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妻 第295节

  皇贵妃闻言陡然一震。
  这是第一次,皇帝连名带姓地叫她,心里顿时涌起难言的苦涩。
  半响,才无奈地苦笑,“皇上,为何可以轻易解决的事,您总要把事情弄得很糟糕?我自认,我们龙家并未做过半点对不起您的事,可您,又是如何对待龙家的?”
  “朕对你们母子不好吗?朕许你皇贵妃之位,封你的儿子为琮王……”
  “这些,不过是表面的荣宠罢了。皇上赐予臣妾这些时,从没问过臣妾想不想要……殊不知,这样的好,臣妾并不想要。”
  “那你想要什么?”
  “臣妾想要的,无非是皇上的真心而已。可皇上的那颗真心,早给了别人。”
  “你……”
  皇帝再没料到,此时此刻,皇贵妃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她是真心爱自己的。
  阖宫的嫔妃,每每床第之欢时,说不尽的缠绵情话,然而她们的话不过是对皇帝说的,想要以此换取荣华富贵而已,因为明白,所以从没当真过。
  偏偏眼前这个女人,多年来一直对自己冷淡,从未对自己说过什么甜言蜜语,此刻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让他的心猛烈地一动。
  只一刹那,皇帝满心的怒气顿消,突然一个箭步冲过来,将皇贵妃紧紧拥在怀里,“昕娇,到底,只有你对朕是真心的。”
  皇贵妃默了,身子软软地靠在他怀里。
  只是,在他看不见的眼眸深处,泄出的却是满满的嘲讽。
  有时候,情深也是一种手段。
  半晌,皇贵妃才低声道:“让峥儿去吧,臣妾相信,他会给您最好的结果。”
  皇帝闻言放开了她,半晌没有作声。
  皇贵妃继续道:“臣妾知道,后宫不得干政。可这一回,为了皇上,臣妾一定要说……”
  皇帝看着她,面色沉沉看不出喜怒,抿着嘴仍然没有说话。
  皇贵妃轻咳一声,缓缓道:“既然玉城之事牵涉到当年旧案,且已闹得天下皆知,只怕明儿朝堂上也会有官员奏请重审当年旧案。皇上若想做个英明天子,这事儿便避不过去。”
  “不瞒皇上,臣妾极力促成此事,除了为皇上的圣誉着想,当然也有自己的私心峥儿那孩子对阿妍的情意,相信皇上也是知道的。臣妾委实不想因为上一辈的恩怨,让两个孩子错失彼此。”
  “皇上,您此生的遗憾,难道还要让您的儿子再承受一次么?”
  “皇上,臣妾爱慕您,此生无悔,但却不得不承受您心里另有她人之痛。臣妾希望您能放下,毕竟,您与她,早成了过去,再也回不去了。”
  “武神王一生忠勇,他不该承受那样的冤屈。皇上,当年,是您错了;如今嫦溪所要的,不过是替武神王博一个死后英名而已,同时也为了让苏战的儿女能够堂堂正正地活在这个世上。皇上,您是天子,天子何妨不能大度些,成全她,也成全了您自己!”
  皇贵妃说话从来都是不疾不缓,即便此刻说这样的话,也仍然像素日与皇帝闲聊一般,从容而淡定。
  皇帝的心却无法淡定,不但不淡定,还翻江倒海似的汹涌澎湃不已。
  他是予盾的,也是痛苦的,更是压抑的。
  眼前女人的话,简直字字“诛心”,偏偏他没有勇气反驳,喝斥的话更是难以出口。
  夜,更加安静。
  雨不知何时停了,只偶尔听到啪的一声,那是凝在树叶上的水珠突然坠地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綦沿袭前朝旧例。
  每隔五日一次大朝,凡七品以上在京的官员们皆要上朝。
  今儿便是每五日一次的大朝会。
  皇帝一夜未睡,从秋芷宫出来便直接来了勤政殿。
  此时还不到上朝的时辰,他便在殿后的屋子里歇息,
  随侍在侧的张公公忙让人准备皇帝惯用的茶汤。
  茶汤能够提神。
  果然,两杯茶汤下肚,皇帝颓靡的神情倏然变得奕奕,双臂伸张,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似乎也在瞬间做了某个重要的决定。
  内侍不能过问朝事,更不能妄猜圣意。
  张公公一向知趣,所以才能在皇帝身边侍候多年。
  “张公公,你来说说,朕几个皇子中,谁最堪大用?”皇帝斜睨了他一眼,貌似无意地问了一句。
  闻言,张公公心内骇然,脸色大变。
  这么敏感的问题,他一个内侍哪敢回答,忙跪下回道:“皇上,您这是折煞老奴呢,这等大事,自有皇上您圣心独断,哪容得老奴多嘴?老奴惶恐。”
  “朕让你说,你就说呗,朕恕你无罪,只管说。”皇帝又小抿了一口茶汤,神情越发轻松。
  张公公犹豫一瞬,只得咬牙硬着头皮道:“在老奴心里,已故的太子殿下聪慧无双,是咱大綦的栋梁之才,可惜…其他几位殿下都是好的,假以时日,必能辅佐皇上您治理天下,让咱大綦更加繁荣昌盛,国祚永年!”
