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小皇帝长而卷翘的睫毛微微颤了颤,温温暖暖的感觉隔着手帕传进了他的手心,在这一刻他的心突然痒痒的,五味杂陈。
沈淮书见他如此,以为他还有疑心,便道:“它叫红薯,很好吃的,保证没毒”
他没几口就将手里一半的红薯给吃干抹净,便又去拿铁板上的番薯。掰开一半放入口中,另一半则又递给了小皇帝。
“陛下,王爷,那我们也不客气了”宋承德与老将军在一旁早就馋得流口水了,说完便迫不及待一人分了一些吃。
周捷忍不住道:“老将军,我们的呢?”
第28章 摄政王讨价还价
老将军方才想起还有那么几个站出来要试吃的人,便慷慨的都分了下去。
“真的能吃?好吃吗?”没分到的人则眼巴巴的看着。
【这真能吃?但即便是能吃这东西也未必好吃吧!闻着香又怎么了?说不定还难以下咽呢】
【这东西长得这么丑,能好吃到哪里去。若是真好吃的话,当地人怎么没人吃?】
小皇帝嚼着口中之物。软软糯糯,甜而不腻,却也觉得有些惊叹。
一旁的感叹声此起彼伏:“的确是美味”
“是啊,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真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美味的东西”
“还有这圆圆的东西,吃起来入口即化,软软绵绵的。王爷,它叫什么名字?”
沈淮书道:“马铃薯。它还有更好的吃法。比如炸成薯条、切成丝做饼。还有一道菜叫干锅土豆片,本王最喜欢吃了”
他一提起美食就有些忘乎所以,一双眼亮亮的,拉着小皇帝道:“陛下,待臣将它们都种出来,就一样一样的做给你吃怎么样?”
小皇帝一抬头,刚好对上沈淮书炽热的目光,呼吸一滞,突然有点晕。
【不是吧!这真的那么好吃吗?】
【看他们的表情应该不假】
【沈淮书他何时对烹饪这么感兴趣了?莫不是真的如传言说的是为了陛下学的?】
【看的我口水都流出来了。早知如此,我也站出来好了。这下只能看着他们吃了】
最后小皇帝遣散了朝臣,只留沈淮书一人。他上前一步握住了沈淮书的手道:“淮书真乃神人也。有了这些种子,来年必会大丰收。朕听闻这些食材产量极高。朕该如何奖励你”
奖励就不用了,你别总想谋害我就行。
但小皇帝的眼睛亮亮的,又道:“不过它们的种子该如何获得?”
沈淮书道:“我把方法写给陛下”他相当痛快,直接找了笔纸将如何获得地瓜苗跟土豆苗及种植的的方法都一股脑的写给了他。
只是小皇帝不肯信他,非要跟他一起回闻香阁,美其名曰要看它亲手培育幼苗。沈淮书只好将他带了回来。
午时,沈淮书只带了一个土豆一个地瓜。决定培育出小苗后再将它们都种到闻香阁的院子里。
自于培育小苗的第一步就是如何促进它们尽快发芽。沈淮书找了一个长方形木头箱子,在里面铺上一层湿润的土壤,然后将它们都摆在了土壤的上面。
“淮书,这是什么道理?”小皇帝似有疑惑。他只知道农家播种种田,还从未听说过要培育幼苗的。
沈淮书又用手把它们给掩埋了起来。最后洒一些清水在上面,盖了盖子道:“臣这是在给它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虽说将它们随手丢在一处他们也会生根发芽,但时间会久些。这么做的话能够加快它们发芽的速度。在这种环境下也就三五天它们就会发芽。十多日以后它们会长出很多藤叶来。但在此期间记得要给它们适量的浇些水,保持土壤的潮湿,也便于给它们提供足够的营养。”
做完这一切后,沈淮书想了想又在一旁忙了起来。小皇帝想上前帮忙,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便站在一旁看着他穿着破衣娄衫,满身灰尘的忙个不停。
而刚刚还在朝堂上雷厉风行的摄政王此刻也仿佛蜕变成了农夫,就见他拿着篱笆在院子里围出几个地方来,然后又坐在小木凳上编出了几个鸡笼来。
小皇帝坐在一旁看得结目膛舌,用稚嫩的口气道:“淮书,是想要养鸡?”
沈淮书道:“是呢。前几日臣就想养了,碍于没什么银两,但现在可以了。臣一会就上街上逛逛,抓几只回来,如果有鹅的话也可以养几只。鹅蛋可以用来腌制,也可以煎炒,比鸡蛋的营养价值还要高”
鸡笼的编织还是沈淮书跟邻居家的几个婶子学来的。第一步是要挑选竹篾,不能太老也不能太硬,要适中,然后将它们破开,分成四分,用刀子将锋利的边缘刮平,就可以编织了。
先编织底部,再编织笼身,最后是笼子的顶部,要做成圆形,不口留小些,足够把一只鸡塞进去就行了。这样的估计鸡就不会从里面飞出去了。
他也是第一次做,做的有点变形,但并不影响使用,且鸡笼成型的那一瞬间还有点成就感。
他做了两个,起身活动了活动。看向小皇帝,见他还没有要离开的意思,道:“陛下可要跟臣一同去?”
