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这是自然,据张老郎君所言,孟老先生可是药王孙思邈的得意弟子。
  此番他们前往拜会后,老先生便翻阅了其恩师晚年所著的《千金翼方》,按照其中所述,制成专门祛疤的丹参羊脂膏,给罗珊娜敷用,这才能有如此奇效。
  几人坐下,沈老太太把手上的衣服朝着罗珊娜比量了一下,笑道:“我是按照三娘的尺码做的,你们俩身量差不多,应也是合身的,等这两日做好了你便换上。”
  罗珊娜睁大眼睛:“沈婆婆这竟是为我缝的吗?”
  尹遥在一旁笑道:“那是自然,我们都有冬衣了,阿婆不是给你的,还能是给谁的?”
  这些时日以来,罗珊娜穿着的,还是尹遥从华阴带来的旧衣,虽也还算保暖,但毕竟没自个儿的衣裳穿着舒坦,沈老太太便让尹遥又去买了棉布和棉花,为罗珊娜缝制了件新的。
  罗珊娜一听这话,一下扑上去保住了沈老太太:“沈婆婆,你真好!”
  对这胡姬单纯外放的性格,沈老太太差点儿招架不住,半晌才反应过来,忙使劲儿拍她:“快起身,起身!我手上有针呢,别扎着你!”
  难得见沈老太太如此失态,其他几人都笑得不行。
  屋内的气氛十分轻松,七娘又拽着罗珊娜,好一通询问伊阳山景色如何、好不好玩儿之类的,看来小家伙这回没去成,难免还是有些心痒痒。
  罗珊娜的大唐话,虽已比刚到洛阳时熟练得多,但那些借景喻情啊、以诗抒怀啊之类的,到底还是过于超纲了,绞尽脑汁只憋出几句“好多树、好多鸟、好多鱼、好漂亮”……
  好在七娘的词汇库也不咋地,俩人凑在一起,倒是叽叽喳喳聊得投机。
  尹遥笑着摇了摇头,也随口问了句:“对了,孟老先生对咱们带去的点心可还满意吧?”
  孟老先生不缺银钱,她便拿了几样点心给他们带着,权当做登门礼,礼轻情意重,表达的主要是个心意。
  罗珊娜听到这话坐直了身子,一下子卡了壳,支支吾吾道:“孟老先生他……他……他没吃……”
  咦?尹遥一向对自个儿的厨艺十分自信,更何况她还提早跟张老郎君打听过,说孟老平日里最爱甜食,这才投其所好带去的。
  她不由奇道:“为何,莫非老先生嫌我做得不好?”
  “那倒不是,”罗珊娜眨巴眨巴眼睛,看看天又看看地,终于下决心道出真相:“他说三娘的点心都是油炸的,不够养生!”
  不!够!养!生!这四个斩钉截铁的字,把尹遥给震住了。
  这答案还真是出乎意料,大唐百姓都爱油水,怎么这位孟老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像现代人一般搞起养生了?
  只是这个理由,她还真没法儿辩驳,花酥也好,沙琪玛、狸奴耳也罢,都是油炸食品,也确实……不够养生。
  罢了,一个人一个喜好,不吃就不吃吧。等下次有机会了,她再琢磨点儿别的做谢礼便是。
  她摇摇头笑道:“大伙儿都饿了吧?我跟舅母去做晚饭,咱们再来点儿小酒,就当给小罗接风洗尘了。”
  她又朝罗珊娜笑道:“小罗,你有啥想吃的不?我给你做。”
  罗珊娜露出一脸渴盼:“好三娘,咱们今晚能吃点儿肉吗?”
  尹遥今晚真是一惊一惊又一惊,罗珊娜一向嫌肉油腻,不大爱吃,平日里更喜甜食,今日竟会主动要求吃肉,怕不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只见罗珊娜苦着一张脸,道:“你是不知啊,孟老先生人虽好,医术也是极好的,可他一直在鼓捣什么食疗药膳……”
  “张老郎君几个不爱吃,便只吃自家仆从做的饭菜,但孟老却说我在治伤,必须跟着他吃药膳,那滋味儿实在是……”
  “还好这趟带了三娘做的糕饼,我便半夜起来偷偷吃两块儿,不然都要饿死了!”
  原来她连着吃了好几日的糕饼,难怪不想吃甜食了……
  七娘不免好奇道:“那孟老先生不吃吗?他不嫌自个儿做得难吃?”
  罗珊娜回想起当日情景,委屈极了:“怎么不嫌,他自个儿也是捏着鼻子吃的……”
  看她这样儿,尹遥忙安抚道:“没事儿没事儿,咱们今晚大口吃肉!”
