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110节

  少废话,说重点!
  王之枢看了眼康熙帝,觉着铺垫的差不多了,就说重点,道:“今春八门之外灾民聚众祈食,很有些灾民,通过八门城门,进入到内城,他们受步兵衙门管束,只在内城边缘乞讨,但风餐露宿,吃喝拉撒都在城墙根下,这……污秽之物都抛在这些大坑小坑当中,天气疏朗清寒之时倒也无妨,如今炎炎盛夏,又加雨水滋养,这蚊虫,自是比往年要更毒辣几分。”
  王之枢说的委婉了。
  其实是这些灾民在城内捕捉猫狗雀鸟等牲畜为食,宰杀之后的尸体杂物等都抛在了那些个大坑中,更甚至,有些没有挨过病痛死去的灾民,也是抛尸在那里,然后等待步兵衙门的人去收尸。
  康熙帝脸色顿时阴沉如水,王之枢没有说出口的话,他都猜到了。
  梁九功急忙道:“老奴记得,每年春末夏初之时,工部都会派人去清理这些大坑,好预防夏涝,您是说,今年工部…懈怠,没有去清理这些大坑吗?”
  王之枢低头苦笑道:“您说笑了,这些大坑岂止是今年没有清理,据臣所知,去年、乃至前年,这些大坑就没有彻底清理过了。”
  梁九功倒吸一口凉气,问到:“王侍讲如何知道的这般清楚?”
  王之枢:“臣家就住在宣武门外菜市口,这两年每到盛夏,受大坑之苦深矣。”
  王之枢是汉臣,汉臣一般都会居住在南城靠近城门的片区,就是为了进城上班能少走一些路。
  当初购买宅子的时候,王之枢运气爆棚抢到了宣武门外的民宅,现在确是深受其扰。
  苦不堪言。
  这也是他方才为什么敢不在皇帝询问的情况下开口说话的最大因由。
  若是能解决这个大坑问题就最好了,谁家还没有孩子了?
  这可是疟疾啊!
  皇孙有皇帝派去的太医贴身诊治,他们家的孩子可没这样好的就医条件。
  梁九功看了眼面色不辨喜怒的皇帝,深深低下了头,心道,工部这是流年不利啊,第三次了,今年工部已经是第三次出问题了。
  这大坑三年没清理,前两年没出问题一来是雨水不多,侥天之幸,二来,去年和前年也没灾民进城霍霍?
  这不,今年就厚积薄发,来了个大的。
  康熙帝:“宣工部尚书史温达。”
  梁九功躬身应道:“是。”
  梁九功和一个通报的小太监撞了脸,他脚步不停,听见小太监跪报:“太子等众皇子给皇上请安来了……”
  梁九功出了澹宁居,抬头就发现太子和直郡王以及被点名随驾西巡避暑的众皇子们已经在围房这边等着皇上召见。
  梁九功只是朝众皇子那边看了一眼,脚步都没停一下就去安排人宣工部尚书来见驾去了。
  从梁九功那一眼以及他的神色,胤礽心道应该是又出事了,只不知道,这个“事”儿,会不会又是和他有关。
  只是在心里打了个转儿,胤礽不再等小太监来回话,自己抬脚朝正殿走去。
  直郡王胤禔亦是抬脚跟上。
  大哥可以去和太子较劲,似是胤禩、胤祥、胤禵这等年少皇子,可就不敢跟上去了,胤禑胤禄兄弟两个更是噤若寒蝉的站在角落里,既没有跟上,也没有和胤禩等兄弟站在一起。
  胤禩等都是今年点名随驾去热河避暑的,原本定的是今天启程,所以他们昨天就到了畅春园,行装也都打点好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临时出了什么事儿,会不会影响皇父的行程。
  圣踪何等神秘威严,所以昨晚四福晋来畅春园求救之事,胤禩等皇子皆不知。
  自也是不知道,某人胆大包天的闯祸了。
  太子和大阿哥刚进去没一会,小太监来报:“皇上请众位阿哥去见驾。”
  胤禩等稍整衣裳,结伴去了澹宁居。
  托合齐的速度不可谓不快,他是步军统领,有不经宣可见圣驾的资格,所以,隆科多的请罪折子送去了内阁,托合齐却是直接来到了澹宁居。
  澹宁居内,新上任才两个多月的工部满尚书、原左都御史就是那个当朝以福顺与民争利案涉及宗室辅国公德亨,应由宗人府受理案件而不是他们督察院,最后与宗人府同理福顺案件的那个左都御史史温达跪在地上心里一阵又一阵的冒苦水:
  天王菩萨,他到底是接手了怎样一个工部啊!
