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171节
“哎哟。”
三人正头对头的聚在一起边走边小声说话,没有注意到正在前面走的胤禛停下了脚步,三人继续往前走,被夹在最中间的德亨就毫无防备的撞上的胤禛的胸膛,被他胸前的玉扣给碰到了鼻子。
“啊嚏!”
德亨是真的没忍住,张嘴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好在他还知道侧头,弘晖立即跳开,让他将喷嚏打到了空地上,而不是胤禛身上。
卓克陀达忙上前用帕子给他擦干净鼻子,没有让他在胤禛的垂视下失仪。
德亨紧张的抬头看着与他咫尺距离的胤禛,张口干巴巴的唤了一声:“阿玛。”
胤禛冷笑道:“为了春围,不能罚你是吧?”
德亨忙摇头:“不是的,阿玛可以重重罚儿子,真的!”
胤禛:“好,这可是你说的。”
话刚落,只见胤禛一弯腰,将德亨拦腰夹在了胳肢窝里,将他的屁股露在了前头,抬掌:“啪,啪啪!”
德亨:……
“啊啊啊救命啊,额娘,快去叫额娘来救命啊啊啊……”
卓克陀达跺跺脚,顾不得德亨这边惨叫,带着侍女跑回府里去请四福晋做救兵去了。
胤禛边拍他屁股边冷笑道:“叫,你再叫!你就是叫破喉咙爷也会将你的屁股拍烂!”
“看你还闯祸,看你还胆大妄为,我是不是叫你谨言慎行,是不是叫你有什么想法先跟我说,啊,你说你该不该打,啊?”
他就在畅春园待了几天,几天没看着他,他就要闹幺蛾子。
贝勒爷当街打起孩子来是真不含糊啊。
听着“啪啪啪”的拍屁股响,看着四肢不住扑腾喊救命的小伙伴,德隆咽了咽口水,十分害怕等会四贝勒也会这么拍他一顿。
这也,太没面子了。
德亨跟镶黄旗的富察家儿郎比试,自己佐领下人不可能不来给他助威的,从终点夺旗,到康熙帝到来,一直到现在康熙帝离开,他们都一直跟着他们的小领主。
结果他们现在看到了什么?
啊这,小领主被家长教训了,他们,唉,他们也没法子啊。
这是贝勒爷,没听见他们领主叫人家“阿玛”吗,这阿玛打儿子,似乎是,天经地义?
众人面面相觑,只能干站着看着,不敢上前“救人”。
弘晖无奈极了,他刚才说错了,第一次的是他和德隆,德亨这个处罚,已经是第无数次了。
他已经记不清,德亨是第几次被阿玛这样教训了。
次次教训,次次不改,嗐,这么多年,他都已经习惯了。
弘晖对德亨的手下挥挥手,让他们赶快离开,好歹给他们的领主留点微薄的面子吧。
有了命令,孩子们一哄而散,决定将今日之所见都藏在心里,以后也只字不提,就当今日没看见领主的惨烈。
手下汉子们是走光了,邻居街坊和大街上的过客们还在呢。
他们好奇的驻足观看,指指点点的,窃窃私语,啧,谁家孩子啊,真惨哟,这是不知道闯了什么大祸,被家里的大人这样捶打,嗐,跟他家孩子一样不叫人省心,该打……
胤祥半路折回,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四哥捶孩子的奇异景象。
胤祥还是头一次见四哥这样暴力的样子。
以前的皇四子多么矜持啊,总是一副泰山崩于面前面不改色的沉稳模样,也少有和人调/笑等让人觉着不稳重的时候,现在呢?
现在他被家中小子折磨疯了!
胤祥以为胤禛是真的给气着了,在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方式教训德亨,急忙上前将德亨从他手里抢过来,连声劝道:“四哥,四哥,孩子还小,犯了错好好教就行了,打坏了可不得了,心疼的还不是四哥你自己……”
胤禛怒喝道:“你把他给我,溺子如杀子,今日我不教训他让他知道厉害,他以后就还敢胡闹!”