  呵呵,皇帝无声地笑了笑。
  就知道这些奴才只会拍马屁,不会吐真言。
  阖宫里也只有皇贵妃才会对自己说真话。
  真话,的确不好听啊……
  皇帝暗叹了一声。
  前殿渐渐有了响动,内侍们在忙着清理朝堂。
  想必已经有不少官员在殿外候着了吧。
  今儿要议的事委实不小呢。
  ……
  时辰一到,伴着内侍的高声唱诺,官员们依官职大小鱼贯走进殿内,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手握笏板肃目而立。
  皇帝也在内侍的随侍下坐上龙椅,升朝。
  百官恭迎皇上,跪安。
  皇帝叫起,平身。
  君臣一番见礼后,便有官员迫不及待地提及玉城之事。
  皇帝还没表态,又有另外的官员发表看法。
  如此一番唇枪舌箭……
  末了卫庭突然出列,禀道:“请皇上重审武神王之案!”
  “请皇上重审武神王之案!”
  “请皇上重审武神王之案!”
  ……
  顷刻间,朝堂上几乎半数的官员,都手握笏板出列请皇上重审武神王之案。
  即便皇帝早猜到这种情形,也忍不住吃惊,心里泛起怒意。
  “皇上,当年武神王案疑点重重,而今才敢有人借此事生乱,必须彻查,才能顺天意,得民心啊。”
  说这话的是龙国公,“老臣惭愧,这些年也一直活在悔恨当中,老臣当年若是勇敢一点,正义一点,站出来为武神王喊冤,或许就不会有今日之乱了。”
  “皇上,臣愿以龙家全族之命,换武神王清白之名!”
  此话一出,顿时震惊朝堂。
  百官们俱以一种复杂的眼光看着他。
  卫庭自认自己对武神王忠诚,却也不会拿全家人的性命做赌注。
  但,龙国公竟然为他做到如此。
  皇帝同样震惊不小。
  昨晚,他才亲自问过皇贵妃,当时并没得到她的答复,但,她却对自己表明了心迹。此刻龙国公所言,无疑回应了皇贵妃昨晚未回他的话。
  龙家,竟是坚定不移地站在了苏战那边。
  说不气,那是假的。
  可此刻,面对满朝文武,他竟不知该以何等言语怒斥他。
  终归,到底内心有愧,做不到理直气壮。
  气氛顿时有瞬间的停滞。
  很快,有大臣反应过来,怒视着龙国公,“大胆,你这是胁迫皇上,该当何罪?”
  “皇上,请治龙国公大不敬之罪!”
  说话的自是先前没有表态的官员。
  另有观望的官员道:“龙国公此言虽然有些鲁莽,但也并非毫无道理。只要皇上下令彻查,待一切水落石出,无论结果如何,龙国公兑现今日之言也就罢了。”
  他这话看似说得公允,实则也是赞成皇上重审武神王旧案。
  一直沉默未言的慕彦峥心内一震,不由扭头望去,正对上君熠然戏谑的眼眸,显然刚才的话是他说的。
  那厮分明有鬼!
  慕彦峥心内忿忿。
  他此刻自然也是站在支持重审武神王旧案的队列,但一直憋着没有说话,只想着在适当时候,主动请缨去玉城平乱。
  母妃昨日告诉过他,这件事必须由他去做,才能做到最好。
  而他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只是想让父皇同意自己去玉城,也不是件易事,少不得也要舅舅帮忙。
  然他也没有料到,大舅会为此押上龙家全族的性命。
  一时间,慕彦峥的心情更为沉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