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坐石头上看了老半天,吴红英被搀扶着下来,也一路讲个不停。
  他们还去内城看了看,道路太多,转着分不清方向,但当站桥上看着护城河那景,什么疲累都飞了。
  范云拽着父母的胳膊,看他们不停说太美了,他也露出笑来。
  这就是他想要的,过程中得来的馈赠。
  客栈内,门里门外都是读书声,深夜都有亮光,门窗上映出看书的人影模样。
  面对父母也被影响的状态,范云直接说,适合自己的方式最重要。
  两口子放松了很多,也有闲心操心起旁人。
  他们觉的州城这的人说话,都又快又带着拐弯似的。
  儿子那些同窗肯定也听不大懂,给帮着喊个吃饭,送个水,提醒睡觉啥的。
  因住楼上用木杆晾衣服怕被吹掉,让云云跟掌柜的沟通,后面树间绑上绳子晾衣服。
  绳子还是他们自己买的,到时候解了捎回家一样用。
  还是阳光下晒衣服好闻,床单被子看天气好都抱出来晾晒,敲打敲打。
  虽说客栈内的这些东西是挺干净,但心理上如此才是过关。
  好似这样开始着,上午晒、下午收的客人们也成了习惯。
  范云他们也没去说绳子是他们的,每天有人用还更干净。
  屋内歇歇眼,后窗外树叶被吹的抖搂,布单、衣服飘扬着,让产生还在家里温书的错觉。
  心里平静下,恢复干劲。
  吴红英期间也给慢的好的后生们,煮了土方。
  把上面水倒入碗里,用着儿子的理由。
  考生们喝下,当天就见效,或是两顿就大好。
  郎中好奇,尝口无碍,以为是自家秘制,管用之下也不过问。
  范云出门,就见读书人们对自家娘亲,一口一个伯母,还对他说:“令尊真是热心肠的长辈,怪不得小范秀才你这么厉害。”
  范云昂头笑,“当然,我的母亲是我的骄傲。”
  书生一愣,拱手而过。
  如此一家人,让人好生艳羡。
  *
  下旬这日,被教渝带去办考引。
  进入内城,州城衙门,飞檐之上蛟形石雕,墙壁之上亦有钟楼。
  如此坚固,胜过老家县城城墙。
  马车下来,他们进去,只办考引都是单独的办公地。
  官员跟教渝认识,言语间恭喜出了个“小三元”。
  还说道:“要不是布政使拦下,城内书院的都要去较量一番。”
  听到这话,范云心里一松,幸好没去,要不然哪有平静日子过。
  领好考引,上面姓名年龄略过,多看了眼自己的外貌特征和籍贯。
  而后也跟其他考生一样,去拜访布政使。
  是流程也是规矩,送给门房的礼,他们分摊。
  布政使从堂后出来,见考生们就是笑,夸他们是栋梁,今后或为同僚。
  又严肃的对‘随意’点出的几个传授些经验,不要只是做个会考取功名之人。
  考生们喜不自胜,纷纷站起鞠躬。
  作为其中也被提点的范云,走下台阶就听到,考生们都夸布政使。
  作为管理一省的高官,那么没有架子,定是个好人好官。
  范云看着,不由想到好似每个上官待考生们都脾气不错。
  隔天,教渝特意带他们去熟悉贡院。
  内城东南角,上看下看,上万人将要在这进行秋闱,只觉的好神奇。
  回到客栈,范云就把看到的跟父母讲了。
  二人直接就一个想法,叮嘱到时候不要被挤着被推了。
  范云被逗乐,但点头说好。
  离秋闱越近,对此次主考官的信息知道的越多。
  礼部派来的主考官,听说写的一手好字,听说很有文采,传言太多,不知真假。
  考生们热衷挖出喜好,但范云对此没那么关注。
  糊名交卷,也得自身打铁硬。
  坊间还有提前押会中的,听的最多的名字都来自荥州书院。
  八月,路边桂花树大开特开。
  考篮身前抱着,范云拿着考引,呼吸间都是桂花香,和同窗们一起被送至考场。
  路上教渝又是一番重复的话,可此时都点头听着。
  衙役抵挡,查看一个考引对上号,放个进去,喊着送的离开,不要挤在这。
  吴红英二人往后走,喊注意安全,好好吃饭。
  范云回知道,挥挥手,转身精神饱满。
