜禄一族,也是给胤祄,甚至胤禛挖坑填土。
就算识破了康熙帝的意图,没点子定力的,还真很难不存侥幸心理跳下这个陷阱。
阿灵阿从盘腿而坐改为膝跪,表忠心道:“皇上,臣永远铭记,臣乃是皇上的臣子,我阿灵阿能有今日,承的是皇上的恩,非他人之故。臣能与雍亲王做亲家,也是皇上指的,是皇上信任臣、器重臣,才许以小儿女姻亲。刚才于雍亲王所言,非是臣诋毁,只臣若因一桩亲事就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实在有负皇上这些年重用臣之慧眼。”
这种倒打一耙的话一出,康熙帝忍不住指着他哈哈大笑起来,道:“阿灵阿啊阿灵阿,照你说的,朕要是疑你,还是朕的错了?”
阿灵阿也笑道:“非是臣妄言,而是事实本就如此。皇上用臣不疑,臣亦以忠诚报君恩。此志不渝。”
没错,为了能将雍亲王的威势给压下去,臣建议您,就不要给十八阿哥封爵了吧,不合适。
笑过之后,康熙帝心情好了很多,表现的就是,姿态上更轻松了,叹道:“可是,朕为难呐。万国朝奉不是小事,若是就这么平静无波结尾,岂不是虎头蛇尾,少了一些味道?”
朕打个猎都能封赏不断,这样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无封无赏,就这么算了?
阿灵阿却是疑惑道:“皇上何有此言?若谈封赏,岂不是有一个更合适、无碍大局的现成人?还有,其他都是细枝末节,无足轻重。皇上可有想好……”阿灵阿话语低沉严肃几分,身子向前倾,谨慎问道:“……此盛事之后,要如何嘉奖端平贝勒了?”
阿灵阿浑浊的老眼清晰的看到,康熙帝的瞳孔缩了缩,他不想承认,但也必须承认,封赏德亨,是避无可避的定局。
他这个皇帝,必须要有所表示,哪怕赏他十两银子?
阿灵阿的声音还在继续,如有魔力一般浸入心肺:“……封郡王?封亲王?赏人口?赏金帛?赏田宅?赏美人?还是……”
“封无可封!”
康熙帝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在这声声咳嗽缝隙中,阿灵阿的声音缥缈许多,似喃喃低语:“……此子之功,总有封无可封的时候,皇上可有未雨绸缪之法?”
君臣密谈,没有内侍伺候,外面守门的李玉不敢近前,只能高声问道:“皇上,可要奴才进去伺候?”
康熙帝压着咳嗽,吼了声:“滚。”
李玉缩了缩脖子,离的远了些,一双眼睛如鬣狗一般逡巡四周,谨防一只蚊子飞进了康熙帝书房。
阿灵阿奉上茶水,康熙帝饮了口,缓缓平息了咳嗽。
他合着眼睛,呼吸似风箱一般呼哧呼哧的从胸腔里拉出来,在这静谧的午后,在远处阵阵蝉鸣声中,尤其清晰沉重。
“以你之见,朕该当如何。”
阿灵阿突然轻松道:“其实,端平贝勒很好拿捏。”
康熙帝睁眼看他,眼神明晃晃几个字:大白天的你说什么鬼话呢!
阿灵阿继续道:“端平贝勒这个人吧,淡泊名利,视金钱为粪土,当然,金银在他那里,的确与粪土无异,”听到这话,康熙帝意义复杂的“呵”了一声,阿灵阿继续道:
“……甚至老臣以为,不管是亲王还是贝勒,估计与国公也没什么差别,证据就是,他对他的国公府什么时候能变成贝勒府,根本不上心。”
这一点,康熙帝也不得不认同。
在康熙帝印象中,除了他这个皇帝,难得见到内务府对哪个王公上赶着过。
就德亨这里,内务府几次三番的上门去询问动土日期,结果德亨自己无可无不可的,说什么时候都可以,被胤禵几次抢了工匠和瓦土,也不见他恼,还交代内务府先紧着胤禵那边,他做小辈的,不好跟长辈抢的。
导致一直到现在,今年已经过了大半了,德亨仍旧住在他的国公府中,一点要动的迹象都没有。
可见是真的不在乎了。
阿灵阿:“但他有个众所周知的弱点,就是对兄弟姊妹十分的宠爱……”
康熙帝眉头紧紧皱了一下,继而松开,道:“你是说萨日格?”
