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376节

  康熙五十和五十一年,叶勤连续两年在粤海关筹运南洋稻米北上,暂且解了江、浙、山东、直隶缺粮问题,虽然这几地粮价没有降下来,但没有继续往上涨了。
  在康熙帝看来,这是个很好的信号,所以,第三年,康熙五十二年,他再派人去南洋运粮,这个人,就不是叶勤了。
  可笑的是,这一次运粮并不顺利,理由是南洋的粮前两年被叶勤买完了。
  听到这个理由后,德亨在庙屯笑的不行。
  五十二年的南洋的粮食,留给朝廷去买的确实没有前两年时候充足,因为有很大一部分粮食被德亨和郑尽心交易去了,但你要是说没有,那纯扯淡。
  到了五十三年,也就是今年,康熙帝打算再用叶勤,但被叶勤拒绝了,理由是他前两年在南洋待的时间太长了,水土不服,得了湿病,是再也去不了了。
  正在康熙帝犹豫要用谁的时候,俄罗斯人请求谈判,康熙帝暂且放下人选问题,召德亨去避暑山庄。
  德亨主动提出了设海运粮务司的建议,正中康熙帝心头,问德亨可有人选。
  德亨道:“我大舅福顺在雷州任总兵已经满五年了,该调任了,雷州和琼州离的近,我大舅也熟悉当地风土,我阿玛去南洋时,大舅也没少帮忙,也熟悉运粮事务,如果让我推荐的话,我举贤不避亲,推荐我大舅任海运粮务司司务。”
  康熙帝叹道:“在这之前,兵部已经向朕题奏即将到任总兵去向,朕将福顺调去温州府任总兵官了,任命诏令已经发出去了。”
  德亨一愣,那可真是太不凑巧了。
  康熙帝道:“朕还是嘱意叶勤,你去替朕劝劝他。”
  德亨挠头道:“我阿玛是真的不适应南方天气,他吃海鲜过敏,梅雨天气身上也起疹子,要不是我给他备足了药,我大舅也熟悉当地土医,说不得五十年那次,我阿玛就交代在那里了。”
  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叶勤海鲜过敏,医好之后不再吃海鲜就是了,湿疹,抹上药膏熬一熬就过去了,又不是不回来了。
  但德亨并不愿意自家阿玛受苦受累受为难趟出来的路子,到最后被别人摘了桃子,人家还嫌这桃子不好吃,不够大呢。
  康熙帝眼睛落在德亨额前潇洒帅气(德亨自认为的)水冰月月亮刘海上,突然开口问道:“你多长时间没剃头了?”
  有刘海有辫子的全发少年,从正面看,清秀的像个小姑娘。
  北方的酷烈并未损他秀美的脸蛋。
  许是年纪还小吧,等再过两年,弱冠之后,就不容易被认成姑娘了。
  德亨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摸了摸脑门,回道:“从上次出京,就没剃过了。”算一算,有三整年了。
  康熙帝:“庙屯缺剃头匠吗?”
  德亨摇头:“不缺,庙屯九月下旬就入冬了,来年五月才入夏,留头发会保护头皮,不受冷。”又叹息道:“庙屯的冬天可冷了,我在屋子里都要戴着绒线帽子,出门,一定要加戴皮帽才行。”
  只有满清人才会剃那难看的半秃瓢头,蒙古族及其他各族人都是不剃头的,留全发。
  当然,有些部落的人会剃一部分头发,然后在头发里面编彩带,但也不是剃额前半秃瓢。
  康熙帝点头,“嗯”了一声。
  德亨不舍的撩了撩自己的刘海,问道:“要我剃了吗?”
  康熙帝:“不用,留着吧。”
  “哈?”德亨是真的惊讶了,他以为他的头发保不住了。
  康熙帝微笑道:“剃头是给汉人的命令,咱们满人,自是可以随心所欲的。等你常驻京师时,再剃也不迟。”
  德亨:“……谢皇上体恤。”如果如此,他宁愿永远不回这个京师了。
  “让务尔登去琼州吧,怎么做,你跟他交代清楚。”最后,康熙帝定了海运粮务司总司务的人选。
  务尔登,德亨的二叔。
  德亨犹豫道:“朝臣不会有意见吗?”不管是叶勤、福顺还是务尔登,都是德亨的至亲之人。
  康熙帝厌恶皱眉道:“皆是稀图安逸、龌龊不堪之人,朕任命谁,他们敢有什么意见。”
  德亨噤声,唯替务尔登谢恩耳。
  康熙帝问道:“傅尔丹用的怎么样?”
  德亨:“傅都统精明强干,人才斐然,我人时常在庙屯,实在顾不得三姓军政要务,扎伊驻军、屯田、收取赋税等,全都是他负责,万事周全,在我那里做一副将,实在太屈才了。另外,瓜尔佳氏族人也多有帮助,我很是感激。”
  康熙帝颔首,道:“也是时候将他调回来了,你可有接替他的人选?”
