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这些远在他乡的士子们,守岁最看重的是什么?尹遥猜测,一是热闹、二是美味,大概唯有美食和温暖,才能抵消些许乡愁吧。
  平日里那烹饪好的菜肴,待到晚上都冷掉了,自然不适合这种场合,因此她今日准备的,是种类丰富的自助火锅。这样大伙儿守岁时,便可以凑在一堆儿,热热闹闹地围炉煮茶,哦不,是围炉煮火锅了。
  汤底她共准备了两种,一种是鲜香浓醇的老母鸡汤,另一种则是清香鲜美的菌子汤,都是提前煲了一夜的,原料的味道早已融入到汤汁儿之中,到时再一煮开,定然是满室飘香。
  荤菜选了羊肉片、鸡肉片、鸭肉片、猪肉片、鱼肉片五种肉片,猪肉搅打成泥混入山药丁、鱼肉搅打成泥混入芋头丁,分别制成口感脆弹的猪肉丸和细腻软糯的鱼丸,再加上爽脆的猪肚、嫩滑的鸭血,琳琅满目摆了一大排。
  冬日里虽说蔬菜品种有限,但素菜尹遥还是竭尽所能,准备了冬瓜片、萝卜片、菘菜叶、鲜菌子、鲜桑耳、豆芽、笋片,另外还有鲜豆腐、冻豆腐、油豆皮几种豆制品,亦算得上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她又备下面条、芋头、山药几样儿主食,甚至还有一笼屉秀气可爱的酸菜馅儿小牢丸,既美味又应景儿。
  至于蘸汁儿嘛,也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从胡麻酱到海鲜汁儿,从茱萸干碟到香辣肉酱,再配上香醋、蒜末、姜末、葱末、芫荽末、韭花酱、豆腐乳,主打一个丰俭由人、四海皆宜。
  把汤底倒入陶罐中,备好的食材用干净树叶包好,仔细叠放在盆里,又盖上粗布,蘸汁儿则倒进竹筒,如同往常一样,整理成方便取运的样子,尹遥拍拍手,仔细清点是否有遗漏。
  “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许大郎进门的时候,瞧见的就是这副忙得热火朝天的景象。
  “怎么只你一人来了?许二哥呢?”尹遥一抬头瞧见是许大郎,难免有些疑惑,昨日便约好,这个时辰许二郎也该到了。
  “我阿弟稍后便到。”许大郎随口应了一声,又举起手上拎着的酒坛,“我阿婆说,让给你家送坛酒,我便先过来了。”
  “屠苏酒?”尹遥一见那酒坛,忽然想起来,前几日阿婆似乎也说过,守岁时要喝屠苏酒,不过她当时忙晕了,也没记着去买,还好今日许大郎给拿来了。
  “还是许婆婆想得周到,多谢她啦。”尹遥惊喜地接过酒坛,打开盖子闻了闻,却被呛了一下,“咳咳咳……”
  这屠苏酒,怎么好冲的味道……
  见她这猝不及防的样儿,许大郎一脸幸灾乐祸:“我阿婆这屠苏酒里,可是放了十几种香料和药材,不呛人才怪。”
  尹遥将盖子盖回去,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送完了,你可以走了!”
  许大郎闻言,作势拔腿要走,尹遥也不吱声,就看着他的表演。果不其然,还没到门口,许大郎就停了下来,一挥手道:“算了,不跟你计较,一会儿还得去学里呢。”
  尹遥打蛇随棍上,直接指挥他::“既然不走了,那你也别闲着,先把这坛子先端出去吧。”
  哼,都是合伙做生意的,怎么能放过这么个劳动力?
  看着许大郎踉踉跄跄的脚步,尹遥边提着其他东西,边提心吊胆地在旁一路用手护着,就怕他一个踉跄,把自个儿熬了一宿的鸡汤给打翻了。不免又在心里骂自己:叫你让他干活儿,省点儿力气还不够赔精神损失的呢!
  好在救星来得及时,许大郎刚把鸡汤搬到院门口,许二郎就驾着驴车到了,他赶忙下车搭手,把许大郎解救了出来,又进了厨房,把其他东西一一搬上车。
  车上又跳下个人,尹遥一瞧还有些眼熟,忙施了一礼,笑道:“陆郎君,好久不见。”
  陆之远走上前来,亦还了一礼:“尹娘子安好。”
  他也是后来才知晓,原来那日来学院送饭的小娘子并非许大郎的表妹,而是家中旧识,难免对错认“表妹”之事心有不安,因此今日神情也有些尴尬。
  尹遥倒是无所谓,要怪就怪许大郎故意误导,今日见他这羞赧的小样儿,反倒觉着有趣儿,还跟他聊了起来:“上回匆匆一面,还没问过陆郎君家乡何处?”
