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妻 第312节

  殿外有白虎玄武二人守着,等闲人不敢靠近,他们大可放心说话。
  朱九毫不客气地坐了,端起几上仅有的一杯茶喝了一口,“就知道你这边出了漏子,便派了人一直在城门附近盯着。”
  慕彦峥笑着哦了声,“难怪来得那么及时。”
  “其实就算他们不来,你不是也有法子进城吗?”朱九瞟了他一眼,又低头喝了口茶水,嘀咕道:“我这是枉做小人了。”
  “那肯定不一样啊……灰头土脸在民众猜疑的目光下进城,哪有摆开琮王殿下的全副仪仗进城来得风光?老实说,平素我并不看重这琮王的身份,但在关键时候,还是得靠这身份取信民众。”
  “狐假虎威!”
  两人说笑一阵,朱九目光一凝,声音特地压低了几分,“如果我所料不错,宋青崖赵轶等人,皆被关在君家的密室里。”
  “君途梁那个老贼,早知他会变卦,当初就该找个由头杀了他。”慕彦峥难掩心头怒意,忿忿道。年前在玉城时,君途梁曾当着他的面表态,为了君氏族人,愿意大义灭亲。不曾想这才多久,他就变了卦。
  真是只老狐狸!
  “这还不算,你猜我在君家看到了谁?”朱九的神情有些微妙。
  慕彦峥下意识问:“谁?”
  朱九并没卖关子,很干脆地回答:“北麓公主。”
  慕溶月?
  慕彦峥顿时愕然。
  当初慕溶月在被送往上林苑的途中失了踪,随行的太医嬷嬷皆被灭了口,大家也猜到是被君老三救走的,但斯以为她还在京城,被君老三藏在某个秘密的地方。
  不曾想她却来了玉城,住进了君家。
  他们还未大婚,慕溶月竟不顾皇家公主身份,私下入住君家。
  这要传出去皇室颜面何在?
  不过再一细想,她的名声早就坏透了。所谓虱子多了不怕痒,她自己不在乎,别人又能说什么,即便听到什么她也不会在意。
  怔愣间,只听得朱九又道:“就在刚才,我收到消息,君家的那位二公子,已经秘密去了渭峪关。”
  这个消息更令人震惊。
  君默然早在四年前便入了军伍,眼下已是从四品的广威将军。
  军中虽有严令,无令不得擅自离开军营。但这对于有所图谋的君默然来说,形同虚令。
  他在这时候去渭峪关,傻子都知道他要干什么。
  慕彦峥当即道:“马上传消息给杨北城,让他想法子拦住君默然。”
  朱九沉默了片刻,道:“消息已经传过去了。”顿了顿,又补了一句,“我也派了人去。”
  闻言,慕彦峥松了口气,心里并无不甘。
  虽然朱九没有明说,但他早就知道,姜伯母已经将玉城的人手都交给了他,包括他们内部的传讯方式及人手调派等。
  原本朱九的势力就在玉城,这下又得了姜伯母的支持,消息自然比自己灵通得多。
  这样也好……
  “我等会就写封折子,着你的人快马送去京城,让伯母以正常渠道转呈兵部。”
  这还真是,使唤得挺顺手啊!
  朱九白了他一眼,心里默默腹诽了一句,便也点头应下。
  西凉边境有异动,这是父皇早就知道的事。此刻再送折子进京,显见得事情已经越来越紧急了。
  如果父皇还算英明,就该知道此刻不是他们父子俩较劲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稳定边境,平定内乱。
  至于来玉城途中的几次袭杀,慕彦峥心知肚明,那就是父皇干的。
  不过做儿子的总要吃亏些,如果父皇能就此罢手,善待自己和母妃,那就当作不知情,什么都没发生吧。
  趁着慕彦峥去写折子的工夫,朱九心安理得的去了他的寝殿补觉。
  昨晚一夜未眠,先是绷着神经在君家晃悠,后回了槐叶胡同的住处没见着人,便料到他出了意外,于是连夜派人在城内秘密打探,直到天亮才得到消息,这才稍稍放心。
  此刻头一沾到枕头,便呼呼睡了过去。
  慕彦峥也一夜未合眼,写好折子便趴在案上打盹。
  忽然,殿门被推开,白虎疾步走到案前,“殿下,殿下,您快醒醒,出事了!”
  “怎么回事?”慕彦峥猛地惊醒,人也迅疾站了起来。
  直觉应该出了大事,不然白虎不会这种表情。
  果然,白虎脸色从未有过的凝重,“刚收到淮城送来的急报,渭峪关失守了!”
