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姜若愚今年七十多岁,老伴儿已经去世多年,现在一个人住, 儿子们经常会给他送饭过去。
  老人家须发全白,身体却很健康,每天还要自己打太极拳, 练习书法字,他在生活里也是个老顽童, 看上去很有童真。
  院子有养了很多的花花草草, 还有小孩子的玩具。屋子里的一面墙上挂满了风筝, 桌子上很多泥人,还有一些木艺活。那些手工艺品很精致,但是又能看出是自己做的。
  背后的一个架子上摆满了书,四书五经, 四大名著,还有史记左传,一看就是个文化人。
  在那些书前摆了一些相框, 都是他们这一大家子人的家庭合照,有不少老人和孩子们的合照,从十几年前到现在的, 不是抱着孙子,就是抱着孙女, 笑得非常开心。
  其中有一张, 老人坐在中间,三个儿子和媳妇站在身后,几名小辈蹲在前面,算得上是子孙满堂, 黎尚从中认出了姜莱和姜婉儿。
  这一家人也算是阖家欢乐了,只可惜现在姜莱失踪,少了一人。
  贺临和老人家聊了一会,老人说没有看到姜莱出村,贺临就把问题放在家人们的日常关系上。
  老人家提起了自己的那位孙女也是长吁短叹:“姜莱是我看着长大的,她是我孙辈之中最为成才的一个。小时候很让我省心。她哪里都挺好的,学习好,人品好,几个孩子里她最有孝心,每次回来也经常来看我,就是脾气倔。”
  他说到这里摇头叹气。
  贺临顺着老人的话题往下聊:“她很倔吗,具体表现在哪里?”
  老人道:“我和她提起过很多次了,女孩子家还是要靠父母和亲戚的照拂,离家近一点,钱赚够了就早点回来。可她就是不听。她如果不是在那么远的地方工作,也许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贺临应和了两句。
  老人就更加来劲儿了:“还有,她就是不愿意结婚。你看,我要不是生了这么多孩子,现在上了岁数还有谁管我?姜莱她妈的身体不好,不就是靠我家老二照顾着。就算是孩子不在了,他们夫妻两个互相照应,也是个家嘛。”
  一出门,姜婉儿就说:“爷爷又和你们抱怨我堂姐不结婚的事了吧?”
  贺临冲她点头。
  姜婉儿呵了一声:“他也拿这事说过我。人都失踪了,还说这些。好像一个女人不结婚,那她所做的一切成就一切努力,就都归了零。”
  除了这几家,他们又走访了一些其他的邻居和亲戚。
  一上午下来,黎尚的笔记记了半本,但是大部分证词就像是之前派出所的记录册上所记录的,没问出多少新的内容。
  他们告别了姜婉儿,回到了村长家里吃午饭。这次又是丁村长家已经吃过了,单独给他们留出来了一些。
  饭菜还热着,贺临比较喜欢这样,没有压力感。
  他们吃完了以后回到了卧室里,四下无人,这才开始聊起上午的问询结果。
  黎尚翻出了他的记录册:“他们的回答,出奇的一致。”
  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不同的,特别是当很多人来描述同一件事时,因为年龄,认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描述会有一些偏差。
  甚至是同一个证人,在不同的问询之中,回答也经常会是不同的。
  还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记忆模糊,出现错漏。
  但那些人给他们的答案,很多的细节重合,甚至包括个别用词都完全一致。其中最为特别的,就是那顶姜莱戴的帽子,好几个人都异口同声地提到了“绯红色的毛线帽”。
  那具体的绯红色,是种什么颜色?
  为什么不说大红,浅红,而用了绯红这个较为小众的词?
  贺临凝眉道:“这种情况,他们可能是在故意隐瞒什么。”
  .
  黎尚和贺临稍事休息,下午又从村子的另一侧开始问起。
  他们这次首先去的,就是那家村子里的小超市。
  这里临近村中心,离着姜莱家也不远。
  来到小超市的门口,两人就注意到了,门口有一辆白色的运货的车。
  随后贺临又指给黎尚看,超市的里外都有监控摄像头,虽然不是很高级的那种,但是应该也有可能拍到过一些什么。
  店主是位很年轻的女人,名叫周希安。
  周希安长得白白净净的,不像是经过风吹日晒的农村女孩。她是高中毕业,以前也曾经在城里打过工,但是后来早早返乡,回到了村子里,嫁了人,开了这家小超市。
  她母亲姓姜,不是姜莱那一脉的,属于姜家的旁支,父亲是本村上的别姓。
  她老公是附近村子搬迁过来的,是个上门女婿,今天出去进货去了,只有她一个人在。
  这次还是贺临负责主问,黎尚进行记录。
  小超市里放着音乐,是那熟悉的歌声:“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
  倒是和临近过年的气氛十分应景。
  贺临看了看这小店:“你一个人看店啊?平时忙得过来吗?”