小皇帝点了点头,抓过一个鸡笼起身便要走。却被沈淮书拦住。他上下打量了下小皇帝身上上好的面料,摇了摇头道:“陛下要跟臣一起去的话这身衣服未免有些太过招摇了。像是去买斗鸡的。斗鸡是纨绔子弟用来消遣的,不适合养来下蛋。你换一身吧!”
于是小皇帝有史以来第一次穿上麻布衣裳,衣摆的下面还有个缝补过的破洞。他有点怀疑沈淮书是故意整他的。且这衣服还是沈淮书穿过的,只不过按着他的身量现改出来的。
只是他面容白皙,手指纤长,根本不像一个干农活的,倒像一个落魄公子。
两人一人背了一个鸡笼走出闻香阁,隐藏在暗处的小陈眼角一抽,好似看到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
到了一个专门售卖各种家禽的集市上,到处都是小贩的叫卖声,和此起彼伏的鸣叫。
“老婆婆,你这鸡怎么卖的?”沈淮书用眼睛环顾一圈,发现这老婆婆家的鸡看着似乎是当年的,且很肥,想来买回家没多久就能下蛋了。
小皇帝跟在沈淮书的身后有点哀怨。
老婆婆见二人虽穿得不怎么样,但气度不凡,觉得应该是上京赶考的秀才或是哪个富贵人家的伴读,而这总人最是好骗。大多只会读书,五谷不勤。便是因家中落魄想要另谋他路,对养殖之事也不能太懂。
便道:“一只200个铜板”
沈淮书愕然:“你怎么不去抢?这鸡也就值30个铜板”
老婆婆面色黝黑,有些不乐意道:“哎呦喂,到底是书呆子一个,没买过家禽吧!你看我这鸡比别家的都要壮实,且毛发鲜亮。别说是200个铜板,250个都有人买”
怎么又是250?还真把他当250了?
【你们两个白面书生懂什么,看我虎不虎住你们,今天你们的钱我是赚定了】
老婆婆喊得声音很大,一旁的小贩都回过头来看向他们,眼里好似还有几分同情?
【这发疯的王老婆子又想宰人了】
【可真是泼辣,她卖得贵也不让我们卖便宜些。抢生意也就算了。谁要是得罪了她,她就天天跑人家里去咒骂。年轻时就不讲道理,如今老了更是倚老卖老了】
【还记得上次有个年轻人,见她卖的鸡贵甩手便要走,她愣是躺在地上说那人打她,还事先给她的鸡下了药,非说鸡被那人碰了之后才病了的。死缠烂打一通,直到将那年轻人钱袋里的钱给讹光了才肯罢休。真是罪孽啊】
不是吧!他沈淮书是出门没看黄历,点背吗?怎么买个鸡都能遇到个老流氓。
他回头看了看乖乖跟在他身后的小皇帝,心道:“堂堂摄政王跟陛下在集市被人给讹了,这事怎么听怎么觉得有失颜面。况且他沈淮书又不是没有在市井混过,所以这事绝对能发生。”
想到这,他已经拉着小皇帝从王婆子的摊位离开,走向另一个小贩。
那小贩用扁担挑着两个很大的鸡篮子,篮子里都是鸡。那些鸡看起来有些瘦弱,但很精神,见了人也不怕只“咯咯哒咯咯哒”的叫。
只是还未待沈淮书问价,那小贩便在王婆子的注视下有些不耐烦道:“230个铜板一只,不买就走”
沈淮书了然,又去别的小贩那转了一圈,果然都比王婆子卖的贵。可见是没人愿意得罪她。即便少赚点钱也不愿惹上她这个大麻烦。
“非法抬高市价,这种地方就不应该存在。淮书我们先回去,明日让人过来整治他们”小皇帝皱着眉头,已然生气了。
沈淮书拽着小皇帝,压低了声音道:“陛下稍安勿躁,我们若是现在就想走,那王婆子必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别说明日,今日就不好收场”
小皇帝面色一冷道:“她敢!朕现在就让人踏平这里”
沈淮书道:“万万不可。虽说她确有些过分,但也都是为了生存。况且这里也都是一些平苦百姓。若是把他们都从这里驱赶出去,他们的生计怎么办?京都城内被官府允许买卖家禽的地方也只有这一个集市了。他们一大早就从城外赶过来很不容易。我们万不可以再断了他们的生路。只要给那王婆子点教训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