胤祥双手夹着德亨跟胤禛绕圈子,嘴里还不住劝道:“四哥,汗阿玛让我回来教这几个孩子春围的规矩,弟弟不能误了汗阿玛的命令,您先消消气,等春围过后,弟弟定亲手将三个孩子完样儿的交回来,到时候不管您怎么管教孩子弟弟都不再拦。”
胤禛站在原地叉腰喘气,指着德亨、弘晖、德隆三个冷声道:“你们好样儿的,有你们十三叔给你们撑腰,爷是管不了你们了。”
弘晖和德隆立即跪地认错,德亨也从胤祥的臂弯里挣扎下来,同样跪在地上认错。
胤禛冷哼一声,摔手入府去了。
胤祥跟赶鸭子似的将三个孩子朝府里赶,对看热闹指指点点的行人们挥挥手,让他们赶紧散开,看什么看,没见过教训孩子拉架的啊。
入府后,卓克陀达扶着四福晋匆匆而来,胤祥将三个孩子交给嫂子,自己追着四哥朝前院去了。
等一路走到前院,胤祥还想再劝两句,抬头就见胤禛已经恢复如常的面容。
胤祥:……
“四哥,你不气了?”
胤禛:“有什么好气的,皇上又没有不高兴。”
胤祥不解:“那你……你在府外那一出?”
胤禛:“总要给都统等其他人一个交代,毕竟皇上说了,是我这个做父亲的错,哼,我倒是想管,就差将他挂裤腰带上了,可是呢?一个错眼,他就闯祸,还净闯一些稀奇祸。”
胤祥被“稀奇祸”这三个字给逗的一笑,道:“那样的孩子,本不应以常理待之,我瞧着挺好,弟弟少有见哥哥这样对着孩子发脾气的时候。”
胤禛什么人啊。
他是个十分要面子的人,对着孩子,他就如山岳一般不可高攀,如死水一般毫无波澜,像是今天这样惊涛骇浪,胤祥真是头一次见。
胤禛扶额叹息道:“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养孩子容易,给口吃的就行,管教孩子是真让人头痛。”
胤祥:“男孩子嘛,总是难管教些的。”
胤禛幽幽道:“……不,女孩子更难管教。”
想到卓克陀达,胤祥实在没有忍住,转头放声大笑起来。
笑了一会,在胤禛的冷脸下,胤祥还是道:“卓尔真不像是京城内宅养出来的格格,她倒是很有草原姑奶奶的脾性,四哥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她这样的性子,说不得会更好。”
说到最后,他却是笑不起来了。
他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妹妹,两个妹妹若是有卓克陀达这样一半的泼辣机敏性子,在草原的日子,或许会好过许多吧。
胤禛也知道这个十三弟为什么笑着笑着就不笑了,拍拍他的肩膀,劝慰道:“会好的,放宽心。”
胤祥揉了把脸,道:“四哥说的对,一定会好的。”
第123章
下晌, 德隆回简王府,将康熙帝的命令说给母亲听,父亲雅尔江阿去了承德, 不在府中。
春日是牲畜换毛的季节,尤其是漠北广阔草原、戈壁之上,西北阴山、祁连山下、阿尔泰草原,东北长白山下各种品类的耐酷寒的大尾巴长毛山羊, 它们冬日成功抵御严酷的风雪寒冻,靠的就是它们身上贴着皮肤生长的又长又暖的羊毛细绒,用这层细密柔软的羊毛细绒织出来的羊绒布,价比黄金,出产及低,是专供皇帝皇后太后的御用之物。
羊身上的这层细羊绒蓄了一冬,在春日天气回暖后,对羊来说就是负累了, 需得“脱掉”, 才能适应越发暖热的天气。
所以,春日是羊绒、尤其是品质上乘的黄金羊绒最佳获取季节, 今年一整年承德承办的羊毛织品数量和品质如何,就看这一春羊绒具体获得情况了。
也正是因此,每年春日,都是蒙古各部族竞争最激烈的季节,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引起部族矛盾, 若是严重了, 引发一场战争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 每到草原梳绒的春日, 雅尔江阿和衍潢必须得有一个在承德坐镇,去年是衍潢,今年是雅尔江阿。
