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346节
胤禟笑嘻嘻道:“老十四,四哥不是那个意思,你别瞎说。”
胤禵呲了呲牙:“不是那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啊?”
胤礻我直愣愣的说了句公道话:“四哥应是想回的,结果你一句,他一句的,没给四哥说话的机会。”
胤禟十二分的无语:“老十,你站哪边的?”
“啊?”胤礻我有些没摸着头脑,他就说了一句公道话,怎么就得罪胤禟了?
胤祹没管这些哥哥弟弟们,他问德亨道:“听说德三种完痘了?想好起什么大名了吗?”
德亨回道:“回十二阿哥,我额娘还没挑好呢,等挑好了,就着家下人立即报宗人府,有劳十二阿哥垂问。”
胤祹摆摆手,道:“我也就白问一句,你们能想着就行了。”
胤禵听到了两人谈话,就道:“怎么你们府上是女人当家吗?叶勤做什么的,给儿子起名字还要劳动夫人?”
德亨本不想理他的,但是,胤禵这话过了。
他家怎么样,跟胤禵有一分钱的关系吗?
不过,没等德亨开口,就听终于喝完茶的胤禛道:“老十四,别人家里的闲事儿你都管,你很闲吗?”
胤禵张嘴要说话,就听胤禛继续道:“如果你很闲,四哥可以去皇上跟前给你求一个差事,如何?”
德亨闭嘴了。
该说不说,四大爷嘴一张,就知道有没有。
打蛇打七寸。
亲哥都是亲王了,而且深受皇父看重,已经开始搅弄朝堂风云了,而他这个弟弟呢,自认不比亲哥差,却只是一个贝子,还没有一个正经差事,只能跟在哥哥们屁股后头跑。
他倒是想跟在亲哥屁股后头跑呢,但你听听这话,这是亲哥说出来的话吗?
你老四要是真有心给弟弟求差事,就该默默出手,不留功与名,用得着当着兄弟们的面说出来吗?
就算胤禵心里真的想让胤禛给他去皇上那里求个差事,此时也绝对不能答应了。
他的骄傲,不允许!
胤禵脸色刷的一下就铁青了。
胤禩心下暗叹,老十四也太沉不住气了。
胤禩没有去安慰胤禵,他清楚胤禵的脾气,这就不是个能安慰的,越安慰越别扭,你别理他,一会子他自己就好了,只是,亲兄弟两个,怕是要更疏远几分了。
胤禩对胤禛道:“四哥,听说你让德亨去审讯郑尽心了,还嘱咐牢头善待郑尽心,四哥是有招安的意思吗?”
胤禛垂眸道:“八弟人随扈圣驾,对京里发生的事情了然于胸,果然好本事,愚兄不及远矣。”
胤禟道:“四哥,八哥问你话,你说就是了,做什么东拉西扯的。”
“九弟,皇上让你在家读书,你读了几本了?”胤禛问道。
好么,又一个狙击成功了。
上次胤禟因为什么被康熙帝当着众多皇子和阁老重臣的面训斥,不就是因为他不敬兄长,现在听听说他的什么话,胤禩是做弟弟的,反而要胤禛这个做哥哥去回他的话,什么意思?
长兄如父,胤禟你就是这样对待父亲的吗?
三句话怼了三个兄弟,胤禛这是一句废话都不说啊。
一时间,倒座小房内寂静无声,落针可闻,倒是让德亨轻松不少。
这就对了吗,既然没什么话好说,那就不说好了,做什么非要说些什么,为难别人,为难自己。
第236章
敏珠尔喇布坦出来叫胤禛和德亨觐见, 德亨迫不及待的跟着胤禛的脚步去了乾清门,远离了这静的跟真空带似的小房间。
在门口,德亨遇到了徐元正, 双方见礼,并未说话,错肩而过。
德亨便猜,徐元正刚才, 应该是在跟康熙帝汇报修书进度。
跟在胤禛身后入内,请安见礼,康熙帝让两人起身,欲说话,先轻咳了两声。
魏珠忙去拍他背,递上手帕,转身欲去拿茶盏,发现茶盏在康熙帝另一侧。
尚未动脚, 就见德亨快速来到康熙帝另一侧, 捧起茶盏,轻声道:“皇上, 用些清茶压一压吧。”
康熙帝咳顺了气,拿起茶盏,饮了一口,放下,闭眼轻喘。
德亨将茶盏放回,又站回原位。
自始至终, 胤禛一动不动的看德亨施为, 看完之后, 心下微思。
皇上, 比他想象中,更宠信德亨。
德亨在皇上面前,也超越了一般君臣界限。
不知是好事,还是隐祸。
康熙帝气息平稳,挥挥手,让魏珠退下,问道:“你们对郑尽心此人,怎么看。”
胤禛先道:“郑尽心是开启东、南海上的一把钥匙。”
德亨讶异,没想到,胤禛对郑尽心的价值评估这么高。
“你呢?”见德亨没说话,康熙帝开口问道。
德亨道:“皇上,臣附议雍亲王所言,不过,郑尽心此人,桀骜不驯太过,固然是一把好刀,但若是这刀不听话,就算不得宝刀。”
康熙帝:“之前你对他那样上心,还想招安他,朕还以为你很看好他。”
德亨道:“臣是很看重郑尽心本事,但能为我所用之人的本事,才算是本事,若是不能,那就是祸端。”
康熙帝短促的笑了一下,德亨对郑尽心的看法,让他想到了郑成功。
