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251节
雅各布笑道:“不是叛主,是这次北巡,想要跟随您左右侍奉。”
德亨更加不解:“是为了什么?”
雅各布咳声道:“还不是咱们跟着您钱拿的多,他是想来从您手里捞钱来了。奴才一口就拒绝了,咱们自己碗里的饭还不够吃呢,哪里还能收留打秋风的,不过,还是该给您报一声。”
德亨哭笑不得,道:“这样的事儿,你以后都记下来报给我,但一定要第一时间言辞拒绝,一个铜子儿、不,一口水都不能给他们。这是规矩。”
擅自收留别家领属是犯忌讳的,往小的说,需要都统、旗主来调和,勒令将收留的人返还给原主。
往大了说,可以引发一场领主与领主之间的战争了。
德亨是绝对不会收留安郡王府自己投来的佐领的,暂时的也不行,一天都不行,除非康熙帝下旨,明文规定:夺安郡王府下管一佐领给德亨。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德亨才可以名正言顺的收下那个浑图赖和他佐领下的旗人。
雅各布他们就是这么成为德亨的手下的。
雅各布大声应道:“奴才领命。”
德亨拍了拍他的手臂,鼓励道:“让大家伙都打起精神来,你们都是跟着我第一次北巡,以后不好说,这一次一定要警醒些,务必守规矩,不要出乱子。”
雅各布都应下。
德亨回到自家帐篷所在地,远远的就见德隆他们在帐篷前摆了小案几,和富昌、福保顺一起头对头的趴在案几上做功课。
弘晖、卓克陀达、月兰、小福、傅宁几个叽里呱啦的对练俄罗斯语和拉丁语,伊凡懒懒散散的坐在一张藤椅上,拿着一只口琴断断续续的吹奏。
俄罗斯语和拉丁语一起学的结果就是,他们学着学着一些单词就说混了,然后伊凡这个老师就得将错误给他们指出来,他们再继续练。
写作业的练习口语的见到德亨回来,都打招呼道:“德亨下值了。”
伊凡也和德亨点头致意,然后就继续吹他的口琴,曲调悠悠扬扬,不知道是不是想家了,乐曲中带着丝丝缕缕的乡愁之音。
德隆举着毛笔趴在案几上有气无力的道:“德亨,你怎么现在就回来了,我刚还猜你说不定会在内阁那边读会子书才能回来呢。”
弘晖几个都笑起来。
德亨最近学习刻苦,带的德隆不跟着学上一学,都觉着浑身不自在。
雅尔江阿一来行宫就发现儿子这么好学,着实吃了一大惊,又欣慰的不行,连连说儿子长大了,知道上进了。
还非常慈父的安慰德隆:“阿玛知道你在读书上面没有天分,但你能知道装一装就很好了,至少装的面子上很能过得去,让那帮子蒙古王公们羡慕死老子。”
德隆:……
您可真了解您儿子啊。
还有,您挺会给自己脸上贴金的。
但德隆读书上更下功夫了也是真的,他不想给父亲丢脸。
德亨从自己身侧挎包里掏出书本坐在案几的另一侧,在案几上推出一小片空地,翻开书本,抽出一张新纸,开始做今日的功课。
德亨跟他们道:“咱们好几天没在一块儿了,我想你们了,拿回来和你们一起做功课岂不是更好?”
德隆捶了他肩膀一下,哈哈笑道:“好兄弟。”
富昌和福保顺也都笑起来,道:“一个人读书有什么意思,咱们在一起相互切磋才更有进益呢。”
德隆连连点头道:“就是,就是。”
说着,就连连挥笔,快速写完一张字,放在一旁晾着,抽出一张新纸继续写。
意气风发的。
傅宁见他如此,就走过来,好奇探头看了一眼他写的字,挑剔道:“你这字写的一遍不如一遍,拿到皇上跟前皇上一眼就能看出来。”
弘晖、德隆他们几个的字,是要和胤礼、胤祄这些皇子一样,要拿到康熙帝面前御批的。
德隆将信将疑:“真的?”