就在上个月,雅尔江阿刚过完元宵节,就和入京觐见的蒙古王公们一路向北,他回承德主持今春羊毛收购事务,蒙古王公们回草原部族主持梳毛收毛等事宜。
一把小小的羊毛,将蒙古和满清联系的更紧密了,这种紧密合作,在稳定性上,不好说是不是取代并超过了满蒙公主、贵女联姻,但目前来看,一切都是向好的。
京城这边简王府,仍旧是德隆主事,叔叔亲族们辅佐,与以前没有什么两样。
表面上看似是没两样,叔叔亲族们也都支持他,但他作为主事者,到底不能整日蒙眼生活在亲族的羽翼下不出府,所以,其中到底有了什么不同,只有德隆自己能够体会。
德隆回府后,将今天的事情跟母亲和叔叔们仔细说了一遍,并决定今晚就住四贝勒府去。
说完后,叔叔们去外院给他点人,德隆在内宅继续安抚母亲。
德隆道:“这与我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是以,这次春围,我势必要夺得头魁,拿回属于我的荣耀。”
简王妃瓜尔佳氏心下酸楚,一面吩咐侍女内侍们给儿子收拾衣物等,一面故作无事轻松笑道:“你阿玛以前也随驾春围秋闱,我听他说过,其中辛苦,非同一般,有人为了逃避随驾出行,谎报体弱、生病、家中有白事脱不开身者比比皆是,足可见艰难。你心里可要先有数儿,早做打算才好。”
德隆安慰母亲道:“额娘说的儿子都记下了,儿子如今正是有使不完劲儿的年纪,不怕辛苦,皇上命十三阿哥教我等准备行装、出行规矩等,路上也定亏不了儿子。额娘放心。”
瓜尔佳氏极力微笑:“十三阿哥是常年伴驾皇上的,有他教你们,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只是握着德隆的手确是不自主的紧了又紧。
她怎么能不担心。
当年德隆身中数刀,流血过多,差点就救不回来,最后虽然伤口愈合,但太医说若是以后养不好,恐会留□□弱的毛病。
这两年德隆性子收敛的与以前判若两人,也不变着法子想着跑出府玩耍去了,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府中听太医的话养身体,跟着谙达练武淬炼身体,总算能让太医说一句痊愈。
这才安稳没多久,就要去随驾春围,瓜尔佳氏怎么能不担心呢?
但作为母亲,瓜尔佳氏不能阻止儿子。
德隆是嫡长子,他已经十五岁了,且他心气儿高,不甘心以后只做一个闲散宗室,他总要出府去建功立业另谋生路的。
在旁听着的弟弟阿尔塔和尔谦羡慕极了,此时阿尔塔就忍不住开口央求道:“额娘,儿子能跟着大哥一起去吗?儿子也不怕辛苦,儿子保证不给大哥添麻烦,就乖乖的跟着去长长见识,额娘……额娘……”
瓜尔佳氏脸顿时耷拉下来,德隆忙跟弟弟们道:“你们还没马高呢,等你们能自己上马了,大哥先带你们去城外打猎,让你们先练练手怎么样?”
瓜尔佳氏不满道:“你就惯着他们吧,整日书不好好读,武不好好练,还想去打猎,看再叫猎物把你们给叼走了,你们就老实了。”
阿尔塔噘嘴不乐,永谦看看大哥,看看失望的二哥,再看看厉害的嫡额娘,也低下头,不敢说话了。
德隆笑着打圆场,对瓜尔佳氏保证道:“不等他们拉开硬弓,我是不会带他们出去玩儿的。”
瓜尔佳氏哼笑出声,在两个小儿子脑门上一人点了一下。
阿尔塔和尔谦顿时哀嚎起来,他们知道大哥说的都是真的。
别看德隆自己读书不行,但他督促弟弟们读书习武可是尽职尽责的很,有时候还要比师傅们更严厉几分。
长兄如父,阿玛不在家的日子,德隆大哥就是他们的兄和父,两个年长的弟弟被他给管的服服帖帖的。
阿尔塔手臂腿脚不灵便,德隆就要他换手拉弓挥刀,腿脚跑不快、跑不稳,上下马一定要利索稳当,总之,就是不能因为伤残就放弃自己,消沉度日了。
要让别人高看一眼,先要让自己高看自己,别人可以认为你有残疾,但自己不能认为自己有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