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清晨,长州知府府。
梁以桉和程毅中没废多少工夫就从三人嘴里套出来了话。
程毅中整理完证据,见梁以桉在发呆,问到:“太子殿下?”
梁以桉回神:“程大人,怎么了?”
程毅中:“殿下看起来有些困倦,不如去休息一下?”
梁以桉揉了揉眉心,站起身:“没事。刘阳他们都是小喽啰,这事的罪魁祸首鄞王早就下狱了,这事对他不过是多了一条罪名,索娄在这件事情上没有直接出手,刘阳手上的证据也只能证明当时他的兄长是被推出去顶罪的,但没法证明是给索娄顶罪。这事到此先告一段落吧。程大人,我们何时启程回京?”
程毅中回道:“三日后。”
——
殿试一过,吏部发了批文,各进士的职位一定,朝廷会给各位进士最多三月的假回家。
郑晏章想回郑家祖宅,不论时间长短,他都想回去看看自己的三个弟弟。
郑恒拗不过他,答应了,郑晏章申请了一个月的假。
梁以桉他们启程回京那天,郑晏章乘着船准备南下,还提前给家里寄了信。
可惜太子殿下还等着回去之后和郑晏章喝酒呢,结果扑了个空。
带回来的礼物也只能等人回来之后再送了。
梁以桉磨了磨牙,收拾一番就进宫面见梁晋去了。
早在回来第一天,他和程毅中就已经进宫回禀过了,梁晋下旨,该下狱的下狱,该杀的杀,可怜鄞王在狱中又多了一项罪名。
梁晋正在批阅奏折,听人禀报太子来了,忙叫人进来。
他把一封奏折递给进来的梁以桉,问:“我儿觉得如何?”
梁以桉翻开奏折,发现是索娄所写。
他眼神一暗,没有说话,继续看了下去。
索娄请奏六部改革。
梁以桉飞速抬眼看了一下梁晋,梁晋闭着眼睛像是在思索。
平心而论,这封奏折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忧国忧民了。
可怪就怪在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要改革。
梁以桉想不通。
他斟酌了一下语言,说道:“索大人的提议倒也不错,正好新科进士正要进入各部,也算是赶上第一批了。”
梁晋笑了一下:“想法不错,不过还得再细细改进,行了,陪朕去看看你母后吧。”
梁以桉称是。
那封奏折放在桌子上。
窗外有风吹过,像是从南边吹来。
——
夜晚,王福急匆匆进入殿中,对梁晋说:“圣上,鄞王在狱中死了。”
第13章 赤瀛字,喜欢男子 紫气东来
梁晋震惊:“什么?怎么死了?”
皇后也坐了起来,睡眼惺忪,王福压低声音说道:“回圣上,是夜间巡视的狱卒发现的,看样子是自杀。”
梁晋十分烦躁,他这个弟弟要造他的反,他还没说要处死他,自己给自己弄死了。
皇后柔声安慰道:“圣上消消气,鄞王可能也是心中有愧,一时想不开,这才做了错事。”
梁晋摆了摆手,让王福出去了。
他拉着皇后的手,两人面对面:“欢儿,朕不是气他要造反,朕是气他做了事还不敢面对,哼,就这种胆量,还想着朕屁股下的龙椅……”
皇后轻笑两声:“圣上宅心仁厚,自然不会让那等小人得手。不过逝者已逝,圣上就不必再为此费心了,让礼部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明日还要早朝呢,圣上早些歇息吧。”
梁晋和皇后重新躺回去,他喟叹道:“有欢儿这样的贤内助,朕可是太放心了。对了,桉儿年纪也不小了,有没有中意的女子?朕记得朕和他年纪差不多的时候可都快与你成亲了。”
皇后的身子微微一僵,不过梁晋没有感受到,还在那里回忆往昔:“一转眼,桉儿都这么大了。”
她勉强笑了下:“桉儿都那么大了,也不是什么事都和臣妾说,不过过几日百花宴,各家的闺阁女子大多都会参加,到时候圣上不如来看看哪个好姑娘适合咱们桉儿?”
梁晋思索了一下:“那朕到时候也瞧瞧,做一回月老。”
话题一转:“张贵妃前几日说楠儿染了风寒,朕这几日没问过,已经好了吧?”