  此次一万三千多个考生,贡院城墙多宽,就有多少排考生。
  排队时,范云突见一个纸团落在自己脚边,刚要动作,前后同窗直接快步踢远远的。
  等搜查拿到号码牌进贡院后,范云反而有了安全感。
  找到号房,逼仄的一人宽,两块木板,低头坐进去。
  为了考取功名,啥都小意思。
  考蓝里拿出抹布干擦擦,木板上不能有脏东西,试卷还得在上面写呢。
  擦完后,放好笔墨坐等着。
  *
  敲锣声响,衙役来回扫射。
  范云拿到发下来的试卷就是大体的看一遍,动作沉稳。
  秋闱开始,三天一场,连续三场。
  只有每场的第三天下午才会被放出贡院,清洗换衣,可歇息一夜。
  第一场第二天,范云就写完了。
  晚上两块木板拼一起,拿出考篮里单衣先铺下面,再盖上贡院发的‘被子’。
  一股子过一夏天没晒过的霉味,于是上面也用个衣服挡着下,要不然熏的睡不着觉。
  夜晚竟还有蚊虫,号房又无门,幸好教渝提点过,把娘准备的艾草包放身边。
  都是代代传下来的经验,怀着好心情入睡。
  范云睡觉一向沉沉,周边对他无影响。
  可有些考生来说,一丝动静都烦躁不已,号房内虽看不到人,可声音是可传递的。
  前面旁边后边,打呼噜声、翻身声、磨牙声、梦话声,在加上耳边嗡嗡声。
  心神疲惫,一夜没睡着。
  清早起来,有人脸被咬肿,胳膊手全是红疙瘩。
  烦躁难受,连带着下笔都出错。
  到点糊名收试卷,范云出了号房,挺挺身、双臂舒展。
  抬头看着上面阴天,提着考篮往前走。
  一排号码牌被收上去,队伍中范云闻闻胳膊和身上,赶忙扇扇鼻子。
  霉味道和酸咸味,邦臭。
  可是出了贡院,爹娘直接给了个大大的拥抱,捧起脸左看右看。
  回到客栈,一家人就见有考生下马车是书童背下来的,原来已路上就睡着了。
  范云洗个澡用了好几遍皂角,再闻闻满意了。
  这晚睡觉,胳膊腿想怎么动就怎么动,怎一个舒坦可以形容。
  第二场依旧三天,下了两天雨,闷热出汗,范云最后一天午后答完。
  琢磨诗词,花费了大量时间,再加上大批的默写,根本快不起来。
  贡院内,有的考生已直接昏过去,衙役拖出去,成绩作废。
  还有的出来就发热,腿软,更有的直接吐了。
  号房内虽说是管饭,但怕出错,影响卷子,就那几样。
  比如馒头、大饼、锅盔,配上点肉片、煮豆芽、咸菜,都不带溅汤的吃食。
  有的考生就停笔才吃,吃食变味也不知。
  当晚,范云回客栈,吴红英专门先让喝点温水,煮的小米粥,没先让吃饭。
  鸡汤也清淡的让吃点肉,把皮撕了放碗里再给孩子吃。
  她是不懂啥,但是知道饿的狠了的人,最适合吃什么。
  第三轮也是最后一轮,人数得减了上千人。
  排队能感觉的出来,精神、体力扛过后,比试文章。
  *
  范云边磨墨,边想要是第一场比文章该多好。
  想了白想,专注眼下。
  文章,三篇。
  第一题:经义,《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释义及如何实用。
  第二题:史论,“评价京杭大运河的意义与作用。”
  第三题:时务对策:“如对当前虚谈风气,有何改善措施。”
  范云看完,心底兴奋。
  县学内第一题做过多次不说,其他两题记忆里前人犀利的文笔也浮现出几句。
  修修改改,下午就写完一篇。
  三篇中,第二篇做的最快。
  第三篇,不难,可其中的度得把握住。
  最后一天上午停笔,试卷吹干压好,大脑出神放空。
  衙役这最后一天巡逻的勤,见这考生眼神不聚焦,可又坐的板正等着交卷的样子,更快步而走。
  当听到敲锣声、看到来糊名收卷的官差时,站起来都趔趄一下。
  九天六夜的乡试,终结束了。
  出来抱上爹娘,一家三口激动着。
  教渝见人还精神些,笑拍下后背,“好孩子,你先和父母回客栈休息,我等其他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