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这猪肉脯一入口,窦二娘便觉一阵香甜的味道充满了口腔。再细细咀嚼,又发现上面除了浓郁的酱汁外,还涂了甜甜的蜂蜜,撒了香喷喷的胡麻,可谓香、鲜、酥、脆、甜五味俱全,简直是齿颊生香,让人回味无穷,难怪自家这挑嘴的儿子,能吃得这么投入!
  窦二娘对自家儿子是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哪怕是找了这么半天,这会儿看他没事儿,也就放下心来。
  沈记的两位娘子还在忙碌,窦二娘怕自家儿子打扰对方,便准备将他带走。
  谁料张小郎君心虚是心虚,但走却是不肯走的,她叫了几遍,这孩子都是嘴里应着,脚下一动不动。
  尹遥看着母子俩的拉锯战,不由笑道:“窦娘子先去忙吧,你若是放心,便将小郎君留在这儿,正好跟我妹子做个伴儿,你看怎么样?”
  前院的杂事实在是抽不开身,窦二娘也没工夫在这儿跟儿子耗,只能应了一声,有些不好意思道:“行,那便麻烦尹娘子照看了,我忙完就来接他。”
  窦二娘带着府里的仆从匆匆离开,张小郎君得了“特赦”,心满意足地坐回胡凳,尹七娘又掏了片儿豕肉脯给他,俩人再次咔嚓咔嚓啃起来。
  尹遥这边寿桃儿包得差不多了,上色却比较耗时,陆娘子那边还有一大半,即便是俩人一起忙活,也还得弄上一阵子。
  眼瞅着一时半会儿搞不完,她索性停下手:“张小郎君,你饿不饿呀?”
  张小郎君舔了舔手指,又摸摸自己的肚子,委屈地点点头:这太阳都快落山了,他连午饭都没吃呢!
  尹遥洗了洗手,走到小厨房的另一侧,方才窦二娘说了,若有什么需要的自取就是,她便也不客气,仔细打量起这堆得满满的货架。
  架子上除了米面粮油之外,肉蛋奶、蔬菜水果也品种齐全,可真叫一个琳琅满目,把尹遥都看眼馋了。
  那最底层还有个竹篓泡在盆子里,她打开盖子一瞅,里面装着半篓河虾,还在扑通扑通乱跳。看来是今儿才在河里捞的,活泼得不得了。
  这会儿时辰也不早了,厨房里的几人都饿了,她决定做点儿简单快手的。
  不如就选择鲜美的海鲜……哦不对,河鲜疙瘩汤吧!
  她掂了掂竹篓,看到下面还有几个河蚬,便捞了出来放在碗里,加入清水和少许粗盐,让它们慢慢吐沙。
  另外又把河虾去头,开背挑去虾线,洗净放在一旁晾干备用。
  起锅热油,放入虾头用小火煎,将里面的虾油煸出后,锅里的油也变成诱人的橙色。捞出虾头丢掉,在锅中注入开水,滴了几滴酱油,又下入吐好沙的河蚬。
  如今马上就要入冬,在河道结冰前的这段时间,因着气温下降,鱼虾们都在抓紧进食储存脂肪,为过冬做准备,正是河鲜最为肥美的时节。
  就好比今儿这几个河蚬,刚下到烧开的水中,贝壳便自动张开,露出里面肥硕的贝肉,鲜甜的味道也瞬间飘满了整个厨房。
  这下两个小馋猫连猪肉脯都不吃了,全都从胡凳上跳下来,凑到了灶台前,不住地吸着气,像是想把这满锅的鲜香都吸到肚子里似的。
  怕煮得久了河蚬会缩水,尹遥稍煮了片刻,便用勺子捞了出来,盛到一旁的碟子里。
  尹七娘也不怕烫,偷偷摸摸捏走了两个,跟张小郎君一人分了一个,边嗦上面残留的汤汁儿,边把里面的蚬肉叼下来,啊呜一口吃进嘴里。
  “好鲜呀!”两个小朋友相互对视,都是睁大了眼睛,河蚬的鲜味儿又叠加了虾油和酱油的鲜香,吃得俩人都直舔嘴唇。
  吃完手里的感觉更馋了,尹七娘又跃跃欲试,想再偷几个,被尹遥斜了一眼,讪讪地缩回了手。
  尹遥从面袋里舀了一勺面粉倒在盆中,又缓缓浇入清水,边加水边用筷子快速搅动,让面粉变成一粒粒的小疙瘩。
  她手法十分娴熟,搅成的疙瘩每粒都只有黄豆大小,像是一颗颗大小均匀的小珍珠般。这样的面疙瘩下到汤里,才会容易煮熟,而不会只有表面熟了中间还有硬芯儿。
  将疙瘩均匀撒入翻滚的汤中,用勺子慢慢搅动防止糊底,待到疙瘩漂浮起来,原本澄澈的汤汁也变得粘稠,放入虾肉,再下一把洗好的波棱菜。
  这张家小厨房采买的波棱菜,都是最新鲜的嫩菜,不像老菜那般叶酸过多,必须得提前焯水,否则会涩牙,这嫩波棱菜只要直接下到汤里,就已极为鲜嫩爽口。
  往锅中滴了几滴香醋,将这一锅鲜美的疙瘩汤盛到四个瓷碗中,方才捞出来的河蚬,也往每个碗里盛了几只,摆到一旁的桌子上,尹遥招呼陆娘子别忙了,先吃饭要紧。
  陆娘子应了声,还没等她走到桌边,尹七娘和张小郎君早就冲了过去,俩人如出一辙地端坐在桌边,手里举着勺子眼巴巴瞧着面前那一碗疙瘩汤,忍着快要流下来的口水,乖乖等待陆娘子和尹遥的就位。
  “好了好了,快吃饭吧!”看他们两个这么乖,尹遥不由轻轻摸了摸俩人的小脑袋,笑道。
  这一声令下,尹七娘和张小郎君便如同脱缰的野狗一般,埋头苦吃起来!