皇后依偎在梁晋怀里:“贵妃妹妹昨日来说已经好了,正准备带着楠儿向圣上请安呢。”
梁晋又嘟囔了两句,敌不过困意,沉沉睡去。
皇后小心翼翼转头,见梁晋睡着了,才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想起来自己的儿子,心里就一阵窝火。
又想起来梁以桉三天两头往郑府跑,更闹心了,只盼着到时候百花宴时,能有不错的女子可以和他结缘。
——
蔺誉第二日早早就醒来了,见郑青云还在睡,他动作小心的下了床,郑知黎在外面耍着红缨枪,“呼呼”作响。
蔺誉向郑知黎问了早,郑知黎问道:“青云还没起吗?”
蔺誉点点头:“让他多睡会儿吧,昨晚睡得晚了。”
郑知黎哦了一声,扔给他一柄枪,兴致勃勃:“来,陪你二哥练练,这么长时间没好好练我觉得我都生疏了。”
等郑青云起来往窗外看的时候,就见到郑知黎和蔺誉两人打的有来有回,不分上下。
清晨的阳光很好,跳到屋内,郑青云伸手掀开被子,披上衣服,蔺誉看到门口的人影,一个撤步,郑知黎扫了个空,摔在地上。
蔺誉连忙把郑知黎扶起来,又跑到郑青云身旁,又想起来自己身上有汗,连忙拿出帕子。
郑知黎拍拍身上的灰,叫观易和观越去打些热水:“我都不知道说你什么好蔺誉,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青云亲哥呢。”
蔺誉笑了笑:“那青云也叫我哥哥不是吗?”
郑青云轻飘飘看了他一眼,略带嫌弃地开口:“出那么多汗。”
蔺誉本要去擦汗的巾帕转了个方向,往郑青云脸上一抹,那帕子的主人快速跑开了,留下郑青云在风中略微有些凌乱。
几人大致清洗了一下,张伯带着几人去拜见老太太。
老太太早上醒的也早,习惯去佛堂念会儿经再回来吃饭。
三人到的时候正巧老太太念完经,给老太太请了安,张伯也把饭食摆了上去,郑明棠也来了。
老太太好不高兴,乐呵呵地这边拉着郑知黎说两句,那边看着郑青云扯两句,招呼着蔺誉赶紧吃饭,还抽个空问问郑明棠她娘怎么样。
宅子里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张伯在一旁看着,欣慰的笑了。
吃过了饭,老太太说自己要抄经,把几人赶了出去,让他们该忙什么忙什么。
郑知黎和张伯带着人去买药材去了,郑明棠,郑青云和蔺誉三人回到昨晚的石桌旁。
昨晚夜色太深,尽管点了灯,那块铭牌还有些看不清,郑青云又把它拿了出来,三人围坐在一起。
蔺誉把那块铭牌拿起来对着太阳,左转一下,右转一下。
光线透过铭牌落到地上,在蔺誉无意转到某个角度时,一旁看着的郑青云连忙喊停:“小誉哥哥,回去刚刚那个位置。”
蔺誉往右微微一转,铭牌上有一处透着光,比其他地方要薄。
郑青云接过来,盯着那处仔细看,上面像是有一些字迹,他唤人拿来纸笔,照着描了出来。
等郑青云描完,蔺誉脱口而出:“赤瀛的字!”
郑青云猛然回头,看着蔺誉,面带震惊:“你怎么知道?”
蔺誉顿了一下,回道:“以前爹带我见过,所以认识一点。”
他后背微微渗出一些汗,只好想了一个略微说得过的理由。
郑青云不知道是信了还是没信,他问:“那这写的是什么啊?”
蔺誉沉声道:“紫气东来。”
郑明棠疑惑:“紫气东来?刻上这是什么意思?”
蔺誉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郑青云转头拿出那个纸包,蔺誉接过来,仔细观察。
一抹微弱的红色在边缘若隐若现。
蔺誉:“又是朱砂。”
郑明棠看向郑青云,郑青云解释道:“太子殿下和程大人奉命查明石川城的疫病之事,却发现,那不是疫病,而是工人长期待在布满朱砂石的环境中中了毒。”
蔺誉把纸放在石桌上,指着那抹红色,说道:“这也是朱砂,要是没猜错的话,很有可能,是明棠姑娘的父亲发现了什么而被灭口了。”
郑明棠身子微微颤抖,她一个没站住,跌倒在石凳上:“所以,爹他早知道自己会死?才会……才会找我说那些……”
她双手掩面,伏在石桌上轻声哭泣。
郑青云和蔺誉没有说话,郑明棠呜咽两声,撑着站起来,略带哽咽:“等二表哥回来,我带你们去爹的房子那看看。”
蔺誉摸出来一块帕子,递给郑明棠,轻声说:“姑娘节哀,擦擦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