  陆之远认真答道:“某出身吴郡陆氏,山高路远无法回乡守岁,守默兄这才邀了我一道儿回家,今日也顺便来帮忙。”
  吴郡,那他岂不是江南人士?想起自个儿平日里那按照北方和中原饮食习惯烹制的菜肴,脸上露出讪讪之色的变成了尹遥:产品差异化做得不大到位,不大到位啊……
  东西都搬上了车,今儿这自助火锅种类比较多,准备的过程也复杂些,因此尹遥决定跟着一道儿去,把一切打理妥当再回来。
  她回屋换了身胡服,套上一双小皮靴,又改成了男子的发式,冷不丁一看还真以为是哪家的俊俏小郎君,惹得罗珊娜和七娘都凑到了侧屋,围着她瞧了又瞧。
  尹遥扭头交代两人:“你们两个好好帮舅母洒扫,别让她一个人忙活,我一会儿就回来,要检查的哟!”
  两人点头如啄米:“放心吧放心吧,我们一定好好儿干活。”
  她交代好便出了门,结果在坐车的时候,几人却又犯了难。
  许家兄弟、陆之远、尹遥四个人,许二郎赶车,车辕上还可以再坐一人,车厢里也可以坐两个人,本是正正好好的座位,但……
  只见陆之远一脸为难:“这……某跟尹娘子两个人坐车厢里,怕是不大妥当吧。”
  对面许大郎一脸不屑:“你怎地如此扭捏,不过半刻钟路程,一道儿坐了又能怎样?”
  “那守默兄你坐?”
  “……我不坐。”
  两个人推来让去,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尹遥嫌这俩书生罗里吧嗦、没完没了,干脆直接跳上了车辕,把他俩轰到车厢里去了。
  一路到了四门学,许大郎掀开车帘,朝看门的老翁道:“老丈,是我,我们要回院里取些物件,可否放行一二?”
  今日是岁除,看门老翁都已散漫了八分,他原本已是昏昏欲睡,这会儿才睁开眼睛。
  许敛和陆之远他认得,每日午时都会推着个板车进进出出,还会时不时给他递些银钱、送点下酒菜之类的,既说是回去取东西,老翁便睁一眼闭一眼,任由他们把车赶进了学院。
  在许大郎的指挥下,驴车直接停在了小食堂门外,几名男子留在外面,负责将东西从车厢里搬下来,尹遥则率先走进了小食堂。
  现下不是饭点儿,除了尹遥外空无一人,她便缓缓打量起来。
  这里虽然被叫做小食堂,但也有五丈见方,算下来两百多平的样子,足够留守的百余生徒一同就餐了,而且空间还很大。
  不同于坊间盛行的胡桌胡椅,此间摆的仍是长条形的局脚食桌,每张食桌能坐十余人,吃饭时要跪坐于两侧,食物摆在中央桌面上。
  见其他三人已将东西搬了进来,尹遥便指挥他们,将其中八张食桌凑在一堆儿,每四张摆成一排,这两排桌子便足以坐下八十个人。
  去后厨中取来十六只小火炉,每张食桌上摆两个,里面填满木炭。再翻出小砂锅、小陶瓮之类的炊具,一一洗净架在火炉上,再指挥三人将碗筷碟子一一摆好。
  另拖三张食桌到另一侧一字摆开,取数个大汤碗放在桌上,碗底铺上一层干净的树叶,再将带来的食材按照种类一一摆进去,看着新鲜又美味。至于调料,则直接把竹筒的盖子打开,整齐地摆成两排,到时可以随意取用。
  见她不过半个时辰,就已把这几十人的宴席布置妥当,许家兄弟和陆之远都一时回不过神儿来。
  瞧见他们几个的傻样儿,尹遥笑了一声:“这才哪到哪,还没结束哪!”
  只见她又从旁提起一个食篮,掀开后里面是一块块儿平首束腰,形状有些像银铤的粉红色糕饼,上面好像还刻着什么字样儿。
  许二郎瞧着有些眼熟:“三娘,这可是前些日子,你让我帮你刻的模子?”
  尹遥点点头,用筷子将这些糕饼小心地夹到每个人的碟子边:“没错儿,这是我制的定胜糕,上面刻的是‘定胜’二字,如今春闱在即,给大伙儿取个好兆头。”
  一听这话,许大郎轻哼一声,尹遥抬头瞪他:“哼什么哼,你和陆郎君也有的,晚点儿我给你们送过去。”
  听说自个儿也有份,许大郎方才舒坦了,“纡尊降贵”地伸出手:“我帮你分吧。”
  尹遥倒是把手缩了回去没给他,这定胜糕是用糯米粉混了红曲粉,中间又包了豆沙馅儿,用模具定型后蒸制而成的,吃着很是松软香糯,不过夹的时候也很考验手艺,这许大郎笨手笨脚的,一不小心再给夹碎了,岂不可惜?
  不过她干着活儿,其他三个人也不能闲着,尹遥又开始安排,让他们去把汤底盛到各个锅子里。今日共拉来了三个瓦罐,除了鸡汤、菌子汤两种锅底外,还有一锅热饮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