富昌点头:“真的,我要是在功课上偷懒糊弄人,二伯一眼就能看的出来,给我圈的明明白白的。皇上只有比二伯更厉害的,你用不用心,都能看的出来。”
富昌的二伯就是马奇,他是富察老三马武的幼子,马武此次也随驾了,担任侍卫领班。
上次听到儿子随着皇子皇孙们听大儒讲课,没背出书来,人前与同僚们玩笑这个儿子随他,人后就将人提溜到空地上,和儿子好好“练”了一番拳脚,然后让被摔成烂泥的儿子滚回去写功课。
写完必须拿去给马奇看过,说可以了才能拿去皇上面前御批。
德隆听闻这话,开始对着自己的功课喷气,喷了一会,一连撕了五张纸,然后在新纸上重新写。
德亨一张纸写完,就听到一阵急切的马蹄声传来,抬头一看,就见一人一马从军营之外飞奔而来,这名骑士在行宫大门前下马,向守门兵卫出示了腰牌,然后快速入行宫去了。
德隆奇怪道:“那是传令军,是有什么要紧事要报与皇上知道的吗?”
德亨摇头,道:“莫要打听,等命令吧。”
不到一刻钟,就见从行宫内出来一队人马,富宁安领头,带人快速向那个传令官来的方向奔袭而去。
德亨他们更加奇怪了,但没有奇怪多久,就见罗布藏喇什来到德亨他们的营地,传达康熙帝口谕,道:“皇上有旨,端静公主芳驾即将到达,着贝勒府大格格和王府七格格预备去御前迎接端静公主殿下。”
为表优容,康熙帝在来朝见的蒙古贵族子弟中挑选了几个放在御前,暂时充当御前行走,也没做什么,就是传传口信什么的。
今日,德亨休班,罗布藏喇什就替上了他的班。
罗布藏喇什传达完康熙帝口谕,面上紧张之色一扫而空,来到德亨面前,道:“皇上是这么个意思,我也不知道我这样说对不对。”
德亨笑道:“虽说只要意思传达到了就好了,但最好将皇上的话原样不动的复述出来,以免口谕传达错误。”
罗布藏喇什又紧张起来,道:“我不记得皇上的原话是什么了。”
德亨安慰道:“没什么,端静公主车驾要到了,皇上的意思就是叫两位姐姐去见一见公主,意思很简单,你传达到了就行了。”
月兰道:“既如此,我们就先走了。德亨,小福借我用一用,我得让她帮我好好捯饬捯饬,要不然这幅样子见公主可就太失礼了。”
德亨忙道:“让她跟姐姐去吧,我这里用不到她。”
小福笑道:“格格放心,小福一定使出看家本领,将您装扮的如天女下凡一般。”
卓克陀达打趣道:“还有我呢,我也要。”
小福就笑道:“您这样就很好了,见公主也不失礼的。”
月兰知道小福的顾虑,就道:“很是,时间紧急,好妹妹,这回就让了我吧……”
罗布藏喇什目送三女离开,眼睛在卓克陀达的身上久久不愿收回,弘晖皱眉,挡在了他面前。
罗布藏喇什对他一笑,然后道:“弘晖,你是皇孙,说不定公主也要见你,你和德亨、德隆也收拾一下吧。”
弘晖:“多谢告知,咱们这里简陋,就不留你了。”
罗布藏喇什挠挠后脑勺,不好意思道:“好吧,那我先回皇上身边当差去了。”
见他追着三女身影而去,弘晖懊恼跺脚:“不该放他走的。”
德亨叹气道:“防的了这次,防不了下次,咱们也快收拾收拾,等待召见吧。”
第167章
端静公主, 康熙帝第五女,续齿排行为三,大家都尊敬的叫一声三公主。
三公主在康熙三十一年嫁喀喇沁杜楞郡王扎什次子噶尔藏, 至今已经是第十六个年头了。
这是一段政治婚姻,康熙帝将公主下嫁喀喇沁,目的有二:
一表酬功。喀喇沁右旗札萨克郡王扎什在康熙朝前期密报、剿灭察哈尔蒙古布尔尼叛乱和侦察、击败准噶尔蒙古大小战役中立有大功。
二表优容。喀喇沁部献出大片牧场供康熙帝建造木兰围场,让康熙帝每年北巡围猎政策得以顺利施行。
因此, 对喀喇沁部的忠心和战功,康熙帝是一定要有所表示的,除了封赏和升爵之外,康熙帝还下嫁端静公主于喀喇沁部,以表永世为好之决心。
旗主扎什故去后,额驸噶尔藏理所当然的袭札萨克郡王爵位,成为喀喇沁右旗旗主。