  周希安道:“还好,我老公有时候会帮我,只是这里离不开人。”
  女人要看着店,一边给买东西的人结算,一边抽空和他们聊着。
  没过一会,超市里放的歌又换成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人从来不会嫌我烦……”
  一旁的屋子里忽然传来了婴儿的哭声,周希安把孩子抱出来哄。
  那孩子看起来只有几个月大小,周希安用奶瓶给宝宝冲了奶,喂完以后,她拿出个拨浪鼓逗着孩子。
  贺临也不急,让她先忙孩子,等她空下来再详细问询着当初姜莱失踪前后的情况。
  周希安终于去把那有点吵人的音乐给关了。
  孩子玩了一会,就又睡了。
  黎尚抽空观察着屋里的环境,里屋墙上挂着一张两个人的结婚照,照片之中的男人皮肤黝黑,颧骨突出,脸颊却有些凹陷,看起来有些其貌不扬。
  一旁的周希安化了妆,皮肤白皙,唇色艳红,穿着大红的嫁衣。男人笑着,她却面无表情,这门婚事像是与她无关。
  单从两人的样貌来看,这不是一桩般配的婚姻,但现在,孩子都已经有了。幸好那婴儿随了母亲,看起来还挺可爱的。
  周希安在一旁抱着孩子轻拍。
  贺临停下了询问,开始打感情牌,他问周希安道:“你和姜莱的年龄差不多,应该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吧?”
  周希安点点头道:“是的,我们过去是好朋友。”
  贺临对照着信息表问她:“你是两年前回老家的?”
  周希安又是嗯了一声,语气有些生硬:“两年前的年后就回来了。外面始终没有家里好,我在外面赚了点钱,就回来开店了。”
  周希安开始答复得简单,后来等她喂完了孩子,把小孩放回了里屋的床上,起身看了看一时没有客人,就把门锁了,挂了个临时歇业的牌子,坐了回来。
  女人一改之前的应付态度,眼瞳漆黑地看向了两人,那神情有些古怪。
  贺临心里一动:“你是不是知道一些什么?”
  黎尚也翻开了另外一页,准备好进行记录。
  周希安这才压低了声音开口道:“关于姜莱的失踪,我知道两件事,第一件事,年初四的晚上,有个男人和她在这后面的巷子里撕扯,具体发生了一些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家后面的监控,拍下来了一小段视频。后半夜,狗就一直在叫。”
  这是一条之前没有听到过的线索,贺临的眉头一跳:“监控还在吗?”
  “应该在,但是有点模糊,我拷下来了。”
  黎尚问:“那第二件事呢?”
  周希安继续道:“第二件事是,年初五的那天早上,我没看到姜莱去村口。”她顿了顿说,“门口的监控也没拍到。”
  这个小超市就在村中心的位置,是姜莱往出走的必经之路。
  按理说,监控应该会拍下来姜莱的身影。
  黎尚记到这里翻了翻记录,他们上午问的,都是和姜家关系较好的亲友。
  他们之前判断出来,那些人可能串过供,说了谎。但没想到,他们居然从根子上开始就说了谎。
  贺临向周希安确认:“之前派出所来问的时候,这些事情你有没有说?”
  周希安看着他们道:“我发现这些的时候,派出所的调查已经结束了,我把事情告诉村长了,让丁村长去交给他们。”
  贺临和黎尚对视了一眼,可是案卷里没有这些信息。
  他继续问:“那后来丁村长有没有给你反馈?”
  周希安道:“丁村长和我说,派出所的警方已经排查过了,这些事情和姜莱的失踪没有关系。至于我家监控没有拍到姜莱去车站的事,他回答说监控有死角。拍不到全部的街道,那么多的证人,总不会都看错了。”
  周希安一边说一边低下头:“还有,丁村长告诉我,事情都过去好几天了,就算是有这些,也没法帮助警方找到人,他让我不要多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