阿灵阿捋须笑道:“皇上可愿封赏端平贝勒的胞妹?二格格一人,系着雍亲王、瑞世子、端平贝勒三人,十八阿哥是怎么都不会跟她抢爵位的,封赏她一人,可平四人,一举数得”
最后一句,竟是得意的摇头晃脑唱了起来。
康熙帝手指敲了敲小几,继而摇头失笑起来,道:“后世之人不会说朕胆小吧?”
哦,不敢封赏人家哥哥,就改为封赏妹妹?
一个弱女子?
给一个小姑娘封个无足轻重的爵位,然后就弥补了哥哥的大功?
史书该评价朕刻薄寡恩了。
阿灵阿:“那就重封,封的让人侧目,封的让人不敢置喙!”
康熙帝:“依你之见,该封何爵?特封郡主?”
阿灵阿:“特封公主。”
康熙帝:“……公主?”他没听错吧?
阿灵阿皮笑肉不笑道:“封公主,赐公主府,让她离父、离兄,建府独居。”
康熙帝长长憋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呼出,一锤定音道:“准!”
第333章
羲和大殿东面, 有一个高楼,名叫有凤来仪,也叫迎凤楼。
所有对外货品展览和拍卖会都在这座楼。
萨日格还不知道自己要封公主了, 不过,前天康熙帝指示下来,这次拍卖会的主持人从胤祄变为她。
两个哥哥都让她放手去做,她就不多想, 竭尽全力代替哥哥将这件事情做好。
想做好的心谁都有,但要真做好一件事,并不是想就可以的。
还好这次盛会本就是她筹办的,从头忙到尾,这大半年来,不管是要拍卖的货品,还是来拍卖会的中外大商贾都在她的脑子里有一本账,要不然, 她真的要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胤祄才不知道要该怎么办了, 自从德亨告诉他,他要代替他成为拍卖会的主持人那一刻开始, 他就再没睡好一个囫囵觉,每天晚上都会被噩梦惊醒。
他总是梦到自己茫茫然昏昏然的站在高台上,下面一大群人都睁着如狼似虎绿油油的眼睛看着他,所有人都在等着他开始,而他的脑子空空如也,连一句话都不会说。
结果临了临了, 拍卖会的主持人变作萨日格, 胤祄只觉整个人解脱了一般, 得救了。
迎凤是一座复式三层楼, 入门就是通往二层、三层的通透台阶,一眼望去,就跟通天云梯似的,一阶一阶的无缝衔接。
但其实,二层、三层台阶连接处各有一个宽阔的平台,拍卖会的拍卖台就设在二层平台上。
第一层大殿,也是展品厅,如今各色展品都贴墙摆放,中央空地上,摆放满了椅子和凳子,前面两排是椅子,往后都是长条凳,就是过年赶大集大家排排坐看大戏那种样式。
这些都是给参加拍卖会的商贾们坐的,前面两排椅子按身家排,谁身家丰厚,谁就往中间、往第一排坐。
至于这个身家,这里是拍卖会,自然是按照金子银子算啦。
大厅足够大,至少能坐一千人。但不可能坐一千人的,实际上能入场的,包括中外东西,加起来也就两三百人,仆从护卫们都在殿外,或者站在后方,没有座。
所以,大家坐的相对宽敞,中间留出了通道,供人通行。
二楼设了包厢,专门给伊凡、凯瑟琳、弗莱彻爵士、托马斯勋爵这样有爵位、有拿着国书、有着大使身份的人设的。在这个严格分着三六九等的时代,德亨是不可能将有爵位的人和无爵之人混在一起的,这是侮辱,所以,二楼包厢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楼不开放,只接待特殊身份之人,比如,康熙帝。
一楼仰视,二楼平视,三楼俯视。
十分的严谨。
拍卖平台上,萨日格为主,胤祄和鸣晓为辅助,正在解说一架小巧的缝纫机。