  渭峪关失守了!
  短短六个字,不亚于一声惊雷,霎时震响慕彦峥的耳膜。
  虽然已经预料到可能会有这一天,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的促不及防!
  渭峪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有精兵五万,守将更是颇有战斗经验的陈复元将军,怎么可能说失守就失守了?
  一时间,慕彦峥不愿相信。
  但直觉告诉他,这个消息千真万确!
  朱九的消息到底迟了些,只怕君默然早在玉城动乱之初便悄悄潜去了渭峪关。
  有他在陈复元身边做内应,渭峪关怎会守得住?
  陈将军怕是凶多吉少了!
  第四百七十七章
  短暂的震惊后,慕彦峥缓了缓心神,沉声道:“此事重大,瞒是瞒不住的,与其让他们夸大其词地大肆渲染,不如主动将消息告之民众。”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渭峪关乃大綦西南门户,与西凉接攘。
  玉城同属西南,交通便利,消息灵通,即便没有对方的大肆喧染,这等消息也瞒不了几天。而以君老三的手段,他必会趁机蛊惑人心,滋扰生事,造成民众恐慌甚至爆乱。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但凡民心一乱,对君主失去信任,那这王朝就离灭亡不远了。
  当年的北晋是如此。
  而后四大家族逼迫退位,利用的便是民心。
  大綦之所以四国一统,所仰仗的也是民心。
  君老三显然深谙其义。
  白虎正要应下,里面朱九走了出来,“不但如此,我们必须转移民众的注意力。”
  显然刚才的话他都听到了。
  慕彦峥看着他。
  朱九道:“战争虽然令人恐慌,但毕竟不是他们亲眼所见,也没有亲身经历,能让民众亲眼所见,或是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更容易让他们感受深刻。”
  “比如……”慕彦峥目光一闪,期待他继续说下去。
  朱九抬头看了看殿外,又深吸了口气,才缓缓道:“君家涉险谋逆,玉城之乱皆是由他们谋划,玉城官员也都所有人一律暂押大牢,待审查后再做处置。将这消息与渭峪关的消息一并公之于众。”
  慕彦峥听后略有沉默,片刻后咬牙道:“好,就这么办。”
  这其实是一记险招。
  君家虽然世代经商,君家子弟也是近几年才陆续入仕,但君家却是堂堂正正的皇亲,君家女儿嫁入天家为妃,君家儿子尚了天家公主。
  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是不可轻易对他们动手的。
  何况眼下玉城的大小官员还在他们手里。
  但事情紧急,总不能因为投鼠忌器,一直处于被动。
  有些险是必须要冒的。
  慕彦峥只所以这么快做出决定,还有一个并没说出口的原因:除了君熠然诡异的身份,还有大舅舅曾告示诉他君家祖坟出现的匪夷所思的画面。
  现在想来,只怕就是因为那件事,让君途梁受到盅惑,从而铤而走险,妄想君家主政天下。
  君熠然深谙人性,总能很准确地掐住人的弱点。
  庆幸他人不在玉城。
  “事不宜迟,咱们必须马上动手。”朱九看着他,眸子里闪过一丝犹豫,“不过,这样一来,北麓公主难免要受到牵连。”
  “这都是她自找的。”慕彦峥冷哼了声。
  慕溶月之事,算得上是皇家丑事,慕彦峥不欲多言,遂转身吩咐白虎,“召集人马,马上去君家,要快!”
  白虎忙躬身应是,行礼后飞快奔出大殿,在门口与正要进殿的郭武撞上。
  “白侍卫这是要做什么去?急慌慌的?”
  白虎斜眼看了他一眼,没说话。郭武入内,看似规规矩矩地给慕彦峥行礼问安,实则偷偷打量他的神色。
  慕彦峥面无表情地吩咐他起身,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劈昏过去。
  朱九立马将他的外衫拔掉,拿绳索将他绑了,拎着去了后面的寝殿,又用匕首在他腿上划了一下。
  郭武被痛醒,惊怒地瞪着他,苦于嘴里被破布堵住开不了口,身子更是被捆得像粽子似的,半点动弹不得。
  慕彦峥蹲下身,看着他,“郭武,你如果识相,就好好配合本王行事。否则,你自己的性命可以不要,但你的家人都要给你赔葬!”
  朱九懒得废话,直接丢给他一顶婴孩的老虎帽和一只妇人用的发簪。
  郭武眼里顿时露出恐慌。
  每个人都有弱点。
  郭武的弱点,便是他才出生不久的儿子,还有他的结发妻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