当年,朝廷拿捏着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和妻儿兄弟,仍旧没能让投降,没得办法,朝廷只好杀了郑芝龙和其妻儿兄弟。一直到郑成功死了,台湾岛上群龙无首,又使计分化,这才让施琅带水师一举攻破,将台湾岛收回。
郑成功有大本事,可惜,他不愿意归顺清廷,偌大的本事不能为顺治帝所用,那就是祸端了。
郑尽心跟郑成功有没有关系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海盗,与郑成功一脉相乘,精神不断,义气为先,个人生死在后。
客观上来讲,康熙帝是欣赏这样的汉子的。
不过,与郑成功不同的是,郑尽心愿意归附,只是不愿意出卖同道而已,这也让康熙帝心下欣慰不已。
反清复明的余孽,看来,肃清的差不多了。
康熙帝道:“郑尽心执拗的不过是江湖义气小道,于朝廷大局上,他愿意归顺,就算他看的清明,算不得祸端。”
德亨着实没想到,康熙帝竟然是这样和煦的态度,好似郑尽心不是海盗头子,只是一个走了错路现在已经悔改的寻常犯人一般。
德亨的确不打算将郑尽心收到麾下。
郑尽心这样的人,个人英雄主义太重了,以他现在做事风格来看,他更适合做典型,做招牌,最好是挂在旗子上的那种。要是真将他收做手下做事,你就跟他后面擦屁股去吧。
德亨要的是听话做事讲规矩讲制度的手下,不是为了某种道义不顾大局的江湖草莽英雄。
招安,是德亨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表明郑尽心是有价值的。
否则,他怕郑尽心难逃一死。
德亨不想有郑尽心这样的手下,并不代表,他不希望江湖上有郑尽心这样的英雄。
庙堂有庙堂的行事做派,江湖,也需要多一些郑尽心这样讲道义的英雄。
并不相冲。
不过,现在看来,德亨似乎想多了,康熙帝并没有要杀郑尽心的意思。
德亨故意道:“皇上的意思是,郑尽心可不杀?”
德亨这样“做作”,惹的胤禛看了他一眼。
康熙帝教导德亨道:“这人啊,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做事呢,也不是非曲即直的,杀固然可以达到震慑的目的,宽恕,才是实施教化的利器。有时候,宽恕可比杀有用多了。”
德亨立即道:“臣受教。臣总听人吹嘘说皇上是当世仁君,直到此刻,臣才算真的心悦诚服了。”
好嘛,还拍了一记马屁,让胤禛起鸡皮疙瘩同时,也不免莞尔。
康熙帝明显很受用,笑呵呵的,不忘问胤禛道:“雍亲王,你以为郑尽心该如何处置?”
胤禛道:“既然郑尽心有心归顺,不如在福建水师中给他安排个武职,将他和他手下的人收编为八旗水师,也算人尽其才了。”
康熙帝想了想,道:“不可,就算招安郑尽心,给他安排职位,也不能放在福建。”
胤禛不明白,疑惑问道:“为何?”
康熙帝道:“他被捕因由是攻□□淡水,也曾和福建水师交过手,让福建水师损失惨重,最后是江浙官兵一起使诈设伏,才将他抓获。若是将他放去福建,两相有仇,恐会生乱。”
郑尽心很可能会性命不保,这就失去招安的意义了。
康熙帝未说出口的话,胤禛意会到了,道:“皇上所滤周全,我等不及。”
康熙帝颔首,道:“既然福建去不得,就让他带着手下去盖州吧。”
德亨心道,这也算是人尽其用了吧。
之前兵部曾给康熙帝上折子,说盖州临海,现有驻军官兵不足以守卫盖州,想要迁移东京辽阳官兵去驻军盖州,被康熙帝以“驻军官兵在本地居住年岁久远,已经各立产业,若冒然迁移盖住,官兵恐会受累”给否决了。
现在好了,郑尽心这一批人,若是归顺了,就是现成的盖州驻军人选。
盖州在辽东湾东岸,辽东湾属内海,正好在此训练水师。
德亨希望郑尽心识趣一些,莫要再横生波折才好。
康熙帝召见胤禛和德亨两人,主要就是议处置郑尽心的事情,既然已经说完了,康熙帝就让两人退下了。
他刚回京,忙的很,还要召见其他大臣。
胤禛去永和宫请安,德亨要带人去刑部给郑尽心宣旨。
两人在乾清门广场分开。
德亨在乾清门内阁值房等了一会,拿到了内阁中书拟的赦免郑尽心、并委任他为盖州把总的圣旨,然后带去礼部和刑部,出示圣旨,礼部、刑部各出一位堂官做见证,这才去到刑部大牢,给郑尽心宣旨。
因为之前德亨嘱咐过,不可苛待了郑尽心,刑部主管刑狱的堂官有了顾忌,将郑尽心当做寻常犯人对待,没有优待,也没有故意使坏苛待他。
幸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