  去院中取了一整扇羊排,尹遥把其中一半儿交给陆娘子,过油煎着吃,另一半儿则由自个儿操刀,做道羊排啫啫煲。
  啫啫煲是现代时,才出现在大排档中的一款岭南风味美食,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丰富的口感,而深受各地食客喜爱。
  它的基础做法,是将食材放在瓦煲中,在大火烧至极高温,食材表面被迅速烹熟,将水分快速锁在食材内。如此一来,煲中的汤汁儿因与高温瓦煲接触,水分迅速蒸发,便会发出“滋滋”声,在岭南地区,“滋”的读音恰好与“啫”相同,这道菜也因此得名。
  将半扇羊排洗净擦干水分,沿着骨缝斩成手指长的羊排块儿,用粗盐、生抽、米酒、豆豉、生粉抓匀腌制片刻。
  她又取出小陶瓮,架在了地上的小火炉上,开大火将其烧热。
  啫啫煲烹制的步骤并不复杂,但若想做好,便要掌握好火候和水分。尤其是必须先将煲具烧至滚烫,然后利用高温,让食材短时间内熟透,才能完整保留它的原汁原味及鲜嫩口感。
  家中这小陶瓮,跟现代的砂锅差不多,都是由粘土烧制的陶器,因上面有许多微小的孔,烹饪时能吸收食物的香味儿,因此用的时间越久,烹制起来味道也越浓郁。
  这些日子以来,因个头儿小用着方便,这小陶瓮也成了尹遥的第一选择,前几日它终于不堪“压榨”,裂了个不大不小的口子。
  尹遥瞧着这“半道崩殂”的陶瓮,可真是心疼得够呛,好在许二郎来取饭时见到,拿走帮她用铁条重新箍起来,又在裂缝上涂了蛋清,这才让它又重新焕发生机,继续为尹遥的烹饪事业贡献力量。
  而且箍过的陶瓮,在铁条的加持下,可比原来结实耐造了许多,否则尹遥也不敢拿来空锅干烧……
  待陶瓮烧到滚烫,往其中淋入少许蔓菁油,放入葱姜蒜,改小火煸炒至散发香味儿,在其上叠放摆入腌制好的羊排,盖上盖子大火加热半刻钟,果真听到里面传来诱人的“滋滋”声,锅盖缝中,也飘出阵阵羊肉的香气。
  再沿锅圈儿淋入米酒,待酒燃尽,表面撒上些芫荽,便可直接整瓮上桌。
  “羊排啫啫煲做好啦!”尹遥一掀锅盖,经过陶瓮的高温煲制,羊肉浓郁的香味儿瞬间喷薄而出,极其霸道地窜入每个人的鼻子,香得人精神一震。
  这锅脆嫩多汁的羊排啫啫煲,把罗珊娜吃得简直热泪盈眶,她不停嘴儿地啃着羊排,连上面的汤汁儿都不放过,口中还喃喃道:“太好吃了,真是太好吃了,终于又吃到肉了,呜呜呜……”
  一边儿陆娘子也煎好了羊排,油滋滋的羊排上,又撒了厚厚的一层孜然和茱萸粉,飘散出令人垂涎欲滴的焦香味儿。
  七娘伸出筷子,给罗珊娜夹了一块儿到碗里:“罗姐姐再尝尝这个,舅母煎的羊排也可香啦。”
  罗珊娜连连点头,一点儿形象都不顾了,把筷子丢下,直接用手抓着煎羊排埋头狠狠一口:“我还是第一次发现,肉竟然这么好吃!辛苦陆娘子了!”
  这些日子以来的相处,陆娘子也十分喜爱这单纯的小胡姬,闻言笑道:“小罗以后别叫我陆娘子啦,便随三娘和七娘一道儿,叫我舅母便是,舅母以后日日给你做好吃的!”
  罗珊娜嘴里一边儿吃着,一边儿呜呜咽咽应道:“谢谢舅母!”
  沈家老小瞧着她吃得这么香甜,不免都乐了起来,纷纷给她夹肉,在碟子里堆成小山一般。
  尹遥亦失笑,孟老先生那儿只是些食疗药膳罢了,怎就把人逼成这样儿?药膳若是做得好了,也能很美味呀!
  唔,想必还是孟老的手艺差了些……
  一番大快朵颐之后,罗珊娜打了个饱嗝儿,摊在椅子上,面上浮现一抹红色:“三娘,我光顾着吃了,都忘记问你,最近铺子还顺利吗?”
  尹遥笑嗔她一眼,这家伙终于想起正事儿了:“铺子嘛,还算是在波折中顺利前进吧。”
  她后来又把阿婆写的单子上,其余的十来家也跑了一圈儿,虽然再没遇到撞大运、当场下订单的事儿,不过这几日,也陆陆续续有人家派仆从前来订购。
  而且这些订购往往都是十盒、二十盒起步,眼下她手上还没完成的百花酥订单,已积攒了一百多盒,简直每天睁眼起床就是揉酥皮、调馅料、包花酥、炸花酥……
  把百花酥送出去,再数着收回来那沉甸甸的铜钱,真是让人痛……并快乐着呀!
  其实这也算在尹遥的预料之中,她那百花酥本就做得讨巧又应季,如今虽是冬日百花凋零,可谁会不喜欢绽放得漂漂亮亮的花儿呢?这些贵人府上,不论是拿来宴客还是送礼,可都再体面不过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