  史温达接手工部的时候已经是三月末,京城已经是初夏了。
  之前工部以河工艰难为由侵欺钱粮,数目重大,牵连甚广,以至工部满汉尚书、满汉左右侍郎全都折戟,覆巢之下被摔碎的蛋卵更是不知凡几,是以史温达接手的几乎是一个全新但又腐烂的工部。
  光理清这里面的烂账、分辨忠奸、填补底层官员空缺、以及维持整个工部运作不停摆就耗费了史温达几乎全部的精力,他这两个月差不多吃睡都在工部,哪里还能去想什么清理大坑的事情?
  这不,果然出事了!
  康熙帝也知道史温达的难处,所以,他让史温达站起来回话。
  史温达抹了把额头的细汗,道:“谢皇上。”
  拾起帽子起身,躬腰站到了皇子们的对立边列。
  托合齐就是这个时候请见的,带他来的,就是天不亮就等在畅春园牌楼处的魏珠。
  托合齐风尘仆仆,憔悴不已,看着一夜没睡的样子。
  这也正常,他干的就是统领京城治安的活计,昨晚康熙帝还特地批了条子给领班侍卫和周太医去敲城门,托合齐若是一夜好眠精神抖擞的样子,康熙帝才会怀疑他呢。
  康熙帝让托合齐快回话。
  托合齐言简意赅,不掺杂任何感情的表述昨晚事实经过:
  “昨夜宵禁伊始,辅国公德亨带领侍卫二十五人及太医院太医一人于东大街飞马疾驰,巡街步兵四十余人将其拦截,相互争执不下,欲以骑兵冲锋军阵之时,銮仪卫侍卫、蒙古副都统隆科多出现,隆科多言语傲慢,行为狂悖,驾马撞飞参领石柯奇,后带着德亨及其侍卫仆从疾驰向四贝勒府而去……”
  “臣接到令报,立即点步兵二百人去四贝勒府拿人,贝勒府大格格阻挠,半个时辰之后,隆科多掳太医院王太医而至,大格格放隆科多进府,半刻钟后,隆科多与德亨来到府门,与大格格一起,与臣对峙至凌晨,直至皇上派遣太医赶到四贝勒府。臣当差有失,惶恐莫名,宵禁初解,不敢稍有耽搁,即刻来回,请皇上降罪。”
  说罢,脱帽,郑重放在正前方,另一只立着的膝盖也跪了下来,额头触地,行了跪拜大礼。
  旁听的太子和众位皇子们表情不一,有的玩味,有的惊讶,有的出神,有的茫然……
  胤禩就是出神的那个。
  他也就是一天不在京城,那小子就又搞事了?
  他就不能消停一天两天的吗?
  他额娘不是快生了?
  他就一刻都闲不住吗?!
  康熙帝亲手托着托合齐的胳膊肘将他托起来,还捡了他的帽子放在他的手上,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赏道:“你做的很好。”
  托合齐感激涕零,又再次跪下与康熙帝请罪:“皇孙弘晖疟疾病重乃是实情,臣阻挠皇孙进医,罪该万死,若是皇孙有任何闪失,臣、臣……”
  托合齐伏地而大哭。
  康熙帝去扶他的手僵硬了一下,转动身体的动作似是迟缓了许多,还未等他说话
  “报!”
  梁九功急匆匆将一个急速而来的小太监带至廊下,面带欣喜回禀道:“皇上,皇上,弘晖阿哥醒了!”
  康熙帝大喜:“果真?救回来了?”
