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见对方一句也不反驳,就这么干脆地认下了,她心里的气儿倒是消了大半。
毕竟嘛,再算上那小推车的钱,杜昭已是欠了她六贯钱,要打两个月白工了!
这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其他什么的嘛,无伤大雅,无伤大雅……
看她脸色变得如此快,罗珊娜在旁边噗嗤一笑,被尹遥瞪了一眼。
陆娘子端着上午煮好的麦冬石斛饮出来,张罗着:“都站着干嘛,坐下吃饭呀!”
……
今儿这道薄荷炸排骨,生炸的排骨可谓外焦里嫩,又颇有嚼劲儿,还带着浓郁的薄荷清香,虽然是油炸,吃起来却一点儿都不腻,不一会儿就见了底。
罗珊娜一连吃了好几块排骨,却根本没吃够,连盘中的薄荷叶,都啃了好几片儿。
她眼巴巴朝尹遥道:“三娘,明儿你午市做这道菜时,帮我也多炸些啊!”
“晓得了……别舔手指头,你几岁了!”
而另一道沙茶干煎鸡,这沙茶酱大伙儿都是头一次吃,却立刻被它独特的香味儿所征服。
因用了鱼虾做底料,这沙茶酱味道可谓极鲜,又夹杂了各种香料组成的复合香味儿,以及轻微的甜辣味儿。
再加上鸡肉本身的肉香、干煎后略微的焦香,吃得在座几人都是头也不抬,吃了还想吃呢!
陆娘子刚吃完一块儿鸡肉,忽然想起来,朝杜昭道:“对了,你那随从呢?怎么没叫来一道儿吃饭?”
完蛋,这事儿好不容易过去,怎么又提到杜安了?
杜昭轻咳一声,也不敢看尹遥脸色,只含糊道:“我放他回家乡了。”
陆娘子不疑有他,只以为是杜昭囊中羞涩养不起随从,叹道:“哎,回家也好……”
此时正骑在马上的杜安,又打了个响亮的喷嚏,一脸的懵:
“郎君真的是失心疯了,我这才从长安出来没几日,怎么又让我回去了!”
第78章
这日午市刚一结束,尹遥就把陆娘子、罗珊娜、杜昭叫到了一块儿。
“我要宣布一个消息!”
几人放下手里的活儿,都一脸好奇:“什么事儿啊?”
尹遥笑眯眯道:“咱们明日闭店休息一日!”
第二日便是寒食节,这个节日在现代已逐渐被清明所取代,在大唐时却与清明并称,是个极为重要的节日。
百姓们不仅要扫墓祭拜先祖,而且光看它的名字就知晓,这一日还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那沈记的生意还怎么做呀?
更何况最近又是连续的夜宴,都好几日没着家了,再不安排点儿活动,七娘可要气哭了……
既然如此,尹遥索入乡随俗,大手一挥:“咱们沈记也闭店一日,带着阿婆和七娘踏青郊游去!”
“太好了!”一听说要出去玩儿,陆娘子和罗珊娜都欢呼起来。
……
明日既然不能生火做饭,那便要提前做好一日三餐,尹遥宣布完这个好消息,便一头扎进了厨房。
自从砌了烤炉之后,鸭子也烤了、脆饼也烤了、披萨也烤了,尹遥早就跃跃欲试,想再做些面包尝尝。
她先安排陆娘子帮忙:“舅母,你先帮我炒一锅豕肉松,之前做过的沙拉酱也要些。”
“好。”陆娘子应下,去取了块儿新鲜的豕肉,切成大块儿下锅煮着,又另外起锅开始熬沙拉酱。
尹遥则是将面粉、面肥、鸡子、牛乳、酥油、饴糖、粗盐和在一起,经过反复揉搓摔打后,揉成一个光滑柔软的面团。
轻轻揪出一块儿,只见两团面之间呈透光且不易破裂的薄膜,也就是俗称的“手套膜”,这样的面团做出的面包,口感松软细腻十分可口。
她满意地点点头,往面团上倒扣了一个木盆,等待二次醒发。
陆娘子的沙拉酱已经熬好,给尹遥拿了过来,好奇道:“三娘,你这是准备做什么呢?”
尹遥笑道:“我想着做些葱香肉松面包,咱们明日当早饭吃。”
“面包?那是什么?”这个词儿陆娘子还是头一回听到。
“唔……”面包这词儿太过普通,却又一时难以解释。
尹遥想了半天才道,“就是用发酵好的面团烤成的一种吃食,比胡饼要更蓬松更柔软些……反正一会儿做好了舅母就知晓了!”
陆娘子见她解释不明白,都快抓耳挠腮了,噗嗤一笑:“好好好,我去炒肉松了,你先做着吧!”