  德亨:“任凭皇上安排。”
  康熙帝点头,想了想,道:“让拉锡和纳布森两个,去给你做副将吧。”
  德亨惊喜谢恩,道:“谢皇上恩典。”
  拉锡和纳布森都是德亨做御前侍卫时候小伙伴,几人处的极好,如今又在一起当差,除去磨合、猜疑的过程,可是省心不少。
  康熙帝笑道:“朕允你设一绿营军,北方防务,皆交付于你了。”
  德亨心下一跳,看来,对他在庙屯接纳汉人这一点,康熙帝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设绿营兵,给德亨一个光明正大收容汉人的借口,是包容,也是警告。
  不要太过了。
  朕宽容你,是为了防御俄罗斯人,为了在谈判中增加筹码,不是真的不介意汉人入主黑龙江了。
  以及,康熙帝更在意的是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那里,他是要德亨给俄罗斯一个震慑,警告他们不要插手准噶尔之事。
  否则,朕会将你伸过来的爪子给剁掉。
  警告一下,还要再给个甜枣。
  康熙帝道:“朕听太后提及你,说你就是没个人能治住你,才一跑就没个人影了,说起来,朕也该给你赐婚了。”
  德亨大惊:“还不到大选之年呢。”
  康熙帝无所谓道:“离上次大选过去三年了,朕准备今年腊月就大选,很快了。”
  德亨讷讷:“等大选时候再赐婚也不迟?”
  康熙帝纳闷了:“你小子不对劲啊,就对姑娘没什么想法?你就算拖也只能拖大半年时间。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媳妇儿,你跟朕说,朕都赐给你。”
  德亨郁闷:“皇上是不是已经有人选了?”要不然也不会突然提赐婚的事。
  康熙帝笑道:“是有个人选,你若是不喜欢,朕可以换了。”
  德亨好奇问道:“是谁?”
  康熙帝:“傅尔丹嫡长女,叫锦绣的。”
  德亨倒抽一口凉气,惊呼道:“锦绣妹妹!”
  康熙帝一看有门,笑道:“你们很熟?朕似乎听说过,你们小时候还一起玩过?对了,雅尔江阿的福晋就是傅尔丹的亲姐,你们小时候,应该在简王府见过。”
  德亨:“皇上说的都对。皇上怎么想着将锦绣妹妹说给我?”
  康熙帝:“瓜尔佳氏在盛京和船厂颇有势力,家世也是最好的,能相助于你。”
  德亨张了张嘴,没有将拒绝的话说出来。
  瓜尔佳氏确实有势力,但对德亨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的事,不是必须。
  只是,他终究是要娶妻的,对现在的他来说,娶谁,似乎都一样?
  德亨问道:“皇上没跟别人说吧?”
  康熙帝笑呵呵:“没呢,朕先问问你的想法。”
  德亨被笑的有些不好意思,道:“那、皇上先等等,等……我离开前,一定给您一个答复。”
  康熙帝失笑,道:“朕还是头一次听到要朕等一等的话呢。”
  德亨苦瓜脸,请罪:“臣万死。”
  “行了行了,在朕跟前无需如此。朕答应你了,你要是不愿意锦绣,朕再给你赐其他贵女。”康熙帝像是宠自家大孙子一样宠爱道。
  德亨:“谢皇上。”
  说完要事,德亨提出回京一趟探亲,父母妹弟都在京,德亨想回家一趟,他已经整整两年没见过父母亲人的面了。
  康熙帝允了,顺便给务尔登传旨。
  德亨回京给务尔登传完旨,和家人团聚完,第一件事就去悄咪咪的约锦绣出来见面。
  在泰和茶楼。
  聘聘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锦绣小妹妹,如金水河里粉嫩的莲花花苞,含珠带露的探出水面,尚未盛开,也已经初窥全盛时候的妍态。
  原本挺自信从容的德亨,一见到人家小姑娘,就羞红了脸,支支吾吾的顾左右而言他,说不出想问的话来了。
  他原本打算一见面就问问人家愿不愿意嫁给他,现在发现,若是真这样直接的问,实在是太冒昧了。
  萨日格和锦绣对视一样,锦绣奇怪问道:“德亨哥哥,你找我来到底是什么事儿?是我很难办到的吗?”
  德亨咽了咽口水,对萨日格道:“妹妹,你去街上给哥哥采买些东西,哥哥要带去庙屯。”
  萨日格心下奇怪,嘴上还是乖巧问道:“哥哥要什么?”
  德亨:“随便,你看着买吧。”
  萨日格:……
  萨日格看看自家大哥不大对的神色,再看看听了大哥的话被她约出来的锦绣姐姐,心下更加狐疑了,但也知道,如果能让她知道的,德亨不会避讳她,就起身道:“好吧,我这就去,我走不远,哥哥你有什么事儿,就让人去喊我。”
  德亨点头,催促道:“快去吧。”
  更奇怪了。
  萨日格出了包厢门,看了眼守门的芳冰,对另一侧的小内侍道:“听着里面动静,听着不对了立即去叫我。”
  小内侍看了眼芳冰,顶着压力答应下来。
  萨日格跟芳冰笑笑,然后转身离开了。
  她确实有很多东西采买给德亨,听说庙屯冬日天亮的都晚,她无法想象,她大哥这三年是过的什么苦日子。
  茶楼密闭包厢内,就剩下德亨和锦绣两个人。
  德亨不自觉的局促和难为情,影响了锦绣,让她也跟着紧张起来。
  锦绣绞着手指头,小心问道:“德亨哥哥,你是有什么要事要跟我说吗?”
  德亨清了清喉咙,正了正衣襟,撩了撩刘海,突然想起来,问道:“我留这头发,不难看吧?”
  锦绣先是愣了一下,继而笑弯了眼睛,点头道:“不难看,很英俊呢。”
  德亨也笑了起来,他不知道,他的脸红了。
  锦绣目光挪不开的在他殷红的脸蛋上流连,心道,我可没说谎,是真的很英俊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