噶尔藏被选中成为额驸,是因为他老爹扎什, 并不是因为他本人如何如何, 而且,端静公主下嫁时, 噶尔藏年近三十,膝下已经有儿女若干了。
对这桩政治联姻,端静公主本人如何感受不得而知,但德亨等见到的眼前的端静公主,是温柔慈和平静的。
她的身边跟着两个十多岁的少年和一个青年。
一个是她的独子敏珠尔喇布坦,据她自己介绍说, 儿子今年十三岁了。但敏珠尔喇布坦长相敦实憨厚, 看着有十六七岁的样子, 要不是因为他面容稚气, 说他二十多了都有人信。
另一个是格格乌苏苏,乃是额驸噶尔藏与侍妾所出,今年十二岁,虽非公主亲生,但看端静公主喜欢的样子,这是拿她当做自己亲生的养了。
青年是噶尔藏与前妻所出的长子纳穆赛,二十多岁的模样,是受噶尔藏之命,护送端静公主来行宫给皇父请安。
虽然差不多每年北巡,父女两个都能相见,康熙帝也不止一次的进驻端静公主府,但每一次相见,都如久别重逢一般,让人泪目。
父女厮见完毕,康熙帝兴致勃勃的给三女儿介绍十公主和弘晖等人。
以十公主为首的大阿哥府的仙瑶、四贝勒府的卓克陀达、显王府的月兰、奉国将军府的梅花上前拜见公主。
端静公主将妹妹拉到身边看了又看,爱了又爱,再看看嫩柳一般的侄女儿们,又笑又哭。
笑是因为见着亲人了,哭是因为她知道在此见着这些女孩儿们意味着什么。
见完女孩儿们,端静公主擦干眼泪,带着期待和赞许的目光看向小子们。
以胤礼为首的小少年们,带着弟弟胤祄和侄子弘晖、德隆、德亨几个宗室子拜见公主。
胤礼和胤祄这两个小弟弟,端静公主是年年见的,弘晖和德隆、德亨就是头一次见了。
但名儿却不是头一次听见的。
仔细看了简亲王挂在口里的嫡长德隆和显亲王挂在口里的弟弟德亨,端静公主将弘晖带到康熙帝面前,笑着打趣儿道:“儿臣瞧着,这孩子模样儿,倒是跟四弟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
康熙帝哈哈大笑,道:“这孩子性子可不像老四,老四打小就是个老成的,弘晖开朗聪敏,能文能武,颇为勇壮,甚得朕心。”
端静公主心下一惊,这评价,她还是头一次在一个皇孙身上听到呢,看来这孩子能被带着随驾秋围,是真的因为出挑被皇父看中的,而不是老四另巧立名目给塞进来的。
端静公主立即将弘晖从头夸到脚,夸的弘晖耳朵根都红了,还不放过,将儿子敏珠尔喇布坦和女儿乌苏苏招过来,介绍三人认识,然后让他们一起去玩儿去。
弘晖眼巴巴的看着德隆和德亨,两兄弟对他投以怜惜的目光,爱莫能助。
对德隆和德亨,端敏公主也是夸了又快,笑对康熙帝道:“宗室里面能出挑出这两个孩子,汗阿玛优容谨训宗室的心也不算白操了。”
康熙帝笑道:“宗室乃我爱新觉罗之根基所在,朕宵衣旰食,就盼着宗室能出为国效力之王公,壮我八旗雄威,如今亲眼看到小一辈成材,朕心甚慰啊。”
端静公主也叹道:“君父视天下万民为己子,更何况宗室,汗阿玛望子成材之心,尊卑一同,概莫如是。”
话音一转,又感慨道:“莫说君父操心孩子们是否成材,就说儿臣女流之辈,对自家孩子能否成长皇父效力的人才,亦是心中缀缀不已,儿臣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只得日日耳提面命,督其娴熟骑射,好歹在围猎的时候不要在皇父面前漏了怯。”
一开始,康熙帝还以为这个女儿要为儿子讨要封爵呢,听到后来,不由哈哈大笑,将敏珠尔喇布坦叫到跟前,仔细打量,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捏了捏他的胳膊,对女儿笑道:“朕瞧着朕这个外孙很是可以了,不如让几个小子比比箭术,”又指着德亨道,“德亨箭术之精绝,堪称箭术中的巴图鲁,让敏珠尔喇布坦跟他比一下,就能知道深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