操作台四十五度倾斜,像画板一样固定,便于展示给所有人能看的清楚明白。
倾斜的操作台面上用钉子钉着一块冰纱绫罗,绫罗上已经画好了三个同心圆,侍女们拿着剪刀,三两下将这块布料裁剪成了三块圆弧布料。
鸣晓坐在缝纫机旁,接过最大的那块圆弧布料,放在了缝纫机上,萨日格手持怀表,道:“开始。”随之按下了计时按钮。
鸣晓踩动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响起,全场人都屏息凝神,看着中央高台上正踩动缝纫机缓缓拉动布料的少女。
并没有等多长时间,最大那块布料的边已经锁好了。
侍女们展示已经锁好边的圆弧布料,原本平直的布料顿时有如浪花自然起伏,引来场下场中一阵喧哗。
凯瑟琳更是小小惊呼,定义道:“一条美丽的裙边。”
萨日格按了按手掌,控制住场面,笑道:“方才锁边的是半径40厘米,周长两米半的绫罗,用时两分40秒。”
“哗”
两分四十秒就完成了一条超过两米的布料锁边,而且,这不是一般的平直锁边,而是同时操作完成了一条裙摆褶皱样式,而用手工的话,一个绣娘不停歇的做,一个时辰能完成吗?
而用缝纫机,只要两分40秒,几乎是品一口茶的时间,就完成了。
示意将这条外裙大摆固定在木质躯干上,上面已经固定好了一个裙撑,裙撑上有一层内衬布料,这条裙摆就是要缝在这层内衬布料上的。
在萨日格做介绍时候,鸣晓已经完成了剩下两条较小的锁边,可以用来做腰间嵌边,也可用来胸部嵌花,最小的一条,可以用来做花边袖口。
侍女们一一将之展示在衣裙相应位置给众人看。
萨日格道:“……这是经过不断更新迭代后,一种样式最小巧的缝纫机,一小女娘就可独自操作,可进入千家万户,供女娘、裁缝们缝纫所用,名为青鸟。现在,正式拍卖缝纫机青鸟的制作工艺,大陆、东洋、南洋、西洋分拍,起拍价分别是,三十万两白银、二十万两白银、二十万两白银、一百万两白银,可分期付款、可质押,大陆独家实效三年,东洋、南洋、西洋一次性买断。”
也就是说,大陆本土,拍卖到缝纫机制作方法的人,不管是制造还是售卖,享有垄断市场三年,三年之后,南、北、西北织造局也会进入市场,形成四家鼎力之势,再五年,是和是分,再做打算。
也就是说,拍得独家的,至少有八年的利润可得。
至于大陆之外的东洋、南洋、西洋,则是一次性买断,至于买断之后他们是自己垄断还是合伙,朝廷不做干涉。
尤其是西洋,离的远,不可控,德亨直接将欧洲看做一个整体,一口价,一百万两白银。他们当中所有人,不管是个人出价,还是合伙拿下,德亨都不管,出价只要不少于一百万,他就交技术。
这可不只是一台小小的缝纫机,聪明人,可以从中分解出大型纺纱机
至于付款,也很灵活多变。
场面顿时更加热烈了。
这是拍卖制作工艺,不是拍卖缝纫机。
几十万两听着很吓人,但你简单算一算,如果制造出来,一台缝纫机只卖100两的话,卖上两千台、三千台、四千台……几十甚至百万两万两就赚回来了,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了。
而大户人家,一百两根本不算什么,稍微殷实、讲究一点的人家,衣服被褥,甚至是窗帘帷帐布幔都要府上绣娘自己做,而若是有这么一台缝纫机,做窗帘布幔可是再轻松合适不过了。
裁缝铺呢?
不说一个乡里,至少一个镇上,要有这么一个裁缝铺吧?
一个裁缝铺,咬咬牙配上这么一台缝纫机,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