  梁九功喜道:“救回来了,王太医先到,稳住了弘晖阿哥的病情,周太医后到,与王太医一起,合力救回了弘晖阿哥……”
  康熙帝止住了梁九功的喋喋不休,让那个报信的小太监回话。
  小太监一五一十的将他的所见所闻都说了出来,和梁九功说的大差不差,其中凶险,康熙帝这个听的人也觉心中惊悸。
  昨夜,弘晖的病情,应该是及其凶险的,以至于,先被隆科多“掳”到的王太医都有些束手,还是周太医到了,两人才将弘晖给救回来。
  也有可能,是王太医先将弘晖给救回来了,后到的周太医只是查缺补漏而已……
  这样的话,那隆科多,虽然行事狂肆,但事发突然,事情紧急,也的确是救了弘晖的命。
  他虽然不缺孙子,但孙子能好好活着,自然是活着更有福气。
  康熙帝将憋了一晚上的郁气长长舒出来,伸手将已经不哭了的托合齐给拽起来,拍着他的臂膀高兴道:“托合齐,朕的皇孙性命保住了,你不用请罪了哈哈哈哈。”
  托合齐:“……恭喜皇上。”
  康熙帝“嗯”了一声,在椅子上坐下,突然问道:“隆科多呢?他可来畅春园请罪来了?”
  这……
  众人面面相觑。
  托合齐带着莫名的语气回答道:“禀皇上,据臣所知,隆科多与臣前后脚,应是送了请罪折子来了畅春园。”
  康熙帝不妨昨夜才和隆科多起冲突的托合齐居然替隆科多说话,心里认为他是个光明磊落的汉子同时,又心道:朕将京城提督九门的差事交给他,果然是英明正确的选择。
  让人将隆科多的请罪折子送上来,康熙帝看完折子,面上哭笑不得,同时,又对某个“胆大包天”的幼童头疼不已。
  德亨,很该问罪,但又要该怎么问罪呢?
  康熙帝御极四十余载,还真的没有问罪过一个小小孩童呢。
  一个七岁的孩童能做出什么事情呢?
  他亲手封的那个就能。
  可真让人头疼!
  康熙帝:“……朕先回京一趟,太子,你先行一步去到热河,替朕会见诸蒙古王公。”
  胤礽:“儿臣领命。”
  只是让太子先行,直郡王和胤禩、胤祥和胤禵三位阿哥自是要伴驾回京,胤禑胤禄两个年纪还小,就在畅春园等候。
  康熙帝没从日常走的西直门入,而是不顾众皇子和大臣的阻挠,绕道安定门,从安定门来到了四贝勒府后的那个大坑旁。
  仔细巡查过后,康熙帝下旨:“史温达,限你五日之内将京城所有大坑都清理出来,京城若是疟疾肆虐,朕拿你问罪。”
  史温达忙应下:“臣领命。”
  然后战战兢兢的去和已经赶到的左右侍郎们去商议如何清理这些蚊虫飞舞的大坑才能更安全更有效了。
  总不能为了清理这些大坑,他们工部的人自己先得了疟疾吧?
  还得要太医院协助才行,唉,听说那个小国公手里有金鸡纳霜神药,好歹他之前也是对他大舅松手过的,不知道他要是去讨要的话,会不会匀他一些出来?
  正在史温达心里七想八想的时候,康熙帝已经来到了四贝勒府门前,着侍卫去敲门了。
  疟疾是强传染病,但传染途径靠的是蚊虫叮咬,而不是呼吸、津液等近距离接触,所以,四福晋和赵香艾都不让德亨进入弘晖的卧室,但并不阻止他在外头院子里等着。
  现在,康熙帝自是也能进入孙子的院子的。
  四福晋带领奴才仆妇们在二门内跪迎康熙帝。
  康熙帝见她发丝虽然一丝不苟带着明显新梳理过的痕迹但两鬓,竟隐隐见斑白之色,心下感佩同时,又有些怆然。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生母,他当年出痘的时候,比弘晖的年纪还要小,在他生死一线的时候,他的皇额娘,是不是也像四福晋一样,为他殚心竭虑忧思难眠一夜白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