  陆娘子去洗了手,也坐到了桌边,这一下午埋头上色,她也是累坏了,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子,开始品尝面前的美味。
  就在几人吃得香甜之时,这儿又迎来了一位意外来客。
  “这是在吃什么呐,几位娘子给老头子也尝尝?”一个身板挺得笔直的老翁,站在小厨房门口,鼻子不住地嗅着,眼睛竟亮晶晶仿佛年轻人一般。
  听到声音,几人都从汤碗中抬起头来,往门口瞧去。张小郎君叫道:“太翁!”
  眼前这老翁,原来正是曾领车骑将军的张家老郎君,也就是明儿寿宴的主角。
  今儿阖府上下都在忙碌,唯独主角本人没啥事儿干。他虽然已是高龄,但一向身板硬朗,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便在府中闲逛了起来。
  这不,闲逛也有闲逛的收获,才溜达到后罩房附近,他便闻到了一股鲜美的味道,于是循着味道又踱到了小厨房门口。
  方才光顾着眼馋美味了,这会儿张小郎君开口,他才注意到自家的曾孙:“哟,大郎也在呐!”
  见是张家的老家主,几人都连忙放下手中勺子,起身施礼。
  张老郎君不以为意地摆摆手,示意几人无需多礼,眼睛却是直往灶台边瞄。
  尹遥一向闻弦音知雅意,更何况对方这都不是暗示,简直就是明示了!
  赶紧把张老郎君让到自己的位置上,她又去锅里盛了一碗海鲜疙瘩汤,还十分上道儿地多夹了好几个河蚬。
  把碗摆在张老郎君面前,尹遥自己又去搬了把胡凳,在七娘旁边挤一挤坐下。
  张老郎君舀了一勺疙瘩汤,刚要美滋滋送入口中,忽然感觉到几道颇为怨念的目光,这才想起来一声令下:“你们愣着干嘛,都快吃呀!
  这以虾和蚬提鲜的疙瘩汤,本就鲜香无比,里面还有一丢丢儿隐约的醋香,更是让人胃口大开,小厨房里一时间没人说话,只能听到吃疙瘩汤的“呼噜呼噜”声,偶尔还夹杂了嗦蚬子的“滋溜滋溜”声……
  等到窦二娘好不容易得了空闲,再来小厨房接儿子时,除了自吃饱喝足的儿子外,连平日里对厨子横挑鼻子竖挑眼、动不动就闹绝食的老郎君也在。
  祖孙俩都懒洋洋地坐在桌边,摸着自己圆鼓鼓的肚子,满脸的餍足?
  第32章
  次日又到了沈记换新品的日子,尹遥前一天就已跟食客们预告,说这五花肉粽明儿便不卖了,敬请大家期待新品。
  经过鲜肉蒸饼和五花肉粽这两个品类的“考验”,沈记的忠实主顾也越来越多,虽然心里惋惜吃不到五花肉粽了,但尹娘子可是说了,还有更美味的新品!
  以她的手艺,必定不会让人失望,在不舍之余,大伙儿又不由得期待了起来。
  “尹娘子,你今儿是卖什么呀?”一大早就有不少食客过来排队了,沈记的摊位才支上,就有人忍不住开始问。
  尹遥笑吟吟道:“我今儿卖的是豆腐蒸饼呢!”
  那食客面露讶色,又顿足道:“豆腐蒸饼?你这儿还有豆腐呢?该不会贵得很吧!我可买不起……”
  虽说豆腐在唐朝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卤水点豆腐的工艺早就流传到家家户户,平日里吃点儿豆腐,那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但也不怪这食客垂头丧气一脸失望,只因最近的情况,却又与平日不同。
  朝廷平叛的仗还在打,这几日洛阳城的粮价也涨了不少,便是这西门内的早餐摊儿,各家摊主的售价也都跟着涨了一些。若是仗一时半会儿打不完,这价格还要持续上涨。
  重点是英国公在扬州道起兵,扬州又自古是盐道重地,这一打仗交通断绝,两淮地区的盐就运不过来了。如今洛阳城的盐价,上涨得可比粮价还厉害。
  而传统豆腐的制作工艺中,所用凝固剂乃是卤水。这所谓的卤水,又名盐卤或苦卤,正是海盐在晾晒时所得的伴生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