尹遥松了口气,还好今日孟老不在,他可比舅母难缠多了……
等待面团发酵的工夫,她又去后院儿取了几根腊肠,切成碎丁儿,又洗了把小葱也切成葱末。
这会儿面团已膨胀到原本的两倍大,尹遥拿出来用手指戳了一下,见小孔并不回缩,便知已是发酵好了。
再次揉制排出空气,分成数个拳头大的小面团,盖上一块沾了水的麻布略作松弛。
陆娘子在旁边的灶台上,已将煮好的豕肉撕成细丝,下锅加入酱油、粗盐、饴糖小火翻炒。之前制作青团时,她便已做过这肉松,如今再做,自然也是手到擒来。
只见在她不停地翻炒之下,那肉丝逐渐失去水分,变得蓬松酥脆了起来,色泽也变得金黄,还散发出阵阵浓郁的咸鲜味儿。
尹遥瞧了瞧,见不需自个儿帮忙,便满意地走开了。
杜昭从外面回来,手上拎得满满的:“东家,你要的鸭子和豆干都买好了。”
她笑眯眯接过来,到后院儿将其洗净,又随口道:“你一会儿记得雇辆马车,明早去嘉庆坊门口接我们。”
杜昭愣了一下:“明早?”
“对呀,明日咱们不是去郊游吗?”
杜昭有些懵:“你们一家人去郊游,我也去吗……”
尹遥瞥了眼杜昭,理所当然道:“团建可不能有人掉队,你自然也得去。”
“好……”
尹遥交代完,便拎着洗好的鸭子又回了厨房,下锅将其焯水去腥后,又放入那锅老卤汤中,同豆干一道儿,慢慢地卤了起来。
陆娘子的肉松已经炒好,盛出来放到了尹遥的手边儿。
尹遥拿起一块儿松弛好的面团,将其擀成椭圆形,在中间抹了些沙拉酱,又铺上一层厚厚的肉松。从一头儿将面卷起来,卷成一个纺锤形的肉松卷儿,再捏紧收口,盖上麻布再次醒发。
待肉松卷儿明显膨大后,掀开麻布,表面涂一层鸡子液,撒上葱花、腊肠丁儿,挤上沙拉酱,送入烤炉中。
随着烤炉内温度的升高,这肉松卷儿越发涨大,表面也被烤成了漂亮的金黄色,腊肠丁被烤出油花儿,葱花失去水分变得焦脆。
一阵阵酱香的肉味儿混合着浓郁的葱香飘散出来,里面还夹杂着隐隐的醇厚乳香……
尹遥把烤好的肉松面包取出来,拿了一个撕成两半儿,跟陆娘子趁热分着尝了尝。
表面是烤得焦香的腊肠和葱花儿,咬到面团时,又是外表酥脆、内里松软,最里面一层则是蓬松酥脆的肉松,咸香之余还带着沙拉酱醇厚的乳香味儿。
一口下去,腊肠和肉松的咸香、面包体的甜香、葱花儿的辛香、沙拉酱的醇香交织在一起,口感可真是丰富极了!
陆娘子吃得一脸惊奇:“原来这就是面包吗?”
尹遥也吃得开心极了,笑得见牙不见眼:“这只是面包的其中一种呢!”
“真好吃!你有空也教教舅母。”
“嗯!”
……
第二日一早,杜昭便驾着马车,来到了嘉庆坊门外。
尹遥带着一家五口,整整齐齐站在坊门口。
沈老太太这还是头一回见到杜昭,没想到是个如此俊秀的年轻人,不免有几分喜爱:“这便是杜昭吧?辛苦你了。”
杜昭跳下马车,朝众人施了一礼,又笑道:“沈老夫人言重了。”
沈老太太摆摆手:“别这么见外,叫我沈婆婆就是了。”
“好,沈婆婆,我扶您上车。”他从善如流地改了口,又掀开门帘,将沈老太太扶上车。
尹遥手里还提着个盖了盖子的木桶,正跟陆娘子一道儿,搬到马车后面去。
杜昭扶完沈老太太,一回头儿发现少了俩人,不免面露疑色。
罗珊娜把手上的食盒送上车,又朝后面指了指:“三娘和舅母去放饮子了。”
她哈哈笑道:“你可不知晓,三娘昨晚赶在午夜前,才熬好了一锅饮子,还被阿婆好通训。”
沈老太太的声音从车厢里传来,也是带着满满的笑意:“你们这帮孩子,玩叶子牌玩得忘了时辰,险些赶不及熄灭炉灶,小心惊扰到神明。”
尹遥放好东西回来,讨饶道:“阿婆快别念我了……”
她这副示弱的模样可不多见,引得杜昭一脸惊奇,不出意料又收获了尹遥的怒瞪。
杜昭失笑:“东家,快上车吧。”
他今日雇的马车很大,足够尹遥一家五口坐下,其余人便也跟在后面陆续上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